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郭鋭

(吉林大學行政學院教授)

鎖定
郭鋭(1978年—),男,漢族,吉林長春人,教授(破格晉升)、博士生導師,法學博士、理論經濟學博士後;吉林大學行政學院國際政治系主任,吉林省圖們江國際合作學會副會長、中國亞洲太平洋學會東北亞研究會副秘書長。 [1] 
中文名
郭鋭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78年
職    業
教師
職    務
吉林大學行政學院國際政治系主任

郭鋭學術兼職

中國亞洲太平洋學會東北亞研究會常務理事、吉林省圖們江國際合作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朝鮮史研究會常務理事、黑龍江省東北亞研究會常務理事、吉林省政治學會理事;吉林省社會科學重點領域研究“朝鮮半島研究基地”學術委員,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吉林大學、中山大學、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國家治理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吉林大學朝鮮研究所、韓國研究所、日本研究所研究員,同濟大學中國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延邊大學朝鮮半島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四川省區域和國別重點研究基地韓國研究中心研究員,國家領土主權與海洋權益協同創新中心兼任研究員,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學術部兼任研究員,日本立命館大學國際地域研究所客座研究員;新華網評名家專欄、海外網專欄、澎湃新聞外交學人專欄、《新京報》專欄等特約撰稿人;深圳衞視《決勝制高點》《關鍵洞察力》、鳳凰衞視《一虎一席談》、吉林電視台《廉政調查》等節目特約評論專家。 [1] 

郭鋭人才計劃

入選首批“吉林省高校科研青苗人才”(2012年度)、“吉林大學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劃(精英培養階段)”(2017年度)、“吉林大學哲學社會科學青年學術領袖培育計劃”(2016年度)、首批“吉林大學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劃(重點培養階段)”(2014年度)、“吉林大學哲學社會科學青年學術骨幹培育計劃”(2011年度)等人才計劃。 [1] 

郭鋭研究旨趣

東亞安全與軍備控制、當代中國外交、朝鮮半島問題、發展戰略對接與區域合作、戰略新疆域問題、日本政治與對外政策、國際關係理論與方法、跨境公共危機治理、國家治理與廉政建設、公共政策與城市治理。 [1] 

郭鋭講授課程

《國際戰略學》、《世界經濟概論》、《當代中國外交》、《國際文化概論》、《國際安全與軍備控制》、《日本政治與對外政策》、《領導科學》、《管理學原理》、《公共管理學》、《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等。 [1] 

