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車鎮鄉

鎖定
舊鄉名。詳見車王鎮。原車鎮鄉地處山東無棣縣中西部,面積145.8平方千米,轄74個村委會,74個自然村人口49424人,其中回族人口5000餘人,是全縣最大的少數民族聚居區。鄉政府駐車鎮村,郵編251913。
中文名
車鎮鄉
別    名
所屬地區
山東濱州市無棣縣
地理位置
山東無棣縣中西部
面    積
145.8 km²
下轄地區
轄74個村委會,74個自然村
政府駐地
車鎮村
郵政區碼
251913
人口數量
49424人

車鎮鄉歷史沿革

車鎮古稱車店,北宋稱車店鎮,為北宋無棣縣三大重鎮之一。明屬無棣縣西鄉,清中葉為時雨鄉,宣統年間為西區,1925年為無棣縣三區。1946年為車鎮區,1957年2月為車鎮鄉,1958年建車鎮公社。1958年9月為先鋒公社,1984年5月改為車鎮鄉。 [1] 
1996年,車鎮鄉面積85平方千米,人口2.9萬人,轄車南、車中、車東、西劉屯、東劉屯、蘆郭、大葫蘆頭、小葫蘆頭、邢家邢王、劉家邢王、藺家邢王、大王邢王、楊家邢王、大李邢王、呂家邢王、朱李張、朱家、二郎廟、北馬家、範道口、白鶴觀、小張邢王、孟家邢王、小李邢王、李辛、鵓鴿王、五道廟、河西崔家、王家、孟家、三高、小穆家、坡莊、蔣橋、西鄧、東鄧、段家莊、賈家、李家、後掛口、中掛口、前掛口、温家廟43個行政村; [1] 
1968年建大王公社,1982年更名大楊公社。1984年改車鎮鄉、大楊鄉。大楊鄉面積60.8平方千米,人口1.9萬,回族人口占16%,轄大楊、翟家、瓦老、後劉東、後劉西、北雙廟、蔡什、宋什、大武、小武、小王、大王莊、便宜店、張連蒲、梁什、五營後村、五營中村、侯家、小張、崔家、西李之口、東李之口、胥家、崔什東、崔什西、顧什、李什、於家、楊中流、信家、温楊31個行政村。 [1] 
1997年2月25日,撤銷大楊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車鎮鄉。(魯政函民字[1997]8號) [1] 
2010年6月,撤銷車鎮鄉,設立車王鎮。(魯政函民字[2013]45號) [2] 

車鎮鄉經濟狀況

車鎮鄉 車鎮鄉
車鎮鄉民營經濟發達,是魯北最大的漁網加工、皮革加工基地和牛羊交易集散地。全鄉有錦綸絲加工企業2家,漁網專業村15個,網機1967台,從業人員3000人。全鄉有3家大型皮革加工企業,年加工牛皮300餘萬張。2003年建成的五營牛羊交易市場,日交易量200餘頭。2007年,車鎮鄉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全縣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全縣88項重點工作和“631”重點工程,解放思想,幹事創業,加快發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2007年全鄉GDP6.6億元,比上年增長21%;2007年財政總收入1715.74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82.56萬元,比上年分別增長47.59 %和20%;全鄉人均純收入4327元,比上年增長16.7%。2007年全鄉招商引資3.8億元,實現了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車鎮鄉自然資源

車鎮鄉鄉內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津汕高速公路、大濟路、車泊路、海港路和準備建設的黃大鐵路穿境而過,是北上京津塘,南下蘇滬粵的必經之地。津汕高速無棣境內唯一的出口就在車鎮鄉,庫容1000萬立方米的三角窪水庫和一座220千伏輸變電站坐落該鄉,境內還擁有35千伏供電所兩處,全鄉實現了自來水、柏油路、電話、有線電視村村通。大楊、車鎮兩個工業園區已初具規模,入户企業達9家,其中規模企業3家。2005年全鄉GDP突破3.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924元,實現地方財政收入291萬元。車鎮鄉具有豐富的產業優勢。是全縣糧棉棗畜主產區。

