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字)

鎖定
邦(拼音:bānɡ)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1]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與“”同源,金文增加“邑”為意符。“邦”本義指古代諸侯的整個封地,又泛指國家。 [15] 
中文名
拼    音
bānɡ
部    首
阝(右)
五    筆
DTBH [2] 
倉    頡
QJNL [2] 
鄭    碼
CIY [2] 
筆    順
橫、橫、橫、撇、橫撇彎鈎、豎(編號:111352)
字    級
一級(編號:0348) [1] 
平水韻
上平聲·三江 [3] 
異    體
峀、邫、𤰫、𨚚、𨚦、𨛁、𨛝、𨛟
統一碼
90A6 [2] 
注音字母
ㄅㄤ
筆畫數
6(部首2,部首外4)
四角碼
5702₇
造字法
會意字、形聲字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字源演變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甲骨文中有圖1一類字形,下部為“田”,上方像一棵植物。王國維認為,這就是“邦”的初文。這個字也是“封”的初文。“邦”與“封”有密切關係。上古不同的部族之間為劃分領地,常以自然的樹林為界,有時也植樹為界。可見“邦”的本義是“分封的諸侯國”。金文字形將“田”去掉,留下樹苗,再加上“”字(圖2、3)。從邑比從田更能體現其作為“國家”的特徵,因為邑是人口聚居地,後着重指都邑(國都)或城鎮,而一個國家總是要有國都和若干城鎮的。漢隸字形就將樹苗變成“豐”,“邑”變為雙耳旁“阝” ,成為現在的“邦”字。
“邦”在先秦古漢語中主要指諸侯國,有時也泛指國家。儒家經典《論語》中説:“天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意思是天子到了這個諸侯國,一定要詢問這個地方的政事。而後來詞義擴大,一般泛指國家。典故“多難興邦”中的“邦”就是國家的意思。今人還稱鄰國為鄰邦,國家之間的交往為邦交,友好的國家為友邦。不過在現代詞彙中,有些“邦”的詞素義還保留了一些古義的痕跡。如“聯邦”是現代複合制國家的一種主要形式,是由若干成員單位(如美國為州,解體前的蘇聯為共和國)組成的統一國家。聯邦有共同的憲法、法律、立法機關和政府,而各成員單位也有自己的憲法、法律、立法機關和政府。這種情況,與周王朝和各諸侯國的關係很有些相近。“聯邦”一詞用“邦”而不用“國”,或許與此有關。
邦字由本義加以引申,便有“分封”的意思,作動詞使用。唐代柳宗元的《封建論》中有“邦羣后”的話,意思是説分封了很多諸侯。這裏的“後”是諸侯的意思。“邦”字又有“地區、政區”的意思。魯迅在他的《書信集》中説:“這種老朋友的態度,在上海勢利之邦是看不見的。”這裏的“邦”字不能理解為“國家”,而是指一個國家內的地區。
邦是諸侯國之間的邊界,所以也有邊界的意思。《玉篇·邑部》“邦,界也。”這個意義後來多寫作“幫”,如“鞋幫”“腮幫子”中的幫就是邊的意思。 [14-15] 

詳細釋義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名詞
古代諸侯封國的稱呼;泛指國家
state;
country;
nation
《尚書·堯典》:“百姓昭明,協和萬邦。”
《論語·顏淵》:“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陳沂《曾澤生和他的司令官》:“我年少從戎,本想為國為民,禦侮安邦。”
邦交;盟邦;鄰邦;多難興邦
〈文言〉疆界;邊界
boundary
《周禮·天官·大宰》:“大宰之職,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國。”

國都;大城鎮,或泛指地方
capital;
city
漢·蔡邕《劉鎮南碑》:“窮山幽谷,於是為邦。”
晉·張華《博物志》卷一:“負海之邦,交趾之士,謂之南裔。”
魯迅《書信集·致許廣平》:“這種老朋友的態度,在上海勢利之邦是看不見的。”
城邦
〈文言〉古真臘國(今柬埔寨)對兄與姊的稱呼。柬埔寨語bang的音譯
brother;
sister
清·梁章鉅《稱謂錄》卷四:“《花箋錄》:真臘國呼兄及姊均為邦。”

(Bāng)姓氏用字



動詞
〈文言〉封;分封。
separate
《尚書·蔡仲之命》:“叔卒,乃命諸王邦之蔡。”
《墨子·非攻下》:“唐叔與昌尚邦齊、晉。”

(參考資料:《現代漢語詞典》 [8]  《漢語大字典》 [9] 

古籍訓釋

説文解字

【卷六】【邑部】博江切(bānɡ)
國也。從邑豐聲。
𤰫,古文。 [4] 

