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鄧之誠

鎖定
鄧之誠(1887年11月29日—1960年1月6日), 字文如,號明齋,又號五石齋,祖籍江蘇江寧,生於四川成都。 [3]  中國歷史學家
鄧之誠自幼酷愛讀書,尤喜文史。先後就讀於成都外國語專門學校法文科、雲南兩級師範學堂。1917年任教育部國史編纂處民國史纂輯。 [1]  1921年起,專任北京大學史學系教授,又先後兼任北平師範大學、北平大學女子文理學院和燕京大學史學教授。1930年任燕京大學歷史系教授併兼任北平師範大學和輔仁大學史學教授,1941年冬,太平洋戰爭爆發,燕京大學被封閉,與洪煨蓮等同被日本軍逮捕入獄,翌年獲釋。1946年燕京大學覆校,仍回校任教。1952年院系調整以後,併入北京大學歷史系。專任明清史研究導師,併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歷史考古專門委員。1960年1月6日逝世,終年73歲。 [2] 
鄧之誠學識淵博,除治史講史外,對金石、書畫、陶瓷、璽印、版本、校勘、目錄等,都有很深的造詣。 [1] 
概述圖參考資料: [2] 
全    名
鄧之誠
文如
明齋、五石齋
所處時代
近現代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四川成都 [3] 
出生日期
1887年11月29日
逝世日期
1960年1月6日
逝世地
北京 [3] 
主要成就
中國通史權威
主要作品
中華二千年史》,《骨董瑣記
本    名
鄧之誠
國    籍
中國
畢業院校
成都外國語專門學校
職    業
歷史學家 教育家

鄧之誠人物簡介

鄧之誠生平經歷

鄧之祖籍江蘇江寧,1887年11月29日(清光緒十三年十月十五)生。幼年入私塾,酷愛讀書,隨父赴雲南任所,習六代史。
鄧之誠 鄧之誠
先畢業於成都外國語專門學校法文科。後隨父入滇,受家學影響頗深,尤嗜六朝書史。考入昆明雲南兩級師範學堂文科,專攻文史。畢業後,擔任《滇報》編輯,對當時國內外政局及地方興革事宜,多有論述,深為時人賞識。
武昌起義後,仍兼報社工作,撰寫政治性文章,歡呼辛亥革命勝利,袁世凱竊國後,乃自滇出川、鄂,積極參預護國軍運動,並結識革命領袖孫中山、黃興及護國軍統帥蔡鍔等。

鄧之誠治學嚴謹

一生治學謹嚴,博聞強識,誨人不倦。最初在北京大學等校講授,成《中國通史講義》上、中兩卷,於30年代初,被選為《大學叢書》之一種,更名為《中華二千年史》。

鄧之誠喜歡抄書

張萱《西園聞見錄》傳抄本一百零七卷等;並以所藏五石齋鈔本秘籍包括談遷北遊錄》、蕭?《永憲錄》及崇彝《道鹹以來朝野雜記》等付印,嘉惠士林
未刊手稿尚有《滇語》,二十萬字,述其幼年遍歷滇中所見所聞,尤詳於滇邊諸少數民族,是研究西南少數民族歷史的可貴資料。
1996年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所編新版《世界人名錄》(東洋篇)收“鄧之誠”條目稱他為“中國通史權威”。

鄧之誠傑出的教育家

鄧之誠作為20世紀中國著名史學教育家,曾培養了一大批文史考古學者,門人弟子號稱三千,當中成就斐然者有黃現璠王重民朱士嘉譚其驤王鍾翰(以出生年排序)等等。
1960年1月6日病逝於北京。