車鎮鄉城鎮建設

車鎮鄉 車鎮鄉
該鄉經濟發展全局和羣眾生產生活的民生工程。不斷完善大楊、車鎮兩大園區配套建設,規劃建設了五營工業園區,搭建了良好的招商引資平台;不斷加大對車鎮商貿園區及小城鎮的建設力度,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先後完成了文化路、車泊路、興車路、院東路、商貿城中心路綠化、硬化,總長度4500米,完成了路燈照明、人行道和地下排水管網等工程,總投資達1200多萬元。2007年2月份,由香港金星房地產開發公司興建的金鑫商貿城、天津鑫鑫開發公司興建的鑫鑫商貿城和匯金房產開發公司興建的匯金商城相繼開工建設,形成了車鎮商貿城集羣,總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商貿城規劃商鋪600多個,攤位1000多個。商貿城已於2007年12月交付使用,原車鎮集貿市場也整體遷入,極大地促進了全鄉及周邊地區的商貿流通業、餐飲服務業和交通運輸業。2007年12月,全市經濟觀摩會對該鄉商貿園區建設進行了觀摩,對該鄉城鎮和商貿園區建設給予了高度評價。2007年投資140多萬元建設“敬老院老年公寓樓”、五營回民敬老院,投資400多萬元建設的“車鎮寄宿制中學”已投入使用;投資1200多萬元“安康”住宅小區和投資230多萬元“車鎮文體廣場”等項目主體已完工。2007年園區建設項目共投入資金9800多萬元。城鎮面貌和服務功能進一步得到改善。車鎮鄉實現了農、工、商和城鎮建設同步發展的良好局面。在2007年半年、年終縣考核中,該鄉小城鎮建設位居全縣第一。

車鎮鄉招商環境

車鎮鄉 車鎮鄉
該鄉與濱海新區成功對接後,率先在天津設立了駐濱海新區辦事處,與友好鄉鎮幺六橋鄉進行了多次友好互訪,使鄉政府領導班子思想得到進一步開放,招商視野進一步開闊,招商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2007年,肉食雞分割、利建皮件、拌合站、碣石山成品油、鴻豐棉花等一大批項目相繼建成投產。鑫意針織、歐利亞服裝、標準化養殖、種雞孵化、耐火材料、塑料製品等項目都已分別在大楊、車鎮園區開工建設。截至年底,落户大楊、五營、車鎮園區的項目共有27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3家。放手發展民營經濟。漁網加工業已發展成為全鄉第四個支柱產業,全鄉擁有各型網機1967台,從業人員8000人。狠抓安全生產,與各企業法人簽定了安全責任書,並實行定期檢查,年內無一例安全責任事故發生。

車鎮鄉社會事業

1、基礎教育不斷加強。進一步鞏固“普九”成果,全鄉義務教育鞏固率為99%,初中在校生升高中率穩定在80%以上。投資440萬元建設了寄宿制中學及其宿舍樓、餐廳樓於2007年7月份全部投入使用;落實定點小學基礎設施配套建設;重視少數民族教育事業,2007年9月啓動了五營回民學校教學樓建設工程。 2、民政優扶效果顯著。真情關懷弱勢羣體,不斷加大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力度,農村低保由145户199人增加到1235户1429人;投資230多萬元新建了車鎮敬老院和五營敬老院,改善了集中供養條件,集中供養率達到90%。
車鎮鄉 車鎮鄉
3、計劃生育步入正規。計生五率、表冊檔案、國策宣傳、優質服務、優惠政策兑現等工作實現了正規化管理,人口計劃執行良好,全鄉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以內,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內。
4、初級衞生保健達標。投資400多萬元規範化建設了車鎮中心衞生院及其配套設施,提高了綜合醫療水平;深入實施農村新型合作醫療,2007年全鄉農民參合人數41229人,參合率達92.4%,建設了大楊、朱高等多處農村中心衞生室,人民羣眾的就醫問題得到改善。
5、體育事業蓬勃發展。深入開展全民健身運動,人民身體素質明顯提高。繼該鄉籍女運動員徐玉華奪得63公級亞運會柔道冠軍後,該鄉籍女運動員徐麗麗、楊彩霞又在2007年全國第六屆城運會分別奪得63公斤級、68公斤級柔道冠軍和第五名的好成績,用實力印證了車鎮鄉良好的體育基礎教育和濃厚的強身健體氛圍。2007年我鄉被評為“全省億萬農民健身運動先進鄉鎮”。
6、民主法制建設紮實有效。認真落實“135”工作機制,堅持每月5日“民主議政日”活動的正常開展,抓好政務、村務公開,依法進行村民自治,抓好農村財務“雙代管”工作和村公章、合同、債權代管工作,堅持村級財務每月報帳制度,使農村財務管理透明度大大提高。2007年該鄉温廟、小張邢王、宋什等3個村被評定為“全縣政務公開示範點”。
7、社會大局保持穩定。深入開展普法教育,全民法律意識明顯提高;抓好信訪工作,每月3日做好“信訪日”活動,熱情接待羣眾的來信來訪;認真抓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社會治安良好,鄉村安全網絡健全,落實重點區域、重點村責任人制度,及時排查調處各種矛盾糾紛。年內全鄉無重大刑事案件和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全鄉社會穩定、羣眾安居樂業。
車鎮鄉 車鎮鄉
8、少數民族工作取得可喜成績。解除回族五保老人的後顧之憂,在五營村建設了全市第一所回民敬老院;加快新農村建設,2007年,五營伊安住宅小區全面啓動。同時,發揮少數民族羣眾發展經濟的優勢,引導他們抓好畜牧養殖業和屠宰業,羣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以全縣第一個黨支部革命業績陳列館為依託,大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五營村與武警邊防支隊於2007年締結了“雙擁”共建單位。
9、文明建設深入開展。認真抓好文明單位及文明村的創建和鞏固提高,着力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深入開展“誠信、友善、守法、奉獻”主題教育活動;大力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全力治理農村“髒亂差”,徹底整治“三大堆”,並落實了長效機制。村級辦公場所及文化活動室建設上水平、上檔次,年內共完成村級辦公、文化場所建設19處;深入推進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全鄉公民綜合素質、生活質量,文明程度明顯提高。五營張家從立國“老百姓”事蹟被省市媒體廣泛宣傳報道,白鶴觀村翟洪蘭被評為“全市十大孝星”之一。蔣橋村連續第3年被評為“市級文明村”,2007年我鄉被評為“市級文明鄉鎮”,小張邢王村被評為“市級文明村”。

