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鄭維敏

鎖定
鄭維敏(1923年1月14日-2012年1月21日),生於山東濟南市,浙江鄞縣人。 [1]  194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電機系,長期從事電力拖動自動化及自動控制、模糊控制、微型計算機分級分佈控制、系統工程和知識庫方面的教學和研究。 [1] 
2012年1月21日上午10點30分,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鄭維敏教授因病在波士頓去世,享年89歲。 [1] 
中文名
鄭維敏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23年1月14日
逝世日期
2012年1月21日 [1] 
出生地
中國
職    稱
教授

鄭維敏人物經歷

1942年,畢業於重慶南開中學(南渝中學),同年考入昆明西南聯大。
1944年,為了抗日救國投筆從戎。
194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電機系,留校任助教。
1948-1951年,獲獎學金去英國茂偉(MV)電氣製造公司實習,獲工程師資格。
1951-1954年,任華北大學工學院電機系副教授。
1954-2012年,歷任清華大學電機系、自動化系、經管學院副教授、教授、工業企業電氣化教研室、工業自動化教研室、系統工程研究室主任。
2012年1月21日上午10點30分,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鄭維敏教授因病在波士頓Lawrence General Hospital去世,享年89歲。 [1] 

鄭維敏任職情況

鄭維敏回國後,歷任北京工業學院副教授,清華大學教授兼北方工業大學教授、工學部主任、系統工程研究所所長,中國自動化學會第一至三屆常務理事,中國系統工程學會第一、二屆常務理事,國際自動控制聯合會發展中國家委員會委員,《國際控制理論與先進技術》雜誌編委。
鄭維敏積極參加社會上的各種學術活動,曾任第一屆,第二屆國際系統科學及工程學術會議程序委員會主席。先後擔任過“自動化學報”、“系統工程學報”、“儀器儀表學報”、“系統科學與數學”、“模糊數學”、“C—TAT”等的編委。

鄭維敏社會兼職

北京市政協常委(第七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第一、二、三屆信息科學部評議組成員,國家科委軟科學研究工作指導委員會委員(1990— ),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自動化分組成員,中國自動化學會第一,二屆常務理事,中國系統工程學會常務理事(1980— )兼任國際學術交流委員會主任,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理事(第三屆),國際自動控制聯合國(IFAC)發展中國家委員會委員(1982—1985),北京市系統工程學會副理事長(第一屆),國家計委世界銀行貸款項目“重點學科發展項目”專家組成員(1988—1989)。

鄭維敏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反饋控制的結構理論、順序控制、多變量及自適應模糊控制、給予數據與知識的決策理論和系統、作物育種遺傳過程的控制、旋轉正交優化技術,在分形資本市場演化等方面發表過許多研究論文。
鄭維敏,自動控制及系統工程專家。長期在清華大學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創辦了工業自動化專業和系統工程專業。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在工業自動化、控制與決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學術思想活躍,曾提出自適應模糊控制系統、柔性環境下的建模、優化及決策等新概念和原理。富於開拓精神,將系統工程與生物科學及水稻育種相結合,開拓了“作物遺傳過程建模與控制”的新領域。

