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準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經濟學所副教授)

鎖定
趙準,1969年11月16日出生,中共黨員副教授,經濟學博士
中文名
趙準
國    籍
中國
職    業
教師
性    別
職    稱
副教授

趙準學歷

1991年,蘭州大學經濟系國民經濟管理學專業學士學位
1994年,蘭州大學經濟系政治經濟學專業碩士學位;
1997年,中國人民大學馬列所(現為馬列學院)政治經濟學專業博士學位

趙準工作經歷

1997-2001年,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經濟學所講師;
2001年,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經濟學所副教授;
2001-2002年,韓國漢城大學訪問學者。
2003-2004年,美國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經濟學系訪問學者。
研究方向: 理論經濟學、貨幣經濟理論、經濟思想史、馬克思經濟學手稿研究

趙準講授課程

(一)本科生
1、全校必修課: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課程號:10610033
2000年以來,連續多年進行教學及考試方式改革探索,辦有《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2、經濟學專業必修課:《資本論》研究,課程號:30611122
3、經濟學專業必修課:中級政治經濟學,課程號:40610433
(二)研究生
1、碩士研究生專業必修課: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課號:70610293

趙準學術研究

(一)專著:
1.《探究貨幣——馬克思貨幣理論研究》,京華出版社,2000年9月,“北京市社會科學理論著作出版基金”資助。
(二)論文 [1] 
1. “‘效率市場假説’批判”(英文) ,《亞洲現代經濟研究》2010第3期(9月15日即將發行)
2. “危機後的‘效率市場假説’之爭———經濟學家如何反思及捍衞金融市場的內在穩定性”,《政治經濟學評論》2010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理論經濟學》2010年第5期全文轉載
3. “清華大學‘中級政治經濟學’課程簡介”,《教學與研究》2009年第9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理論經濟學》2009年第11期全文轉載
4. “馬克思為什麼堅持活勞動的價值理論?”,《教學與研究》,2008年第7期
5. “當代美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對資本主義失業問題的研究”,《當代經濟研究》,2008年第4期。《馬克思主義文摘》2008年第6期部分轉載
6. “後馬克思主義宏觀經濟學概覽”,《經濟學動態》,2007年第12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理論經濟學》2008年第4期全文轉載
7. “對馬克思價值理論的新理解――理想和現實的統一”(英文),“第11屆價值理論國際研討會”參會論文、大會發言、並在國外學術網站發表,”中文修訂版:“對馬克思價值理論的一種新闡釋”,《當代經濟研究》2005年第6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2005年第9期頭篇全文轉載
8. “用因特網指導學生撰寫論文及研究型教學初探——‘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教學改革的一些收穫和體會”,《清華大學學報》2005年增1,獲得清華大學高等教育學會優秀論文三等獎
9. “美國麻省大學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國經濟問題》,2005年第4期
10. “美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研究與教育現狀”,《海派經濟學》,2005年第10期
11. “中國市場體系的發育”(韓文)《解讀當代中國II》,2003年。“中國市場的發育”,《中國與俄羅斯――兩種改革道路》,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
12. “當代西方貨幣供給內生性問題研究”,“‘21世紀亞洲發展之路學術論壇’2002年國際學術交流支援項目 中國學者研究會交流大會”,2002年
13. “通過資本闡釋勞動價值論”,中國“資本論”研究會第11次學術討論會,北京,2002年4月
14. “馬克思的勞動力商品及僱傭勞動論”,《政治經濟學研究報告(第3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15《論馬克思資本概念的出發點--兼論貨幣為什麼轉化為資本?》,全國馬克思列寧主義經濟學説史學會第八次學術討論會,威海,2001年。
16. “從市場發育看國企改革”,《當代中國改革與發展――跨世紀回顧與前瞻》,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年
17. “加入WTO對中國勞動力市場發育的影響”,《再創中國奇蹟》,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18.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含義探解”,《教學與研究》2000年第7期
19. “淺析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的交換價值思想”,《馬克思主義來源研究論叢》第20輯,商務印書館,2000年2月
20. “清華大學改革‘鄧小平理論概論’課考核方式的實踐及思考”,(劉美珣、程建國、趙準),《教學與研究》2000年第1期
21.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誕生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第1章,北京出版社,1999年6月
22. “馬克思所有制理論探源”,《清華大學學報》1998年第3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理論經濟學》1999年第1期轉載
23. “社會經濟形式發展的兩達階段”,《馬克思主義原理新編》第5章,國防大學出版社,1997年8月
24. “市場經濟為什麼成為歷史的必然――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草稿)的有關論述及其深化”,《馬克思主義來源研究論叢》第19輯,商務印書館,1997年5月
25. “全國馬列主義經濟學説史學會第五次學術討論會綜述”,(武京閩、趙準)《 經濟學動態》1996年第3期
26. “論股份公司的產權結構”,《蘭州大學學報》1995年第1期
27. “金融體制改革:小荷初露尖尖角”,《中國經濟大走勢》第5章,此章獲甘肅省金融科研優秀成果三等獎,此書獲“笹川良一青年基金獎”,蘭州大學出版社,1993年6月
28. “信息——開拓未來的金鑰匙”,《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日本中小企業成功之經驗與中國中小企業的發展》第7章,寧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6月
29. “按勞動力價值分配才能真正體現按勞分配”,《甘肅勞動》1993年第5期
30. “淺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力商品和勞動力市場”,(與張照珂合作),《甘肅勞動》1993年第4期
31. “蘭州市就業問題及對策研究”,《蘭州經濟研究》1992年第6期 [1] 
(三)譯著、譯文
1. 《理解資本主義:競爭、統制與變革Understanding Capitalism: Competition, Command, and Change》(第3版,塞繆爾·鮑爾斯Samuel Bowles, 理查德·愛德華茲Richard Edwards, 弗蘭克·羅斯福Frank Roosevelt,牛津大學出版社,2005年),3位主譯之一,負責“第3部分宏觀經濟學”、“第4部分結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北京,2010年 [1] 
2.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説史A History of Marxian Economics Volume II, 1929-1990》(M.C.霍華德Michael Howard, J.E.金John King,麥克米蘭公司,1992),第9章“資本主義與不發達”及第16章“‘第二次衰退’:1973年之後的危機理論”。中央編譯出版社,北京,2002
(四)編著、教材
1.《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第1章《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誕生和發展》,北京出版社,1999、2000、2003年第1、2、3版。
2.《馬克思主義原理新編》,第5章《社會經濟形式發展的兩達階段》,國防大學出版社,1997年8月版。
3.《中國經濟大走勢》,第5章《金融體制改革:小荷初露尖尖角》,此章獲甘肅省金融科研優秀成果三等獎,此書獲“笹川良一青年基金獎”。蘭州大學出版社,1993年6月。
4.《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日本中小企業成功之經驗與中國中小企業的發展》,第7章《信息——開拓未來的金鑰匙》,寧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6月。
(五)已完成及在研科研項目
1.《後凱恩斯主義貨幣理論與馬克思》,北京市教工委“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和思想品德課”學科帶頭人培養人課題
2.《馬克思貨幣理論與凱恩斯貨幣理論之比較研究》, 清華大學985青年探索性科研項目
3.《考試方式改革及因材施教探索》北京市教委《教學方式多樣化與創新研究》課題
4.《<資本論>與中國金融體制改革》,國家社科基金《<資本論>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子課題
5.《馬克思產權理論研究》,國家經貿委《社會主義產權理論與爭取國有企業改革的實質性突破研究》子課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