車鎮鄉農業發展

車鎮鄉 車鎮鄉
鄉黨委政府始終把農業作為基礎產業,高度重視。緊緊抓住該鄉作為全省第二批扶貧鄉鎮這個機遇,農業和農村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完善了幸福河、德惠新河多處取水點的水利配套工程,使全鄉黃灌面積達到7萬畝。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截止2007年底,全鄉小棗面積17000畝76萬株、冬棗面積5100畝17萬株;大力實施“棗業富民”工程,2007年新建成片林4500畝,農田林網4800畝,棗標準化生產示範園5個,3500畝,全鄉6000畝棗園落實了標準化生產管理;穩步推進棉花生產,2007年棉花種植面積29800畝;大力發展畜牧業,擴大養殖規模,到2007年底,全鄉存欄大牲畜1.3萬頭、羊1.8萬隻、豬1.3萬頭,標準化養雞大棚達到400個,年出欄肉雞達到1000多萬隻,使支柱產業轉變為全鄉的經濟優勢。全面落實中央對農業的補貼,兑付農業直補資金243萬元。認真實施勞動力轉移,突出解決零就業。在2007年積極組織開展“解決城鄉家庭零就業年”活動,通過多種形式對務工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加快勞動力就地轉移和外出務工,該鄉在全縣率先完成了2007年解決零就業工作,並建立了切實可行的長效機制。

車鎮鄉企業風采

無棣鴻豐棉漿科技有限公司
無棣鴻豐棉漿科技有限公司 無棣鴻豐棉漿科技有限公司
該項目由德州樂陵市鴻通棉油有限公司董事長邵長祥先生注資3456萬元組建的。該項目佔地300畝,項目區由棉花收購區、棉花加工生產線、棉漿生產線、產品儲存區、科研辦公及輔助區6部分組成。建築總面積達36000平方米,項目引進國際先進的棉花加工生產設備,形成全方位、多級別皮棉加工能力,生產工藝採用在對棉花深加工後,再將棉籽短絨剝光加工成棉漿,以生產棉仁蛋白,將大大提高產品的附加值。該項目計劃總投資5000萬元,預計2006年9月份竣工投產。目前,棉花生產車間已基本竣工,正在設備安裝階段。辦公樓、科研樓、宿舍樓以及棉花收購平台正在建設,項目建成後,年產皮棉2.5萬噸、處理棉籽5.5萬噸、純正色拉油3萬噸、棉仁蛋白3萬噸、棉漿5萬噸,年可實現銷售收入6億元,創利税6180萬元。
濱州亞泰油棉有限公司
濱州亞泰有限責任公司 濱州亞泰有限責任公司
濱州亞泰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以油棉加工和飼料生產及肉牛養殖為主導的民營企業,以收購加工棉花生產棉短絨、棉籽油、棉 、棉皮以及飼料等產品,集技術開發、生產和貿易於一體的綜合性、科技型股份制民營企業。1995年1月,由董事長蔡清祿發起2名自然人成立了濱州亞泰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金800萬元。現有員工238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62人。公司總資產7030萬元,固定資產2967萬元,淨資產3093萬元。擁有及軋花、剝絨、榨油、浸出、精煉於一體的成套生產加工設備及全套飼料加工設備。現有軋花生產車間2處,剝絨車間2處,榨油車間一處,浸出車間一處,飼料生產車間一處,肉牛養殖場一處。現有90型軋花機2台,98型軋花機2台,6MR-141A型剝絨機37台,160型打包機2台,日處理原料200噸植物油浸出生產線一條。年可加工皮棉1.1萬噸,毛棉籽6萬噸,產棉短絨5760噸,棉籽油8100噸、棉 31200噸,棉皮13200噸,生產優質蛋白飼料2萬噸,出欄肉牛500多頭。

