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邶風·泉水

鎖定
《邶風·泉水》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此詩寫衞國女子嫁到別國而思念母邦,心中設想回國所經路途,併為此商議於自己的姐妹,因思歸不成,只好考慮出遊銷憂。全詩四章,每章六句,通過不同的敍寫手段,以幻寫真,將虛實結合起來,多側面地展示人物形象,曲折委婉,生動感人。
作品名稱
邶風·泉水
作品別名
泉水
作    者
許穆夫人(存疑)
創作年代
周代
作品出處
《詩經》
文學體裁
四言詩

邶風·泉水作品原文

邶風·泉水
毖彼泉水,亦流於淇。有懷於衞,靡日不思。孌彼諸姬,聊與之謀
出宿於泲,飲餞於禰,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問我諸姑,遂及伯姊
出宿於幹,飲餞於言。載脂載舝,還車言邁。遄臻於衞,不瑕有害
我思肥泉,茲之永嘆。思須與漕,我心悠悠。駕言出遊,以寫我憂 [1] 

邶風·泉水註釋譯文

邶風·泉水詞句註釋

①邶(bèi):《詩經》“十五國風”之一,今存十九首。邶,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地在今河南省湯陰縣東南。
②泉水:衞國水名,即末章所説的“肥泉”。
③毖(bì):“泌”的假借字,泉水湧流貌。
④淇:衞國水名。
⑤有懷:因懷念。有,以,因。
⑥靡(mǐ):無。
⑦孌(luán):美好的樣子。諸姬:指衞國的同姓之女。衞侯姬姓,其女出嫁時由同姓之女陪嫁。先秦婚制,貴族之女出嫁按其爵次以一定數量的同姓之女隨嫁或陪嫁。
⑧聊:姑且。一説願。謀:謀劃回孃家事。
⑨宿:歇息。泲(jǐ):衞國地名。一説水名,即濟水。
⑩餞:餞行,以酒送行。禰(nǐ):衞國地名。
⑪行:指女子出嫁,有時專指諸侯嫁女。
⑫諸姑:諸位姑母。父親的姊妹稱“姑”。
⑬伯姊:姐妹輩年長者。
⑭幹:衞國地名。
⑮言:衞國地名。
⑯載:發語詞。脂:塗車軸的油脂。舝(xiá):同“轄”,車軸頭上的金屬鍵,擋住車輪使不脱落。此處脂、舝皆作動詞。
⑰還車:迴轉車。還,同“旋”,迴歸。邁:遠行。
⑱遄(chuán):疾速。臻:至,到。
⑲不瑕:不何,不無,疑問之詞。瑕,通“遐”,胡,何。一説遠。
⑳肥泉:衞國城邑。一説同出異歸之泉。
㉑茲:通“滋”,增加,更加。
㉒須:衞國地名。一説通“沫”,朝歌之地,曾是衞國都城。漕:即“曹”。衞國在遭受北狄入侵後,將都城遷至曹邑。
㉓悠悠:憂愁深長不斷。
㉔駕:駕車。言:語助詞。
㉕寫(xiè):通“瀉”,宣泄,消除,排遣。 [2]  [3]  [4]  [5]  [6] 

邶風·泉水白話譯文

泉水汩汩流不息,還是迴歸入淇水。懷念衞國我故鄉,沒有一天不在想。同來姬姓好姐妹,且與她們來商量。
回想當初宿泲地,擺酒餞行在禰邑。女子出嫁到別國,遠離父母和兄弟。臨行問候我姑母,還有眾位好姊妹。
如能回鄉宿在幹,餞行之地就在言。車軸上油插緊鍵,直奔故鄉跑得歡。疾馳速奔回到衞,不會招來甚後患?
我是思緒在肥泉,聲聲嘆息用不休。再想須城與漕邑,我的憂傷無盡頭。駕着馬車去出遊,藉此排解我憂愁。 [4]  [5] 

邶風·泉水創作背景

《毛詩序》認為《邶風·泉水》是衞女思歸之作:“《泉水》,衞女思歸也。嫁於諸侯,父母終,思歸寧而不得,故作是詩以自見也。”朱熹詩集傳》、方玉潤詩經原始》、范家相詩瀋》等從之。而何楷詩經世本古義》、龔橙《詩本誼》、魏源詩古微》、高亨詩經今注》等以為是許穆公夫人所作,黃中松《詩疑辨證》則懷疑是宋桓夫人或邢侯夫人所作。此詩作者序傳均無明文,史料亦不可稽徵,大概是衞國女子嫁到別的國家,思念家鄉而不得歸時寫下的詩。
《詩經》時代貴族男女婚姻,等級界限分明。他們認為,尊卑不敵是違禮行為,將有傷婚姻之好。所以,諸侯之女寧可千里迢迢遠嫁他國,也不可在國內屈尊俯就降格下求。諸侯之間的這種以禮為基礎的聯姻,完全符合他們的狹隘的階級私利,滿足恪守禮儀的虛榮心理,因而成為當時上層社會的一種普遍現象。但它卻給成婚者本人帶來諸多不幸,其中之一就是使婦女與宗親故國相隔絕,終生陷入無限的思念和痛苦之中。此詩中的衞女就是如此。當初她出嫁時曾宿於泲、幹,餞於禰、言,路程十分遙遠。現在想回歸而不可得,父母兄妹與她早已是天各一方,彼此可望而不可及,剩下的只有無日無夜的思念,默默地啜飲着骨肉生離的苦痛。她遭受壓抑和折磨而難以歸寧。按照當時貴族的婚嫁禮儀,諸侯之女遠嫁,歸寧受到很多限制:“諸侯夫人尊重,既嫁,非有大故不得反。”(《公羊傳·莊公二十七年》何休解詁)父母歿後,根本不能見宗親,每年只能“使大夫寧於兄弟”(《詩經·泉水》鄭玄箋)。其目的是使婦女終生處於丈夫的監督控制之下,一可加強男方的力量,二便於所謂的“防淫”。這種體現着貴族家庭內部男性壓迫女性的禮法,如同一道巨大的羅網,使婦女完全失去了自由而淪為家庭奴隸。這種不合理的現實,正是婦女不幸命運的根源。詩中衞女所發出的質問和為排遣憂愁的舉動,即對此而發。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説這首詩是當時社會現實和有關制度的一個特定側面的反映。 [3]  [4]  [5]  [6] 

