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鄭齊鬥

鎖定
鄭齊鬥(정제두,1649年—1736年),朝鮮王朝儒學家。字士仰,號霞谷,本貫迎日。他研習從中國傳來的陽明學,形成了“江華學派”,是陽明學在朝鮮半島的主要代表人物。 [1] 
本    名
鄭齊鬥
士仰
霞谷
所處時代
朝鮮王朝
民族族羣
朝鮮人
出生日期
1649年
逝世日期
1736年
主要作品
霞谷集
主要成就
創立“江華學派”,發展陽明學

鄭齊鬥人物生平

鄭齊鬥於1649年生於漢城盤石坊,是進士鄭尚徵與韓山李氏之子,本貫迎日。鄭齊鬥是高麗末年大儒鄭夢周的11世孫,祖父鄭維城開始進入中央政界,作為西人黨的成員官至右議政,從兄鄭齊賢也是朝鮮孝宗的駙馬(淑徽公主之夫)。鄭齊鬥五歲喪父,在祖父鄭維城膝下長大。十四歲和十六歲,鄭齊賢、鄭維城以及伯父鄭昌徵相繼去世,鄭齊鬥開始獨立支撐這個家族,主持了祖父的葬禮。
此後鄭齊鬥開始準備科舉,雖然他在1668年和1672年均通過初試,但未能庭試及第。隨後他放棄舉業,專注學問,並受學於少論大儒樸世採,亦與尹拯過從甚密,逐漸名聲鵲起。1680年庚申換局後,領議政金壽恆舉薦他為總簿寺主簿,1684年又舉薦為工曹佐郎,但他以有病為由不赴任。1688年舉薦為平澤縣監,鄭齊鬥終於赴任,翌年就發生了己巳換局,西人倒台,南人上台,他也曾被下獄審訊。1694年甲戌換局,西人重新上台後,朝鮮肅宗多次徵召他做官,但他都以病推辭。
在鑽研學問過程中,鄭齊鬥接觸了從中國傳來的陽明學,並沉醉其中。但陽明學在當時崇尚朱子學的朝鮮屬於異端,鄭齊鬥為此面臨着師友的壓力,再加上他的親友相繼離世,所以他在花甲之年隱居於江華島的霞谷,在那裏秘密發展陽明學,形成了“江華學派”。朝鮮景宗年間,少論派掌權,於1722年任命鄭齊鬥為言官中的最高官職——大司憲,翌年又拜為吏曹判書,但即使這種重要官位,鄭齊鬥依然不為所動。直到朝鮮英祖即位後,於1728年拜鄭齊鬥為議政府右參贊,八十歲的鄭齊鬥才進京謁見英祖。1735年思悼世子李愃降生後,英祖又讓鄭齊鬥當元子輔養官。但翌年八月十一日,鄭齊鬥就病逝了,享年八十八歲,英祖賜諡號“文康”。此後他將陽明學傳給兒子鄭厚一及尹淳、李匡師等弟子。 [2] 

鄭齊鬥主要思想

鄭齊鬥繼承王陽明“心外無物”,“心即理”觀點,批判朱熹“即物窮理”,指出,“即物窮理”則“理與心而為二”,必然陷入從心外尋找心性的“自我矛盾”和“支離滅裂”的境地,不可能達到“明明德”這一心性修養之目的。
在他看來,理不在物而在心,故物者非理,理者即禮,禮者心之本體,義者心之本體之條理,指出:“仁義禮智中和率性之理”,“忠孝仁敬之理”,“只在吾心性情而已”,“只在求之吾心性情而已”。所以,“養心之方,不可靠溺文義”,而在日用人情事物之間,做到“精一執中”就會“歸之為禮”,就可以恢復道心,達到“明明德”心性修養之目的。
他從“以心為理即良知”出發,認為“理皆具於心,心自有良知”,而良知是天降於人的自有之性,人人皆有之。然而,由於私慾之汩沒,則有昏有愚,多不能察覺。但是,良知“皆在吾度之內”,可以自己認識自己,不需要外求,只要把心“張大而充之”則易於把握“理”,即“天理”。
他從“心外無理”、“心即性”出發,把判斷是非善惡的道德標準也移植到內心,轉化為“吾心”之“良知”。他認為“凡有四端於我者,良知也,人人皆有之”。然而,他為了論證其判斷是非善惡的標準時,卻在“仁義禮智”中,只取“是非之心”,並把它當作天降於人之明德,即天理之明處。並且,把“格物致知”的“知”限定為“是非之心”,當作是非善惡之標準。他説:“所謂知者,即是非之心”,“是明德之得之乎天,而不昧者也,是其天理之明處”,“心理明,而天地萬物之性,皆可明矣,格心物,而天地萬物之理無不得矣。”否則,“無明德心身,則無倫理,非我明”,一切是非善惡無從談起。
他反對“知先行後”,堅持“知行合一”,並以此劃分“庸人”與“賢智”的標準。在他看來,“知與行為二”,會使“天理本然之心”蔽於物,玷污了良知,致使良知“蔽於欲不全”而“庸人也”;與此相反,“以知行一者”,其良知周全而“賢智也”,指出:“知行二者庸人也”,“知行一者賢智也”。
他在批判朱子學者脱離實際而空談道德修養的過程中,強調“行”的重要性。在他看來,儘管致知有行,但無一貫力行,就會夾雜着人慾和私邪,使本體之德行便分散為千萬條,終會變壞的。為了使本體之德行始終保持一貫,就要力行,作到日新月異。他説:“若曰致知,則知之而行焉,已無不盡矣。如曰致知,又曰力行,則是純篤不撤,以至於篤實光輝”。他強調道德實踐這一點,較之朱子學空談道德修養有一定的進步意義。 [1] 

鄭齊鬥主要作品

鄭齊斗的詩文作品被整理為《霞谷集》。其中哲學著作有《聖學論》、《論語解》、《大學論》、《孟子論》等。
參考資料
  • 1.    宋希仁主編.《中國倫理學百科全書·東方倫理思想史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3—64頁
  • 2.    沈錥:《霞谷行狀》,《霞谷集》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