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渢

(當代音樂教育家)

鎖定
趙渢(1916-2001),中國著名音樂理論家、音樂教育家、新中國專業音樂教育事業的開拓者。河南開封市人,自幼喜愛音樂和傳統戲曲藝術,中學畢業後考入河南建華藝術學校音樂系。1937年後,他在重慶任音樂教師,與一批進步音樂工作者組成“新音樂社”,並創辦《新音樂》月刊。趙渢於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參加中國民主同盟,組織文化界人士和青年學生開展救亡歌詠運動。以後,他在香港參與創辦中華音樂院,又赴新加坡創辦新加坡藝術專科學校。1949年後,趙渢先後任中國音樂家協會黨組成員兼秘書長、中央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計劃委員、文化部辦公廳主任和藝術局局長兼對外聯絡司司長。1956年後,歷任中央音樂學院黨委書記、院長、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審議委員會藝術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等職,是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第五、六、七屆委員。 [1] 
(概述圖來源 [4] 
中文名
趙渢
出生日期
1916年
逝世日期
2001年09月01日
代表作品
和聲的初步
出生地
中國河南開封

趙渢人物生平

趙渢出生於一個清貧的律師家庭。幼時受父母影響,愛唱歌,愛京劇和豫劇,學過竹笛、京胡等樂器。10歲起參加當地的基督教堂唱詩班,並學習鋼琴和西歐古典音樂。1929年考入開封建華藝術專科學校,以後在北京中華樂社做校對工作,同時向作曲家阿夫夏洛夫學習和聲、德文和俄文。1931年後在開封、南京、重慶、緬甸、昆明、上海、香港、廣州等地任中學音樂教師、報社記者等。 [2]  1939年,他和李凌孫慎等進步人士在重慶成立“新音樂社”,並創辦《新音樂》月刊。在此期間,他撰寫了《新音樂運動史的考察》等多篇很有影響的論文,譯配了《喀秋莎》等數十首蘇聯歌曲。1941年“皖南事變”後,趙渢離開重慶轉移到緬甸,在華僑中開展青年工作。同年,在仰光加入中國共產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他回到昆明。1945年,根據黨組織的安排,經李公樸介紹,他以個人身份加入中國民主同盟,任秘書長兼組織部長。李公樸、聞一多遇害後,趙渢的住所遭國民黨當局查抄,他先赴上海,後被派往香港,與李凌等同志共同創辦中華音樂院,馬思聰任院長,趙渢、李凌任副院長。1947年,他被派往新加坡,創辦新加坡藝術專科學校,任校長。1949年1月,他奉召回到香港。 [3] 
1949年5月,趙渢調到北京,在第一次文代會上被選為中國文聯委員、音協黨組成員兼秘書長。1952年,被任命為文化部黨組秘書、辦公廳主任,並主管藝術教育工作。1956年被任命為文化部藝術局局長兼對外聯絡司司長。曾多次帶領中國文化藝術代表團出國訪問。1956年底,被調到中央音樂學院,從1957年起任黨委書記兼副院長。文革後任院長。至1983年退休,他主持中央音樂學院工作達27年之久。在主持音樂學院工作期間,使該院成為國內規模最大、專業最全、師資隊伍很強的音樂學府,幾十年來為國家培養了數千名音樂專業人才。1983年退居二線後還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國民音樂教育的事業之中。半個世紀以來趙渢先後參加或率領代表團出訪20多個國家為增進各國人民的友誼,為國際文化藝術交流做出了貢獻。
趙渢同志,因病於2001年9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

趙渢主要作品

趙渢的譯著較多,計有《和聲初步》、《對位法初步》、《賦格初步》、《和聲的進行》、《曲調與和聲》、《貝多芬和他的九個交響樂》以及《詩經的音樂與其他》。新中國成立後他發表的論文、音樂評論等有數百篇之多,其中部分結集成冊,稱《音樂與音樂家》,主編《音樂宇宙——一部歷史》中國附卷之一《中國樂器》、附卷之三《世界屋脊的音樂》等。

趙渢歷史評價

原中國音協主席呂驥讚譽趙渢是“黨在音樂教育戰線上的頭號功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