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軍區制

鎖定
拜占庭軍區制(Themes 或 Themata)又稱塞姆制、農兵特轄區,是一種軍政合一的政治制度。其主要特徵為:以軍區代替行省,亦農亦兵,由主管軍事的將軍進行統治;軍區獲得相應土地,建立軍屯制度,將自由農民編入軍隊,分配其世襲份地,讓其成為“兵農合一”的屯田兵,向國家繳納土地税、人頭税等,但不服公共勞役;對軍隊將領進行大量的土地封賜,以土地收入作為其基本薪俸 [1] 
“軍區制”是一種軍政兼容、兵農合一的制度,它基本上解決了兵員和軍費上的困難,也使人口流動中的無組織狀態得到控制,緩和了尖鋭的社會矛盾。但這一改革促成了封建軍事貴族的興起,他們與殘餘的舊貴族合流,佔有大量土地,強化對農民的控制,並逐漸形成地方封建割據勢力,軍區制也由此在十二世紀名存實亡。
中文名
拜占庭軍區制
外文名
Themes 或 Themata
別    名
塞姆制
性    質
軍事和行政制度
存續時間
公元七~十二世紀

軍區制制度內涵

軍區制事實上是一種將小塊土地委任給士兵耕種的屯田體制。這些務農士兵從嚴格意義上講仍是軍事單位,且其耕作土地仍歸屬國有。正因其運作特徵,得以降低士兵薪餉,並且士兵個人一旦接受了屯田協議後,即代表同意他們的後代仍在軍區中同時承擔軍事與農務工作,這也同時減少了對不受歡迎的徵兵制的需求,也能更加節省地維持軍隊。軍區制也能保證在新徵服的土地上進行墾殖作業,因為在征服戰爭中總是有大量土地被併入公共土地 [1] 
在軍區制下,軍區將軍strategos)擁有了最高的地區管理權。軍區將軍事實上不僅擁有在軍事層面上的指揮權,同時還建有行政與軍事司法權。

軍區制來源

軍區制設立背景

在整個六、七世紀,東羅馬帝國四面受敵,面臨着巨大的軍事壓力:薩珊帝國從東部的敍利亞埃及安納托利亞方向向帝國施加壓力;斯拉夫人阿瓦爾人在定居巴爾幹的同時侵擾着希臘地區;倫巴第人佔領了北意大利,在亞平寧半島幾無敵手;在七世紀,穆斯林征服了埃及和敍利亞,並旋即導致了東羅馬帝國在領土和人口上的巨大損失。帝國業已處在生死存亡的邊緣。為了應對空前的生存危機,帝國開始了徹底的改革重組,開始對軍事、政治、經濟管理體制進行大規模改革 [2] 

軍區制名稱來源

軍區制的起源與早期特徵在學術界中存有廣泛爭議,“軍區”一詞本身就曖昧模糊,它既能指一種軍事佔據、亦能指一種行政區劃。“軍區”(Thema)一詞的詞源亦有待考證,但多數學者均認同君士坦丁七世的記錄,即“軍區”一詞起源於希臘語“tithemi”,即“部署配置”,通常代指駐紮在新成立省份的軍事序列,在軍區制確立後才指代軍隊駐紮的地區。也有認為 Thema 一詞來自於希臘語“Θεσηs”,意為“花名冊”,或是來自於阿爾泰語的“Tuman”,意為“萬” [1] 

軍區制建立時間

軍區的具體建立時間也未在學界達成一致。二十世紀時,人們都認為軍區制由希拉剋略建立在拜占庭-薩珊戰爭時期。但近年的研究更傾向於將軍區制的創立後推到君士坦斯二世在位期間。
與年代問題相關的部分同樣對應着社會與軍事改制。傳統觀點認為,軍區制的建立同樣意味着新型軍隊的形成,不同於以往過度依賴外國僱傭軍,軍區制下的拜占庭士兵多為在國家分配的軍用莊園中的農兵。但更多近年的學者們認為,軍區制的形成並未形成衝擊性的社會影響,它不過是對6世紀以來的既存趨勢進行了合理的拓展。

