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

鎖定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CHINA INSTRUMENT AND CONTROLSOCIETY)成立於1979年3月29日,是由儀器儀表科技工作者和有關單位自願組成的,以促進儀器儀表及測量控制科學技術發展和普及為宗旨的全國性、學術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是依法登記、具有法人資格的社會團體,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組成部分。
據2018年6月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官網顯示,學會擁有個人會員35781名,其中高級會員2000餘名,團體會員1416個;主辦7種儀器儀表及測量控制學術、技術類期刊;下設專業分會41個、地方學會30個、工作委員會12個。 [1-2]  2019年6月2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發布關於IEEE限制正常學術交流事件的鄭重聲明。 [3] 
中文名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
外文名
CHINA INSTRUMENT AND CONTROLSOCIETY
簡    稱
CIS
主管單位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登記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屬    性
全國性、學術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
社團地址
北京市海淀區知春路6號
主要成就
5A級科技社團
中國科協先進學會(1997年)
創辦時間
1979年3月29日
現任領導
李天初(理事長)
朱險峯(秘書長)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歷史沿革

1979年3月29日至4月5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在北京召開成立大會,並舉行第一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
1980年4月,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第一次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
1981年6月,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國家儀器儀表工業總局共同舉辦的第一屆合國儀器儀表及自控系統節能應用技術交流會在哈爾濱舉行。
1982年12月,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第二屆學術年會暨第二屆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
1985年6月,《中國儀器儀表報》創刊。
1987年4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舉行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第三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
1988年2月13日,三屆三次常務理事擴大會在京召開。
1989年4月18日至26日,學會第十四次專職幹部會議在上海青浦縣召開。
1990年12月26日,學會三屆九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在京召開。
1992年4月12日至17日,學會專職幹部會議在長沙市召開,主要討論和提出為貫徹中央工作會議和十三屆八中全會精神。
1994年4月6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在北京科學會堂召開“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十五週年慶祝聯誼會”,京津地區的理事、分會幹部、有關領導部門、儀表企業、兄弟學會代表120餘人參加了大會。
1995年1月25日,學會第四屆第六次常務理事會擴大會議在京召開。
1996年6月5日至7日,1996年度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秘書長及專職幹部工作會議在九江召開。
1997年10月28日至31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經通訊選舉產生了新理事167人,在北京科技會堂了第五屆第一次理事會。
1999年3月15日至20日,在雲南昆明市召開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秘書長及專職幹部工作會議。
2000年3月27日至31日,秘書長及專職幹部工作會議在湖南省張家界市召開。
2001年1月17日,學會在中國科技會堂召開五屆六次京津地區常務理事(擴大)會議;12月12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五屆七次常務理事會在北京召開。
2002年3月26日至29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2002年秘書長工作會議在杭州舉行。
2003年3月26日至28日,學會在北京中國科技會堂舉行了第六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
2004年1月9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六屆二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在北京中國科技會堂召開。
2005年1月27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第六屆四次常務理事會在北京中國科技會堂召開。
2006年1月18日,六屆六次常務理事會在北京中國科技會堂召開;7月15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第六屆第七次常務理事會在承德市召開。
2007年1月25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六屆八次常務理事會在北京召開。
2008年5月7日至8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7月31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第七屆二次常務理事會在山西太原召開。
2009年1月6日,召開七屆三次常務理事會,同期舉辦學名譽副理事長金國藩院士八十壽辰慶祝活動;3月26日,學會成立三十週年慶祝大會在杭州召開;6月6日,學會七屆四次常務理事會在浙江烏鎮召開。
2010年3月30日,七屆五次常務理事會在上海召開。
2011年1月25日,七屆六次常務理事會在北京召開;3月30日,學會七屆五次常務理事會在上海召開。 [4]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組織體系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機構設置