郭鋭科研立項

主持項目情況
1、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科研招標課題“發揮居委會的主體地位作用,實現社區自治與服務一體化”(編號:08ZXZB09)。
2、中國海洋發展研究中心青年項目“韓國海洋安全戰略研究”(編號:AOCQN201032)。
3、吉林大學青年科研骨幹培育計劃(傑出青年基金B類)項目“社會變遷與東亞國際體系轉型”(編號:2011QG025)。
4、吉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基金一般項目“延邊朝鮮族聚居區宗教信仰現狀、趨勢及對策建議”(編號:2011B054)。
5、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東亞地緣環境變化與中國區域地緣戰略”(編號:11YJCGJW006)。
6、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科研招標課題“地方政府提高公共服務質量的對策建議”(編號:12ZXZB06)。
7、吉林大學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行動計劃(2011-2020)青年學術骨幹支持計劃項目“東亞安全風險管理與中國的區域安全戰略”(編號:2012FRGG15)。
8、吉林省高校優秀青年科研人才春苗培育計劃項目“東亞地緣格局再造的新趨勢與我國的戰略對策”(編號:2012QY091)。
9、吉林省科技發展計劃軟科學研究項目“吉林省城市社區醫療衞生服務體系建設研究”(編號:20140418079FG)。
10、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啓動基金項目“東亞地緣格局變遷與中國的地緣戰略選擇”(編號:第48批)。
11、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川醫事衞生法治研究中心西南醫科大學)重點課題“創新城市社區醫療衞生服務體系建設研究”(編號:YF15-Z06)。
12、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四川醫院管理和發展研究中心(西南醫科大學)重點課題“我國社區醫療衞生服務能力提升路徑研究”(編號:SCYG201501)。
13、吉林省行政管理學會計劃課題一般項目“吉林省構建新型城市社區醫療衞生服務體系研究”(編號:JLXZ150605-5)。
14、吉林大學本科“十三五”規劃教材立項(新編)“日本政治與對外關係”。
15、吉林大學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科學前沿與交叉學科創新項目)“當前全球宗教民族主義的新變化與新趨向研究”(編號:2016QY039T)。
16、四川省區域和國別重點研究基地日本研究中心重點項目“日本太空戰略調整及其軍事化的地緣政治安全影響”(編號:2016ryw009)。
17、吉林大學廉政建設專項研究課題重點課題“轉型國家治理腐敗經驗比較研究”(編號:2016LZZ006)。
18、吉林大學哲學社會科學青年學術領袖培育計劃項目“地緣環境變化與中國大周邊戰略研究”(編號:2016FRIX12)。
19、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圖們江分會(吉林省圖們江國際合作學會)委託項目“新形勢下我省擴大對日經貿合作研究”。
20、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太平洋島國戰略研究中心資助項目“日本對太平洋島國援助的現狀與走勢及我國的戰略應對”(編號:CPICS1610)。
21、吉林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培育項目“東亞安全風險與中國的可持續安全戰略”(編號:2016ZDPY11)。
22、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可持續安全與中國地緣戰略研究”(編號:17AZD022)。
23、同濟大學人文社科智庫研究專項項目“‘一帶一路’軟環境建設研究”(編號:0703219073)。
24、吉林省教育廳“十三五”社會科學項目“制度倫理觀與吉林省廉政建設的現代化轉型研究”(編號:JLKH20170886SK)。
25、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委託項目“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研究”。
26、2017—2018年度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課題“韓國周邊關係”(編號:0703219087)。
27、吉林大學第三屆青年師生學科交叉項目“東亞地區安全風險評估及風險管理機制研究”。
28、四川省區域和國別重點研究基地韓國研究中心重點項目“新時期中韓戰略合作伙伴關係發展研究”(編號:hgzx201807)。 [1] 
參與項目情況
1、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朝鮮半島政治經濟走勢與我國半島戰略研究”(編號:08JJDGJW262),子課題負責人。
2、全國黨校系統重點課題“和諧社會視野中民生問題的法制保障研究”。
3、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中國東北亞戰略與政策研究”(編號:09JDB0037)。
4、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新時期我國東北邊疆非傳統安全威脅研究”(編號:09YJC810017)。
5、吉林大學創新團隊建設項目“朝鮮半島形勢追蹤與東北亞地區安全研究”(編號:2009TB002)。
6、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東北亞地緣政治新動向與中國的戰略選擇”(編號:10JJDGJW005)。
7、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21世紀初東北亞安全利益與戰略研究”(編號:10YJC810012)。
8、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當前朝鮮半島熱點問題與中國的對策研究”(編號:11JJD810014),子課題負責人。
9、吉林省科技發展計劃軟科學研究項目“吉林省財政監督機制法制建設創新研究”(編號:20110686),子課題負責人。
10、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東盟在美國重返亞洲戰略中的作用及我國應對政策研究”(編號:12BGJ010)。
11、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日美、韓美同盟與東北亞區域合作的關係”(編號:12JJD810025)。
12、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青年項目“朝鮮對外政策研究”(編號:L12CGJ007)。
13、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朝鮮戰爭遺留問題研究”(編號:12CGJ004),子課題負責人。
14、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朝鮮政治經濟形勢跟蹤研究及我國對朝政策”(編號:14JJD810003),子課題負責人。
15、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日本安全戰略調整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編號:14JJD810014)。
16、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研究專項工程項目“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治國理政的外交思想創新與戰略佈局研究”(編號:16ZZD0331)。
17、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中日韓國家關係新變化與區域合作戰略”(編號:16JJDGJW006),子課題負責人。
18、吉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大圖們倡議轉型升級研究——東北亞經濟合作組織前瞻”(編號:2018JD1)。 [1] 

郭鋭學術著作

2、《當代國際關係(1945—2015年)》,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合著。
3、《古典名著中的秩序隱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年版,合著。
4、《圖們江機制中的吉蒙區域合作》,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參編。
5、《和諧世界論:從國際法角度》,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7年版,參編。
6、《整體視角的東北亞——地緣政治的分析》,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參編。
7、《地方政府管理前沿問題研究》,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04年版,參編。
8、《和諧社會與政府治理:觀念·模式·路徑》,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副主編。 [1] 