軍區制歷史沿革

前身:總督區
起初,東羅馬帝國延續了晚期羅馬帝國軍政分離的原則。在四世紀,君士坦丁一世就在戴克裏先皇帝改革的基礎上對帝國軍隊進行調整,將原羅馬軍團按軍事功能重新編制。到五世紀,帝國軍隊五大主力中,兩支駐守多瑙河前線,一支駐守幼發拉底河上游,兩支常備軍(Obsequium)駐紮首都地區。
至公元六世紀,由於查士丁尼一世西征的需要,野戰軍(comitatensis)的人數略有增加,皇帝將軍權賦予了飽受兵燹的小亞細亞諸省總督。更重要的是,查士丁尼創建了兼具軍事權限與行政權限“軍務監區”(quaestura exercitus),並且廢除了作為行政區劃的埃及管區,在原先的各行省重新任命身受軍、政大權的最高長官——都督Dux)。莫里斯皇帝則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在查士丁尼新近奪回的西部行省成立了拉文納和阿非利加總督區exarchates[1],並將軍權與行政權一併委於總督(拉丁語:vicarius;希臘語:exarch)。就其根本意義而言,這是一種在安全狀況堪憂的行省中,承認並且確定地方軍官擁有高於民政官員的突出地位 [3]  。這直接顛覆了作為戴克裏先改革基礎的軍、政分離原則。
然而,此時的總督區中,各級權力機構與其他省區無異,軍、政兩大系統依然保持相互獨立,只是在兩個系統之上由總督總攬軍政事務。
七世紀:雛形
在埃及、敍利亞淪陷後,希拉剋略一世在小亞細亞的殘留領土安置撤退的軍隊 [4]  ;到君士坦斯二世時期,帝國開始無法支付軍人的薪金和裝備。為了節省開支,只能允許士兵出錢購置土地、或給予皇室莊園,使軍隊自行維生。最早的一批軍區逐漸在帝國東部形成,軍區在東羅馬帝國中的地位開始越來越重要。每一個軍區下轄區域都十分廣大,包含了數個行省。與總督區制不同,在軍區制下不但由軍區將軍總攬軍政大權,軍區的各級權力機構也按軍事建制設立,行政權力附屬於軍事系統。然而,軍區將軍的權力侷限於農兵集團,普通民眾依然受行省機構管轄。行省、軍區兩種制度並行於帝國東部。
1. 第一批軍區
668年軍區和總督區的劃分情況 668年軍區和總督區的劃分情況
第一批的四個軍區分別為:安置亞美尼亞野戰軍(Armeniae)的亞美尼亞軍區、安置東方野戰軍(Orientem)的安納托利亞軍區(意為“東方駐軍”)、安置色雷斯野戰軍(Thracias)的色雷斯西亞軍區(意為“色雷斯駐軍”,切勿與後來設置的“色雷斯地區軍區”混淆)、以及安置中央常備軍的奧普希金軍區(意為“扈從軍團”)。此外,為了抵抗穆斯林的海上擴張、分擔君士坦丁堡艦隊的任務,還設有非正式的海上軍區(θέμα ναυτικόν)——卡拉比西安軍區(希臘文:Καραβισιάνοι;英文:Carabisian。意為“船民軍區”),可能由來自原伊利里亞野戰軍(Illyricum)或者軍務監區的殘餘軍隊組成,管區主要包含了小亞細亞的南部海岸和愛琴海諸島。將軍的治所尚不清楚,推測可能為羅得島凱阿島薩摩斯島等。
2. 新軍區的成立
約公元750年小亞細亞的軍區 約公元750年小亞細亞的軍區
為了限制軍區將軍的勢力、或是更有效地執行軍事任務,原有的軍區經常被拆分。例如奧普希金軍區就因為屢次參與叛亂而被拆出兩個新軍區——布塞拉里亞軍區(意為“部曲軍團”)和奧普提馬頓軍區(意為“菁英軍團”);而為了加強巴爾幹地區的防禦,681年奧普希金的色雷斯部分成立了色雷斯軍區,而689年卡拉比西安軍區則分割出希臘軍區。同樣,卡拉比西安軍區也於718~730年間解散,由基比拉奧特軍區等一些更小的海上軍區取代。
新軍區成立時,其他軍區的一些部隊會脱離原軍區,作為新軍區的軍隊核心。如利奧六世組建哈爾希安軍區時抽調了布塞拉里亞軍區的三個軍團、亞美尼亞軍區的兩個軍團和一個旅(turmai)、以及卡帕多西亞軍區的一個軍團。
3. 軍區制與其它制度並存
在這段時間,意大利總督區和阿非利加總督區的組織結構也在向軍區制轉變。然而一直到八世紀,其他行政制度依然存在。在697年迦太基淪陷後,撒丁軍區和西西里軍區相繼建立,但意大利本土的控制權依舊在拉文納總督的手中。與此同時,在克里特島克里米亞的赫爾松(Cherson)則建立了獨立的殖民總督府archontiai)。
