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邁克爾·萊維特

(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斯坦福大學終身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鎖定
邁克爾·萊維特(Michael Levitt),男,1947年5月9日出生於南非比勒陀利亞,美國和英國雙重國籍,生物物理學家,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斯坦福大學結構生物學系終身教授,英國皇家學會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2-3] 
1967年邁克爾·萊維特碩士畢業於倫敦大學國王學院;1971年博士畢業於劍橋大學岡維爾與凱斯學院;1974年回到英國劍橋工作;1979年至1986年在以色列雷霍沃特的魏茨曼研究所工作;1993年至2004年擔任斯坦福大學結構生物學系主任;2001年當選英國皇家學會院士;2002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005年至2010年擔任斯坦福大學結構生物學系副系主任;2010年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2013年12月8日獲得諾貝爾化學獎;2018年9月作為特聘教授正式入職復旦大學,創立復旦大學複雜體系多尺度研究院並擔任榮譽院長。 [3]  [8] 
邁克爾·萊維特主要從事RNA和DNA建模、蛋白質摺疊、蛋白質幾何分類、抗體建模、X射線衍射優化、側鏈幾何結構研究、扭轉正則模式分析、溶液中的分子動力學及質譜等領域的科學研究。 [6] 
中文名
邁克爾·萊維特
外文名
Michael Levitt
國    籍
美國
英國
出生地
南非比勒陀利亞
出生日期
1947年5月9日
畢業院校
劍橋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1] 
主要成就
英國皇家學會院士(2001年)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002年)
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2010年)
諾貝爾化學獎(2013年)
性    別
學    位
博士

邁克爾·萊維特人物經歷

1947年5月9日,邁克爾·萊維特出生於南非比勒陀利亞的一個猶太家庭。 [3] 
1967年,畢業於倫敦國王學院,獲得理學學士。
1971年,畢業於劍橋大學岡維爾和凱斯學院,獲得結構生物學博士。
1974年9月,回到英國劍橋工作。
1979年8月至1986年7月,在以色列雷霍沃特的魏茨曼研究所工作。
1993年至2004年,擔任斯坦福大學結構生物學系主任。
2001年,當選英國皇家學會院士。
2002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2005年至2010年,擔任斯坦福大學結構生物學系副系主任。
2010年,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2013年12月8日,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2018年9月,作為特聘教授正式入職復旦大學,創立復旦大學複雜體系多尺度研究院並擔任榮譽院長。 [3]  [8-9] 
邁克爾·萊維特(Michael Levitt)

邁克爾·萊維特主要成就

邁克爾·萊維特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邁克爾·萊維特在四個領域做出了貢獻:方法論、蛋白質和核酸結構分析、分子動力學和從頭開始蛋白質摺疊。邁克爾·萊維特與實驗家的互動導致了Jack-Levitt方法,該方法用於根據X射線數據細化座標,並在摺疊中使用約束和退火,這些構成了當前NMR結構測定方法的基礎。在結構分析中,發現了四種蛋白質摺疊類別和二級結構片段的堆積幾何形狀。tRNA的早期模型捕獲了隨後確定的X射線結構的許多特徵,後來通過實驗驗證了DNA在溶液中每回合有10.5個鹼基對,而不是10個鹼基對的預測。邁克爾·萊維特早期對能量和力的計算為蛋白質分子動力學模擬鋪平了道路;它們導致了溶液中的真實模擬和廣泛採用的蛋白質去摺疊方法。邁克爾·萊維特引入了用於模擬蛋白質摺疊的蛋白質的簡化表示,並普及了常用的誘餌/鑑別範式。關於序列和結構比較的工作導致了許多流行的基於網絡的生物信息學資源。 [2] 
邁克爾·萊維特編寫和維護所有類型的計算機程序,包括大型模擬包和分子圖形接口。邁克爾·萊維特的研究集中在三個不同但相互關聯的研究領域。首先,預測多肽鏈摺疊成具有獨特天然結構的蛋白質,特別強調疏水力如何影響該途徑。邁克爾·萊維特預計疏水相互作用將在能量上有利於更像天然的結構。這樣,在最終摺疊狀態中存在的相同穩定交互作用是可處理的。其次,從序列中預測蛋白質結構,而不考慮摺疊過程。這種預測依賴於公認的範式,即相似的蛋白質序列意味着相似的三維結構。邁克爾·萊維特專注於同源建模中最困難的問題:細化近天然結構,使其更精確地像蛋白質的實際天然結構。邁克爾·萊維特還關注了所有蛋白質序列的一般相似性,這些序列是由它們從共同祖先序列進化而來的,如何影響蛋白質宇宙的性質。最後,專注於大分子複合物(如RNA聚合酶和哺乳動物伴侶蛋白)的介尺度建模。 在這項工作中,邁克爾·萊維特使用新的變形策略與扭轉角空間中的正態模態分析相結合,以克服這些關鍵的、具有生物醫學重要性的系統的規模和複雜性引起的問題。所有這些工作都取決於分子結構在力場中的表示方式,力場允許計算系統的勢能。邁克爾·萊維特採用了各種各樣的能量函數,從基於知識的統計勢(每個殘基的單個相互作用中心)擴展到包括感應效應和極化的量子力學力場。 [1] 
  • 學術活動
2023年10月15日,2023未來科學大獎周科學峯會期間將舉辦(化學專場——從理論、人工智能、機器學習至實驗)實踐專題研討會,邁克爾·萊維特等參加學術分享與探討。 [12] 
2023年11月5日,以“逐夢科學,創變未來(stay hungry,dream big)”為主題的2023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科學t大會”舉行,邁克爾·萊維特等出席論壇。 [14] 
  • 學術論文
2023年12月斯坦福大學官網顯示,截至2023年12月,邁克爾·萊維特已發表180餘篇學術論文。 [1] 

