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玲

(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研究員)

鎖定
趙玲,女,中共黨員,博士,現為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研究員,擔任碩士、博士研究生導師,同時擔任本校中英國際低碳學院雙聘研究生導師。 [1] 
中文名
趙玲
畢業院校
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學位/學歷
博士
專業方向
環境科學與工程
任職院校
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趙玲人物經歷

2008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獲環境工程博士學位;2008-2011年於同濟大學污染控制與資源化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完成博士後研究;2013-2014年於英國愛丁堡大學和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從事訪問學者工作1-2年。
公益方面:多個國際SCI和中文核心期刊審稿人;評審研究生論文;作為上海市場地環境評審專家庫的一員,為本市場地調研和風險評估報告嚴格把關。擔任研究生班主任、環境科學黨支部小組委員、環境科學工會小組長、參加交大思媛講壇等。 [1] 

趙玲教授課程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環境學導論”、“環境工程大實驗”、“固體廢棄物處理處置”英文課等。 [1] 

趙玲研究方向

土壤污染與修復技術及環境過程
生物質固體廢物的處理處置技術
生物質廢物碳固定及能量化利用 [1] 

趙玲學術成果

教學方面,主講本科生課程“環境土壤學”,作為骨幹參講課程包括指導博士生1名,碩士生7名,協助課題組長指導碩博士研究生6名左右,培養本科PRP和大學生創新項目學生20多名。作為骨幹完成教學改革項目“環境學導論課一體化教學模式:問題導向-案例分析-多元考核”,發表教學論文1篇。2017年獲得環境學院青椒賽優勝獎、上海交通大學青椒賽二等獎。
論文著作
Zhao, L.; Zhao, Y.H.; Nan, H.Y.; Yang, F.; Qiu, H.; Xu, X.Y.; Cao, X.D.*, 2019. Suppressed forma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during Fe-preloaded barley straw pyrolysis. J. Hazar. Mater. 121033
Zhao, L.; Nan, H.Y.; Kan, Y.; Xu, X.Y.; Qiu, H.; Cao, X.D.*, 2019. Infiltration behavior of heavy metals in runoff through soil amended with biochar as bulking agent. Environ. Pollut. 254, 113-114.
Nan, H.Y.; Yang, F.; Zhao, L.*; Ma?ek, O.; Cao, XD.; Xiao, Z.Y., 2019. Interaction of inherent minerals with carbon during biomass pyrolysis weakens biochar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ACS Sustain Chem. Eng. 7, 1591-1599.
Zhao, L.; Zheng, W.; Ma?ek, O.; Chen, X.; Gu, B.; Sharma, B. K.; Cao, X., 2017. Roles of phosphoric acid in biochar formation: synchronously improving carbon retention and sorption capacity. J Environ Qual. 46 (2), 393-401.
Zhao L, Cao XD*, Zheng W, Scott JW, Sharma BK, Chen X, 2016. Copyrolysis of biomass with phosphate fertilizers to improve biochar carbon retention, slow nutrient release, and stabilize heavy metals in soil. ACS Sustain Chem. Eng. 4 (3): 1630?1636.
Zhao, L., Zheng, W., Cao, X.D.*, 2014.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of organic matter phases during biochar formation and their importance in carbon loss and pore structure. Chem. Eng. J. 250: 240–247.
Zhao, L., Cao, X.D.*, Masek, O., Zimmerman, A., 2013. Heterogeneity of biochar properties as a function of feedstock sourcesand production temperatures. J. Hazar. Mater. 256–257 (15): 1–9.
Zhao, L., Cao, X.D.*, Wang, Q., Yang, F., Xu, S., 2013. Mineral constituents profile of biochar derived from diversified waste biomasses: implication on agricultural application. J. Environ. Qual. 42: 545–552.
Zhao, L., Gu, W.M., He, P.J.*, Shao, L.M., 2010. Effect of air-flow rate and turning frequency on bio-drying of dewatered sludge. Water Res. 44 (20): 6144?6152.
Zhao, L., Gu, W.M., He, P.J.*, Shao, L.M., 2011. Biodegradation potential of bulking agents in sludge bio-drying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bio-generated heat. Water Res. 45 (6): 2322?2330. [1] 