八至九世紀:成熟
直到八世紀末至九世紀初的尼基弗魯斯一世時,東羅馬帝國才不再沿用舊行省eparkhai)的財政、軍務制度,而以軍區為單位各自運行。這一進程在九世紀中葉趨於成熟,並使軍區在包括帝國西部在內的全國範圍內取代行省制。
780年拜占庭軍區劃分 780年拜占庭軍區劃分
尼基弗魯斯一世推行的軍事聯保制促使穩定的農兵階級出現,其中湧現了大量新貴,被稱為“邊民”(akritai)的軍事貴族開始在東部出現。在八世紀末至九世紀初,拜占庭邊境地區的居民逐漸自發組織起準軍事組織,防禦阿拉伯的進攻甚至主動出擊,其中的農兵領袖被稱為“邊民”,而邊民貴族所建立的一系列的小規模前線防區被稱為“要衝區”kleisourai,字面意為“山路”)。
842年前後軍區和要衝區分佈情況 842年前後軍區和要衝區分佈情況
“要衝區”本指一些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築堡壑谷,後轉指兼具進行遊擊作戰與抗擊中小規模敵襲任務的獨立作戰指揮單位,並隨後逐漸升級為全編制的標準軍區。邊民貴族往往把要衝區當作自己的封土,過類似封建主的生活。軍區土地擁有者的幼子也通常住在邊界地區,補充邊境的守備力量。杜卡斯家族、科穆寧家族等都是邊民出身。
十至十一世紀:盛極而衰
馬其頓王朝時期,軍區製得到了發展,主要的標誌便是都督區/ 督軍區的出現。軍區制、農兵制在達到頂峯的同時,也開始出現衰退的苗頭。
1. 小軍區與新軍區的建立
十世紀前後東部邊境小軍區和堡壘分佈。斜體字為今名 十世紀前後東部邊境小軍區和堡壘分佈。斜體字為今名
九至十世紀,東羅馬在新佔土地上成立了一批新的軍區,其平均面積要小於在七、八世紀建立的軍區。與此同時,出現了一種被稱為“小軍區”(μικρὰ θέματα)或“亞美尼亞式軍區”(ἀρμενικὰ θέματα)的新型軍區。這種軍區明顯區分於“大軍區”或“羅馬式軍區”:
  • 多數小軍區僅由一座堡壘及附近地域構成,由“初等將軍”(阿拉伯語:zirwar;亞美尼亞語:zoravar)率領的一千人(多為步兵)負責駐守。
  • 其駐防軍隊多為亞美尼亞人或本地土著,抑或是從由他地強行遷移而來的居民。
  • 高比例的軍官數量。
2. 都督區和督軍區的建立
1025年的軍區設置情況
1025年的軍區設置情況(2張)
小軍區適於守備、不易作亂,但難以應對大規模入侵。為了協調多個前線小軍區回擊大型侵擾和進行持久進攻作戰,在地區都督(希臘文:δούξ;英文:dux/ duke)、督軍(希臘文:κατεπάνω;英文:katepano)領下的區域性指揮部——都督區(希臘文:δουκα̑τον;英文:Doukaton/ Ducate)、督軍區(希臘文:κατεπανίκιον;英文:katepanate/ catepanate)得以建立。三個最初的督軍區為尼基弗魯斯二世在帝國東部設立的安條克、喀爾狄亞、美索不達米亞都督區。同時,在意大利也設立了意大利督軍區(希臘文:κατεπανίκιον Ἰταλίας;英文:Catepanate of Italy)。
3. 土地-兵役制的崩潰
首先,對軍區制最大的威脅來自於土地兼併。土地兼併帶來兵役-土地制度的崩潰,最終導致農兵階層的消失和軍區制度的瓦解。帝國政府一直無法阻止農兵拋售土地以避免兵役,隨着時間的推移,軍區將軍和其他高級軍官成為大地主,利用他們軍政合一的權力將他們的土地變為世襲的半自治封邑,而軍區農兵則開始變為類似於私人部隊的形式。儘管一系列法令先後頒佈,但嚴苛的税負還是使越來越多的軍區自耕農最終還是淪為佃農(paroikoi),他們的土地則併入將軍們的封邑。這嚴重影響了軍區作戰部隊的數量。據波斯人 Hudud al-Alam 於982年的記錄,每個東部軍區只能集結 3000~6000 人,而拜占庭人在970年的記錄則稱每個軍區提供的部隊不足 3000 人 [5] 