  • 最高權力機構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其職權是:
(一)制定學會的工作方針和任務;
(二)審議理事會的工作和財務報告;
(三)制定和修改學會章程;
(四)選舉和罷免理事會理事,舉行學術活動和表彰活動;
(五)制定和修改會費標準;
(六)決定終止事宜;
(七)決定其他重大事宜。
  • 執行機構
理事會是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的執行機構,在全國會員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領導學會開展日常工作,對全國會員代表大會負責。理事會的職權是:
(一)執行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決議;
(二)制定學會活動計劃,報告工作;
(三)選舉和罷免常務理事、副理事長、理事長、秘書長;
(四)籌備召開全國會員代表大會;
(五)向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報告工作和財務狀況;
(六)決定會員的吸收或除名;
(七)決定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的設立、變更和註銷;
(八)決定副秘書長、各機構主要負責人的聘任;
(九)領導學會各機構開展工作;
(十)制定學會內部管理制度;
(十一)決定其他重大事項。 [5] 
  • 分支結構
據2018年6月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官網顯示,學會下設專業分會41個、地方學會30個、工作委員會12個。 [2] 
專業分會、地方學會、工作委員會
專業分會
智能車與信息技術分會
微型計算機應用分會
空間儀器分會
儀表工藝分會
檢驗檢疫儀器應用技術分會
氣象水文海洋儀器分會
虛擬儀器與網絡化系統分會
機械量測試儀器分會
光機電技術與系統集成分會
試驗機分會
數字城市測控技術分會
儀表功能材料分會
微納器件與系統技術分會
光學儀器分會
智能化儀表及其控制網絡分會
分析儀器分會
圖像科學與工程分會
電磁測量信息處理儀器分會
可靠性工程分會
設備結構健康監測與預警分會
電子測量與儀器分會
船舶儀器儀表分會
農業儀器應用技術分會
過程檢測控制儀表分會
精密機械分會
情報科學分會
傳感器分會
環境與安全檢測儀器分會
辦公自動化分會
嵌入式儀表及系統技術分會
管理科學分會
醫療儀器分會
節能應用技術分會
信號處理分會
地質儀器分會
儀表元件分會
實驗室儀器分會
---------------------
地方學會
南京自動化及儀表協會
重慶市自動化與儀器儀表學會
天津市儀器儀表學會
貴州省儀器儀表學會
杭州市儀器儀表學會
江蘇省儀器儀表學會
哈爾濱市儀器儀表學會
陝西省儀器儀表學會
廈門市儀器儀表學會
河南省儀器儀表學會
長春市儀器儀表學會
大連市儀器儀表學會
遼寧省儀器儀表學會
廣州市儀器儀表學會
廣東省儀器儀表學會
浙江省儀器儀表學會
北京市儀器儀表學會
昆明儀器儀表學會
湖北省儀器儀表學會
福建省儀器儀表學會
武漢儀器儀表學會
鞍山市儀器儀表學會
四川省儀器儀表學會
湖南省儀器儀表學會
上海市儀器儀表學會
安徽省儀器儀表學會
瀋陽市儀器儀表學會
深圳市儀器儀表學會
蘭州儀器儀表學會
承德市儀器儀表學會
專業委員會
智能工廠專業委員會
產品信息工作委員會
標準化工作委員會
專家工作委員會
自控工程設計委員會
教育工作委員會
節能檢測與調試技術專業委員會
青年工作委員會
儀器儀表用户工作委員會
科普工作委員會
科學儀器學術工作委員會
期刊工作委員會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組織會員

