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赤水河環線公路

(四川古藺縣與敍永縣境內的一條公路)

鎖定
赤水河環線公路大部分沿着紅軍時期四渡赤水的赤水河,因此稱為赤水河環線公路,起於敍永縣水潦鄉三岔村與雲南省威信縣的雞鳴三省大橋,途經敍永縣石壩鄉、赤水鎮、古藺縣馬蹄鄉椒園鄉白泥鄉石寶鎮水口鎮丹桂鎮土城鎮二郎鎮、止於太平鎮。項目全長291公里,其中原路利用路段長95.8公里,改造路段長195.2公里,按四級公路標準改造,路基寬度6.5米,特殊困難路段路基寬度5.5米,瀝青混凝土路面
中文名
赤水河環線公路
外文名
Chishui River ring road
主要範圍
四川省內的古藺、敍永縣赤水河畔

赤水河環線公路開工儀式

赤水河環線公路
5月28日,赤水河環線公路開工儀式在古藺縣水口鎮舉行 [1]  ,市委書記蔣輔義宣佈赤水河環線公路開工建設。項目全長291公里,渡改橋攻堅建設16座,預計於2017年底完工。赤水河環線公路和渡改橋項目全部建成後,將惠及沿線羣眾25萬人,其中包括72個重點貧困村4萬多人口。
市委書記蔣輔義,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強,四川鐵投集團副總經理陳大智,四川路橋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熊國斌,四川路橋集團副總經理楊如剛,市委常委、市國資委黨委書記陳文,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波,副市長張文軍,市政協副主席、市交通運輸局局長梁中元,敍永縣委書記陳景強,古藺縣委書記李萬忠,敍永縣委副書記、縣長唐傑,古藺縣委副書記、縣長陳廷俊等領導出席開工建設儀式。開工儀式由市委常委、農工委主任李曉宇主持。
瀘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強在開工儀式上致辭。他指出,要將赤水河環線公路,作為重要的脱貧攻堅工程、重要的惠民利民工程,高質量、高標準加快建設。古藺、敍永縣委、政府要加強組織領導,高水平、高效率做好徵地拆遷、服務保障工作,為項目建設創造良好條件。市交通運輸局要加強統籌協調,切實做好業務指導。市級相關部門要全力支持、密切配合,共同為項目建設提供優質服務。施工單位要倒排工期、順排工序,精心組織、科學施工,確保項目“安全、優質、高效”。
古藺縣委書記李萬忠在開工儀式上指出,古藺縣將始終把赤水河環線公路建設作為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舉措,全力做好協調服務及施工保障工作,創造最寬鬆的環境、提供最優質的服務,確保工程高效推進;將始終尊重羣眾首創精神,充分激發沿線羣眾主體意識,推動工程全民支持、全民參與、全民建設,實現政府、羣眾“雙主體”推進,確保建設成為陽光工程、民心工程;將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嚴把工程質量關、安全關和進度關,確保該項目2017年建成投用。
據瞭解,瀘州交通扶貧公路建設總任務1282公里,渡改橋攻堅建設46座。十三五期間,古藺縣將繼續進行縣鄉道公路的升級改造工程,提高縣鄉道公路的通行能力,加密古藺中部鄉鎮之間的通行路網,將修建扶貧公路1200餘公里。

赤水河環線公路建設意義

赤水河環線公路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是我市決勝全面小康、建成區域中心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提升古藺、敍永公路建設水平,方便人民羣眾生活,發展經濟產業的有力舉措,必將為我縣“率先擺脱貧困,同步全面小康”注入強大動力。
古藺縣環線公路
古藺縣環線公路是在赤水河環線公路擬建之前,在古藺縣內計劃推出建設的公路。後來與敍永縣內達成共同需求,才有現在的赤水河環線公路。古藺縣赤水河環線公路途徑白泥鄉、二郎鎮、丹桂鎮、水口鎮、馬蹄鄉、土城鄉6個鄉鎮,建成後將是古藺縣又一交通大動脈。
古藺縣召開赤水河環線公路建設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評審會議,縣專家組及縣發改局、交通運輸局、二郎鎮、丹桂鎮、水口鎮、白泥鄉、馬蹄鄉、土城鄉等單位參加了會議。
赤水河環線公路 赤水河環線公路
會議聽取了赤水河環線公路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專家組及與會人員原則上同意赤水河環線公路丹桂鎮大丫口至土城鄉大山段、水口鎮中坪至丹桂鎮陰思田段等5個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並提出了指導性意見和建議。
古藺縣赤水河環線公路建設項目,是古藺縣“十二五”期間圍繞縣域“紅色文化、美酒文化、生態文化、民俗文化”四大馳名品牌高端定位打造“中國名縣”而傾力實施的公路交通基礎實施項目。該項目總長113.98公里,概算總投資34441.15萬元。項目的實施將為縣域“釀酒業、工礦業、旅遊業和特色農業”四大支柱產業提供交通節點支撐。其中,白泥鄉是赤水河環線公路工程中,難度最大的一段,因為改造的路段是整個工程中最長的一段。
赤水河環線公路 赤水河環線公路
敍永縣赤水河環線公路
省人大代表、瀘州市敍永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幹部陶玲 [2]  :希望把我們赤水河環線古藺段納入四川省“十三五”規劃公路建設的規劃內。這條環線連接古藺縣、敍永縣、合江縣,有利於赤水河旅遊資源開發。
2013年12月4日,筆者 [3]  從瀘州市敍永縣交通運輸局獲悉,該縣赤水至水潦公路改建工程正式開始施工。該工程起於敍赤路G321國道赤水河大橋頭),途經納黔高速白土嶺互通,止於水潦彝族鄉東皇廟與敍鎮路相連,全長36公里,將建成6.5米寬雙車道瀝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總投資約1.3億元。工程預計於2014年底竣工。工程的建成對密切赤水鎮、石壩彝族鄉、水潦彝族鄉之間的聯繫,完善縣域內部交通骨架網,密切三鄉鎮與縣域經濟區的銜接有着重要意義。三鄉鎮及附近鄉鎮的約5.69萬人出行將變得更加便捷。
據敍永縣交通運輸局工程規劃股負責人李小昆介紹,以前水潦鄉到敍永需要兩個多小時,石壩鄉到敍永也接近要兩個小時,而赤水鎮到敍永也要70分鐘左右的時間。赤(水)——水(潦)公路改建工程完工後,這三個鄉鎮到敍永均可在納黔高速白土嶺互通處上高速,到敍永的時間將大大縮短,可節約時間在30分鐘至1小時不等。李小昆介紹,納黔高速以前並未在白土嶺處規劃出口。後經多次爭取才在石壩鄉白土嶺處設置了互通,這對密切三鄉鎮的聯繫,方便公路沿線羣眾出行,外運三鄉鎮的特色水果和農產品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此舉對開發赤水河流域及“雞鳴三省”的旅遊資源也將起到積極作用。
據瞭解,赤水路始建軍於1988年,為泥結碎石路,路基寬3.5——4.5米。由於公路等級低,路況差,行車速度和運營條件已遠遠不能滿足高速公路連接通道的服務功能和行車要求,當地羣眾對路面改造盼望已久。工程的開工建設將提升該路段連接高速公路的服務功能和行車要求,大大方便公路沿線羣眾的出行、運輸等需求。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