此外,統治階級的纏鬥也導致了土地-兵役制的瓦解。十世紀,軍區將軍與貴族官僚間爆發了激烈的內訌。在巴西爾二世去世後的三十年間,平均每年都有大規模軍區叛亂。政治鬥爭中,為了打擊政敵的軍事基礎而採用的手段嚴重打擊了軍區制:為了報復,貴族官僚在平息叛亂後必然解散部隊、或把農兵的服役義務轉換為繳納免役税(adaeratio)、或把將軍解職甚至處死、或拒付剩餘農兵的工資或維護費。最具代表性的是君士坦丁九世,他將東部亞美尼亞地區的依伯利亞督軍區(Catepanate of Iberia)約五萬人的部隊完全解散,改為服兵役為務農繳税。
4. 軍區部隊的邊緣化
同時,對中央軍的依賴導致對軍區部隊的忽視。隨着軍區制的衰退與瓦解,逐漸形成了中央軍-地方軍的體系,極具機動性的職業軍人——戰團Tagmata,或譯拜占庭皇家近衞軍團)的地位迅速躍居於各內戍軍區農兵部隊之上。從十一世紀早期開始,越來越多的農兵都選擇用繳納現金的方式來逃避服役。而此時前線將領都有能力來應對大多數的本地安全威脅,這樣一來軍區系統就難免遭到事實上的削弱。御林軍(scholai palatinai)、守夜團(exkubitoi/ exkoubitores)、哨兵團(arithmos/ vigla)、冠軍團(hikanatoi)、不死團(athanatoi)、領軍團(stratelatai)等戰團逐漸成為東羅馬帝國軍隊的核心。此外還有負責城防的百萬團(numeroi)和城牆團(Walls)、負責戰團後勤的菁英團(optimatoi)、帝國艦隊(basilikon ploimon)和外籍士兵組成的友伴軍團(hetaiteia)等也按照戰團而非軍區的形式來組織。
最後,傭兵數量穩步增加,並制約着軍區部隊的勢力。在十一世紀,貴族官僚與軍事權貴在內鬥時往往用傭兵部隊來代替不滿編、訓練差乃至已解散的軍區部隊;而軍區將軍們也更加頻繁的僱傭傭兵作戰。大部分傭兵部隊都是在拜占庭在曼齊刻爾特會戰慘敗後部隊重建中出現的。安娜·科穆寧娜稱這些他父親阿萊克修斯一世在位時的傭兵們為“來自世界各地的步兵和騎手”。在十一世紀中期,拜占庭大部分軍團的過半數部隊都是來自突厥、佩切涅格、塞爾維亞、羅斯的外族傭兵。許多部隊自成一體,有自己的領袖,由帝國的附庸國和封臣供養。這樣的部隊被稱為“蠻族盟軍”(Symmachoi),就像古羅馬的“輔助部隊”(Symmachiarii)那樣。然而傭兵的忠誠永遠難以信任,因而必須開戰前就拿出賞金或者其他高額鼓勵。而當工資無法按時支付時,傭兵臨陣脱逃或者直接搶劫拜占庭領土。
以上這些問題共同導致了軍區軍力的衰退和惡化。到了十一世紀,所剩無幾的安納托利亞軍區部隊“……貧窮困苦並缺乏裝甲,他們沒有劍和其他兵器……而用獵叉和鐮刀代替……而且他們也沒有馬和其他裝備。因為已經很久沒有皇令召集他們上戰場,他們的工資和裝備維護費早已被挪用了。”
蜕變與消亡
  1. 普洛尼亞製取代土地-兵役制
參見詞條:普洛尼亞制度
普洛尼亞制起初是一種采邑制,在十一世紀中期、君士坦丁九世治下出現。地主在獲得土地的同時,需要納税或是服兵役。與軍區制的土地擁有者不同,普羅尼埃制下土地不能繼承(至少在13世紀之前如此);相應地,擁有土地的采邑主(pronoiarios)需繳的税以及現金和實物租金都少於軍區農兵。
曼齊刻爾特戰役的慘敗後,拜占庭人逐漸喪失了小亞細亞的全部土地,土地和人口的喪失使得原有的經濟體制崩潰,直到阿萊克修斯一世上台時,拜占庭人已經沒有財力和人力組建新的部隊。殘存的軍區部隊和戰團也在底拉西烏姆會戰中消亡,原有的中央軍-地方軍體制也瓦解了。因此,阿萊克修斯一世不得不全面推廣採用普洛尼亞制(Pronoia)。
在普洛尼亞制實行之初,大部分采邑主都來自科穆寧家族。采邑主與軍區制的結合最終導致帝國的封建化,作為大地主的督軍逐漸割據一方,普洛尼亞制也逐漸從采邑制蜕變為封建制,都督區和督軍區也逐漸轉變為獨立性更強的“公國”。
2. 尾聲
隨着軍區制的衰落,在十三世紀時,strategos 一詞開始指一般意義上的“將軍”而不是軍區將軍。在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攻破君士坦丁堡後,拜占庭流亡政權尼西亞帝國曾經一度復興過軍區制,並在東歐國家的幫助下消滅了十字軍和威尼斯人建立的拉丁帝國,但皇帝的分封很快毀滅了剛剛復興的軍區制,並讓本已一貧如洗的帝國從此一蹶不振。1453年,奧斯曼人進攻君士坦丁堡時,軍區制和與軍區制相關的名詞已經在這片土地上徹底消失了 [2] 

