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距瓣豆

鎖定
距瓣豆(Centrosema pubescens Benth.)是豆科距瓣豆屬植物,多年生草質藤本。各部分略被柔毛,莖纖細。葉具羽狀3小葉;托葉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2-3毫米,具縱紋,宿存。總狀花序腋生;總花梗長2.5-7釐米。莢果線形,長7-13釐米,寬約5毫米;種子7-15顆,長橢圓形,無種阜,種臍小。花期11-12月。 [1] 
距瓣豆原產於熱帶南美洲,分佈東南亞各國。中國廣東、海南、台灣、江蘇、雲南有引種栽培。距瓣豆喜温熱濕潤的氣候條件,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均生長良好。 [1-2] 
該種為優良綠肥和覆蓋植物;莖葉可作飼料。 [1] 
(概述圖參考來源: [3] 
中文名
距瓣豆
拉丁學名
Centrosema pubescens Benth. [4] 
別    名
蝴蝶豆
山珠豆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豆目
豆科
距瓣豆屬
距瓣豆
命名者及年代
Benth.,1838

距瓣豆形態特徵

距瓣豆
距瓣豆(12張)
多年生草質藤本。各部分略被柔毛,莖纖細。葉具羽狀3小葉;托葉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2-3毫米,具縱紋,宿存;葉柄長2.5-6釐米;小葉薄紙質,頂生小葉橢圓形、長圓形或近卵形,長4-7釐米,寬2.5-5釐米,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鈍或圓,兩面薄被柔毛;側脈纖細,每邊5-6條,近邊緣處聯結;側生小葉略小,稍偏斜;小托葉小,剛毛狀;小葉柄短,長約1-2毫米,但頂生1枚較長。
總狀花序腋生;總花梗長2.5-7釐米;苞片與托葉相仿;小苞片寬卵形至寬橢圓形,具明顯線紋,與萼貼生,比苞片大;花2-4朵,常密集於花序頂部;花萼5齒裂,上部2枚多少合生,下部1枚最長,線形;花冠淡紫紅色,長2-3釐米,旗瓣寬圓形,背面密被柔毛,近基部具一短距,翼瓣鐮狀倒卵形,一側具下彎的耳,龍骨瓣寬而內彎,近半圓形,各瓣具短瓣柄;雄蕊二體。莢果線形,長7-13釐米,寬約5毫米,扁平,先端漸尖,具直而細長的喙,喙長10-15毫米,果瓣近背腹兩縫線均凸起呈脊狀;種子7-15顆,長橢圓形,無種阜,種臍小。花期11-12月。 [1] 

距瓣豆生長環境

距瓣豆喜温熱濕潤的氣候條件,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均生長良好。耐陰性較強,適宜在疏林灌叢中生長,但不耐瘠,不抗寒,瘠地和寒冷均生長不良。 [2] 

距瓣豆分佈範圍

距瓣豆原產於熱帶南美洲,分佈東南亞各國。中國廣東、海南、台灣、江蘇、雲南有引種栽培。 [1-2] 
距瓣豆 距瓣豆

距瓣豆繁殖方法

播種:距瓣豆用種子和插條繁殖。用種子繁殖,播前須經碾磨處理,破除硬實,也可將種子用始温為75℃的熱水浸泡6小時,晾乾後播種。少量種子可用細砂播種(即用種子1份、細砂1份混合摩擦,使種皮擦傷即可)。經過處理的種子,其發芽率可達90%以上。距瓣豆為春播,以3-4月播種為宜。點播,株行距50釐米×50釐米或50釐米×100釐米。每穴下種4-6粒。播種量為每畝0.5-0.6千克。 [2] 
扦插:距瓣豆也可扦插繁殖,即選向陽的、生長粗壯、節間短、芽眼飽滿、每枝不少於3節、長約30釐米的枝條作打插用材。先在苗圃按10釐米×20釐米株行距直插育苗,使帶葉的枝條頂端一節露出地畫,加強管理,待生根抽芽後,即可移入大田種植。 [2] 

距瓣豆栽培技術

距瓣豆對肥水條件要求較高,故以選擇肥沃、濕潤的砂質壤土種植為宜。為使根系發育良好,耕深應為15-20釐米,翻後及時粑地。由於一次種植多年利用,施足基肥甚為重要。要求每畝施廄肥1000-1500千克,過磷酸鈣20千克。整地施肥後挖好排水溝,以備播種。距瓣豆作覆作物時,可與毛蔓豆按1:1成1:2的比例或與爪唯葛藤按4:1的比例混播,用作飼料時可與象草、堅尼草等禾草混播,供建造水久性人工草地用。 [2] 

距瓣豆主要價值

飼料:距瓣豆的莖葉可作牛、羊、兔、豬,雞的青飼料,由於蛋白質含量較高,莖葉柔嫩,所以適口性強,飼餵效果好。距瓣豆每畝可產鮮草2000-2500千克,鮮草中幹物質含量為20-26%,幹物質中粗蛋白質18-20%,粗脂肪2-6%,粗纖維30-38%,無氮浸出物29-41%,灰分6-8.5%,鈣0.8-3.5%,磷0.21-0.44%。籽粒中富含澱粉和蛋白質,每畝可產澱粉609千克,可消化粗蛋白質203千克。 [2] 
生態:距瓣豆是一種優良的耐陰性覆蓋植物,可供橡膠園,果園、香蕉園等覆蓋之用,也可用作沖刷地和風蝕地的水土保持植物。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