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俊

(華南師範大學教授)

鎖定
趙俊,男,博士研究生華南師範大學教授 。任中國魚類學會理事,全國海洋漁業資源評估專家委員會委員,珠江流域漁業資源管理委員會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廣東省水產原良種審定委員會委員,曾獲廣東省科學技術三等獎、廣州市科學技術二等獎、中國水產學會首屆范蠡科學技術推廣獎二等獎和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二等獎等。 [1] 
中文名
趙俊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畢業院校
華中師範學院生物系
職    業
教師
性    別
職    稱
華南師範大學教授
學    位
博士 [2] 

趙俊人物經歷

華南師範大學教授 ,碩士生導師。

趙俊教育經歷

1980.9-1984.6,華中師範學院生物系,本科,獲學士學位
1984.6-1986.8,河南師範大學生物系,助教
1986.9-1989.6,華南師範大學生物系,研究生,獲碩士學位
2007.9-2011.12,暨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獲博士學位 [1] 

趙俊工作經歷

1989.6-1991.8,華南師範大學生物系,助教
1991.9-1996.9,華南師範大學生物系,講師
1996.10-2004.10,華南師範大學生物系、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
2004.11-現在,華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1] 

趙俊研究方向

(1) 淡水魚類種羣分化和生物地理種羣是生物最基本的存在單位,同一物種內不同地理種羣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我們以地理隔離比較明確的初級淡水魚類為研究對象,探討種羣間的分化程度和生物地理模式。這對準確理解生物多樣性,有效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2) 魚類分類、漁業資源及其監測評估基於分類學基礎,開展漁業資源的調查、監測和評估工作,關注資源變動規律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特別關注環境DNA技術在漁業資源監測中的應用。
(3) 水產種質資源的挖掘、保護和利用關注水產動物種質資源的挖掘和種質創新,特別是珠江流域特色和珍稀水產動物種質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利用。 [1] 

趙俊主要貢獻

做為主要參加者參與國家“八六三”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八五”攻關項目的研究;
主持或參加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科技攻關和廣州市科技攻關項目等多個課題的研究工作。
在魚類的引種馴化和種質改良特別是雌核發育鯽魚的理論和育種實踐研究中取得了較大的成績
首次在異育彭澤鯽中發現複合四倍體並提出染色體組型上的證據,首次提出彭澤鯽存在類似銀鯽的種羣分化現象。
利用異精雌核發育技術培育出魚類養殖新品種—豐產鯽,其制種技術方法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已在中國南方九個省份推廣應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發現魚類新種一個,中國大陸新記錄種一個;對光唇魚屬系統分類的研究引起國內外同行的關注。
在Aquaculture、遺傳學報、水生生物學報等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20多篇。

趙俊獲獎記錄

鑑定成果“利用異精雌核發育產生豐產鯽的異育效應及制種技術研究”獲廣東省科學技術三等獎(2002年);
“魴魚的引種馴化、人工繁殖和養殖技術研究”獲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999年)。
廣州市科學技術二等獎、中國水產學會首屆范蠡科學技術推廣獎二等獎和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二等獎。 [2] 

趙俊講授課程

分類學原理與演化生物學(部分內容),研究生,必修課
水產養殖:理論與實踐(部分內容),研究生,必修課
魚類分類與資源,研究生,選修課
動物學實驗,本科生,必修課 [1] 

趙俊論文專著

1. 李潮; 金錦錦;羅錦楨; 王春輝; 王俊傑; 趙俊*; 唐魚養殖羣體與廣州附近4個野生種羣的遺傳關係, 生物多樣性, 2020. (待刊)
2. Chao Li#; Junjie Wang#; Jiaqi Chen; Kevin Schneider; Radhakrishnan K.Veettil; Kathryn R.Elmer; Jun Zhao*; Native bighead carp 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 and silver carp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populations in the Pearl River are threatened by Yangtze River introductions as revealed by mitochondrial DNA,Journal of fish biology, 2020, 96:651-662.
3. ZhangW.J.#;WangJ.J. #;LiC.;ChenJ.Q.;LiW.;JiangS.Y.;HsuK.C.;ZhaoM.;LinH.D.*;Zhao, J.*;Spatial genetic structure of Opsariichthys hainanensis in South China. Mitochondrial DNA. Part A, DNA mapping, sequencing, and analysis,2020,31, 98-107.
4. 陳佳琪, 李潮, 張雯君, 李煒, 高天揚, 趙俊*;海南島寬額鱧(Channa gachua)羣體遺傳變異與生物地理過程, 生態學報, 2019,39:2591-2602.
5. Jun Zhao*; Kui Ching Hsu; Jinzhen Luo; Chunhui Wang; Bosco Puilok Chan; Jie Li; Po Hsun Kuo; Hung Du Lin*; Genetic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history of Tanichthys albonubes (Teleostei: Cyprinidae): Implications for conservation, Aquatic Conversation: Marine and Freshwater Ecosystem, 2018, 28(2):422-434.
6. 張秀霞;朱巧瑩;趙俊*;利用幾何形態測量學方法分析唐魚羣體的形態變異,水產學報, 2017, 41(9):1365-1373.
7. 藍昭軍;林龍峯;趙俊*; 基於COIND5序列的中國南部唇䱻和間䱻羣體遺傳結構,應用生態學報, 2017, 28(4):1377-1386.
8. 藍昭軍; 範明君; 黃小林; 趙俊*; 基於線粒體Cytb基因的中國南方唇䱻(Hermibarbus labeo)和間䱻(Hermibarbus medius)種羣分化及親緣地理研究, 生態學報,2016,36(19):6091-6102.
9. Jinzhen Luo; Hung Du Lin; Fei Yang; Zusheng Yi; Bosco Puilok Chan; Jun Zhao*;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in wild and hatchery populations of white cloud mountain minnow (Tanichthys albonubes): Recommendations for conservation,Biochemical Systematics and Ecology, 2015, 62:142-150.
10. Zhaojun Lan; Bosco Puilok Chan; Jun Zhao*; Acrossocheilus multistriatus, a new species of barbine fish (Teleostei: Cyprinidae) from the Zhujiang River basin, South China, Zoological Systematics, 2014, 39(3):433-441. [1] 

趙俊承擔課題

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海南島淡水魚多樣性的親緣生物地理過程(2018-2021),61萬
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工作重點項目(動物標本平台子項目)(2016-2020),135萬
流溪河光倒刺䰾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水生態監測(2017-2022),20萬/年 [2] 

趙俊社會職務

中國魚類學會理事,全國海洋漁業資源評估專家委員會委員,珠江流域漁業資源管理委員會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廣東省水產原良種審定委員會委員。 [2] 
參考資料
  • 1.    趙俊  .華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2020-07-11[引用日期2022-01-08]
  • 2.    趙俊  .華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2020-07-11[引用日期2024-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