據2018年6月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官網顯示,學會擁有個人會員35781名,其中高級會員2000餘名,團體會員1416個。 [1] 
  • 會員分類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會員包括個人會員和單位會員,個人會員分為普通會員、高級會員和外籍會員。
  • 入會退會
1、基本條件
(一) 普通會員:普通會員是學會組織的主體,應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獲有中級或相當於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儀器儀表科技人員;
2.取得碩士以上學位、從事儀器儀表事業的科技人員;
3.高等院校本科畢業,從事專業工作三年以上,並做出一定成績者;或雖非高等院校本科畢業,但已有相當於該條規定人員的學術水平和工作經驗,且從事專業工作五年以上的科技人員或技術專家;
4.熱心和積極支持學會工作,並具有儀器儀表專業知識的從事科技組織管理的工作者;
5.在高等院校學習儀器儀表及有關專業,成績優異的高年級學生、研究生,經學校推薦者。
(二) 高級會員:取得高級工程師、副研究員、副教授等以上專業技術職稱(或職務),或獲得博士學位,或有重大科技成就,同時具有下列條件之一者:
1.在學術界、工程界或技術科學領域內有重要貢獻的技術專家和管理人員;
2.曾獲國家(或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國家技術發明獎、自然科學獎(部、委)等獎;
3.在中國國內外發表過重要專業論文或著作;
4.曾任學會、學會分支機構或省、區、市級儀器儀表學會的理事或從事學會工作多年,且有顯著業績者。
(三) 外籍會員:在學術上有較高成就,對中國友好並願與學會保持聯繫、交流和合作的外籍儀器儀表科技工作者。
(四) 單位會員:擁有一定數量的科技隊伍,願意參加學會的有關活動,支持學會工作的從事儀器儀表科研、生產、教學和應用的企事業單位,以及與學會學術活動建立密切聯繫的有關團體。
2、入會手續
(一) 普通會員:本人提出申請,學會會員介紹,或學會、學會所屬分支機構、地方儀器儀表學會、本人所在單位推薦,經學會理事會、常務理事會或學會所屬分支機構批准,或由地方儀器儀表學會批准經學會核准後,即可成為學會普通會員。
(二) 高級會員:本人提出申請,由學會2位高級會員介紹或學會、學會所屬分支機構、地方儀器儀表學會推薦,經學會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批准,即可成為學會高級會員。
(三) 外籍會員:由本人提出申請,學會會員介紹或學會、學會所屬分支機構、地方儀器儀表學會推薦,經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批准,報中國科協備案後,即可成為外籍會員。
(四) 單位會員:本單位提出申請,經學會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批准,即可成為學會單位會員。
3、退會説明
會員退會應通知學會,並交還會員證。
會員如果超過一年不按規定交納會費或無故不參加學會活動的,視為自動退會。
會員如有嚴重違反學會章程的行為,經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表決通過,予以除名。
會員受刑事處分,其會籍及所擔任的學會職務自然取消。
  • 權利和義務
1、會員享有下列權利
(一) 有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不包括外籍會員);
(二) 對學會工作有建議權和批評權;
(三) 優先參加學會組織的活動;
(四) 獲得學會服務的優先權和優惠權;
(五) 入會自願,退會自由;
(六) 單位會員在承辦學會授權組織的活動項目時有獲得資助及獎勵的權利。
2、會員履行下列義務
(一) 遵守學會章程,執行學會決議;
(二) 按規定繳納會費;
(三) 完成學會交辦的工作;
(四) 維護學會合法權益;
(五) 向學會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
(六) 積極參加學會組織的各項活動;
(七) 單位會員還應承擔學會委託的任務,協助學會組織學術和科普等活動。 [5]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業務資產

  • 業務範圍
(一)開展中國國內外學術交流,傳播先進技術和科學管理經驗,促進儀器儀表科學技術的創新發展和應用。
(二)弘揚科學精神,普及儀器儀表科學技術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提高儀器儀表科學技術人員的技術和管理水平以及青少年的科學文化素質。
(三)開展儀器儀表科學技術方面的論證、諮詢服務,舉辦科技展覽,支持科學研究;接受委託承擔項目評估、技術評價、專業技術資格認定及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受政府有關部門委託,參與並承擔技術標準制定和科技成果鑑定等工作。
(四)開展國際間科學技術交流和合作,發展同中國(境)外科學技術團體和科技工作者的友好聯繫。
(五)編輯、出版、發行科技書籍報刊及相關的音像製品,傳播儀器儀表及測控技術信息。
(六)反映會員和科技工作者的建議、意見和訴求,維護會員和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為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和儀器儀表產業振興,組織會員和科技工作者對國家科學技術政策、法規制定和國家事務提出科技建議,推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
(七)開展繼續教育和培訓工作,培養和舉薦人才,按照規定經批准,開展儀器儀表領域的表彰獎勵活動。
(八)興辦有利於儀器儀表科技發展的社會公益事業。
  • 經費來源
(一)會費;
(二)政府資助;
(三)在核準的業務範圍內開展活動和服務的收入;
(四)中國國內外個人、團體或單位的資助和捐贈;
(五)利息;
(六)其他合法收入。 [5]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建設成就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活動交流

