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酬對

鎖定
酬對,漢語詞彙,拼音chóu duì,釋義為應酬答對。
中文名
酬對
語    出
後漢書·第五倫傳
注    音
ㄔㄡˊ ㄉㄨㄟˋ
拼    音
chóu duì

目錄

酬對解釋

亦作“酧對”。亦作“醻對”。應對;對答。 [1] 

酬對出處

《後漢書·第五倫傳》:“﹝第五倫﹞從王朝京師,隨官屬得會見,帝問以政事,倫因此酬對政道,帝大悦。”
南朝·梁·慧皎《高僧傳·義解·釋僧鍾》:“帝以鐘有德聲,敕令酬對,往復移時,言無失厝。”
唐·武元衡《旬假南亭寄熊郎中》:酬對龍象侶,灌注清泠泉。如何無礙智,猶苦病纏牽
宋·司馬光《答齊州司法張秘校正彥書》:“人或雜舉而猝問之,醻對無滯,袞袞焉如泉源之不窮。”
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一:“德昭對客議時事,率不遜語,人莫敢與酧對。” [1] 
《五燈會元·法眼宗·定山惟素山主》:“若論家風與境,不易酬對。”
清·田蘭芳《明河南參政袁公墓誌銘》:“公(袁可立子袁樞)分部酬對,精神蔭映,人厭其意以去。”
章炳麟《校文士》:“戴君在樸學家號為能文,其成一家言者,則信善矣,造次筆札酬對之詞,顧反與宋文相似。”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