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近體樂府

鎖定
近體樂府”是北宋人給的定名,當時“詞”這個名稱還未確立,所以不能説“近體樂府”是詞的別名。
作品名稱
近體樂府
創作年代
唐代、宋代
作品出處
《花間集》、《尊前集》
文學體裁
樂府

近體樂府基本信息

△《近體樂府》·一卷(安徽巡撫採進本)
周必大撰。必大有《玉堂雜記》,已著錄。此編凡詞十二闋,已編入《文忠集》中。此卷乃毛晉摘錄之本,刻於六十家詞中者也。題下所注甲子,其可數者自丁亥至庚寅,大約不出四歲中所作。疑當周綸編次全集時,已掇拾散佚之餘,非其完本矣。
在先秦時期,詩都是配合樂曲吟唱的歌辭(詞),所以詩即是歌。漢武帝建置樂府以後,合樂吟唱的詩稱為“樂府歌辭”,或曰“曲辭”。後世簡稱“樂府”。從此以後,“詩”成為一種不配合音樂的文學形式的名詞,與“歌”或“樂府”分了家。

近體樂府樂府

到了唐代,古代的詩人們雖然仍用樂府舊題目作歌詞,事實上已不能吟唱。這時候,“樂府”幾乎已成為一種詩體的名詞,與音樂無關,於是就出現了“樂府詩”這個名稱。初唐詩人所作“飲馬長城窟”、“東門行”、“燕歌行”等等,都是沿用古代樂府題目(曲名)擬作的歌辭,事實上是樂府詩,而不是樂府,因為它們都無樂譜可唱。
盛唐詩人運用樂府詩體,寫了許多反映新的社會現實的詩,但他們不用樂府舊題,而自己創造新的題目,例如杜甫的“兵車行”、“麗人行”和“三吏”、“三別”等,這一類的詩,稱為“新題樂府”。後來,白居易就簡化為“新樂府”。新樂府也還是一種詩體,而不是樂府。

近體樂府樂府詩

這是一個很突出的現象:唐代詩人集中的所謂“樂府”,幾乎全不是樂府,而是樂府詩。有許多真正配合音樂而寫的絕句和五七言詩,例如“涼州詞”、“簇拍陸州”、“樂世”、“何滿子”等,卻從來不被目為樂府,而隸屬於絕句或長短句

近體樂府近體樂府簡介

北宋人把《花間集》、《尊前集》這一類的曲子詞稱為樂府,這是給樂府這個名詞恢復了本義。晏幾道把他自己的詞集定名為《小山樂府》,這是“曲子詞”以後的詞的第一個正名。歐陽修的詞集標名為“近體樂府”,這是對晏幾道的定名作了修正。他大概以為舊體樂府都是詩,形式和長短句的詞不同,故定名“近體樂府”,以資區別。但是,宋本歐陽文忠公近體樂府》第一卷中有“樂語”和“長短句”兩個類目。“樂語”不是曲子詞,而“長短句”則是曲子詞。由此看來,歐陽修本人似乎還以“長短句”為詞的正名,而“近體樂府”則為包括“樂語”在內的一切當代曲詞的通稱。到南宋時,周必大編定自己的詞集,取名曰《平園近體樂府》。這時候,“近體樂府”才成為專指詞的名詞。
但是,“近體”的“近”字,是一個有限度的時間概念。宋代人所謂“近體”,到了元明,已經不是“近體”而成為古體了。元人宋耿的詞集名曰《燕石近體樂府》,明代夏言的詞集名曰《桂洲近體樂府》,這都是盲從了宋人,沒想到元代的近體樂府,應當是北曲;而明代的近體樂府,應當是南曲。詞已不是新興歌詞形式,怎麼還能説是“近體樂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