  • 中國國內活動
1、全國有色金屬工業電氣及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學術會議
2017年4月7日至9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東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等在遼寧省瀋陽市召開“全國有色金屬工業電氣及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第二屆學術會議暨中國有色金屬學會計算機(自動化)學委會2017年學術年會”,會議就有色金屬企業如何在當前形勢下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發揮各方技術優勢,用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技術為企業穩產高產、優質低耗、降本增效、節能減排服務,以及在企業戰略轉型、升級過程中如何用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產業的科技創新來推動企業創新、市場創新。 [6] 
2、首屆中國智能車與機器人學術技術大會
2015年9月22日至25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智能車與機器人分會、《儀器儀表學報》、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重慶大學、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在重慶市舉辦“2015首屆中國智能車與機器人學術技術大會暨第五屆儀表、自動化與先進集成技術大會”,大會將面向全國徵集學術論文,經專家組評審錄用的論文在中文核心期刊《儀器儀表學報》增刊上刊登,優秀英文論文推薦到《儀器儀表學報》英文正刊發表。 [7] 
  • 國際合作
1、國際結構健康監測與完整性管理會議
2016年10月15日至17日,第三屆國際結構健康監測與完整性管理會議在四川成都舉行,會議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主辦,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設備結構健康監測與預警分會承辦,由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電子科技大學、四川省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結構健康監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協辦,會議以“大數據時代結構健康監測的機遇與挑戰”為主題,對如何保障大型基礎設施、特種設備、工業裝備、發電設備等結構裝置或設施使用過程中的安全問題以及如何科學地延長其使用期限問題進行了學術交流。 [8] 
2、國際結構健康監測與完整性管理會議
2012年11月23日至27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在中國北京舉辦“第一屆國際結構健康監測與完整性管理會議”(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and Integrity Management),會議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主辦,設備結構健康監測與預警分會承辦,分會掛靠在國家質檢總局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會議目的旨在為中國國內外從事結構健康監測、損傷識別與診斷、完整性管理等技術研究的學者、專家和研究人員提供一個交流的平台,用於宣講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大力推動世界各國結構健康監測與完整性管理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方法在中國應用與發展。 [9]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報刊資源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主辦7種儀器儀表及測量控制學術、技術類期刊,分別為:《儀器儀表學報(英文版)》、《光學儀器》、《儀器儀表學報》、《辦公自動化》、《光學精密工程》、《自動化儀表》、《氣象水文海洋儀器》。 [10] 
《儀器儀表學報(英文版)》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主辦的英語學術期刊,旨在報道中國國內外儀器儀表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性學術論文、研究綜述,促進儀器儀表領域研究及應用發展,搭建從業人員科研交流平台和科技成果國際化發佈平台,為提升中國在國際儀器儀表領域影響力服務。 [10] 
光學儀器》是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上海理工大學上海光學儀器研究所等單位主辦、出版的全國性科技刊物,已加入《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萬方數據資源系統(ChinaInfo)數字化期刊羣》等。 [10] 
儀器儀表學報》已被美國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美國化學文摘(CA)、英國科學文摘(INSPEC)、俄羅斯文摘雜誌(РЖ)、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CAJCED、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CSTPCD)、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文摘等重要檢索系統收錄。 [11] 
《辦公自動化》創刊於1995年,是國家級辦公自動化類科普月刊,該刊致力於宣傳國家關於發展辦公自動化事業的方針政策,交流、介紹中國國內外有關辦公自動化技術的動態、信息,探討和解答辦公自動化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反映實際工作者的呼聲和建議。 [10] 
光學精密工程》為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一級學術期刊,被CA化學文摘(美)(2014)、SA科學文摘(英)(2011)、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2013)、Pж(AJ)文摘雜誌(俄)(2014)、EI工程索引(美)(2016)、CSCD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擴展版)、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等收錄。 [12] 
《自動化儀表》創刊於1957年,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和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院合辦的自動化儀表行業綜合性技術刊物,該刊為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百期刊)入選期刊。 [10] 
氣象水文海洋儀器》已納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和《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被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全文收錄,入選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示範項目,2016年入選中國知網國際DOI中國註冊與服務中心會員。 [10]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榮譽表彰

1997年2月24 日,中國科協授予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中國科協先進學會”稱號。
2007年12月,學會被中國科協評選為2006-2007年度先進學會;被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評選為2007年度先進學會。 [4] 
2012年5月,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授予的中國社會組織評估等級5A級科技社團。 [1]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入選名單

2021年12月3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入選中國科協發佈的中國特色一流學會擬支持學會名單,擬支持金額為180萬元。 [20]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人才培養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獎項設置