郭鋭論文成果

朝鮮半島問題
1、《朝鮮核危機:解決途徑及其安全效應》,《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CSSCI來源期刊)2003年第4期。
2、《駐韓美軍基地整合及其動向效應》,《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5期。
3、《朝鮮半島和平統一的若干內在課題》,《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6期。
4、《後冷戰時代朝鮮國家戰略論析》,《當代韓國》2007年第4期。
5、《意識形態與美國的朝鮮政策:後冷戰時代的視角與認知》,《韓國研究論叢》(CSSCI來源集刊)2007年第3期。
6、《朝核危機,塵埃落定?》,《領導之友》2008年第5期。
7、《美國意識形態中的朝鮮:後冷戰時代的知覺與議題》,《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6期。
8、《冷戰後韓國國家戰略的調整與評估》,《當代韓國》2009年第4期。
9、《朝鮮:東北亞的敏感神經》,《領導之友》2009年第5期。
10、《巧實力·冷處理·多渠道——奧巴馬政府對朝政策的新理念及其走向》,《同濟大學學報(社科版)》(CSSCI來源期刊)2010年第4期。
11、《奧巴馬政府對朝政策評估及其走向》,《美國問題研究》(CSSCI來源集刊)2010年第1期。
12、《從朝鮮2010年元旦社論看其政策走向》,《亞非縱橫》2010年第2期。
13、《民族主義與韓國外交政策》,《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CSSCI來源期刊)2010年第3期。
14、《美韓聯合軍演的動向及其影響》,《哈爾濱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1年第1期。
15、《朝鮮半島亂局與美朝韓博弈》,《領導之友》2011年第2期。
16、《韓國海洋安全戰略調整與海軍軍備發展》,《國際論壇》(CSSCI來源期刊)2011年第2期。
17、《韓國海洋安全戰略演變的路徑探析》,《太平洋學報》(CSSCI來源期刊)2011年第8期。
18、《一部規範研究與實證分析相結合的難得力作——評<布什政府的朝鮮政策:進攻性現實主義的視角>》,《哈爾濱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2年第2期。
19、《美韓軍事同盟轉型與駐韓美軍功能的再探討》,《東北亞區域合作與長吉圖開發開放研究》,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0、《韓國海洋安全戰略調整及現實影響》,《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CSSCI來源期刊)2012年第6期。
21、《朝鮮半島問題與大國安全博弈》,載黃鳳志、劉雪蓮主編:《東北亞地區政治與安全報告(2012)》,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版。
22、《朝鮮半島問題的主題轉換、歷史根源與民族因素》,《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4期。
23、《朝鮮內外政策的調整及其走向》,《東北亞學刊》2014年第2期。
24、《冷戰後韓國基督教的保守化傾向及對國家政治的影響》,《世界宗教研究》(CSSCI來源期刊)2014年第4期。
25、《近代以前日本的朝鮮觀》,《史學月刊》(CSSCI來源期刊)2014年第9期。
26、《日朝關係的新動向及對東北亞局勢的影響》,《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2期。
27、《韓國海外能源開發戰略及對非洲能源外交》,《韓國研究論叢》(CSSCI來源集刊)2015年第1輯。
28、《朝鮮棄核並非天方夜譚 關鍵看回報和保障怎麼談》,《東方早報》2016年2月19日。
29、《東北亞均衡者:韓國的區域戰略選擇》,《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6年5月下。
30、《朝鮮反日獨立運動三大主力活動述評》,《第十五屆中國韓國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歷史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16年版。
31、《金泳三執政時期的內政外交政策》,《當代韓國》2016年第4期。
32、《2015年東北亞與韓半島形勢分析及展望》,《朝鮮半島年度報告(2016):東北亞形勢與中韓關係》,首爾:成均館大學出版部2016年12月版。
33、《美韓同盟的再強化與中國的戰略應對》,《韓國研究論叢》(CSSCI來源集刊)2016年第2輯。
34、《朝鮮半島遠未到完全失控的地步》,《新京報》2017年4月13日。
35、《康京和有何“本事”成為韓國首位女外長》,《新京報》2017年6月20日。
36、《李明博能逃脱韓國總統的“宿命論”嗎?》,《新京報》2017年7月28日。
37、《“最後通牒”能否終結韓國財閥經濟?》,《新京報》2017年9月4日。
38、《中韓關係發展的走向、難點與經驗》,《當代韓國》2017年第3期。
39、《新世紀以來俄韓關係發展:軌跡、指向與前景》,《韓國研究論叢》(CSSCI來源集刊)2017年第1輯。
40、《朝韓“冬奧外交”進入高潮 能否持續仍受制於美國》,《新京報》2018年2月13日。 [1] 
東亞安全與區域合作
1、《朝鮮核問題與東北亞安全格局》,《政策科學研究》(韓國)2004年冬季號。
2、《日本的海權觀及其海洋領土爭端——一種建構主義的嘗試分析》,《日本學論壇》2006年第2期。