鄭維敏主要貢獻

撰有論文《自動化與知識工程》,編有《系統工程FORTRAN程序集》。

鄭維敏科研項目

鄭維敏在科研工作中十分注重理論聯繫實際,強調科學技術應儘快轉化為生產力。他所從事的科研項目許多是來自生產實踐的應用開發型課題,是直接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服務的。
數控機牀的研究:
1960年前後從事數控機牀的研究工作。理論聯繫實際,運用無窮大放大倍數理論提高了數控銑牀隨動系統的動態快速性,從而提高了精度,又從實踐中提高理論。提出了串聯校正設計方法和串並聯校正等價關係及其實現方法的一種新的調節系統的綜合方法。從實用角度出發,突破了傳統理論的框框,總結了一套有理論根據而又被一般技術人員易於解的穩定及動態校正理論及方法。這套方法曾被引用於首鋼“300小型”軋鋼廠的離子拖動系統,提高了軋鋼性能。
70年代初參考國外文獻,把一類控制器定名為順序控制器,首次把順序控制器分為三類:基本邏輯型、步進型、可編程序型,闡明瞭它們的結構及特點以及順序控制的編程方法。同時進行了順序控制器的研製用於北京內燃機總廠酸洗車間。參加研製的年輕人曾獲全國第一次科學大會獎。這項工作曾推動了國內順序控制器的開展。
分級控制系統的研發:
80年代一直積極開展計算機分級分佈控制系統研究開發,並密切聯繫生產,於86—87年負責研製出Mascot分級分佈式控制機並用於北京有機化工廠精餾塔的控制,節約了能源。1990年開始又指導研究開發小組為上海躍龍化工廠研究開發稀土萃取過程的計算機控制系統,引入了模型預報控制與管理控制一體化。
系統分析:
1982年開始,在系統分析方面開展了第一項與美國的合作研究。由美國科學基金會(NSF)及上海環保局資助,與美國密執安大學陳幹教授聯合研究上海黃浦江污染治理的規劃,鄭維敏為中方負責人及主要研究者,在數據資料缺少的情況下,通過研究提出分散分期治理的方案,以減少投資及風險,給出了風險的新含意。即:規劃不可能是完全準確的,由於不可避免的預計偏差,應有補救的後備辦法,並且造成的損失應最小,按成本最小及風險最小開展了多目標動態規劃的研究。為上海提出了一種規劃方案與原方案相比,大大減少了投資,提高了可行性。鄭維敏廣聞博學,不僅酷愛自然科學,也十分喜歡哲學。富有哲理的頭腦使得他看問題敏鋭而深刻。他學術思想活躍,在許多學術問題上有他自己的獨特見解,這裏介紹他的幾項有代表性的理論成果。
模糊控制:
70年代末開始研究模糊控制。導出了模糊控制器的表達式,首次提出多變量模糊控制器的結構和自適應模糊控制系統及Higher Level Knowledge-based Control的原理。在國內外發表,曾在多國儀器儀表國際會議上,代表中方做大會報告,題目是“Automation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自動化與知識工程)。
功率低頻振盪:
80年代研究大電力系統弱聯絡線中的功率低頻振盪問題,從機理上認為功率振盪問題要從原動機的控制着手,不能只着眼於發電機的勵磁控制。打破了機電分離的習慣,以結構及靈敏度分析為理論依據,提出功率調節及電壓調節的雙環控制方案。通過博士生的計算分析及動態模擬實驗得到了出乎許多專家意料的好結果。而國外的方案是增設聯絡線的數目以減小每條線路的振盪輻度,成本較高。
數據庫與知識庫:
根據實踐經驗,1984年開始創導數據庫必須與知識庫相結合的概念,並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首先研究了帶知識庫的決策支持系統。不贊同知識庫、方法庫、模型庫的提法而認為它們都是知識庫。知識庫的研究重點是“軟”優化、知識工程和人機交互。軟優化就是在柔性環境下(客觀世界是有彈性的、可塑的)的建模、推理、優化及決策。知識工程的研究重點是知識圖,知識信息的利用,用自然語言表達的不確定性推理,多信息源集結等。在人機交互方面研究人所提供的零散信息和機器所提供的引導信息之間的交互,在交互過程中產生智能。
在上述研究體系的指導下,同博士生一塊建立了不確定規劃的保守及樂觀解的算法及柔性決策方法,小樣本建模理論及方法、模擬退火法的機制及算法,可能性證據理論等理論及方法。
應用方面的研究:
包括:機械工業經濟管理決策支持系統EX-DASS,計劃支持系統,氣候預測支持系統,多水庫優化調度等,關於決策支持系統曾在1988年第一屆國際系統科學及工程會議上作大會報告,並曾在加拿大,美國講學。
80年代末90年代初,已近古稀之年的鄭維敏壯心未已,為了使作物育種過程向科學化、工程化方向發展,以提高育種效率,同時豐富與發展生物系統工程的理論及方法、他提出並主持了“水稻良種培育遺傳過程的系統分析與控制”課題。該課題被列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鑑定委員會的專家們認為該項研究是系統工程與生物科學及水稻育種相互交叉的具有開拓性的應用基礎研究。

鄭維敏主要成果

建立有效因子模型:
對有效因子概念加以合理地擴展,使之能更全面地反映各種基因型作用,以此建立了有效因子模型及有效因子種類及數目辨識方法,該模型明顯優於著名的Wright公式Tan的方法。
建立遺傳分佈模型:
在有效因子模型的基礎上,建立了全新的雜交育種過程的遺傳分佈模型。運用模型來研究育種過程是一種新的償試。多代選擇過程的仿真結果表明該模型與育種專家的一般經驗是相符合的。
0—1規劃的新算法:
數量性狀的遺傳過程可歸結為有效因子的分離與重組過程,最關鍵的是組合優化問題。基於大規模試驗設計的思想提出了一種0—1規劃的新算法,為探索作物遺傳過程優化控制提出了一種算法。
建模與控制的理論框架:
在上述理論研究的基礎上,針對作物遺傳過程這樣一類多目標,多層次,基於組合選擇的隨機過程,有創見地提出一套建模與控制的理論框架。
水稻育種諮詢計算系統:
應用上述研究成果,結合育種專家的經驗知識,實現了一套“水稻育種諮詢計算系統”,它具備雜交組合選配,遺傳模型建立,後代表現預測,選擇過程仿真等功能,該系統由河北省稻作所使用。
該項研究對探索系統工程在生物系統中的應用,促進在育種學科中應用定量計算與經驗推理相結合的分析模式,豐富和發展生物系統的控制理論和系統工程理論及方法都有着重要的科學意義。部分研究成果已在國內外十種學術期刊及五次國際性學術會議上發表。從研究的內容及取得的成果看,該研究在國內外拓寬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其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鄭維敏主要論著

