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造山帶與地殼演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鎖定
北京大學造山帶與地殼演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OBCE)是1999年在原北京大學地質學系研究實驗中心的基礎上籌建的。2000年6月申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01年9月15日由教育部科技司組織的專家組驗收通過,2002年1月11日被教育部正式批准。
中文名
造山帶與地殼演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建立時間
1999
前    身
北京大學地質學系研究實驗中心
發展宗旨
發揮學科優勢,開拓創新領域

造山帶與地殼演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情本概況

造山帶與地殼演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造山帶與地殼演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實驗室依託北京大學原地質學系的4個研究所(大陸動力學與資源工程,地球化學研究所,礦物、岩石和礦牀學研究所和史前生命與環境研究所,分別對應構造地質學,地球化學,礦物學、岩石學和礦牀學以及古生物地層學4個學科)。原北京大學地質學系的全體科研教學人員和技術支撐人員是實驗室的固定研究人員。同時,實驗室是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環境學院、考古文博學院等相關院系教學、科研的堅實平台。

造山帶與地殼演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發展目標

造山帶與地殼演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將在5-8年時間內(2002年起步),依託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立足於我國典型造山帶,追蹤國際造山帶與地殼演化的研究前沿,以野外實驗室為研究基地,以先進的大型實驗設備為技術支撐,以"造山帶與地殼演化"為主攻研究方向,基礎研究為主,兼顧相應的應用性基礎研究,將實驗室建設成為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的固體地球科學開放研究、人才培養和學術交流的基地。

造山帶與地殼演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發展宗旨

發揮學科優勢,開拓創新領域,服務國家目標。

造山帶與地殼演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研究方向

地球早期地殼的形成與演化;造山帶的結構、運動學及動力學;造山過程的物質演化及其後陸殼生長;地史時期生命過程、重大地質事件與地殼演化。

造山帶與地殼演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科研資源

目前,實驗室固定人員50餘人。其中研究人員38人(教授19人,副教授16人,講師3人),技術支撐人員12人。使用面積為3920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價值達到2000餘萬元。近幾年,實驗室儀器設備得到較大程度的更新換代,添置了高分辨多接收器等離子質譜儀(MC-ICP-MS,VG AXIOM)、電子探針X射線顯微分析儀(JEOL JXA 8100)、掃描型波長色散X射線熒光光譜儀(ARL ADVANT XP+)、全自動全時標高精度激光顯微探針定年系統(VG5400氣體源質譜儀,New Wave Co2激光器)等4台大型儀器設備。實驗室還擁有不同級次的超淨實驗室4個,總面積達到160平方米。

造山帶與地殼演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承擔課題

2002-2005年,承擔各類各級研究項目近200項,總經費3963萬元。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重點項目6項,傑出青年基金3項,面上基金69項,國際合作2項,主任基金3項;國家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又稱“973”項目承擔和參與“973”項目1級課題6項,其中2級研究課題為負責人的項目6項,預研1項(項目負責人),作為骨幹參與的項目共有6個2級課題;教育部項目承擔40餘項,其中高校青年教師獎項目1項,跨世紀人才計劃2項,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得者資助項目1項;另外,“863”和“305”攻關項目近20項,橫向協作項目50餘項,國家工程項目5項。國家級縱向研究項目佔總經費的54%。

造山帶與地殼演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發表論文

2002-2005年,實驗室發表的中文論文共計600餘篇,從2002年的136篇到2005年的近200篇,呈逐年上升趨勢。發表的SCI論文290餘篇,其中第一署名的論文184 篇,從2002年的44(33,為第一作者論文數)篇,到2003年65(46)篇,到2004年的80(58)篇和2005年不完整的70(46)篇,逐年上升,總量是實驗室建立之前的2.5倍以上(2001年為31(25))。發表論文的質量大幅度提高,國際一流刊物上發表的論文快速增長,目前接近SCI論文總數的一半數量,國際頂級雜誌論文成倍增長, 成果更趨原始創新。以“造山帶與地殼演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標註的論文逐年增加:國內論文從2002年5篇,2003年14篇,2004年56篇,到2005年目前不完整統計的52篇;SCI收錄論文從2002年2篇,2003年10篇,2004年17篇,到2005年不完整統計的37篇,實驗室越來越得到科研教學人員的認同。

造山帶與地殼演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人才培養

2002-2005年,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平台,培養研究生近200名,其中博士學位獲得者46人,碩士學位獲得者151人,出站博士後26人,10餘名青年教師脱穎而出,成為各個領域的學術帶頭人。

造山帶與地殼演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對外交流

2002-2005年,實驗室吸引了國內外客座研究人員11名,主持召開國際國內學術會議6次,與國際上20餘個著名大學或科研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協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