軍區制組織結構

軍區制軍官階層

  1. 督軍和軍區將軍
在十世紀大部分軍區由軍區將軍Strategoi)指揮。十一世紀起,軍事權力逐漸集中到都督(Dux)和督軍(katepano)手中,到十二世紀時,大部分軍區長官都成為“都督”,軍區將軍的權力逐漸侷限於軍事。此外,奧普希金軍區長官稱為“野戰軍司令”(Komes/ Comes),奧普提馬通軍區長官稱為“長官”(Domestikos/ Domesticos)。
軍區首腦配備全職的百人私人衞隊(Spatharioi),由百夫長(Kentarchai spathariorum)指揮。這支衞隊數量各軍區各不相同。
2. 其他軍區行政官員
軍區將軍有行營統領(希臘文:κόμης της κόρτης;英文:Count of the Tent)作為輔助。此外,軍區將軍還有三個行政官員助理——管理財政(包括軍餉)的書記長Protonotarius),管理法律、監督吏治的裁判官Praetor)和管理税務、兵源和其他收入的登記官Chartularius/ Chartulary)。
十一世紀後,軍區將軍的行政權力逐漸被流官的司法官kritai)取代。司法官原本也是軍區將軍的屬官,但在十一世紀中期之後便不再對軍區負責。
3. 其他軍區將領
軍區將軍之下為軍區副將(turmarchs/ topotērētēs ,或譯萬夫長/ 守備),通常由軍區將軍的代表(ek prosōpou)擔任,品級為白衣侍衞(kandidatos)、帶御器械spatharios)或是帶御器械白衣侍衞(spatharokandidatos)。東部軍區的軍區副將年俸為216諾米斯瑪塔,西部軍區的軍區副將年收入為144諾米斯瑪塔。有時以古名“旅長”(希臘文:μεράρχης,merarchēs)代指。
軍區副將之下有千夫長(drungary)、旗長(Komes/ kometes)以及步軍百夫長(centarch)、馬軍百夫長(count of the hetaeria)、掌管十人小隊的什長(decarch)、以及掌管五十名騎兵的馬軍小隊長(tribune)等等基層軍官。

軍區制農兵階層

軍區部隊的主要成員為農兵(stratiotai),他們以世襲的兵役(strateia)來換取土地。農兵平時務農、戰時赴戎。兵役-土地制度最基本的原則是,保證農兵家庭對所屬土地不可侵犯的世襲權力 (stratiotikos oikos)。只要繼承父輩的軍事義務,農兵的長子便可以繼承土地。
軍區步兵
軍區步兵(2張)
農兵主要依靠土地生活,領取一份固定的微薄薪水(rhoga)作為補貼,按照四年一輪換的制度(君士坦丁七世在十世紀稱之為 “舊制度”)發放。部隊也按種類分發各種口糧(annonae)和飼料(capitus),或者在每次皇帝登基之時以及其後每五年一次,換算成等價的現金髮放(按照固定的匯率)。除此之外,他們也享受除了基本税收、土地税(synone)和房產税(Kapnikon)以外的税收豁免。作為相對富裕的自耕農,許多軍區士兵有僕人甚至奴隸,但也正如利奧六世在《戰術》中所説,只有收入較高的農兵才能擁有優質的裝備。大部分農兵則相對貧困,因此尼基弗魯斯一世在九世紀初立法規定幾名窮困的士兵用收入共同供養一名士兵的裝備,而巴西爾二世推出的聯保税法(allelengyon)則要求大地主為自耕農們支付額外的税金。
農兵裝備通常不達標,而且往往無法保證統一形制。儘管還有像君士坦丁堡中央部隊那樣穿同一顏色軍服的情況,但最好的情況也只有盾牌、槍上的旗幟和紋章是以軍區為單位統一形制的。即使在他人幫助下也沒有能力供養一名裝甲騎兵的人會被逐出軍區農地,成為非正規軍(俗稱“偷牛賊”),負責為帝國的諸多堡壘運送補給。逃兵也受同樣的懲罰。

