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郭豔

(商丘師範學院生命科學學院講師)

鎖定
郭豔,女,河南省商丘人,1977年3月生,漢族,中共黨員,博士,講師,商丘師範學院內聘副教授,商丘師範學院生命科學系,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
中文名
郭豔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77年3月
畢業院校
河南農業大學牧醫工程學院動物科學專業學習
學位/學歷
本科畢業獲農學學士學位
專業方向
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
主要成就
2008年6月獲華中農業大學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專業農學博士學位
性    別
職    稱
商丘師範學院生命科學學院講師

郭豔個人基本情況

1999.9-2003.6 河南農業大學牧醫工程學院動物科學專業學習,本科畢業,獲農學學士學位。2003.9-2008.6 在華中農業大學農業部豬遺傳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生物環境工程,2008年6月獲華中農業大學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專業農學博士學位。

郭豔主要研究成果

2003-2008年:在華中農業大學系統學習動物科學專業理論知識的基礎上,研究領域涉獵豬抗病育種,豬分子生物學、豬場固體廢棄物資源化處理等方面,進入博士階段學習後,主要致力於豬場固體廢棄物資源化處理方面。
利用自行研製的基於工業計算機控制的温度-時間好氧堆肥通風控制系統組織豬場廢棄物堆肥實驗,採用分子生物學的方法,通過對堆肥過程中不同時期不同高度層樣品進行微生物基因組DNA的提取、純化、細菌16S rRNA基因PCR擴增、克隆、測序和系統發育分析。結論如下:(1)温度是影響堆肥微生物羣落結構組成的關鍵因素之一。(2)獲得了368條堆肥微生物的16S rDNA序列,並提交到了EMBL數據庫。(3)通過分子生物學的方法,探明瞭不同時期的優勢菌羣。堆肥初期Shigella、Clostridium等佔優勢,高温期Bacillus、Clostridium、Ureibacillus thermosphaericus等佔優勢,降温期Thermobifida fusca、Clostridium 等佔優勢,而在整個堆肥化過程中Clostridium 都是優勢菌屬。(4)發現了44條未培養菌的序列,為相關領域的研究者提供了寶貴的科研資料。(5) 對堆肥細菌16S rDNA V3區進行了PCR-DGGE研究,結果表明,9個堆肥樣品中都存在着比較豐富的細菌多樣性,直觀的體現了堆肥細菌16S rDNA V3區系複雜的動態變化。(6) 堆肥過程中不同時期不同高度層的微生物表現出了豐富的多樣性,直接為我們提供了“梯度效應”存在的生物學證據,為詮釋和控制“梯度效應”提供理論依據。
參與完成的科研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生態循環健康養豬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示範”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豬場廢棄物堆肥微生物多樣性和空間異質性的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豬場廢棄物堆肥中梭菌屬和芽孢桿菌屬細菌分子生態學研究 ;湖北省重點項目等。

郭豔研究方向

固體廢物處理與管理(畜禽養殖業、農業固體廢棄物資源化處理與利用)
環境微生物資源技術(微生物資源開發與利用、微生物分子生態學研究)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