論文
[1]鍾士模、童詩白、鄭維敏,電子脈衝調節器,清華學報,Vol.3,No.2,164-169,1956.
[2]鄭維敏,自動調節系統的一種綜合方法,清華學報,Vol.10,No.6,57-68,1963.
[3]鄭維敏,某些電力拖動系統的並聯穩定方法,清華學報,Vol.11,No.3,15-24,1964.
[4]鄭維敏、崔子行,交磁放大機隨動系統的串聯校正,自動化學報,Vol.3,No.2,66-74,1964.
[5]鄭維敏、張洪良、黃聖樂,用模糊集理論設計模型參考自適應系統,信息與控制,Vol.10,No.3,8-14,1982.
[6]鄭維敏,關於知識庫,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Vol.4,No.2,8-14,1984.
[7]鄭維敏,順序控制器,低壓電器,1979.
[8]鄭維敏,步進式順序控制器的程序編制,低壓電器,1979.
[9]Cheng,W.M.,Jen,S.C.,Wu,C.F.,Tsuei,T.-H.,The intersection of fuzzy subsets and the robustness of fuzzy control. 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ybernetics and Society,Cambridge,MA,p.826-829,1980.
[10]鄭維敏,系統工程的工具和方法,CCTV彙編1981.
[11]W.M. Cheng,S.J. Ren,C.F. Wu,T.H. Tsuei,An expression for fuzzy controller,M.M. Gupta,E. Sanchez(Eds.),Fuzzy Information and Decision Processes,North-Holland Publishing Company, Amsterdam,P.411-413,1982.
[12]W.L. Xu,C.F. Wu,W.M. Cheng,An algorithm to solve the max-min fuzzy relational equations,M. Gupta,E. Sanchez(Eds.),Approximate reasoning in decision analysis,Amsterdam,North-Holland. 47-49,1982.
[13]W. Cheng,S. Huang and H. Ho,Model Reference Fuzzy Adaptive Control,Proceedings of the Ninth Triennial World Congress of IFAC,pp.889-892,1984.
[14]Cheng Weimin,Robustness of Discrete Event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Decision Making, First IFSA Congress,1985.
[15]Cheng Weimin,Long-term Planning and Decision Analysis of the Pollution Control of the Huangpu River,Proceedings of IFAC/IFORS Conference on Contr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1985.
[16]鄭維敏,離散事件的魯狀性及測度,系統工程學報,1985.
[17]鄭維敏,Automation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MI-CONEX,1986大會報告(Keynote Speech).
[18]W.M. Cheng,Y.X. Wong,and X. Ping,Flow-shop scheduling by the knowledge of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annealing,Proc. 26th IEEE Conf.Decision Control,vol. 1,pp. 642-643,1987.
[19]鄭維敏,計算機信息一一決策系統與知識工程,農業工程學報,Vol.-3,No.1,103-110,1987.
[20]Cheng Weimin,Cui Zixing,EXDASS-A Knowledge-based Dynamic Interactive Decision Analysis and Support System,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47-52,1988大會報告(Keynote Speech).
[21]宋逢明、鄭維敏,可能性證據理論和非統計不確定性決策分析,系統工程學報,Vol.3,No.2,13-27,1988.
[22]Cai Xiaoqiang,Cheng Weimin,Simulated Annealing For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Proceedings of ICSSE'88,274-279,1988.
[23]Song Anlan,Cheng Weimin,R-risk Solution for Uncertain Programming,Proceedings of ICSSE'88,801-805,1988.
[24]宋逢明、鄭維敏,不相容命題的不確定性支持函數,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Vol.9,No.4,16-20,1989.
[25]鄭維敏、王永縣、陳劍、陳屹,育種諮詢系統中的水稻雜交後代性狀預測,農業工程學報,VOL.5,NO.4,1-8,1989.