軍區制行政區劃

軍區制同時也是一種行政管理制度。十世紀時,在軍區制下的東羅馬帝國地方政權以如下方式組織:
  • 一級行政區是都督區或是督軍區,其長官為都督或督軍
  • 二級行政區為軍區,其長官為軍區將軍。
  • 三級行政區為旅,其長官為軍區副將。管理範圍通常為一座堡壘及周邊地區。

軍區制軍隊建制

由於各軍區建立的時間有前有後,其人數、兵種也不同,因此在編制上也不一樣。
  • 每個軍區部隊(themata)由軍區將軍指揮;
  • 每個軍區部隊下轄2~4個旅(turma/ turmae,或譯支隊、中隊),由軍區副將指揮;
  • 每個旅下轄2~3個千人隊(dhoungoi moirai),由千夫長指揮。
  • 每個千人隊下轄5個二百人隊(pentarchiai/ banda,或譯旗 ),由旗長指揮。
  • 每個二百人隊下轄兩個百人隊,由步軍百夫長或馬軍百夫長指揮;或下轄五個四十人隊,由 kentarchai pentekontarchai 指揮。所謂“四十人隊”,指長期不滿編的五十人隊(allaghia hekatontarchia)。

軍區制規模與軍區

據利奧六世的《戰術》記載,每個軍區可以提供多達4000人的頂級騎兵,他稱之為 Kataphracioi,大概騎乘着有全馬甲或半馬甲的戰馬,而其他部隊大概裝備和訓練都達不到這一水平。緊急時刻,召集臨近軍區的頂級部隊迎敵效果明顯比用二流部隊防禦要好。利奧也指出,不必召喚超過4000人的援軍,東部軍區就可以集結三萬騎兵迎敵,並保留一支健全的預備隊。
此外還有軍區步兵,但他們留下的信息很少。他們有可能無法獲得軍區騎兵那樣的軍屯農地,而是靠臨時徵召集結,儘管也有一些人被長期僱用,在永固工事中服役。《戰術》模糊的提及每個軍區大約能召集 24000 步兵,可能也和騎兵那樣分成一等和二等,他們可能大部分是輕裝部隊。
東部各軍區
轄區不同,人數不同的各軍區部隊數量很明顯各不相同。而據兩位阿拉伯地理學家伊本·法基赫(Ibn al-Fakih al-Hamadhani)和科達瑪(Kudama b.al-Djafar al-Katib)於十世紀初的記錄,各東部軍區的部隊數量如下(兩人的數據很可能僅僅計算了作為拜占庭軍隊支柱的騎兵) [6] 
十世紀初各東部軍區的部隊數量
名字
數量(伊本版/科達瑪版)
中文
希臘文
英文
安納托利亞軍區
Θέμα Άνατολικῶν
Anatolics
15000/15000
色雷西亞軍區
Θέμα Θρᾳκησίων
Thrakesion
10000/6000
喀爾狄亞軍區
Θέμα Χαλδία
Chaldia
10000/4000
亞美尼亞軍區
Θέμα Άρμενιάκων
Armeniacs
9000/9000
布塞拉里亞軍區
θέμα Βουκελλαρίων
Bucellarians
8000/8000
奧普希金軍區*
Θέμα Ὀψικίου
Opsikion
6000/6000
帕夫拉戈尼亞軍區
θέμα Παφλαγονία
Paphlagonia
5000/5000
塞琉西亞軍區
θέμα Σελευκείας
Seleukeia
-/5000
馬其頓軍區
θέμα Μακεδονία
Macedonia
5000/-
色雷斯軍區
θέμα Θρᾴκης
Thrace
5000/-
卡帕多西亞軍區
θέμα Καππαδοκία
Cappadocia
4000/4000
哈爾希安軍區
θέμα Χαρσιανόν
Charsianon
4000/4000
奧普提馬頓軍區
θέμα Ὀπτιμάτων
Optimaton
4000/4000
科洛尼亞軍區**
θέμα Κολωνείας
Koloneia
約6000人
美索不達米亞軍區**
θέμα Μεσοποταμία
Mesopotamia
約4000人
塞巴斯提亞軍區**
θέμα Σεβαστείας
Sebasteia
約4000人
利坎多斯軍區**
Θέμα Λυκάνδου
Lykandos
數千人
總計:
約100000/85000
