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跑部錢進

鎖定
“跑部錢進”指利用地方駐京辦的關係網,在各部委部門跑動“勾通”,達到要項目要資金的目的。不僅“上面”早已“心照不宣”,而且在“下面”更以此為衡量一個幹部能力、政績的重要標準。“跑部錢進”亂象產生的最根本原因是“權力部門化”、“部門利益化”所導致的財政支出隨意性。
2012年3月1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原中紀委副書記劉錫榮在發言時説,現在各地都在“跑部錢進”,給反腐敗工作帶來很大壓力。什麼時候各地駐京辦事處沒有了,就政治清明瞭。
中文名
跑部錢進
定    義
指利用地方駐京辦的關係網,在各部委部門跑動“勾通”,達到要項目要資金的目的

跑部錢進簡介

跑部錢進 跑部錢進
所謂“跑部錢進”,就是説地方各省市縣利用其駐京辦的關係網,在各個部委部門跑動“溝通”,達到要項目要資金的目的。只要在常跑動,想要的錢就來了。對於“跑部錢進”,在國人心目中實際上早已經“心照不宣”。不僅“心照不宣”,而且在地方,還是衡量一個人或者説某位領導幹部是否有能力或者有政績的重要表現。誰能夠在國家部委機關或者其他上級機關搞得到錢,這個人就是能人,就要加以重用。他如果不願意當官,提出其他要求,如跑來的錢與之“分成”、安排家屬子女、親朋好友等,地方政府都是滿口答應並且要實現的。 [1] 
是不是這些“跑”來的錢都歸了地方政府呢?開始的時候,地方政府制定的政策是給予“獎勵”,按跑來的多少的比例“獎”,一般不超過10%,而且還規定不再報銷差旅費等其他費用。為了充分體現“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有的地方後來把獎勵提高到30%、甚至40%。並説,即使給了他90%,我們還是可以得到10%,沒有“賒本”。事情到此並沒有收場,近幾年來,有的人把跑來的資金全部歸了自己,採取的手法是:把錢撥到與自己關係好或者自己管轄得住的單位帳户,然後拿一些“單據報銷”完畢。這些單據有的屬於自己已經開支的費用,有的根本就是開的假髮票。
也有的,既沒有“分成”,也沒有拿“獎金”,但是,卻報銷了許多費用,大多在接待費中入帳。檢查人員提出為什麼有這麼多的接待費,這些單位或者這些單位的人員便振振有詞的回答:“跑資金用的,跑項目用的。” 檢查人員能分清箇中是否都是真實的開支?即使都是真實的開支,檢查人員能説都是合法的開支?
對於箇中的這些不規矩行為,確切的説是異常行為、腐敗行為,地方黨委和地方政府卻一再要求紀檢監察審計機關要開“綠燈”,規定不準查、不准問。如果誰不遵守,要查要問,誰就是破壞地方經濟建設,誰就沒有好“果子”吃。使這種行為愈演愈烈。

跑部錢進正面影響

“跑部錢進”對於地方的經濟發展確實可以起到促進作用,但從另一個方面看,它的危害之大也是不言而喻的。由於上級手中掌握的資金、項目、政策等資源的稀缺性與地方發展的積極性之間的矛盾較大,加之體制等方面的原因,“跑部錢進”這種情況可以説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是不可能杜絕的。而我們又不可能對其放任自流任其氾濫,所以,我們只能是在現有體制下對其進行必要和有效的規範、限制和打擊。

跑部錢進主要弊端

2012年3月10日下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原中紀委副書記劉錫榮在浙江代表團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的全體會議上發言時説,財政支出隨意性很大,各地都在“跑部錢進”,給反腐敗工作帶來很大壓力。存在四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完整性不夠;二是真實性不夠,中央統計的數據和地方統計的數據出入很大。三是科學性不夠,拍腦袋的決策很多,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一年10萬億收入,怎麼分配不科學不透明。科學發展觀,首先應該是科學分配。四是隨意性很大,財政紀律不嚴肅,轉移支付佔了中央財政支出的很大比例。各地都在“跑部錢進”,財政部附近人滿為患,給反腐敗工作帶來很大壓力。什麼時候各地駐北京辦事處沒有了,就政治清明瞭。 [1] 

跑部錢進整治

2010年1月19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和規範各地政府駐北京辦事機構管理的意見》,各地黨委和政府高度重視,經過半年多的時間,除保留50家省級政府(包括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及經濟特區政府駐京辦事機構和296家地市級政府駐京辦事機構外,共撤銷駐京辦事機構625家。當年11月9日,國管局向社會公佈了被撤銷的625家駐京辦事機構名單。
2011年10月7日,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有關負責人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為鞏固清理規範駐京辦事機構工作階段性成果,國管局將組織開展抽查工作,重點檢查已撤銷的駐京辦事機構以各種名義和形式,在北京新設辦事機構或者以駐京辦事機構的名義繼續開展活動等問題,堅決杜絕以變換名稱、轉移駐地等形式變相保留駐京辦事機構等現象。 [3] 
2014年2月,國務院召開第二次廉政工作會議,李克強對2014年政府反腐倡廉工作提出六點要求。其中包括,清理、整合和規範專項轉移支付,切實解決“跑部錢進”問題。 [2] 
2014年2月,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在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財政部針對基層關切的“跑部錢進”和“衙門作風”等問題,進行集中整改,取得了明顯效果。 [4] 

跑部錢進評論

解決這個問題是不是可以從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儘量地逐步分散、削減、縮小和下放一些權力,使稀缺的資源得到平均分配,進而減少權力“尋租”的機會和力度;二是加強對地方及部門的審計、監察力度,斷掉錢的源頭;三是下力氣查處大案要案,保持對腐敗打擊的強勁勢頭,對其產生震懾和遏止。
中國青年報》的一篇文章認為,濰坊撤銷駐京辦是事實,也是大好事。但輿論對“駐京辦”的詬病並非這個機構本身,而是它扮演的不光彩角色。只要決策不透明、不科學,只要有彈性空間存在,只要地方有“跑部進京”的動力,那“駐京辦”仍有存在餘地。或許,有些地方順應機構改革方向、順應民意呼籲而取消了“駐京辦”,但撤掉了“駐京辦”停不了進京路,駐京辦其實在以虛化或其他形式繼續履行着使命。從某種意義上説,“駐京辦”聚焦了過多關注目光,撤掉倒也方便“跑部進京”。
《長江日報》的評論認為,濰坊取消駐外辦也許還有不太完善之處,但從大的方向來看,這至少是一次積極的嘗試。“逐步收編,最終取締。近幾年來,有些地方政府公開出售了一些駐外機構,或者陸續縮減駐外機構數量和規模,這是一種明智且順乎潮流的做法。應該看到,與外界交往固然重要,但做好自己的事情,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才是地方政府最最重要的工作。”一篇《駐外辦如何才能“不折騰”》的文章如此説。
駐京辦的弊端非但公眾熱議,甚至還有以此為題材的文學作品熱銷。看來,駐京辦的存在,在普通民眾看來,無非是納税人的錢多了一個流向,完全多此一舉。但是,濰坊的一嗓子“立定”儘管開了個看似不錯的頭,但這不過是一種自我的行為。對於更多數的駐京辦而言,只有依靠制度、規則以及強有力的監督,喊出“立定”的聲音,才能革除“跑部錢進”的陋習,破除官場某些“潛規則”的毒瘤。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