3、《安全視野下的中俄能源合作》,《江南社會學院學報》(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2009年第3期,被《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9年第6期論點摘編。
4、《中俄能源安全合作的概念體系、邏輯困境與現時問題》,《統計與決策》(CSSCI來源期刊)2009年第23期。
5、《中俄能源合作的問題與對策》,《經濟縱橫》(CSSCI來源期刊)2009年第9期。
6、《俄韓軍事技術合作及其戰略問題的研究》,《太平洋學報》(CSSCI來源期刊)2010年第1期。
7、《俄羅斯東北亞戰略評估——地緣環境、主旨目標、戰略資源及實施路徑》,《哈爾濱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0年第1期。
8、《虛幻的“安全困境”與冷戰後中日安全關係變遷》,《日本研究》(CSSCI來源期刊)2010年第2期。
9、《近年來日本軍工產業轉型研究》,《現代日本經濟》(CSSCI來源期刊)2011年第1期,被《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1年第2期轉載。
10、《俄越防務合作的現狀、動向與影響》,《南洋問題研究》(CSSCI來源期刊)2011年第4期。
11、《俄羅斯的“大國復興”及其地緣戰略影響:政策演變與效果評估》,《東北亞研究》2012年第3期。
12、《韓國與東盟防務安全合作探究》,《南洋問題研究》(CSSCI來源期刊)2012年第3期。
13、《民族主義與地區合作:對深化中日韓合作關係的思考》,《世界民族》(CSSCI來源期刊)2012年第4期。
14、《“安全困境”視角下的朝鮮半島和平機制》,《社會主義研究》(CSSCI來源期刊)2013年第1期。
15、《韓日獨島(竹島)爭端與美日韓戰略三角關係的結構性調整》,載黃鳳志主編:《東北亞地區政治與安全報告(2013)》,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
16、《“白皮書”與軍事透明度》,《環球軍事》2013年05上半月刊。
17、《冷戰後東亞地區軍備發展的動力分析》,《外交評論》(CSSCI來源期刊)2013年第3期,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3年第9期及中國高校系列專業期刊《政治學報》2013年第3期全文轉載。
18、《印度與越南的防務安全合作:現狀、影響及趨向》,《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CSSCI來源期刊)2014年第2期。
19、《日本對東北亞區域的政策構想及實施效果:從海權博弈的視角》,載黃鳳志等著:《東北亞地區政治與安全(2014)》,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
20、《美日“轉移+介入”戰略與東北亞地緣格局變動》,《東北亞研究》2015年第1期。
21、《俄美兩國對東亞地緣戰略的調整及比較》,《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CSSCI來源期刊)2015年第4期,被《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5年第6期轉載。
22、《美日同盟強化的戰略指向及地緣影響》,《東北亞學刊》2015年第4期。
23、《蒙古國對外經濟的現狀、戰略及其影響》,《東北亞研究》2016年第2期。
24、《冷戰後日本航天產業發展及其軍事化的影響》,《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CSSCI來源期刊)2016年第4期。
25、《日本地方自治體的文化交流與文化貿易政策》,載李鐵主編:《中國東北與日本文化交流文化貿易研究》,北京:中國商務出版社2017年10月版。
26、《日本進入東北亞經濟合作組織辨析》,載李鐵主編:《東北亞經濟合作組織前瞻——大圖們倡議轉型升級研究》,北京:中國商務出版社2018年6月版。
27、《“泛安全化”傾向與東亞軍備安全風險》,《國際安全研究》(CSSCI來源期刊擴展版)2018年第5期,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9年第1期轉載。 [1] 
當代中國外交
1、《建構中國的朝鮮半島大戰略》,《中國評論》(香港)2005年第3期。
2、《朝鮮半島與中國大戰略》,《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CSSCI來源期刊)2006年第1期。
3、《體系秩序與中朝關係:視域、軌跡與啓示》,(新加坡)《遠東中文經貿評論》2006年第1期。
4、《中朝韓經貿關係縱深發展的戰略進路》,《國際經貿探索》(CSSCI來源期刊)2006年第4期。
5、《中國與朝鮮半島國家關係的歷史流變——一種體系秩序的認知與建構》,《韓國研究論叢》(CSSCI來源集刊)2007年第1期。
6、《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國際戰略思想比較研究》,《中國延安幹部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
7、《論中國維護西部安全的戰略選擇——上海合作組織及其評估》,《公共管理論壇》2009年第1輯。
8、《冷戰後美俄日韓對朝政策的知覺與錯誤知覺——兼論中國對朝政策的知覺定位》,《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2期。
9、《中國韓國學研究的新進展與新探索》,《當代韓國》2011年第4期。
10、《中國的朝鮮半島政策:歷史沿革的再檢視》,載李宗勳等主編:《東亞歷史與朝鮮半島》,香港:亞洲出版社2011年版。
