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稱
- 那隆鎮
- 外文名稱
- Nalong Town
- 行政區類別
- 建制鎮
- 所屬地區
- 廣西壯族自治區靈山縣
- 下轄地區
- 1個社區、30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
- 那隆社區
- 電話區號
- 0777
- 郵政區碼
- 535414
- 地理位置
- 靈山縣中部
- 面 積
- 249.12平方千米 [4]
- 人 口
- 99049人(2017年) [4]
- 方 言
- 靈山話、白話(粵語)、客家話
- 氣候條件
- 亞熱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
- 桂N
那隆鎮歷史沿革
編輯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那隆練轄156個村落。
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除團練建制,改設區鄉,那隆屬第五區。
1949年,屬第四區。
1951年,屬第六區,且為區駐地。
1955年稱那隆區。
1957年撤區並鄉,那隆鄉轄10個小鄉,駐地那隆圩。
1984年8月,撤銷人民公社,恢復鄉政權建制,複稱那隆鄉。
那隆鎮行政區劃
編輯截至2013年,那隆鎮轄那隆社區1個社區和中安村、峽嶺村、高蘭村、水埇村、西岸村、茶子村、尤甘村、新田村、泥橋村、高埠村、馬槽村、長福村、塘表村、六安村、大山村、斌屋村、那垌村、靈二村、大平村、靈一村、楓木村、龍窟村、清水降村、上江村、路司村、芳塘村、充頭村、陳垌村、思林村、江東村等30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那隆社區。
[2-3]
那隆鎮地理環境
編輯那隆鎮位置境域
那隆鎮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靈山縣境中部,距縣城24公里;西南面與陸屋鎮交界,西面與三隆鎮、舊州鎮相鄰,東南面與檀圩鎮、武利鎮、伯勞鎮接壤,東北面與靈城鎮、煙墩鎮毗連;全鎮總面積249.12平方千米,鎮政府大致位於北緯22°19′,東經109°06′。
[3]
那隆鎮地形地貌
那隆鎮屬桂南丘陵地帶,一般海拔在200-500米之間,主要山峯有位於舊州、三隆、煙墩3鎮之間的雞籠山,海拔604.3米。
[3]
那隆鎮氣候特徵
那隆鎮自然資源
編輯林木資源
礦產資源
那隆鎮人口民族
編輯截至2017年底,常住人口99049人,主要民族為漢族。
[6]
那隆鎮經濟概況
編輯那隆鎮綜述
那隆鎮農業
2013年,那隆鎮有耕地面積6620公頃,農業總產值4.63億元,農民
人均純收入7911元。糧食種植面積6763公頃,總產量3.54萬噸,其中水稻種植面積5308公頃,總產量3.06萬噸。年末有林面積1.15萬公頃;水果種植面積6235公頃,總產量5.8萬噸,其中荔枝1萬噸。生豬存欄3.61萬頭;家禽存欄95.78萬羽;肉類總產量8048噸;水產品產量4376噸。特色農業經濟有奶水牛養殖、人工養蛇、人工養龜鱉、養鴿等。其中,奶水牛存欄61頭,產奶量80噸;人工養蛇4879條;龜鱉產量51噸。
農業生產(4張)
那隆鎮工業
那隆鎮商貿
解放前,那隆地區商業貿易以零售交易為主。1954年成立供銷合作社,主要經營副食品、日雜、百貨、農膜、農具和農副產品,同時在各大隊開設綜合門市部。隨後,食品購銷站、藥材購銷站、百貨商店等一些集體商業和國營商業相繼建立。20世紀80年代初,建成那隆綜合集貿市場,內設肉行、飲食行、水產行、成衣行、雜貨行、牛行等。1994年,供銷社全部由私人承包,主要經營日用百貨、針織品、副食品、糖煙酒、日雜、飲食、旅社、修理等行業。1998~2003年,先後新建大平、龍窟2個村級市場,市場總面積達到3000平方米。2010年,全鎮有2個圩場,4個集貿市場。2013年,該鎮有集貿市場2個。
[3]
[6]
那隆鎮社會事業
編輯那隆鎮文化生活
解放前,那隆鎮民間在春節期間有舞龍、舞獅等傳統習慣,其他節日如元宵節、三月三、嶺頭節等,則有鬧花燈、唱山歌、跳嶺頭等娛樂活動。解放後,全鎮各村及部分單位均建有文娛室和水泥籃球場等文體活動場所,經常開展籃球、拔河、遊戲、象棋、乒乓球賽等各種文體活動。1993年後,各村農户先後安裝了閉路電視,可收看電視節目34套,有線電視用户600多户,“村村通”廣播用户1200多户。2008年,全鎮有圖書館1個,文化站1個,村級廣播電視室4個。2010年,發放直播衞星設備1204套,廣播電視覆蓋率達到100%。2013年,該鎮有圖書館、文化站1所。
