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通姓

鎖定
通姓是中國姓氏之一,秦漢時期,上蔡(今天的河南省上蔡西南)的鄉間有一個讀書人,很有學識見地,後來被帝王知道以後委以重任,讓他擔任丞相,並且封他為徹侯。他的子孫後代以徹為姓,成為徹氏。到了西漢武帝的時候,因為要避武帝劉徹的諱,所以改姓為通,成為通姓的一個來源。 起源於巴縣,以封地名為氏。春秋時期,巴國有大夫受封於通川(今天的四川省達川),後來他的後裔用封地作為姓氏,稱為通氏。
中文名
通姓
姓氏源流
源於地名,出自春秋時期巴國大夫
遷徙分佈
西河(今天的山西省離石縣)
出    處
出自徹姓,因避帝諱改姓為通

通姓歷史發展

通姓得姓始祖

徹侯。通姓家族的起源,一是“因地命氏”,一是“因避諱而名氏”。上古時有皇帝封為徹侯的人,他的後人以“徹”為姓,到了西漢時,為避漢武帝的名諱,將“徹”改為“通”,稱為通氏。又有一説,是《元和姓纂》上記載的:“衞大夫食採通州,因氏焉。”他的後代子孫以其受封地名中的“通”作為姓氏。由此可知,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望族居西河郡(今山西省離石縣一帶)。通氏後人奉徹侯為通姓的得姓始祖。

通姓姓氏源流

通(Tōng)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於地名,出自春秋時期巴國大夫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春秋時期,古巴國有個大夫受封於通川(今四川達川),他是巴國君主廩君的後裔,時稱“通君”。在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通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二
源於地名,出自春秋時期衞國大夫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春秋時期,衞國有個大夫受封於朝歌之通邑(今河南淇縣北陽鎮)。其後裔子孫遂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稱通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三
源於官位,出自漢朝初期大臣蒯徹(蒯通),屬於以先祖名字避難改姓為氏。蒯徹,范陽人,辯才無雙,善於陳説利害,曾為韓信謀士。據傳,東漢末年劉表的謀臣蒯良、蒯越等皆是其後裔。
源流四
源於官位,出自時期官爵徹侯,屬於避諱改姓為氏。秦、漢時期,朝廷之上有一種最高的爵位為徹侯,是帝王敕封給臣子的最高爵稱。
源流五
源於官位,出自隋朝時期官吏通守,屬於以官職稱謂漢化為氏。通守,是隋煬帝楊廣在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於各郡設置的官位,名義是輔佐太守管理郡內軍民事宜,職位僅次於太守,實際上是隋煬帝派駐各郡監督太守們的督察官。在通守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通氏。
源流六
源於蒙古族,出自古代官吏通事,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蒙古族通事納爾氏,主要源出元朝時期蒙古族官吏稱謂。通事,亦稱通官、通政,源起於三國時期曹魏國的通事郎,隸屬於中書省。
源流七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滿族鄂通氏,亦稱鄂屯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奧屯氏部落(奧敦氏),滿語為Etung Hala,漢義“強盛”,另義“馬槽”,世居鄂通(今黑龍江鶴崗東梧桐河流域),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後有達斡爾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滿族、達斡爾族鄂通氏多冠漢姓為通氏、曹氏、鄂氏等。 [1] 

通姓遷徙分佈

通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羣體,通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秦漢時候有一種官職叫作徹候,是一種職位很高的官職。那時候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一帶)有一個書生被封為徹候,他的後代以此為榮耀,就以官職名作為姓氏,稱為徹氏。後來到了西漢時候,漢武帝叫劉徹,為了避漢武帝的諱,徹氏的後代就改為“通”姓(因為古代徹和通同意),世代相傳,就形成了今天的通姓。通姓的望族居住在西河(今天的山西省離石縣)。河南省潢川縣也有聚集性分佈(以踅孜鎮最為集中)。

通姓傳統文化

通姓郡望堂號

郡望
西河郡:古代該郡所指不一。春秋時期衞國西境沿黃河一帶稱西河,即今浚縣、滑縣等地。戰國時期黃河在今安陽東,故安陽可稱西河,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國時期曾取秦國今陝西黃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則以晉陝間黃河為準,西岸為西河。西漢朝元朔四年(丙辰,公元前125年)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內蒙古東勝),其時轄地在今陝西、山西兩省之間黃河沿岸一帶地區,並擁有今內蒙古伊克昭盟東部及晉西等地。東漢朝時期移治到離石(今山西離石)。南北朝時期北魏的西河郡,其北部為羌胡所得,僅保有晉西一帶地區,治所在茲氏,即在今山西省離石(今山西汾陽)。唐朝時期亦曾以汾州為西河郡。
堂號
直忠堂:後漢時期的巴肅因為對待朝廷忠誠而聞名。他痛恨宦官敗壞朝廷的風氣,於是與竇武、陳蕃一起密謀株殺宦官。事情敗露後,他被列入黨錮。巴肅於是到縣衙投案自首,縣官佩服他的忠誠,於是要放棄官位和他一起逃亡。巴肅卻對縣官説:“做大臣的,有陰謀就不能隱瞞朝廷,有罪就不應該逃避刑法。”結果他被朝廷判為死罪,慘遭殺害。歷史上將他稱為忠義之臣。
西河堂:以望立堂。
通川堂:巴國君主廩君的後裔封於通川,即今四川達州通川區,引以為氏,後人紀念起源之處,因以立堂。
判官堂:明朝時期的良吏通本仁為山西朔州判官時,有德政,深受到百姓的感念、歌頌,其族人因設判官堂。

