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政道

鎖定
政道,讀音是zhèng dào,漢語詞彙,解釋為施政的方略,出自《後漢書·安帝紀論》。
中文名
政道
拼    音
zhèng dào
注    音
ㄓㄥˋ ㄉㄠˋ
解    釋
施政的方略
出    處
《後漢書·卷五·孝安帝紀·論曰》

目錄

政道解釋

施政的方略。“政道”是由“正道”演變而來。“正道”,指事物發展的正常規律;指符合統治階級利益的的行為準則。所以,自然而然,政道有着施政的內涵。

政道出處

《後漢書·安帝紀論》:“ 孝安 雖稱尊享御,而權歸 鄧氏 ,至乃損徹膳服,克念政道。”
《晉書·鄭衝傳》:“朕昧於政道,庶事未康,挹仰耆訓,導揚厥蒙,庶賴顯德緝熙有成。”
《新唐書·褚遂良傳》:“進善人,共成政道。”
宋·王安石 《夔》:“夫治至於鳥獸、草木,而人有禮以節文之,則政道成矣。”
清·龔自珍 《明良論四》:“政道者,天子與百官之所圖也。”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