* 此時可能已經因之前頻發的暴亂(最後一次暴亂記錄出現於773年)而被拆分。
** 以下軍區被伊本和科達瑪遺漏。
*** 斜體軍區改編自要衝區。
西部軍區與海上軍區
兩人的記錄中沒有包括西部軍區。西部軍區總是被當作比有更重要的戰略意義的東部軍區低一級的機構,部隊編制也似乎相應的少一些,如尼科波利斯、凱法利尼亞軍區僅有1000人,西西里和希臘也僅有2000人:
十世紀的海上軍區和西部軍區
類型
名稱
中文
希臘文
英文
海上軍區
基比拉奧特軍區
θέμα Κιβυρραιωτῶν
Cibyrrhaeots
愛琴海軍區
θέμα τοῦ Αἰγαίου Πελάγους
Aegean Sea
薩摩斯軍區
θέμα Σάμου
Samos
克里特軍區
Θέμα Κρήτης
Crete
凱法利尼亞軍區
θέμα Κεφαλληνία
Cephallenia
陸軍軍區
伯羅奔尼撒軍區
θέμα Πελοποννήσου
Peloponnesos
尼科波利斯軍區
θέμα Νικοπόλεως
Nikopolis
希臘軍區
θέμα Ἑλλάδος
Hellas
西西里軍區
θέμα Σικελίας
Sicily
倫巴迪亞軍區
θέμα Λογγοβαρδία
Langobardia
斯特里蒙軍區
θέμα Στρυμόνος
Strymon
塞薩羅尼卡軍區
Θεσσαλονίκη
Thessalonika
都拉齊翁軍區
θέμα Δυρραχίου
Dyrrachium
達爾馬提亞軍區
θέμα Δαλματίας
Dalmatia
赫爾松軍區
θέμα Χερσῶνος
Cherson
* 斜體軍區改編自要衝區。
十一世紀後的小軍區和新軍區
在軍區制的頂峯時期,東羅馬帝國在東、西部都實現了擴張,在意大利、巴爾幹、安納托利亞建立了一系列新軍區,同時安納托利亞地區建立了眾多小軍區、又稱“亞美尼亞式”軍區。多數記載在《拜占庭百官志》(Escorial Taktikon)中。
十二世紀後,科穆寧王朝、尼西亞帝國也建立了一系列軍區。然而此時作為一種經濟、政治制度的軍區制已經不存在了。
十世紀末以來的小軍區和新軍區
類型
名稱
存續時間
備註
中文
希臘文
英文
小軍區
阿爾澤
Ἄρτζε
Artze
約970~1049年
由依伯利亞軍區管轄
Ἄνιον
Ani
1045~1064年
受依伯利亞軍區管轄
六城
Ἑξακωμία;
Ἑξάπολις
Hexakomia;
Hexapolis
約970~1070年
在利坎多斯軍區和美利提尼軍區之間
埃德薩
Εδέσσης
Edessa
1032~1086年
先後受美利提尼軍區、幼發拉底諸城軍區管轄
薩莫薩塔
Σαμόσατα
Samosata
958~1071年
受幼發拉底河畔諸城軍區管轄
曼齊克爾特
Ματζικέρτ
Manzikert
1000~1071年
受瓦斯普拉幹尼亞軍區管轄
特夫裏克/
利奧托科密
Τεφρικής/
Λεωντοκώμης
Tephrike/
Leontokome
約940~1071年
受刻爾齊尼軍區管轄。今土耳其迪夫裏伊
赫贊農
Χόζανον
Chozanon
約950~1071年
屬刻爾齊尼軍區管轄。今土耳其通傑利省
哈貝茲吉翁
Χαρπεζίκιον
Charpezikion
10世紀中後
阿薩莫索塔/
阿斯莫薩東/
阿莫索塔
Ἀρσαμόσατα/
Ἀσμόσατον/
Ἀρσαμόσατα
Arsamosota/
Asmosaton/
Armosota
約938~1050年
屬美索不達米亞軍區管轄。今土耳其埃拉澤省
哈爾皮特
Χάρπετε
Charpete
約938~1071年
哈夫茲金
Χαυζίζιον
Chavzizin
約940~1071年
屬美索不達米亞軍區管轄。今土耳其賓格爾
羅曼努斯堡
Ῥωμανούπολις
Romanoupolis
約970~1071年
Τάραντας
Tarantas
約970~1040年
由倫巴迪亞軍區管轄
米拉薩和
米蘭奴迪翁
θέμα Μυλά[σ]σης
και Μελανουδίου
Mylasa and