鄧之誠軼事典故

鄧之誠舊學風範

鄧之誠走進燕京大學課堂,身着藍布長袍,瓜皮小帽頂上打着紅結,腳上一雙“老頭樂”棉鞋,腿帶捆在腳脖子上。他空手而來,不帶只文片紙。
北京大學史學系講師鄧之誠先生像 北京大學史學系講師鄧之誠先生像
他往講台上一站,摘下帽子,放在講桌上,深深地向眾人鞠躬,腦門碰到桌面,然後説:“同學們,我來看看你們。”一口西南官話,温文爾雅。70多年前,此種繁文縟節,在鄧之誠那裏從不省略。他堅持舊禮,40歲起便手執藜杖,不苟言笑。即使被人稱為“鄧老頭”,他也欣然點頭。
後人稱他“為人為學,頗有古名士風”。王鍾翰師從鄧氏,一日,在燕大喝醉了酒,摔倒在馬路邊。此事傳到了校長司徒雷登耳中,司徒先生輾轉找到鄧之誠,要他處理。鄧聽説後,就在桌上放一小杯白乾,一兩不到,將王鍾翰叫到家中,囑他“再喝一杯”。又説,若想喝酒,以後儘可來喝個夠。王鍾翰喝完那杯酒,鄧之誠説:“好了,你回去吧。”鄧之誠著史,然偏愛野史。他讀書札記匯成《骨董瑣記》 ,內容雜糅明清兩代的朝章典故、里巷雜談乃至金石書畫、衣着器物。前面方介紹了“邸報”,後面就記錄起乾隆年間的米價,乃至“葫蘆器”、“日本刀”,被人目為天下第一“閒書”。
鄧氏是雜而到家。紅學家周汝昌研習 《紅樓》 時,曾受教於鄧。某次,鄧輕描淡寫地説:“《永憲錄》裏有曹家的事,此書流傳甚罕,知者不多,圖書館有一部抄本,可去一查。”周汝昌憶及,當他將書借到手,打開翻看,“不禁大驚”。憑書中所記,他感覺終於找到了曹氏家族的秘密。鄧之誠好藏書,偏偏鍾情於清代禁書,所藏甚豐。他還喜歡收藏清末民初人像和風俗照片,並以此名聲遠播。

鄧之誠不吝藏書

鄧之誠故居 鄧之誠故居
他把自己抄錄收藏的珍稀書籍,一一付印,廣為散佈。許多珍貴的物品,他隨手拈來,送與知己名士,亦不甚惜。1936年,他曾在南方某地閒遊,以二餅金購得《浮生六記》作者沈三白非常罕見的畫一幅,甚是珍愛,後來卻將畫送給了高名凱。學人張中行説起此事,冠之以“博雅”二字。新文學運動方興時,鄧之誠頗不以為然,因而被目為典型的“老派”。據説他憎惡白話文,因此凡學生試卷中有用“的”字處,他一律改成“之”。而鄧之文言,也實在地道,張中行評説:“即以《骨董瑣記》而論,專就文字説,放在明清名家的筆記裏,説是當時人所作,也不會有人懷疑。”
鄧之誠上課,帽子須規規矩矩放在桌子上;而“新派”人物胡適,則會狠狠地擲在講桌旁邊的地上。新老兩派爭執不休,許多人這才有幸在課堂上聽鄧之誠這樣罵胡適:“城裏面有個姓胡的,他叫胡適,他是專門地胡説。”此翁口音極重,表情又認真,令人莞爾。這樣的評價,他年年都要講幾回。胡適自然是奈何他不得。後人點評這段歷史,認為新舊兩派可以激烈辯論而並存,正體現出大學之自由開放精神。

