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運-6

鎖定
運-6(中國代號:Y-6)運輸機,是中國以蘇聯伊爾-14M客機為原型進行仿製改進的雙發活塞式發動機支線運輸機
1965年5月中國第三機械工業部(簡稱:三機部)洪都飛機制造廠開始研製中國第一代中型螺旋槳旅客機,該機以蘇聯伊爾-14M為原形放大設計,命名為運-6。在投入一千萬研製經費和兩年時間後,國家決定放棄研製運-6 [1] 
在建國早期,伊爾-14運輸機是中國能夠獲得的最先進運輸機型。1965年,中國計劃在伊爾-14基礎上進行放大研發,生產中國首款運輸機——運6。相比伊爾-14,運6機身加長1米,艙內座位數由伊爾-14的24個增至32個,機艙也由非增壓改為增壓。最終因運-6整體技術落後,尤其是其搭載的活塞-8甲發動機已遠遠落後於時代,最終運-6下馬。
中文名
運-6
外文名
Y-6
前型/級
運-5
次型/級
運-7
研製單位
洪都飛機制造廠
研製時間
1965年
國    家
中國
研仿機型
伊爾-14M客機

運-6發展沿革

運-6歷史背景

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空軍面對的是美國這個強大的對手,於是戰鬥機的需求被排到第一位。航空工業也將力量集中到戰鬥機的研製和製造方面。
當時的中國航空工業並不具備生產大型飛機的條件,同時空軍對於大型運輸機的需求也並不迫切。於是雙方選擇了比較容易製造的機型進行研製,這就是運-5。作為運輸機運-5確實太小了,有效載重只有1.5噸。只能運十幾個人,運力還比不上一輛卡車,20世紀60年代中期,我國完成了國民經濟調整任務,工農業生產全面高漲,整個國民經濟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國家提出必須大力發展交通運輸事業。特別是迅速改變航空運輸事業的落後狀態 [1] 

運-6研製歷程

蘇聯伊爾-14客機 蘇聯伊爾-14客機
上世紀60年代初中蘇關係破裂後,中國一時間難以繼續從蘇聯進口大量飛機。因此中國在1963年轉向英國購買“子爵”843型4發渦槳客機。由於從西方進口飛機價格昂貴,1965年3月,三機部決定以320廠(洪都飛機制造廠)為主,對國內使用的蘇聯伊爾-14M客機進行測繪仿製。仿製的型號被定名為運-6 [2] 
運-6方案 運-6方案
1965年7月,國防工辦和三機部決定,由320、172、122廠合作試製運-6飛機,320廠負責製造機身中翼垂尾方向舵及全機總裝,122廠和172廠分別承擔外翼、副翼平尾升降舵起落架及部分液壓附件的製造。1965年7月,320廠成立第一設計室,負責伊爾-14М的改進設計工作。1966年3~9月,先後完成了模線繪製、工裝設計和製造。機體結構圖採用明膠板按1∶1繪製,作為模線與圖樣結合的一個嘗試。這種圖樣一般不標註尺寸,僅少數接頭標註出裝配尺寸。樣板按二底圖曬在鋼板上的外形直接製造。機體結構圖以外的圖樣仍按國家標準縮比繪製。發圖後,進行了部分生產準備工作,因受“文化大革命”影響,工作進展緩慢。1967年3月,第58車間第四組電工在31車間零件庫上方焊接照明燈,將焊火落入庫房內起火,燒燬運-6零件成品156種733件,直接影響了運-6研製。

運-6項目中止

1967年3月,有人在三機部機關內貼出大字報,主張仿製安-24飛機,反對仿製伊爾-14М飛機,三機部領導將大字報的意見上報國防工辦,轉報軍委,經軍委6月27日第77次會議批准,停止仿製伊爾-14М。經中央軍委1976年6月27日批准,停止運-6飛機的研製工作。研製工作結束時一些零部件已製成,也訂了不少成品。

運-6技術特點

運-6飛機機身為全金屬半硬殼結構,座位由24座增加到32座,座艙改為氣密艙。機翼為懸臂式下單翼、雙梁金屬結構,襟翼為分裂式後緣襟翼,在中外翼對接處分開為兩段。機翼的防冰是利用滑油散熱器的熱空氣經導管通到機翼前緣。水平尾翼、單垂尾、安定面等均為全金屬結構,舵面為金屬骨架,表面為蒙皮覆蓋。起落架為前三點可收放式,前輪向後收入機身,主輪向前收入發動機艙。該機的特種設備有無線電台無線電羅盤、信標接收機和盲降設備等。該機可載機組人員5人、旅客32人。客艙備有行李間、食品間和衞生間,客艙除開有旅客門外,還備有貨艙門和旅客應急出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