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邱中建

鎖定
邱中建,1933年5月5日出生於江蘇南京,原籍四川廣安,石油地質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10] 
邱中建於1953年從重慶大學石油地質專業畢業,分配到燃料工業部西安地質局工作;1953年至1964年擔任西北野外隊、松遼平原綜合研究隊隊長,松遼石油勘探局、石油部勘探司地質師;1964年至1967年擔任勝利油田地質師、室主任、四川氣田副總地質師;1973年至1979年擔任北京石油規劃院副室主任、石油科學研究院總地質師;1979年至1987年擔任南海西部油田總地質師、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總地質師;1987年至1989年擔任石油工業部勘探司司長、總公司勘探局局長、總公司副總地質師;1989年擔任副指揮;1990年擔任塔里木石油勘探開發指揮部指揮和工委書記;1990年至1996年擔任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副總經理,中期兼任北京石油勘探開發科學研究院院長;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同年擔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諮詢中心主任 [2] 
邱中建主要從事石油天然氣地質勘探的研究 [3] 
中文名
邱中建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江蘇省南京市
出生日期
1933年6月9日
畢業院校
重慶大學
職    業
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中國油氣勘探》
主要成就
大慶油田發現者之一
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性    別
原    籍
四川省廣安縣

邱中建人物經歷

邱中建
邱中建(6張)
1933年5月5日,邱中建出生於江蘇省南京市 [5]  ,原籍四川省廣安縣。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南京淪陷,隨父母逃難至四川重慶。
1938年—1945年,在重慶市及附近農村小學學習,重慶市求精中學初中學習。
1946年—1948年,從江蘇省南京市市二中初中畢業,之後就讀於南京市一中高中一年級。
1948年,解放戰爭期間隨父母再返重慶,在重慶市求精中學高中及重慶市巴縣中學高中學習。
1950年,考入重慶大學地質系石油地質專業。
1953年,因國家建設急需人才,提前一年畢業,分配到燃料工業部西安地質局工作。
1953年—1964年,擔任西北野外隊、松遼平原綜合研究隊隊長,松遼石油勘探局、石油部勘探司地質師。
1957年,石油工業部西安地質調查處組成松遼平原地質專題研究隊,編號為116隊,邱中建擔任隊長。
1958年6月,石油工業部決定成立松遼石油勘探局,直接由石油部領導,邱中建擔任地質室地質師兼綜合研究隊隊長。
1964年,受石油工業部委派,赴山東東營參加勝利油田會戰並進行地質綜合研究工作,被任命為地質指揮所綜合室副主任。
1964年—1967年,擔任勝利油田地質師、室主任、四川氣田副總地質師。
1968年—1972年,在湖北省潛江“幹校”學習。
1973年—1979年,擔任北京石油規劃院副室主任、石油科學研究院總地質師。
1979年—1987年,擔任南海西部油田總地質師、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總地質師。
1987年—1989年,擔任石油工業部勘探司司長、總公司勘探局局長、總公司副總地質師。
1989年,擔任副指揮。
1990年,擔任塔里木石油勘探開發指揮部指揮和工委書記 [2] 
1990年—1996年,擔任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副總經理,中期兼任北京石油勘探開發科學研究院院長。
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  ;同年,擔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諮詢中心主任 [2] 

邱中建主要成就

邱中建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邱中建於20世紀70年代與同志合作,首次提出複式油氣聚集區(帶)的概念,對勘探進程產生重大影響,複式油氣聚集區(帶)理論與實踐;20世紀80年代任海洋石油總公司總地質師,組織並參加海洋石油對外合作,首次運用中國國外油氣資源評價方法及流程,對珠江口盆地、遼東灣進行評價,相繼發現流花、惠州、綏中、錦州等一批大型和中型油氣田;20世紀90年代領導並組織了塔里木石油勘探開發,探明瞭塔中、牙哈等大型油氣田並發現了克拉2等大型氣田;奠定了“西氣東輸”項目的資源基礎 [1] 
邱中建領導並組織了塔里木“八五”油氣資源攻關項目(85—101),成功組織修建了“死亡之海”沙漠公路,被評為國家“八五‘科技攻關的十大成果之一。2000年以來,參與並組織一系列國家關於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的戰略諮詢項目,為國家能源發展提供了若干重要建議和意見,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和採納 [1] 
  • 學術論著
出版日期
名稱
作者
出版社
1999.09
《中國油氣勘探 第1卷 總論》
邱中建,龔再升主編
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地質出版社
1999.09
《中國油氣勘探 第2卷 西部油氣區》
邱中建,龔再升主編
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地質出版社
1999.09
《中國油氣勘探 第3卷 東部油氣區》
邱中建,龔再升主編
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地質出版社
1999.09
《中國油氣勘探 第4卷:近海油氣區》
邱中建,龔再升主編
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地質出版社
2004.10
《21世紀石油工業與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
王濤,張一偉,邱中建主編
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 [2] 
  • 科研成果獎勵
獲獎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1982年
大慶油田發現過程中的地球科學工作
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1985年
渤海灣盆地複式油氣聚集(區)帶勘探理論及實踐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主要參加者)
1988年
遼東灣海域油氣資源評價及含油氣區的重大發現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00年
塔里木克拉2大氣田的發現和山地超高壓氣藏勘探技術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2] 

邱中建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89年
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
1999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7年4月
哈里森·施密特獎(Harrison Schmitt)
美國石油地質家協會(AAPG) [4]  [9] 

邱中建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98年—2003年
1999年—2003年
2011年6月

中油天然氣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中國地質學會副理事長

中國礦業協會副會長 [8] 

邱中建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邱中建的父母親是20世紀初期的留日學生,回國後,父親在重慶、南京等地大學、專科學校教書,併兼做編輯工作;母親學的是蠶絲織造專業,回國後任中學校長等職 [7-8] 

邱中建人物評價

邱中建是石油系統最早進入松遼盆地進行綜合研究的人,是大慶油田發現者之一,對發現及評價勝坨大型油氣田做出了貢獻 [1] (中國工程院評)
邱中建以勇攀高峯、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集智攻關、團結協作的協同精神,為推動中國石油工業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是中國陸相生油理論的傑出踐行者,是大慶油田的發現者之一;他是渤海灣複式油氣聚集區(帶)理論提出的重要貢獻者,是中國海洋石油工業起步的主要參與者,是中國石油工業對外合作的早期推動者;他還是“西氣東輸”工程的直接推動者,是國家油氣領域戰略科學家,參加並完成了國家油氣資源戰略研究等重大諮詢項目,提出了一系列具前瞻性、戰略性、綜合性建議,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3] (《廣安日報數字報刊》評)
邱中建60多年來,在中國大量油氣藏的發現工作中做出重要貢獻,展示了傑出領導能力,是中國石油勘探開發工作的先驅 [4] (Harrison Schmitt獎頒獎詞)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