趙玲研究成果

目前正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國家科技部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十三五水專項)子課題任務2項。已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上海交通大學青年教師啓動計劃課題、同濟大學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和上海市科委博士後基金等。近年來作為研究骨幹參與了多項國家及省部級重點項目,如,國家環保部公益項目,上海市科委“浦江人才”計劃課題、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子課題、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子課題、美國基金“Russell and Helen Dilworth Memorial Fund (USA) ”等。在國內外主流期刊發表論文40餘篇,獲專利授權10餘項。
主持或參加科研項目及人才計劃項目情況: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41877110,生物炭負載微生物在“地下水抽提淋濾土壤共修復”體系中降解有機污染物的機制,2019/1-2022/12,62萬元,在研,主持。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1577087,礦物質對生物炭形成及其碳穩定性的調控機制,2016/1-2019/12,68萬元,在研,主持。
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河網區上游滯留河道治理和生態淨化關鍵技術研發與工程示範子課題3,重污染河道底泥生境改善和資源化技術研發和應用,2017ZX07204002-03,222萬元,在研,子任務主持人(100萬)。
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污泥與廢棄物處置及資源化利用技術集成與綜合示範,河道清淤底泥的脱水與分質資源化利用研究與示範,2017ZX07202005-005,260萬元,在研,子任務主持人(90萬)。
上海交通大學晨星青年學者獎勵計劃—SMC-晨星優秀青年教師,2014年,環境工程。
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青苗計劃”,2014年,環境工程。
上海市科委重點支撐項目,13231202502,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材料研發與綜合評估方法研究,2013/11-2015/11,25萬元,已結題,參加。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21107070,生物質廢棄物源與生物質炭的性質-構效關係,2012/01-2014/12,26萬元,已結題,主持。
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11PJ1404600,生物炭的固碳作用及其土壤生態環境效應,2011/3-2013/5,20萬元,已結題,參加。 [1] 
專利發明
趙玲、曹心德、司馬菁軻、丁振亮、蔣穎。利用礦物磷強化生物炭碳存儲的方法,發明專利(DAG19062),申請號/專利號: ZL2015100312722,申請日期:2015年01月21日,授權日期:2017.12.30(已授權)
趙玲、曹心德、蔣穎、顧博文、闞俊紅。一種利用磷酸強化生物炭固碳的方法,發明專利(DAG19063),申請號/專利號:ZL2015100312741,申請日期:2015年01月21日,授權日期:2017.06.09(已授權)
趙玲、曹心德、王羣、李飛躍、續曉雲、楊帆。批式充氮氣單向釋壓的生物炭製備裝置及方法,發明專利,申請號/專利號:ZL201310082211.X,公開日期:2014年10月15日,公開號:CN103215054A(已轉讓)
曹心德,常國興,趙玲,楊帆。道路綠化帶負載炭化材料原位淨化徑流雨水的方法,發明專利,申請號/專利號:201310180630.7,公開號:CN103270900A(已公開)
曹心德,梁媛,常國興,趙玲。重金屬污染土壤與地下水一體化修復方法,發明專利,申請號/專利號:201310278001.8 公開號:CN103736723A(已公開)
曹心德、丁振亮、趙玲、司馬菁珂。一種同步穩定化土壤重金屬Zn和Cr的修復方法,發明專利(DAG20452),申請號/專利號:201510924583.1,申請日期:2015年12月11日(已公開)
朱南文,車承丹,李豔林,趙玲,王方林,尹炳奎。城市污水廠污泥的固化處理方法,發明專利,2009,申請號/專利號:ZL2007100404772,公開號:CN101050046 (已公開)
朱南文,車承丹,李豔林,趙玲,葉清。河流底泥的固化處理方法,發明專利,2009,申請號/專利號:ZL200710040476.8,公開號:CN101050045 (已公開) [1] 

趙玲榮獲獎項

2019年06月,獲得上海交通大學2018-2019年度燭光獎勵計劃二等獎
2018年12月,獲得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優秀課外科技活動指導教師稱號
2018年11月,評為上海交通大學“三八紅旗手”
2017年12月,獲得上海交通大學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二等獎
2014年12月,獲得上海交通大學晨星青年學者獎勵計劃優秀青年教師獎
2013年05月,獲得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青苗計劃”教師獎 [1] 
參考資料
  • 1.    趙玲  .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引用日期2019-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