11、《中國對朝鮮半島政策檢視與前瞻》,載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和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編:《第四屆東北亞區域合作發展國際論壇文集》,東京:日本僑報社出版社2011年版。
12、《西方國家主流媒體“中國國防透明度”報道研究》,《當代亞太》(CSSCI來源期刊)2012年第2期。
13、《中國對韓國戰略的再檢視——現時評估、主要難點與調整方向》,《當代韓國》2012年第4期。
14、《和平、發展、合作:中國東北亞戰略與政策國際學術會議綜述》,《東北亞論壇》(CSSCI來源期刊)2012年第6期。
15、《中國對朝鮮戰略的再檢視——現時評估、主要難點與調整方向》,《東北亞學刊》2013年第1期。
16、《中國的朝鮮半島政策評估——歷史經驗、當前成果與若干不足》,《當代韓國》2013年第2期。
17、Quantificational Measurement of China-North Korea Relations after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Changes, Characteristics, and Elicitation,Korean Journal of Defense Analysis(SSCI期刊),Vol. 25, No. 1, March 2013;該文被收錄到《留日中國人研究成果論文集》。
18、《朝鮮半島問題與中俄關系的互動》,《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CSSCI來源期刊)2013年第1期。
19、《“朝鮮式特區經濟”與中朝邊境經濟區合作》,《亞太經濟》(CSSCI來源期刊)2013年第2期。
20、《中韓海洋權益糾紛問題與我國的應對之策》,《國際關係研究》2013年第2期。
21、《朝鮮半島突發性事件處理與中國的對策思考》,《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3期。
22、《當前韓國民族主義對中韓關係的現實影響及我國對策》,《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4期。
23、《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論與實踐創新——全國高校國際政治研究會2015年年會綜述》,《現代國際關係》(CSSCI來源期刊)2015年第8期。
24、《中國對朝鮮半島政策的再審思》,《朝鮮·韓國曆史研究》(第十六輯),延吉:延邊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25、《FTA時代的中韓戰略合作伙伴關係發展:機遇、挑戰與思路》,《當代韓國》2015年第3期。
26、《中國對西北邊疆安全治理思想的演變與發展》,載李勇先主編:《歷史地理學的繼承與創新暨中國西部邊疆安全與歷代治理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27、《西亞地區亂局與中國的西亞外交政策調整》,載復旦大學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研究中心編:《中國周邊外交學刊》2016年第一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
28、《中國的西亞外交》,載石源華主編:《中國周邊外交研究報告(2015—2016)》,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6年版。
29、《中日關於東亞經濟合作的戰略定位、模式選擇及制約因素》,《現代日本經濟》(CSSCI來源期刊)2017年第6期。
30、《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揚帆啓程》,《新長征(黨建版)》2017年第11期。
31、《新時代中國特色政黨外交的戰略訴求與發展思路》,《探索》(CSSCI來源期刊)2018年第3期。
32、《更好更快發展是反制霸凌主義的硬道理》,《人民論壇》(CSSCI擴展來源期刊)2018年8月下。
33、《立高望遠,揚帆破浪,構築中國戰略大邊疆——評孫勇著<國家戰略下的大邊疆戰略研究>》,《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1期。
國際關係理論與方法
1、《安全共同體芻議》,載《戰略與管理評論》(第二卷),北京:團結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2、《國際秩序轉型中的東北亞安全合作——地緣環境、意識形態與一般原則》,《江南社會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
3、《東北亞體系秩序轉型與其集體安全合作問題》,《理論導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2006年第11期。
4、《東北亞新秩序的制度安排與路徑選擇》,《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全國中文核心期刊)2007年第1期。
5、《國際體系轉型與東北亞多邊制度安排構想》,《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CSSCI來源期刊)2008年第6期。
6、《試析均勢與均勢功能的維持》,《江南社會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
7、《變革中的國際政治經濟學:主要流派及其核心原理》,《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2009年第1期。
8、《馬克思主義國際政治經濟學述評:從研究範式的角度》,《求實》(CSSCI來源期刊)2009年第7期。