通姓宗祠楹聯

四言通用聯
望出西河;
姓啓通川。
——佚名撰通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通姓的郡望和源流(見上題頭《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號》介紹)。
譜成巴邑;
氏肇春秋。
——佚名撰通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通姓的得姓源流(見上題頭《一、姓氏源流》)。
江陰大覺;
朔州判官。
——佚名撰通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清江陰人通琇十九歲出家,説法稱旨,順治帝賜號“大覺禪師”。下聯典指明通本仁,為山西朔州判官。
五言通用聯
橫岡千萬樹;
大半已成龍。
——明·通潤撰通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明代通潤《種松老人》詩摘句聯。
江陰説法大覺;
朔州感頌判官。
——李文鄭撰通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清代江陰人通琇,十九歲出家,居武康報恩寺。順治年間三次被召見,説法稱旨,賜號為“大覺禪師”。下聯典指明代人通本仁,任山西朔州判官,有德政,受到百姓感念、歌頌。
七言通用聯
通達無阻福祿至;
川流不息財源來。
——佚名撰通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以鶴頂格鑲嵌通姓的起源地“通川”二字的嵌字聯。
後代長仰墨花禪;
先人喜讀冬關詩。
——佚名撰通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清代詩畫家通證明,僧,青浦人。嗜畫山水,以太倉王圓照為師,西盧老人嘗匾其居曰:“墨花禪”。下聯典指清代詩人通復,僧,字文可,嘉興人。工詩,有《冬關詩鈔》。
十言通用聯
德被朔州,巷裏途歌感戴;
宗開巴國,瓜綿椒衍象賢。
——佚名撰通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良吏通仁事典。下聯典指春秋時巴國大夫通氏的始祖肇姓事典。

通姓歷史名人

通姓通 辨

元朝時期的高僧,雄縣人。7歲的時候就拜禮真空為師,學習浮圖法。皇慶初,萬山和尚奉旨大做齋會,請通辯演法。忽然從法座放大光明,通辯圓寂了。當時白光四射,得到舍利子無數。

通姓通 琇

號玉琳。清朝時期的高僧。江蘇江陰人,19歲的時候出家為僧,居住在武康報恩寺。順治年間被召見過三次,讓他來説法,並且賜號為大覺禪師。他在要求回到天目山以後,又被加封普濟能仁國師。康熙年間圓寂。

通姓通 證

清代詩畫家,僧人。青浦人,喜歡畫山水,拜太倉王圓照為師。

通姓通 復

清代詩人,僧人。字文可,嘉興人。精於寫詩,著作有《冬關詩抄》。

通姓通潤

(生卒年待考),明朝人,著有《種松老人》詩集。

通姓通本仁

(生卒年待考),著名明朝官吏。曾任山西朔州判官,有德政,受到百姓的感念、歌頌。

通姓通嘉

(公元?~1685年),滿族,納喇氏,納喇·康喀勒之從孫。著名清朝將領。初襲父爵三等阿達哈哈番(輕車都尉),後加拖沙喇哈番。官至鑲紅旗蒙古都統。清順治末年至康熙年間,先後參與討伐山東於七、察哈爾部布爾尼、吳三桂叛軍,曾大破吳三桂部將譚弘於雲陽。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卒。

通姓通理

(公元1700~1782年),字達天;新河人(今河北新河)。著名清朝僧人。明十宗五教之旨,通南山四分之法。教授三十餘年,傳戒十四期,成熟眾夥,著作宏富。寂於北京萬壽寺。著有《法華指掌疏》、《愣嚴指掌疏》、《圓覺新義疏》、《金剛新眼》等百餘種。

通姓通如

(生卒年待考),號慧融。著名清朝僧人。幼守僧祇律戒,行清苦,修理梵宇,募建八寺,分處支派。論者謂其得“宗門衣缽”。

通姓通庸

(生卒年待考),字達中,自號不偏老衲。著名清朝僧人。四十歲在虎溪巖削髮為僧。曾經住持泉州龜湖庵、卓錫天界寺。戒行修謹,坐卧一斗室。時有吟詠,客至相與酬唱。八十五歲完寂,

通姓近現代名人

通姓通福

(1919~1989),達斡爾族,郭布勒氏;內蒙古鄂温克旗巴彥嵯崗蘇木莫和爾圖嘎查人。著名現代作曲家。曾任中國音樂家協會內蒙古分會理事、副主席等職。

通姓通拉嘎

(1942~),蒙古族;內蒙古扎賚特旗人。著名當代教育家、地理學家、譯審。畢業於內蒙古師範大學。現任內蒙古師大教育系黨派支書記。歷任內蒙古師範大學教務處副處長、內蒙古地理學會秘書長、內蒙古高校蒙文教材編譯委員會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等職。著作有《蒙語授課教學管理成果》、《蒙漢對照地理名詞術語》、《普通自然地理》、《地質學基礎》、《當代中國的內蒙古》、《氣象與氣候學》、《地質學基礎》、《地圖學》、《世界近代史》、《地貌學》、《中國氣候》、《地理名詞術語》等十餘部大中專教材,以及《內蒙古自治區概況》、《內蒙古風物誌》、《團結建設中的內蒙古》等著作。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