車鎮鄉主要景點

革命業績陳列館
車鎮鄉 車鎮鄉
在中共無棣縣第一個支部建立72週年之際,中共無棣縣委統戰部為加強黨的革命傳統教育和進一步宣傳貫徹黨的民族政策,經研究決定在革命先驅馮景恩同志的誕生地,即中共無棣縣第一個支部舊址車鎮鄉五營村建立中共無棣縣第一個支部革命業績陳列館,作為無棣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向全縣人民隆重推出,該館的隆重推出,以期展示“七十二載黨旗指引革命路,五營六村回漢同心奔小康”的壯麗畫卷,並鼓舞各族人民在新的革命征程中團結進步再創輝煌!該陳列館展出的第一部分是“烽火篇”。“烽火篇”的內容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集中介紹中共無棣縣第一個支部——五營村黨支部建立的歷史背景、組織概況,以及黨支部書記馮景恩的年表。“烽火篇”的第二部分,重點介紹馮景恩同志的光輝業績。
李佐車墓
李佐車墓俗名“保全廟”,位於縣城北17公里的車鎮鄉車鎮村北0.5公里處。民國《無棣縣誌》載,“漢廣武君李佐車墓,城北三十里。”1955年立案。1964年,經省批准,對該墓進行挖掘。該墓為一長方形磚券墓室,墓室入口曾遭破壞,在墓門內發現背鐵鏈人骨架一具,墓室四壁彩繪尚存,墓主及隨葬品全無,現已平毀。
樊噲墓
樊噲墓位於車鎮鄉二郎廟村村南0.5公里處。古墓封土高兩米,佔地約200平方米。樊噲,西漢開國元勳。秦末隨劉邦起事抗秦,攻城奪寨,戰功顯赫,官至左丞相。相傳漢惠帝六年(前189年),樊噲平亂路過今二郎廟村一帶,突發暴病身亡,葬於此地。
保全廟
保全廟位於車鎮村北0.5公里處。名曰廟,實為李佐車之墓。稱墓為廟,體現了當地民眾對李佐車的愛戴。漢高祖三年(前204年),韓信出奇兵,斬陳餘,擄趙王,一舉滅趙後,採納李佐車“按甲休兵,鎮趙安民,以兵威説降,齊燕可定”的建議,不戰而屈人之兵。李佐車之計,避免了戰事,保全了一方百姓的家園。人們對他感恩有加,尊稱李佐車墓為“保全廟”。逢年過節,人們前來上香磕頭,企求保全,歲歲平安。
白鶴觀遺址
白鶴觀遺址位於車鎮鄉白鶴觀村西首,原為唐代所建道教廟宇,毀於何年失考。今廟基為隆起高地,南北長54米,東西寬26米,高出地面0.5米。遺址東側有一古槐,樹高8米,幹圍3.19米,冠徑10.6米,樹身有空洞,但仍生機盎然,狀如傘蓋。據《楊氏家譜》記載,樹齡千年以上。2002年11月被定為縣級重點文物。

車鎮鄉著名人物

車鎮鄉張鳴岐

張鳴岐(1875~1945),字堅白,一作健伯,號韓齋,車鎮鄉段家村人。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舉人,次年會試落選,留南學讀書。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就館於廣東布政使岑春煊家,因代擬的奏摺深受光緒帝嘉許,得到岑的器重,隨充岑幕僚。1906年12月,任廣西布政使,署理廣西巡撫,翌年實授。1910年署理兩廣總督,1911年4月兼署廣州將軍,並實授兩廣總督。1945年9月病逝於天津。

車鎮鄉張鎛

張鎛(1911—1999年),建築學家,一級工程師。祖籍山東無棣車鎮鄉段家村人,其父為張鳴歧曾任兩廣總督。早年,他受業於建築大師梁思成門下,1934年畢業,畢業後又長期在另一位建築大師楊廷寶身邊工作,這使他業務上突飛猛進。1948年任廣州穗所主任建築師。1951年至今在北京市建築設計院工作,現任總工程師兼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院建築結業組組長。是第三、四屆政協常委,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建築學會第三、四屆常務理事,北京土木建築學會理事長兼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主持設計的工程有:人民大會堂,友誼醫院主樓、新僑飯店、友誼賓館、自然博物館、文化部新樓等。曾是國際俱樂部、友誼商店及十六層公寓等現代化建築物規劃設計的顧問。還積極參與了北京市的城建規劃工作。

車鎮鄉出土文物

五銖錢
五銖錢,1977年,在車鎮村出土了西漢古錢幣。該幣直徑2.5毫米,中間方孔邊長11毫米,重4.1克,正面鑄“五銖”二字,總計百餘枚。經考證,該幣為西漢五銖幣,是目前無棣出土文物中年代最早的貨幣之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