邶風·泉水作品鑑賞

邶風·泉水整體賞析

《邶風·泉水》一詩通過不同的敍寫手段,將虛實結合起來,多側面地展示衞女的人物形象,頗為感人。
第一章“毖彼泉水,亦流於淇”兩句,用泉水流入淇水起興,委婉道出衞女歸寧的念頭。這兩句與《邶風·柏舟》首二句“泛彼柏舟,亦泛其流”同用“彼”“亦”兩字起調,文情悽惋悱側而不突兀,由此點出詩題——“有懷於衞,靡日不思。”女主人公魂牽夢繞着衞國,想親往探視,但根據禮儀卻不能返衞,深感無限委曲,內心焦急難奈。作為一個女性,在思歸不得而陷入深深的愁苦中時,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姐妹,由此引出“孌彼諸姬,聊與之謀”兩句。父母兄妹既無由可見,那麼陪嫁的姪娣對她説來也是無限的美好,這些來自故國的親人或許可以慰藉她的孤獨情懷。她明知與她們商議也無濟於事,但她卻偏要這樣做。這種徒勞的行為足以説明她的孤寂和愁悶所達到的程度。這裏,“聊”和“孌”一樣,運用十分巧妙,將衞女內心活動不着痕跡地表現出來。
第二章和第三章均承接第一章而來,用賦法鋪寫虛景,表達主人公對衞國真摯深切的懷念。第二章寫她欲歸不得,卻去設想當初出嫁適衞之時與家人飲餞訣別的情景。如今物換星移,寒暑數易,家人近況無由獲知,頗令自己牽掛,歸寧的念頭更加堅定篤實。第三章好像與第二章重複,但卻是幻境中再生幻境,設想歸寧路途上的場景,車速之快疾與主人公心情之迫切相互映發襯托。速去速回,合情合理,但最終仍不能成行,“不瑕有害”一句含蓄藴藉。這兩章全是憑空杜撰,出有入無,詩歌因此曲折起伏,婉妙沉絕。
第四章寫主人公思歸不成,欲罷不能,只好考慮出遊銷憂,但是思衞地而傷情,愁更轉愁。“我思肥泉,茲之永嘆”,再寫愁懷,迴腸蕩氣;“思須與漕,我心悠悠”,情懷鬱郁,文氣更曲一層。
詩中寫衞女思念故國宗親多寫具體地名:宿泲宿幹,思須思漕,懷於衞,思肥泉,這不僅是由於這些地方留給她難忘的印象,更由於那裏懸繫着她無限的掛牽。所以寫這麼多的地名不但不顯得枯燥,反而將衞女的思念表現得更加深切,她的思念和憂愁真如詩歌開頭所説,如同衞地湧流的泉水那樣的綿綿無盡。
清人陳繼揆對此詩以幻寫真,通過虛無縹緲的描寫襯托主人公真切深沉的思念的藝術手法讚賞備至。 [5]  [6] 

邶風·泉水名家點評

明代戴君恩《讀詩臆評》:“‘有懷於衞,靡日不思’,詩題也。以下俱藉之以描寫‘有懷’之極思耳。”“波瀾橫生,峯巒疊出,可謂千古奇觀。” [2]  [5] 
清代陳震《讀詩識小錄》:“全詩皆以冥想幻出奇文,謀與問皆非實有其事。” [5] 
清代方玉潤詩經原始》:“餞於禰,又餞於言,是虛想餞地而已,非真餞也。” [6] 
清末陳繼揆《讀詩臆補》:“全詩皆虛景也。因想成幻,構出許多問答,許多路途,又想到出遊寫憂,其實未出中門半步也。東野《徵婦怨》‘漁陽千里道,近如中門限。中門逾有時,漁陽常在眼’,即此意。猶杜工部所謂‘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也。” [5] 
參考資料
  • 1.    朱 熹.詩經集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7-18
  • 2.    李 山解讀.詩經.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72-74
  • 3.    周振甫.詩經譯註.北京:中華書局,2013:56-58
  • 4.    王秀梅譯註.詩經(上):國風.北京:中華書局,2015:77-80
  • 5.    姜亮夫 等.先秦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76-78
  • 6.    周嘯天.詩經楚辭鑑賞辭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0:10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