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透明度報告

鎖定
透明度報告是一個公司定期發佈的一種聲明,披露各種與用户數據、記錄或內容相關的請求的統計
中文名
透明度報告
外文名
transparency report

目錄

  1. 1 闡述
  2. 2 案例
  3. Google
  4. Yahoo
  5. 3 目的

透明度報告闡述

透明度報告通常披露哪些實權政府在特定時間段請求或要求數據或記錄的頻次。這種企業透明度的形式使公眾得以辨別政府通過搜查令、法院傳票及其他方式得以訪問多少個人信息。部分透明度報告描述了遵守政府行動或版權規定刪除內容的頻率和數量。披露透明度報告還有助於人們瞭解網上討論之內容監管的適當範圍與權力。Google在2010年最先發布了一份透明度報告,Twitter則在2012年緊隨其後。其他公司在2013年的全球監視披露之後也開始發佈透明度報告,並且發佈的公司自那之後迅速增長。透明度報告目前由各個技術和通信公司發佈,包括Google、微軟威訊AT&T、Twitter、蘋果公司、Dropbox、Facebook、雅虎和CloudFlare。多個公司和倡議團體已遊説美國政府允許在報告中披露秘密請求(例如gag orders,包括國家安全信函)的數量範圍。

透明度報告案例

透明度報告Google

Google最新的(第十份)透明度報告表明,政府對數據的要求近年來有所增長。此報告顯示了2014年上半年的政府要求,該公司表示,它包括來自美國外國情報局、監視法案(FISA)和通過國家安全信函(NSL)的要求。“根據公司的數據,FISA和NSL的要求在六個月內增長了15%,在五年報告期內的10個報告中增長了150%。這是全球性的。在美國,同一時期的數字是19%和250%。”Google法務總監理查德·薩爾加多(Richard Salgado)接受政府有必要打擊犯罪和應對威脅的理由,但也需要考慮數據要求的負面效果。 在英國共收到涵蓋1,991個用户或帳户的1,535個請求,Google為其中72%的請求提供了數據。

透明度報告Yahoo

最新的雅虎透明度報告發佈於2014年9月25日。報告指出,共有30,511名用户受到18,594個政府數據請求的影響,而而57,324個帳户受到29,470個政府請求的影響。但是,這兩個數字都不包括按FISA法令發出的秘密請求。 在2013年7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的6個月內,它共收到了在0-1998條範圍內的FISA用户數據請求,影響最多54,997名用户(包括國家安全信函)。與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6個月相比,那時有32,997個賬户受到影響。

透明度報告目的

透明度報告可出於各種目的發佈。其中一個目的是,澄清政府要求多少信息,如何評估這些要求,以及接收的實體如何迴應。此信息有助於消費者得出結論,增加對發佈者的信任度。
但是,關於透明度報告揭露內容的確實性仍存在爭論。一些批評者認為,純粹的請求數量可能誤導消費者,因為大多數實體對其收到的請求數量、請求廣度以及最終遵守的請求數量幾乎沒有控制。
諸如Google、Microsoft、Yahoo、Facebook以及Twitter等公司均發佈透明度報告,他們列明瞭各公司收到的政府數據請求的類型和數量。這些報告包括確切的數字,併為政府行動帶來了一線陽光。但是,美國政府不允許公司報告國家安全請求的確切數量,根據“外國情報監視法”(FISA)第702節、“愛國者法”第215節提出的或由國家安全信函請求的數量。因此,它們只能提供一個模糊的、彙總的數字範圍,即使政府允許公司發佈這些數據也是如此。Google可能發佈國家安全信函的信息,但不能發佈FISA信息。Facebook可能發佈FISA信息,但必須將數據與NSL信息彙總。因此,消費者無法看到政府數據請求的真實數量。電子前哨基金會等批評這種政策,認為沒有明確的國家安全理由阻止實體發佈此類信息。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