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紅壤龍

鎖定
薩滿 紅壤龍(Kelumapusaura machi [1]  ,是2022年命名的恐龍。屬名是馬普切語裏“紅色土壤”的意思,種名是指馬普切人裏的薩滿祭司。紅壤龍生存於晚白堊世的阿根廷,化石出土於艾倫組(Allen Formation)。
中文名
紅壤龍
拉丁學名
Kelumapusaura machi
動物界
蜥形綱
鳥臀目
鴨嘴龍科
亞    科
櫛龍亞科
小貴族龍族
紅壤龍屬
薩滿 紅壤龍

紅壤龍化石標本

紅壤龍與人類體型對比 紅壤龍與人類體型對比
紅壤龍的標本與命名於2021年的蜥腳類深潭龍出土於同一個骨牀,包含多個個體,正模標本MPCN-PV-807包含部分頭骨和椎骨還有極少量的腹膜肋,其中最大的MPCN-PV-808(部分右齒骨)可以達到近9米。

紅壤龍形態特徵

紅壤龍的上頜骨十分低矮,齒骨前方突出顯著並且有着可能用於連接前齒骨的溝,這些特徵表明它是一個全新的鴨嘴龍類屬種。

紅壤龍物種分類

系統發育分析顯示:紅壤龍屬於櫛龍亞科的小貴族龍族,但它同其它的南美櫛龍類一起構成了單獨的南美分支,平行於小貴族龍、格里芬龍所屬的北美分支。

紅壤龍研究意義

這樣的結果表明南美的鴨嘴龍科,至少是櫛龍亞科並非是我們想象中罕見的流浪者,而是已經在南美開枝散葉,進行了輻射演化,並且可能是晚白堊世巴塔哥尼亞動物羣的關鍵組成部分,只不過由於保存和研究問題一直沒能夠得到重視。

紅壤龍棲息環境

生存於7800-6800萬年前的艾倫組。與阿貝力龍科恐龍酋爾龍霧影龍,較大的馳龍科的南方盜龍,最大的阿瓦拉慈龍科波氏爪龍,蜥腳類的洛卡龍博納巨龍、泛美龍、拉布拉達龍、深潭龍,鴨嘴龍科的南似鴨龍、拉潘帕龍、波拿巴龍,結節龍科的巴塔哥盾龍共享棲息地。當地還發現了神翼龍科的翼龍風巨神翼龍,威德爾泳龍類的蛇頸龍卡瓦泳龍以及鳥類。有些學者認為最大的阿貝力龍科之一的阿貝力龍也生活在這個地層,也有一些學者認為阿貝力龍生活在艾倫組下方的阿納克萊託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