[26]鄭維敏、吳飛,0-1規劃的一種新算法——旋轉正交法,系統工程學報,VOL.5,NO.1,1-10,1990.
[27]陳劍、鄭維敏、王永縣,基因(有效因子)模型及其辨識,生物工程學報,VOL.6,NO.4,p293-299,1990.
[28]陳劍、鄭維敏、王永縣,一種基於分佈函數的基因數目估計方法,遺傳,VOL.12,NO.2,p13-16,1990.
[29]陳劍、鄭維敏、王永縣,應用極大似然法估計數量性狀有效因子數目,生物數學學報,Vol6,No.1,p102-109,1991.
[30]陳劍、鄭維敏、王永縣等:基於遺傳分佈模型預測水稻雜交後代性狀分佈,作物學報,Vol.17,No.3,P178-184,1991.
[31]羅國俊、鄭維敏,廣東廣西香港互聯電網聯絡線功率振盪的研究,中國電機工程學報,Vol.14,S1,120-127,1991.
[32]Chen Jian,Zheng Weimin,Wang Yongxian,The Identification of an Inheritance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Vol.15,No.6,4.3-50,1991.
[33]Chen Jian,Zheng Weimin,Wang Yongxian,A Systems Control Framework for the Self-fertilization and Selection Process of Breeding,BioSystems,Vol. 24,No 4,291-299,1991.
[34]陳劍、鄭維敏、王永縣,作物育種過程的模型、控制和仿真,系統工程學報,Vol.7,No.1,p1-10,1992.
[35]石永恆、鄭維敏,協商對策的柔性決策方法:系統工程學報,Vol.7,No.1,p54-61,1992.
[36]詹一輝、鄭維敏,第Ⅱ—型似然方法:模型判別與檢驗,系統工程學報,Vol.7,No.1,11-19,1992.
[37]鄭維敏、石永恆,柔性決策及其在資源分配問題中的應用,控制與決策,Vol.7,No.5,321-328,1992.
[38]詹一輝、鄭維敏,第Ⅱ—型似然方法:模型類選擇與AR階次估計,系統工程學報,Vol.8,No.1,25-34,1993.
[39]鄭維敏、李明,學習智慧的訓練系統,Vol.9,No.1,87-92,1994.
[40]姜力孚、鄭維敏等,數量性狀相關時的基因(有效因子)模型及其參數估計,生物數學學報,Vol.10,No.4,44-50,1995.
[41]張雷、鄭維敏,關於“放映員問題”(FDP)的啓發式算法,系統工程學報,Vo.10,No.4,10-16,1995.
[42]石永恆、鄭維敏、王永縣,柔性環境中的多目標決策及應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Vo.2,No.4,91-95,1996.
[43]Zheng Wein,Evolutionary Dynamics of Systems,Proceedings of 1996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Man and Cybernetics,大會報告(Keynote Speech)1996.
[44]鄭維敏,正反饋系統理論,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VoL.17,No.3,28-34,1997.
[45]賁金鋒、鄭維敏,市場經濟中的正反饋機制研究,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Vol.17,No.6,2-7,1997.
[46]賁金鋒、劉朝陽、鄭維敏,市場行為的進化和控制——一個出租車市場的例子,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Vol.18,No.7,31-37,1998.
[47]曾勇、唐小我、鄭維敏,引入指數期貨的組合證券選擇與基金分離定理,系統工程學報,Vol.14,No.3,265-271,1999.
[48]曾勇、唐小我、鄭維敏,組合預測貝葉斯模型研究.管理科學學報,Vol.6,No.3,14-21,1999.
[49]鄭維敏,教學互聯網絡,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Vol.20,No.8,72-78,2000.
[50]曾勇、唐小我、鄭維敏,一種組合證券選擇和資產定價分析,管理工程學報,Vol.13,No.1,1-6,2000.
[51]曾勇、唐小我、鄭維敏,基金分離定理的進一步研究,系統工程學報,Vol.16,No.3,187-191,2001.
[52]曾勇、唐小我、鄭維敏,基於斯坦規則和誤差校正的組合預測模型.管理科學學報,Vol.8,No.6,39-47,2001.
[53]Zheng Weimin,Perspective on the theory of systems evolution,Proceedings of 200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 Development and Self-organization,大會報告(Keynote Speech)2002.
[54]Zheng Weimin,Entropy,information,noise-studies on system evolution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Vol. 12,No. 1,2-12,2003.
[55]曾勇、唐小我、鄭維敏,管理者風險偏好未知情況下的PBF與信息價值損失,管理工程學報,Vol.17,No.1,39-43,2004.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