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酋爾龍

鎖定
酋爾龍(學名:Quilmesaurus)是蜥臀目獸腳亞目阿貝力龍科的肉食性恐龍。
中文學名
酋爾龍
拉丁學名
Quilmesaur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爬行綱
蜥臀目
亞    目
獸腳亞目
酋爾龍
分佈區域
阿根廷
發現者
coria,2001
居氏酋爾龍擁有高度特化的膝蓋關節。股骨擁有強壯、發展良好的Mediodistal crest,而脛骨擁有鈎狀脛骨峯(Cnemial crest)。這是近端跗骨(Proximal tarsal)沒有固定的證據,而外踝(Lateral maleous)的末端突出比內踝(Internal maleous)還多,形成非對稱輪廓。在2000年,Coria將脛骨的末端表面上的一個凹痕,當作是酋爾龍與基礎堅尾龍類之間有可能關係的證據。酋爾龍因為是巴塔哥尼亞地區最年輕的獸腳亞目化石紀錄之一而著名。
酋爾龍的屬名來自於阿根廷的一個本土民族的族名酋爾(Quilme),而種名是紀念加拿大獸腳類專家菲利普·居里博士(Phillip J. Currie)。在同一地層中發現的其他獸腳類化石,原先都被認為屬於堅尾龍類(Coria et Salgado,2005)。在Allen地層發現的其他恐龍包括:另一種阿貝力龍科霧影龍,蜥腳類的泛美龍、博納巨龍、洛卡龍、拉布拉達龍、深潭龍等,鴨嘴龍類紅壤龍、拉潘帕龍、南似鴨龍和波拿巴龍,吃魚的巨大馳龍南方盜龍,阿瓦拉慈龍類的波氏爪龍,甲龍類的巴塔哥盾龍。當地還發現了神翼龍科的翼龍風巨神翼龍,威德爾泳龍類的蛇頸龍卡瓦泳龍以及鳥類。
酋爾龍化石
酋爾龍化石(2張)
酋爾龍的正模標本(MPCA-PV-100)是在1980年代,由一羣阿根廷國立圖庫曼大學的野外工作小組,在Allen地層底部的河流砂岩層發現;該標本由右股骨後半段與完整的右脛骨組成,目 前存放在卡洛斯阿米基諾博物館。Allen地層屬於Malarge生物羣,地質年代為坎潘階馬斯特裏赫特階,位於阿根廷北部里奧內格羅省羅卡市南方40公里Salitral Ojo de Aqua的內烏肯盆地。

酋爾龍形態特徵

大型恐龍,體長5 - 6米。 [1] 

酋爾龍分佈範圍

主要生活在距今7800萬年 ~ 6800萬年前的晚白堊世,被發現於南美洲,阿根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