邁克爾·萊維特人才培養

  • 教授課程
授課年份
課程名稱
面向羣體
/
生物醫學信息學
博士生
/
生物物理學
博士生
/
結構生物學
博士生
2021年秋季
定量生物物理學前沿導論
本科生
資料來源: [1]  [8] 
  • 講座報告
2017年10月24日下午16:00,邁克爾·萊維特在西安交通大學主樓多功能會議廳為西安交通大學全校師生開展講座。 [5] 
2020年10月19日下午2:00,邁克爾·萊維特在江蘇師範大學泉山校區分析測試中心開展學術報告。 [6] 
2022年10月,由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WLA)發起的“科學向未來:2022年WLA頂尖科學家校園行”活動正式啓動。邁克爾·萊維特與妻子蘇珊·萊維特作為首場活動的嘉賓來到上海中學。 [11] 
  • 教育理念
對於科研和生活,邁克爾·萊維特認為,首先,做所愛的事,這很重要。不要做父母想讓你做的事,不要做社會讓你去做的事。努力從事自己真正熱愛的工作,就是你能擁有的最好的人生。第二,不放棄。相信自己,不為成敗大喜大悲。記住,每件壞事都有益處,而每件好事都有壞處,從好事和壞事中都能學到東西。要始終相信自己,最終別人也會相信你。第三,儘量做別人沒做過的事。每個人都是特殊和獨一無二的。試着去表達你的獨特之處,而不是做他人的翻版。第四,準備好犯錯誤。如果你不準備犯錯誤,那説明你永遠不回去挑戰那些難題。第五,請做一個善良的人。要慷慨、熱情,這是每個人都要努力培養的品質。邁克爾·萊維特覺得人生確實需要提前計劃,但計劃得太多會讓你失望。人生從來不會完全按照計劃發生,計劃外的事經常找上門來。如果你整天忙於按照原計劃開展人生,你反而會錯過新的機會。最好是在遵循計劃和隨時準備迎接意外之間找到微妙的平衡。 [7] 

邁克爾·萊維特榮譽表彰

年份
榮譽
授予單位
1986年
歐洲生物化學學會聯合會週年紀念獎
歐洲生化學會聯合會 (FEBS)
2001年
英國皇家學會院士
英國皇家學會
2002年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美國國家科學院(NAS)
2010年
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美國藝術與科學院(AAAS)
2013年
諾貝爾基金會諾貝爾化學獎
資料來源: [1] 

邁克爾·萊維特社會任職

年份
職務
1981年
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成員
1997年至2002年
斯坦福大學數學與分子生物學、數學與分子生物學項目聯合主任
2002年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編委
2003年至2004年
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基金會研究教授
/
浙江大學上海高等研究院(SIAS)兼職教授
2023年10月
中國飛鶴首席科學顧問
資料來源: [1]  [4]  [10] 

邁克爾·萊維特個人生活

  • 家庭背景
邁克爾·萊維特的母親格特魯德出生在南非的約翰內斯堡,父母是從捷克斯洛伐克移民過來的。邁克爾·萊維特的父親出生在立陶宛的普朗格,10歲時來到南非。邁克爾·萊維特的童年記憶是與朋友一起玩樂和玩耍,以及到德班海邊或克魯格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享受家庭度假。邁克爾·萊維特的父母在邁克爾·萊維特九歲時分居,1962年12月的一天早上,當邁克爾·萊維特和朋友一起打斯諾克(一種枱球),忘了給家裏打電話後凌晨2點回家時,邁克爾·萊維特的母親非常苦惱。這引發了一個改變邁克爾·萊維特人生軌跡的事件:邁克爾·萊維特對學校感到厭倦,嘗試在暑假期間完成最後兩年的學業。邁克爾·萊維特的叔叔馬克斯·斯特恩 (Max Sterne) 和姨媽提克瓦·阿爾珀 (Tikvah Alper)都是知名科學家,他們開發了一種有效、安全和可重複的炭疽疫苗,是朊病毒的發現者。 [3] 
  • 婚育情況
1968年8月,邁克爾·萊維特和妻子麗娜(Rina)在以色列結婚,育有三個孩子,第一個兒子丹尼爾出生於1969年5月。第三個兒子亞當於1976年5月出生 [3] 

邁克爾·萊維特人物評價

邁克爾·萊維特作為生命科學領域的先驅之一,他的工作集中在使用計算方法來理解生物分子,特別是蛋白質的結構和動力學,為開發用於計算大分子結構的方法做出了巨大貢獻 [8] 復旦大學複雜體系多尺度研究院評)
邁克爾·萊維特在計算生物學領域有着傑出的造詣,是最早指導DNA和蛋白質分子動力學模擬的學者之一 [13] (上海創新創意設計研究院評)
作為一位開創性的計算生物學家,邁克爾·萊維特自1967年起,一直深入研究計算生物學領域,多年來,通過不斷擴展自己的專業知識,在多尺度方法學、蛋白質和核酸結構分析、分子動力學和從頭開始的蛋白質摺疊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 [12] (未來科學大獎基金會評)
(邁克爾·萊維特)為複雜化學系統創立多尺度模型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scale models for complex chemical systems" [3]  .(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獎詞)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