9、《性別倫理與合作偏好——女性主義國際合作觀述評》,《倫理學研究》(CSSCI來源期刊)2010年第5期。
10、《結構性權力視角下的美韓同盟變遷》,《社會主義研究》(CSSCI來源期刊)2010年第1期。
11、《經貿因素與聯盟轉型——以美國東亞聯盟為例》,《社會主義研究》(CSSCI來源期刊)2011年第1期。
12、《國際關係批判理論的歷史哲學審視》,《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CSSCI來源期刊)2011年第3期,被中國高校系列專業期刊《政治學報》2011年第3期全文轉載。
13、《國際關係定量研究與數據庫建設》,《世界經濟與政治》(CSSCI來源期刊)2011年第7期。
14、《國際機制視角下的東北亞環境合作》,《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CSSCI來源期刊)2011年第8期。
15、《時代特徵的變遷與東北亞地緣戰略價值》,載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和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編:《第五屆東北亞區域合作發展國際論壇文集》,東京:日本僑報社出版社2012年版。
16、《冷戰後地緣理論的發展與嬗變:學理依據、研究框架與後現代轉向》,《教學與研究》(CSSCI來源期刊)2012年第11期。
17、《大國地緣戰略博弈與圖們江區域合作》,載李鐵主編:《圖們江區域合作發展報告(2016)》(圖們江區域合作藍皮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圖們江合作》2016年第2期全文轉載。
18、《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擔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CSSCI來源期刊)2017年第5期,被《黨課參考》2018年第7期全文轉載。
19、譯稿:《歷史認識與歷史教育:過去的事實是什麼?——如何在教育中發揮歷史認識的作用》,《東北亞論壇》(CSSCI來源期刊)2018年第5期。 [1] 
政府治理與公共衞生
1、《試析日本地方自治體分權改革》,載於《戰略與管理評論》(第一卷),北京:團結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2、《法律與制度規範下的美國政府採購》,《經濟視角》2007年第7期。
3、《政府危機管理中的外部溝通與合作問題》,《長江論壇》2007年第4期。
4、《理念轉變與黨的執政能力提升》,《中國延安幹部學院學報》2008年第3期。
5、《中國行政改革的政治哲學考量:一種價值系統的分析》,《長江論壇》2008年第1期。
6、《繼往開來 再譜新篇——“紀念華北人民政府成立60週年座談會”綜述》,《中國行政管理》(CSSCI來源期刊)2008年第11期。
7、《大眾傳媒與羣體性事件處理:作用及功能》,《長江論壇》2010年第2期。
8、《科學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理論與實踐創新》,《中國行政管理》(CSSCI來源期刊)2010年第3期。
9、《建議選擇公共服務缺口出台政策以解決就業》,《專家建言》(中國行政管理學會主辦)2010年第12期。
10、《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若干思考》,載王瀾明主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研究》,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版。
11、《以政府管理創新推進中國特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中國行政管理》(CSSCI來源期刊)2011年第2期。
12、《創新政府管理 為實現“十二五”目標提供體制保障》,《光明日報(理論·政治)》2011年2月21日。
13、《政府部門急需增強預見規劃能力》,《專家建言》(中國行政管理學會主辦)2012年第2期。
14、《地方政府公共服務質量亟需提高》,《行政改革內參》(國家行政學院主辦)2012年第10期。
15、《新時期我國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探究》,《高教探索》(CSSCI來源期刊)2013年第5期。
16、《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探討——基於相關文獻的綜述分析》,《行政與法》2013年第12期,被中國黨政系列專業期刊《經濟管理》2014年第1期全文轉載。
17、《優化結構:實現有效政府治理之路》,《行政改革內參》(國家行政學院主辦)2014年第2期。
18、《實現學術期刊的合理評價與利用》,《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6月4日,第5版。
19、《吉林省城市社區醫療衞生服務體系建設的進展與建議》,《行政與法》2015年第2期。
20、《吉林省城市社區醫療衞生服務體系建設的現狀及成效》,《政府科學管理》2015年第2期。
21、《辯證看待圖書評價市場化》,《中國社會科學報》2015年6月17日,第5版。
22、《制度倫理觀建構與國家治理結構轉型》,《理論探索》(CSSCI來源期刊)2016年第5期。
23、《我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現實困境與突破路徑》,《行政與法》2017年第4期。
24、《圖們江區域應積極拓展外向型文化交流合作》,《圖們江合作》2017年第4期。
25、《轉型國家的廉政困境、廉政變革及其啓示》,《理論探索》(CSSCI來源期刊)2018年第2期。 [1] 