[2-3]
那隆鎮教育事業
清宣統三年(1911年),那隆地區設立公立化龍兩等小學堂。1964年,創辦那隆農業中學,後改為那隆職業技術中學。1994年末,校園面積擴展到2.24萬平方米,設有17個教學班,有887名學生,74名教職工,實施職初、職高、成人中專3個層次的教育;同年,全鎮有完全中學1所,職業中學1所,聯辦初中4所,完全小學31所。2008年,全鎮共有中學3所,教師218人,在校學生5038人;小學32所,教師510人,在校學生14741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鞏固率、普及率、畢業率和“兩基”教育均達國家部頒標準。2010年高考,那隆中學考上本科28人、專科94人。
[3]
那隆鎮科技事業
那隆鎮內設有科委、水果站、農業站等科研和技術推廣機構。1979年恢復縣科協以後,那隆鎮建立科普協會,共有會員100多人。1998年,開始推廣水稻拋秧新技術,2006年,又在全鎮推廣水稻免耕新技術,實施面積733.33公頃。2010年,全鎮有農技推廣服務機構7個,從業人員321人。
[3]
那隆鎮醫療衞生
1954年10月,那隆衞生院建立,1962年改稱衞生所,1994年改為鎮衞生院。1995年,鎮衞生院佔地面積13920平方米,建築面積達2825平方米,設置有外科、內兒科、婦產科、檢驗科、B超室等科室,主要醫療器械有100毫安X光機、心電圖機等。有病牀20張。人員編制40人。2005年,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2008年,鎮衞生院新建1幢總面積1072平方米的業務綜合樓,各行政村均設有衞生室,有村醫80人;全鎮有9.5萬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2010年,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8.2萬人,參合率75.6%,7.82萬人次獲得醫療補助,共793.75萬元。
[3]
那隆鎮社會保障
那隆鎮交通
編輯清朝初期,那隆地區交通比較落後,物質運輸靠肩挑馬馱。由縣城通往欽州的驛道,經過那隆的有靈陸道和太平道。20世紀80年代初,修通靈山至欽州二級公路的過境路段。2005~2007年投資60萬元建設金斗二、三、四街,修建近1萬平方米的水泥路面和排水工程。
2006~2007年,那隆鎮修建塘表、龍窟、西岸等村13公里的進村水泥路,並擴建清水降至上江、路司至楓木等路段。2007年投資50多萬元修建欽靈二級公路口至獸醫站的過街水泥路和排水工程。2008年全鎮公路里程83公里,街道全部鋪設水泥路面,並安裝路燈。2010年,投入資金700多萬元建設那隆二橋及路網(總投資1000萬)。
[3]
那隆鎮對外交通主要依靠公路,境內有省道S310線和縣道X398線穿越。
那隆鎮旅遊景點
編輯世外茶園
世外茶園是由廣西世外茶園旅遊開發公司在那隆鎮原“八一”茶場投資
興建的旅遊景區,是集現代農業茶園觀光考察,茶藝茶文化交流,温泉健身養生,漂流,商務休閒娛樂度假於一體的綜合旅遊區。
[8]
八一茶場(3張)
- 參考資料
-
- 1. 那隆鎮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6-09-18]
- 2. 欽州年鑑(2014)——區縣概況:靈山縣那隆鎮(388頁) .欽州地情網[引用日期2016-09-18]
- 3. 那隆鎮 .靈山地情網[引用日期2016-09-15]
- 4.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407頁
- 5. 那 隆 鎮 .欽州地情網[引用日期2016-09-15]
- 6. 靈山縣那隆鎮 .廣西縣域經濟網[引用日期2016-09-18]
- 7. 欽州年鑑(2013)——縣區概況:靈山縣那隆鎮(452頁) .欽州地情網[引用日期2016-09-18]
- 8. 鄉村旅遊業熱靈山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6-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