  • 科學技術獎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技術獎是經國家科技部批准,在國家科技獎勵主管部門註冊,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頒證(登記證書編號:國科獎社證字第0016號),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設立的面向全國儀器儀表領域的綜合性獎項。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技術獎每年評選一次,設科學技術獎(包括科學技術一、二、三等獎)、產品獎(包括:科技成果獎和優秀產品獎)及青年科技人才獎。其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採取申報制和推薦制相結合的方式,青年科技人才獎採取推薦制,其餘獎項均採取申報制。 [13] 
  • “唐輝電子”獎學金
為鼓勵高等院校在校學生勤奮學習、刻苦鑽研、勇於開拓、大膽創新,為發展中國物聯網、智慧產業、儀器儀表及測量控制事業而培養創新型人才,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與上海儀器儀表研究所產業聯盟單位——上海唐輝電子有限公司、上海漢赫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設立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唐輝電子”獎學金,該獎項是在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獎學金評審委員會確定的設獎院校中,按規定名額的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中進行評選,每年評選一次。 [14] 
  • 陸婉珍近紅外光譜獎
陸婉珍近紅外光譜獎設以下四類獎項:
1、陸婉珍近紅外光譜貢獻獎:簡稱“陸婉珍貢獻獎”,獎勵為推動中國近紅外光譜事業做出傑出貢獻的專家和學者,每屆獎勵不超過2名;頒發證書和獎盃。
2、陸婉珍近紅外光譜科技獎:簡稱“陸婉珍科技獎”,獎勵在中國近紅外光譜理論、技術研發或應用中有重大創新性成果的近紅外光譜科技工作者,每屆不超過1名;頒發證書和獎金。
3、陸婉珍近紅外光譜青年獎:簡稱“陸婉珍青年獎”,獎勵在中國近紅外光譜技術研發或應用中有創新性成果,並取得突出成績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每屆獎勵不超過2名;頒發證書和獎金。
4、陸婉近紅外光譜珍國際交流貢獻獎:簡稱“陸婉珍國際交流貢獻獎”,獎勵在促進中國與國際相關學術組織或團隊之間交流和合作中做出重要貢獻的專家和學者,每屆獎勵不超過2名;頒發證書和獎盃。 [15]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普教育

  • “汽車傳感器的作用”科普交流活動
2018年5月30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委託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聯合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汽車電子聯合實驗中心在上海第二工業大學14號樓417室舉辦“汽車傳感器的作用”科普交流活動。 [16] 
  • “可穿戴式健康傳感技術”科普活動
2015年9月16日下午,由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廣州市儀器儀表學會承辦的“可穿戴式健康傳感技術”科普活動在華南理工大學大學城校區國家人體組織功能重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舉行,活動旨在向大眾普及可穿戴健康傳感技術,並聯合高校和企業共同推動相關技術及產業的發展。 [17] 
  • 2015年科研機構和大學開放活動
2015年5月19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2015年科研機構和大學開放活動在博奧生物公司北京總部舉辦,活動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主辦,博奧生物公司協辦。活動響應科技部、中央宣傳部及中國科協聯合舉辦的 “2015年全國科技活動周”,以“創新創業 科技惠民”為主題,宣傳創新驅動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創業成果服務改善民生。 [18]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文化傳統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形象標識

會徽 會徽
1982年8月,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第一屆常務理事會會議通過學會會徽,會徽的上方為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的英文名縮寫CIS。中間為中文的“中”字,代表中國,下方“Y”為儀器儀表的漢語拼音第一個字母,代表儀器儀表學會。 [4]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精神文化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的宗旨是:認真貫徹國家科學技術工作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指導方針;弘揚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風尚;倡導“獻身、創新、求實、協作”的精神;堅持獨立自主、民主辦會的原則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團結和組織廣大儀器儀表和測控技術的科技工作者,在改革開放中為繁榮中國儀器儀表科技事業、提高中國儀器儀表學術水平、振興中國儀器儀表產業、加速實現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做出貢獻。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 [5]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現任領導