郭鋭主要獲獎

1、2008年12月,《從“三鹿問題奶粉事件”審視中國應急管理體制》一文,榮獲“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優秀論文二等獎”,第一作者。
2、2009年12月,《中國和平崛起與國家軟實力建設:戰略評估及對策建議》一文,榮獲“吉林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大會優秀論文三等獎”,獨立獲得。
3、2010年2月,《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若干思考》一文,榮獲“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第20屆年會優秀論文”,第一作者。
4、2010年12月,《馬克思主義國際政治經濟學述評——從研究範式的角度》一文,榮獲“吉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三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獨立獲得。
5、2010年12月,《韓國電子政府建設及其對我國的啓示》一文,榮獲“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0年年會優秀論文”,第一作者。
6、2011年7月,在創先爭優活動中,榮獲行政學院“2010年度科研貢獻獎二等獎”。
7、2011年7月,在2009—2011年度創先爭優活動中,被評為“師德先進個人”。
8、2012年8月,《以政府管理創新 推進中國特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一文,榮獲“吉林省第八次行政管理優秀成果獎三等獎”,第一作者。
9、2012年9月,榮獲首批“吉林省高校科研青苗人才”稱號。
10、2012年12月,《國際機制視角下的東北亞環境合作》一文,榮獲“吉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四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獨立獲得。
11、2013年6月,榮獲“吉林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學科科研業績突出個人”稱號。
12、2014年9月,《新時期我國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探究》一文,榮獲“吉林省高等教育學會第十三次優秀高教科研成果獎論文類二等獎”,獨立獲得。
13、2014年12月,《冷戰後韓國基督教的保守化傾向及對國家政治的影響》一文,榮獲“吉林省政治學會第二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二等獎”,獨立獲得。
14、2015年12月,《東亞地緣環境變化與中國區域地緣戰略》一書,榮獲“吉林省政治學會第三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一等獎”,獨立獲得。
15、2015年12月,《冷戰後韓國基督教的保守化傾向及對國家政治的影響》一文,榮獲“吉林省第六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秀論文二等獎”,獨立獲得。
16、2016年3月,《“一帶一路”建設與中俄朝韓經濟走廊構想》一文,榮獲“2016年黑龍江省東北亞研究會學術年會優秀論文一等獎”,獨立獲得。
17、2016年12月,《制度倫理觀建構與國家治理結構轉型》一文,榮獲“吉林省政治學會第四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三等獎”,獨立獲得。
18、2016年12月,榮獲“2016年度吉林省圖們江國際合作學會優秀理事”稱號。
19、2017年5月,《東亞地緣環境變化與中國區域地緣戰略》一書,榮獲“吉林省第十一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三等獎”,獨立獲得。
20、2017年12月,《冷戰後日本航天產業發展及其軍事化的影響》一文,榮獲“吉林省政治學會第五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二等獎”,獨立獲得。
21、2017年12月,榮獲“2017年度吉林省圖們江國際合作學會優秀理事”稱號。
22、2018年5月,《東亞地緣環境變化與中國區域地緣戰略》一書,榮獲“吉林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獨立獲得。
23、2018年12月,《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擔當》一文,榮獲“吉林省政治學會第六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二等獎”,獨立獲得。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