鄧之誠著述作品

鄧之誠主要著作

鄧之誠 鄧之誠
《湛隱居士集跋》,1918年10月
《古今文鑑序》,1918年12月
骨董瑣記》8卷4冊,1926年《明齋著書》排印本,1933年再版,1955年三版 《柳如是事輯序》,1930年11月
《槐居唱和集》,1932年單行本,1933年刊於《學衡》第79期
《中國史大綱序》,1932年5月
《對公沙先生評夏曾佑一文的質疑》,1934年4月21日,《大公報·圖書副刊》23
《萬曆三大徵考序》,1934年4月,《燕京大學圖書館叢書》本
《佳夢軒叢著序》,1935年《燕京大學圖書館叢書》鉛印本
《汪悔翁乙丙日記序》,1935年《明齋叢刊》鉛印本
《護國軍紀實》,《史學年報》1935年2卷2期,1939年又收入為《舊聞零拾》之第4種
《宋代太學生序》,1935年11月
《中國考試製度史序》,1934年12月
中華二千年史上冊》,1934年9月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1954年10月北京中華書局再版,1956年12月第3版
中華二千年史中冊》,1934年10月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1954年10月北京中華書局再版,1956年12月第3版
中華二千年史下冊》,1956年4月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58年1月再版
《陳生彥文誄並序》,《史學年報》1936年2卷3期
《談軍機處》(為燕京大學歷史系座談會講,由王鍾翰筆錄),《史學年報》1937年2卷4期,又刊於《清史雜考》附錄中
《官制沿革備論 論秦以後無真宰相上》,《史學年報》1938年2卷5期
《藝風詩詞集跋》,1939年1月
《長安宮詞序》,1939年5月,《舊聞零拾》鉛印本
《祺祥故事序》,1939年6月,《舊聞零拾》鉛印本
《天聰詔奏序》,1939年8月
《東陵道詩序》,1939年8月
《陳二庵先生行述》,1939年11月
《中華二千年史》 《中華二千年史》
《西園聞見錄序》,1940年4月,《燕京大學圖書館叢書》本《校印西園聞見錄緣起》,1940年4月,哈佛燕京學社
《與張孟劬書》,1941年12月
《辛壬紀事》,1942年10月
《靜濤柏公傳》,1943年5月
《臨潢柏葰靜濤守陵密記》,1943年9月
《滇語》,1943年10月
《陳二庵別傳》,1944年1月
《與松崎鶴雄書》,1944年7月
《陷虜記》,1945年8月
《閉關吟》,1946年6月,五石齋單行本
《南冠紀事》,1946年,刊於《現代知識》半月刊
《評三水梁燕孫先生年譜》,《燕京學報》1947年23期
《戊午科場大獄記》,1947年4月,刊於《益世報·史地週刊》37、38
《清季書院述略》,1947年6月,刊於《現代知識》半月刊
《皇朝掌故備要——桑園讀書記之一》,1948年2月,刊於《益世報·史地週刊》79期
《張孟劬別傳》,1948年6月
《題歸來草堂錄》,1949年載於《周叔弢先生六十生日紀念論文集》
《桑園讀書記》,1955年,北京三聯書店出版
《東京夢華錄注》 《東京夢華錄注》
《東林黨籍考序》,1957年,中華書局出版《雲自在龕隨筆序》,1958年6月,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
《五石齋題跋》,1958年5月
《錫文誠公奏議序》,1958年,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印
東京夢華錄注》,1959年1月,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 《永憲錄跋》,1959年8月,北京中華書局出版
北遊錄跋》,1960年4月,北京中華書局出版
《清詩紀事初編》,1965年11月,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出版

鄧之誠其它

以下各篇著作年月不詳:
《天橋志序》
《沈廷揚事證》
《皇清通志綱要序》
《清代畫史補錄序》
《松月堂目下舊見序》
《漢唐文持序》

鄧之誠評價

鄧之誠手稿 鄧之誠手稿
一生治學謹嚴,博聞強識,誨人不倦。最初在北京大學等校講授,成《中國通史講義》上、中兩卷,於30年代初,被選為《大學叢書》之一種,更名為《中華二千年史》。
張萱《西園聞見錄》傳鈔本一百零七卷等;並以所藏五石齋鈔本秘籍包括談遷《北遊錄》、蕭奭《永憲錄》及崇彝《道鹹以來朝野雜記》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