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遷想妙得

鎖定
遷想妙得是東晉顧愷之提出的作畫構思活動,是畫家把握生活的的一種藝術方式,觸及到在藝術方面主體表現和客觀制約的辯證關係
中文名
遷想妙得
類    型
中國畫術語
成    為
中國繪畫的一個重要的美學原則
提出了
創作者主觀的思想感情

遷想妙得簡介

中國畫術語。東晉顧愷之魏晉勝流畫贊》:“凡畫,人最難,次山水,次狗馬,台榭一定器耳,難成而易好,不待遷想妙得也。”此與西晉陸機文賦》中所謂“浮藻聯翩”含意相若。但“遷想”比之“聯想”更廣 泛,更有目的性,畫家的“想象力”出於“遷想”,也是畫家“神思”的基礎。故歷來論中國畫學的“氣韻生動”,賴“遷想妙得”有以致之。 [1] 

遷想妙得名詞解釋

東晉顧愷之的繪畫理論主張。 “遷想”指畫家藝術構思過程中的想象活動,把主觀情思“遷入”客觀對象之中,取得藝術感受。“妙得”為其結果。即通過藝術家的情感活動,審美觀照,使客觀之神融合為“傳神”的、完美的藝術形象。這是對繪畫審美活動和藝術構思特點的最早的概括,成為中國繪畫的一個重要的美學原則。

遷想妙得論述

“ 遷想妙得” 提出了創作者主觀的思想感情在藝術創作中的重要作用。“遷想”指的既是由此一物象聯想到另一物象,更是畫家將自己獨有的思想感情“遷移”入對象之中,與對象融合,這有點近似西方近代美學的“感情移入”,或演員的“進入角色”。只有通過畫家深刻的認識,充沛的感情和豐富的想象, “遷想”達到主客觀統一,才能“妙得”對象的神韻氣質,在作品裏表現出獨創性典型性。“遷想妙得“的主張,實際上正是最早提出的如何在繪畫創作中運用形象思維的經驗之一。“遷想妙得”的思維方法,實質上就是藝術(繪畫)創作的“悟性”問題,是和藝術家的學養緊密相聯的,學養越高,覺悟點越多,越豐富,越容易開悟遷想而有所妙得。
中國畫的最高境界“氣韻生動”,便是由“遷想妙得”而達得的。一幅畫不僅僅描寫外形,而且要表現出內在精神,就要靠內心的體會,思考、思索並把自己的想象遷入對象中,去感悟、把握對象的真正精神氣質,才有“妙得”。 例如,東晉畫家顧愷之畫裴楷像,畫成後,雖形貌俱佳,但覺精神特點,並未完全表現出來。因為裴楷不但有俊美的形象,還有很高的學識才幹,若僅表現其儀容之美,而不能表現他的學識和才幹,則沒有表達出他內在的精神。所以顧愷之重新考慮,在裴楷頰上添上三毛,終於獲得了兩者俱勝的妙果;再如,顧愷之畫謝幼輿在岩石中,有人問他為什麼這樣畫,他説:“謝雲一丘一壑,自謂過之,此子宜置丘壑中”。可見,顧愷之這樣的創作,既非得於形象上,又非得於技法中,而得之於他心靈深處的創造。

遷想妙得另一種模式

藝術心理中有一種叫做“感情移入”的( 德名Einfülung,英名Empathy ),在中國畫論中,即所謂“ 遷想妙得”。就是把我的心移入於對象中,視對象為與我同樣的人。在中國繪畫和古典詩詞歌賦中大量運用這種創作思維。使禽獸、草木、山川、自然現象,皆有情感,皆有生命。例如宋代《果熟禽來圖》、《出水芙蓉》等大量經典的花鳥畫作品,就是畫家經過長期思考觀察,加上感情移入的瞬間感動創作出來的,這種靜逸平和、自在高雅的繪畫因為投入了畫家獨有的思想感情而成為有生命的經典之作,歷經千年仍能讓我們感受到那一刻小鳥的驚謹,夏日午後的陽光和微風吹送的菏香,並深深地打動着我們。再如明末清初畫家八大山人創作的那些總是翻着白眼的動物,石濤畫面中那個反覆出現的清高孤獨的隱士,都是他們的感情移入,“ 遷想妙得”之作。
理解“ 遷想妙得”在我們藝術創作中的重要作用,使我們在創作實踐中能夠自覺地運用所學理論拓寬創作思路,提升作品的品位,並且自覺地不斷豐富自身的學養,文化的積澱,使我們在創作中能夠飛揚流暢地“遷想”,“妙得”到優秀的藝術作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