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遮胡村

鎖定
山西省平遙縣東泉鎮遮胡村遮胡村現有325户937口人,下設四個村民小組,全村有耕地1810畝。多年來,在支部村委的領導下,村民比較富裕,是東泉的小康村。 [1] 
中文名
遮胡村
所屬地區
山西省平遙縣東泉鎮
人口數量
937口人
歷史名人
李樹森(1943-1973)

遮胡村遮胡村文明村規

為了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經黨支部、村委會討論研究提出初稿,經村民代表大會民主討論通過,特制定此文明村規,望全體村民互相監督,自覺遵守。
一、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黨和國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規。
二、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社會主義制度,維護國家的安全和穩定。
三、維護集體利益,熱愛勞動,勤勞致富。
四、遵紀守法,不損壞公物、不偷盜、不打架、不賭博、不破壞團結。
五、運用科學技術開展生產經營活動,不斷提高家庭的生產、生活經營和科技含量。
六、關心支持教育,做到尊知尊教,履行義務教育,子女無輟學、失學現象,積極參加政治文化和科學技術培訓,養成健康向上的生產、生活習慣。
七、模範執行《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做到不非法同居,不早婚早育。
八、帶頭易風易俗,要崇尚科學,破除迷信,敢於同邪教組織和封建傳統觀念作鬥爭。
九、家庭要團結,鄰里要和睦,不搞宗派,勤儉節約,家風民主,婦唱夫隨,男女平等,團結互助。
十、積極參加公益事業,搞好家庭和個人衞生,依法履行村民義務,學雷鋒、做好事,見義勇為。 [2] 

遮胡村歷史名人

李樹森(1943-1973),出生於遮胡村一個農民家庭,生父姓霍。因戰亂年代,生活無着,將樹森送給趙壁村李谷昌撫養。樹森從小刻苦好學、品學兼優。1958 年小學畢業,保送到太谷師範深造。在校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60年畢業後,分配到平遙東泉學校。後在遮胡、梅槐頭、彭坡頭等村任教。1971年7月,調水磨頭村七年制學校任領導組副組長。在校期間,一貫愛生如子。每逢雨季,常常護送小同學過河回家。1973年6月5日中午,李樹森正在訓練籃球隊,突然從東南蓄水池方向傳來一陣急促的呼救聲,原來是一年級小學生孫振業在池邊撲蜻蜓時落入水池。李老師見此情景,顧不得脱衣褲鞋襪,便縱身跳入水中,使盡全身氣力,才把孫振業用雙手托出水面,推向池邊。孩子得救了,而李樹森卻因精疲力盡沉入水底。後經附近的民兵、解放軍將其救出水時,因水嗆肺部,已經停止了呼吸。同年7月,全縣開展學習李樹森的活動。中共平遙縣委追認其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86年,又追認為革命烈士。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