Melanoudion
1143年
科穆寧朝時建立,分割部分色雷西亞及基比拉奧特組成。
新堡
Νεόκαστρα
Neokastra
1162~1173年
邁安德
Μαιάνδρου
Maeander
1204年後建立
尼西亞朝時建立,後併入南色雷西亞軍區
卡瑪
Κάμα
Kama
約970~?
具體地點未知
東部軍區
塞浦路斯
Θέμα Κύπρου
Cyprus
965~1185年
依伯利亞
θέμα 'Ιβηρίας
Iberia
約1022~1074年
其長官稱督軍,但多由喀爾狄亞督軍兼任
狄奧多西堡
Θεοδοσιούπολις
Theodosiopolis
949~979年
十一世紀後併入依伯利亞軍區
德爾塞尼
Δερζηνῆ
Derzene
約950~1071年
屬喀爾狄亞督軍區
幼發拉底
河畔諸城
Παρευφρατίδαι
Πόλεις
Euphrates Cities
約1032~1071年
屬美索不達米亞督軍區
刻爾齊尼
Κελτζηνή/
Κελεζηνή
Keltzene/
Kelezene
十世紀末~1071年
美利提尼
Μελιτηνή
Melitene
約970~1071年
塔隆
Ταρών
Taron
約966~1071年
皆由附庸國改制而成,屬瓦斯普拉幹尼亞督軍區
瓦斯普拉幹尼亞
Βαασπρακανία
Vaspurakania
1021~1071年
西部軍區
波列綸/
新斯特里蒙
Θέμα Βολερού;
Νέου Στρυμώνος
Boleron;
Neos Strymon
約970~1340年
拆分斯特里蒙軍區而來。今希臘羅多彼州
保加利亞
Θέμα Βουλγαρίας
Bulgaria
1018~約1204
其長官稱為督軍
卡拉布里亞
Θέμα Καλαβρίας
Calabria
902~約1060
西西里軍區殘部組成
盧卡尼亞
Θέμα Λευκανίας
Lucania
約968~1050年
拆分倫巴迪亞而來
帕拉頓納翁/
帕里斯特隆
Θέμα Παριστρίου/
Παραδούναβον
Paristrion/
Paradounavon
1020~12世紀末
其長官稱為督軍
錫爾米烏姆
θέμα Σιρμίου
Sirmium
1018~12世紀末
今塞爾維亞、波黑一帶
督軍區
意大利
Ἰταλίας
Italy
965~1071年
阿馬爾菲那不勒斯等附庸也歸屬意大利督軍區管轄
安條克
Ἀντιόχεια
Antioch
969~1084年
一般由東方禁軍長官(Domestic of the Schools of the Orient)兼任督軍
喀爾狄亞
Χαλδία
Chaldia
969~1204年
塞薩羅尼卡
Θεσσαλονίκη
Thessalonike
971~1430年
-
阿德里安堡
Ἁδριανούπολις
Adrianople
971~1369年
-
拉斯
Ρας
Ras
約971~976年
今塞爾維亞
美索不達米亞
Μεσοποταμία
Mesopotamia
976~1071年
-
瓦斯普拉幹
Βαασπρακανία
Vaspurakan
1021~1071年
由附庸國改制而成

軍區制軍區制的作用

  1. 軍區制適應了拜占庭當時的軍事需要,部分解決了兵源和軍費上的困難,緩和了外族入侵的危機,為其軍事力量的復興創造了有利條件;加強了拜占庭帝國的國防力量。
  2. 由於軍區制推行,使小農經濟勃興,國家税收增加,財政狀況根本好轉。同時安定的政治局面又為以城市為中心的工商業繁榮創造了外部條件;
  3. 通過推行軍役土地制和屯田制穩定了社會各階層,使人口流動中的無組織狀態得到控制,緩和了尖鋭的社會矛盾;
  4. 軍區制也促進了以大地產為後盾的軍事貴族的興起,形成了與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據勢力,最終導致小農破產,這是軍區制的消極影響。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