説文解字注

“國也”注:《周禮注》曰:“大曰邦,小曰國。”析言之也。許雲:“邦,國也;國,邦也。”統言之也。《周禮注》又云:“邦之所居亦曰國。”此謂統言則封竟之內曰國,曰邑,析言則國野對偁。《周禮》“體國經野”是也。古者城郭所在曰國,曰邑,而不曰邦。邦之言封也,古邦、封通用。《書·序》雲:“邦康叔”,“邦諸侯”,《論語》雲:“在邦域之中”,皆封字也。《周禮》故書“乃分地邦而辨其守地”,邦謂土畍。杜子春改邦為域,非也。
“從邑,豐聲” 注:博江切,九部。
“ 𤰫,古文” 注:從㞢(之)田。之,適也。所謂往即乃封。古文封字亦從之土。 [10] 

廣韻

博江切,平江幫 ‖ 豐聲東部(bānɡ)
邦,國也。又姓,出何氏《姓苑》。博江切。四。 [11] 

康熙字典

古文:𤰫、𨚚、邫
唐韻》博江切。《集韻》《韻會》悲江切,並音梆。《説文》國也。《周禮·天官》:大宰掌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國。注:大曰邦,小曰國。
又《釋名》:邦,封也。封有功於是也。《書·蔡仲之命》:乃命諸王邦之蔡。
又姓。《正字通》:明有邦嚴。
又葉卜工切,音崩。《詩·小雅》以畜萬邦,葉上訩。又:保其家邦。葉上同。又《大雅》:御於家邦。葉上恫,凡《詩》《易》邦字並同此音。 [5] 

書法字形

字形對比

“邦”字字形對比 “邦”字字形對比

書寫提示

“邦”字書寫演示 “邦”字書寫演示
【規範提示】“豐”的末筆豎改撇。“阝”2畫,㇌(橫撇彎鈎)一筆寫成。
【寫法】“豐”“阝”寬窄相當,頂部“豐”高,底部“阝”低。“豐”,三橫長短不一,下橫最長,略向上斜,收筆于田字格中心。“阝”,㇌(橫撇彎鈎)的橫段與“豐”的第一橫持平,㇌(橫撇彎鈎)在橫中線部位。 [12] 

書法欣賞

(書法來源: [6]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江陽

開口呼
全清
博江切
pɔŋ
集韻
平聲
江陽
開口呼
全清
悲江切
pɔŋ
禮部韻略

平聲
江陽





悲江切

增韻

平聲
江陽





悲江切

中原音韻

陰平
江陽

開口呼

全清

puaŋ
中州音韻

平聲
江陽





逋忙切

洪武正韻

平聲
十七陽


全清
博旁切
puaŋ
切韻
平聲
江陽

開口呼
全清
博江切

分韻撮要

陰平
第十剛講降角






(參考資料:漢典 [7] 

上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p
ŭŋ
先秦
王力系統
p
eɔŋ
先秦
董同龢系統
p
先秦
周法高系統
p
rewŋ
先秦
李方桂系統
p
rung
西漢



東漢





rung


rung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東冬鍾江

roŋ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冬鍾江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p
ɔŋ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p
ɔŋ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p
ɔŋ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p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p
ång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p
ɔŋ
(參考資料:漢典 [7]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paŋ
55
陰平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paŋ
213
陰平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paŋ
21
陰平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paŋ
55
陰平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paŋ
44
陰平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pɑ̃
212
陰平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paŋ
21
陰平
晉語
太原
pɒ̃
11
平聲
吳語
蘇州
pɒŋ
44
陰平
吳語
温州
puɔ
44
陰平
湘語
長沙
pan
33
陰平
湘語
雙峯
pan
55
陰平
贛語
南昌
pɔŋ
42
陰平
客家話
梅縣
paŋ
44
陰平
粵語
廣州
pɔŋ
53
陰平
粵語
陽江
pɔŋ
55
陰平
閩語(閩南片)
廈門
paŋ
55
陰平
閩語(閩南片)
潮州
paŋ
33
陰平
閩語(閩東片)
福州
paŋ
44
陰平
閩語(閩北片)
建甌
pɔŋ
54
平聲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 [13]  、漢典 [7]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9-28]
  • 2.      .漢典[引用日期2018-08-18]
  • 3.    三江  .搜韻[引用日期2018-08-17]
  • 4.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嶽麓書社,1997.07:861
  • 5.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1255
  • 6.    邦 書法欣賞  .漢典[引用日期2018-08-18]
  • 7.    邦 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18-08-18]
  • 8.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09:39
  • 9.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 第2版[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4004
  • 10.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3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976
  • 11.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39
  • 12.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10-11
  • 13.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304
  • 14.    楊琳編.漢字形義與文化[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2.08:17-19
  • 15.    傅永和,李玲璞,向光忠主編.漢字演變 文化源流 上[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2.12:200-20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