名譽理事長:金國藩、包敍定、莊松林
名譽副理事長:龔惠興、孫優賢、陸廷傑、周兆英、王雨生、張開遜、薛一平、張鍾華、向曉波
理事長:李天初
副理事長:尤政、張廣軍、胡小唐、史紅民、吳朋、許大慶、高明璋、王鍵、宣瑞國、吳幼華
秘書長:朱險峯 [19]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九屆全體理事名單 [21] 
理事長:尤政
副理事長:譚久彬,王巍,劉文清,黃如,錢鋒,曾週末,徐洪海,吳朋,許大慶,馬玉山,張彤(兼秘書長)
常務理事:敖小強,曾豔麗,董健,費敏鋭,顧建黨,郭亞文,黃文君,李柏,李紅鎖,林善平,劉儉,劉桂雄,劉慶賓,劉鐵根,趙斌,劉曉平,龍騰,毛文章,歐陽勁松,任紅軍,蘇宏業,王雪,王迎春,文玉梅,徐立軍,許繼剛,楊俊,楊勁松,袁鴻,苑瑋琦,張昌金,周政強,祝連慶,郭永彩,黃永忠,劉俊,滕飛,方向,郝羣,宋愛國,王剛
理事:卜琰,陳義,陳凱,崔大祥,陳熙源,陳彥長,陳晏餘,曹建清,程玉華,褚小立,崔文軍,戴保平,戴道鋅,丁程,丁克勤,董峯,董建偉,竇新存,馮冬芹,馮翔,方壘,關亞風,侯興哲,黃煥袍,黃松嶺,黃元申,黃戰華,黃志堯,蔣豔芳,金光,李俊傑,李翌輝,李雙田,李學軍,林融,劉冰,劉立人,劉文中,欒廣富,呂文華,毛劍琳,苗建軍,錢政,秦玉昌,邵火,師慶維,石鎮山,史運濤,孫彥廣,孫永濱,滕華強,唐海霞,田文,田良,塗亞慶,王東,王堅,王平,王代華,王建林,王文傑,王哲,王軍成,王徐堅,王竹平,文曉林,聞路紅,吳方亮,吳新宇,吳志生,夏善紅,熊友輝,徐國卿,徐建平,許文,薛凌雲,楊輝華,楊溪林,楊永壇,姚峻,葉樹亮,於連棟,於瀛潔,袁洪福,張剛,張莉,張新榮,張曉宇,張運才,趙維謙,趙勇,鄭高峯,周振,周宇,朱榮,朱亦鳴,朱愷真,邾繼貴,莊慶偉,徐地華,李彤,孫蘭香,年夫順,王慧鋒,趙彥,陳錢,吳華強,趙明富,歐陽證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鄭重聲明

關於IEEE限制正常學術交流事件的鄭重聲明
近日,IEEE對華為員工及華為資助的個人參與審稿作出無理限制,我們深感震驚。
科研人員參與期刊審稿是履行同行評議責任的基本權利,沒有國籍、種族或機構之分。對科學家從事正常學術交流橫加限制,是對學術獨立、科學精神和科學共同體價值觀的褻瀆,是對正常學術交流秩序和科技發展的粗暴踐踏。我們強烈認為,對學術交流政治化的危險做法應高度警惕,並對其給國際學術交流蒙上的陰影深表憂慮。
科學無國界。IEEE作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非政治性、非營利組織,其內部少數人將學術交流與政治捆綁的舉動,完全背離其長期秉持的“可信賴、無偏見”的核心價值。這一“審稿門”事件,是對科學家個人和機構的嚴重歧視,是學術交流發展中的嚴重倒退,已成為國際學術界科技界的一場危機。
作為與IEEE有着長期良好合作的學術組織,我們對學術交流政治化的逆流堅決反對,對挑戰自由平等學術交流準則的企圖堅決反對,對破壞公平公正學術環境的行徑堅決反對。
我們強烈呼籲,世界各國科學家、科技組織和學術共同體關注此次學術界的重大危機,共同捍衞學術交流的國際準則,確保科學研究無政治化,共同採取有效行動,避免事件滑向危害科技健康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的深淵。
解鈴還須繫鈴人。我們敦促IEEE清醒認識事件對全球科學共同體所造成的危害,以實質舉措消除事件的惡劣影響,讓學術交流回歸正常軌道,以實際行動取信於全體會員和全球科技界。
特此聲明。
中國電子學會、中國通信學會、中國人工智能學會、中國電機工程學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中國電工技術學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中國光學學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
2019年6月2日。 [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