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赤崎勇

鎖定
赤崎勇(日語平假名:あかさき いさむ,英語:Isamu Akasaki,1929年1月30日—2021年4月1日),出生於日本鹿兒島縣知覽町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日本學士院院士,名古屋大學傑出教授。 [1-2] 
赤崎勇於1952年3月獲得京都大學理學學士學位;1952年4月至1959年3月擔任神户工業公司(現為富士通公司)研究人員;1959年4月至1964年3月曆任名古屋大學電子學系研究助理、助理教授和副教授;1964年3月獲得名古屋大學電子學博士學位;1964年4月至1974年4月擔任松下電子工業公司基礎研究第四實驗室負責人;1974年5月至1981年7月擔任松下電子工業公司半導體部門總經理;1981年8月至1992年3月擔任名古屋大學電子學系教授;1992年4月成為名古屋大學名譽教授,同月擔任名城大學理工研究生院教授;1999年1月當選為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2001年4月成為名古屋大學赤崎研究中心研究員;2004年12月成為名古屋大學大學傑出教授;2008年10月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2010年被名古屋大學返聘為教授,同年被名城大學聘為教授;2011年4月出任名城大學氮化物半導體核心技術研究中心主任;2013年1月當選為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終身會士(IEEE Life Fellow);2014年12月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同年當選為日本學士院院士;2021年4月1日在名古屋去世,享年92歲。 [1-2] 
赤崎勇主要致力於半導體材料的研究。 [1] 
中文名
赤崎勇
外文名
あかさき いさむ
Isamu Akasaki
國    籍
日本
出生地
日本鹿兒島縣知覽町
出生日期
1929年1月30日
逝世日期
2021年4月1日
畢業院校
名古屋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1999年1月當選為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IEEE Fellow)
2008年10月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2013年1月當選為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終身會士(IEEE Life Fellow)
2014年當選為日本學士院院士
2014年12月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學    歷
研究生
學    位
博士

赤崎勇人物生平

1929年1月30日,赤崎勇出生於日本鹿兒島縣知覽町。 [1] 
1952年3月,獲得京都大學理學學士學位。 [2] 
1952年4月—1959年3月,擔任神户工業公司(現為富士通公司)研究人員。
1959年4月—1964年3月,歷任名古屋大學電子學系研究助理、助理教授和副教授。 [1] 
1964年3月,獲得名古屋大學電子學博士學位。 [2] 
1964年4月—1974年4月,擔任松下電子工業公司基礎研究第四實驗室負責人。 [1] 
1974年5月—1981年7月,擔任松下電子工業公司半導體部門總經理。
1981年8月—1992年3月,擔任名古屋大學電子學系教授。 [1] 
1987年3月—1990年9月,擔任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基於氮化鎵(GaN)的藍色發光二極管的研究與開發”項目的負責人。 [1] 
1992年4月,成為名古屋大學名譽教授,同月擔任名城大學理工研究生院教授。
1993年3月—1999年9月,擔任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基於GaN的短波長半導體激光二極管的研究與開發”項目的負責人。 [1] 
1996年7月—2001年3月,擔任日本學術振興會“未來計劃”項目的負責人。
1996年7月—2004年3月,擔任文部科學省(MEXT)贊助的名城大學高科技研究中心項目負責人。 [1] 
1998年11月,成為日本芬蘭研究所成員。 [1] 
1999年1月,當選為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IEEE Fellow)。 [2] 
2001年4月,成為名古屋大學赤崎研究中心研究員。
2004年12月,成為名古屋大學大學傑出教授。 [1] 
2008年10月,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2010年,被名古屋大學返聘為教授,同年被名城大學聘為教授。 [1] 
2011年4月,出任名城大學氮化物半導體核心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2013年1月,當選為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終身會士(IEEE Life Fellow)。 [2] 
2014年12月,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同年當選為日本學士院院士。 [2] 
2021年4月1日,在名古屋去世,享年92歲。 [1] 

赤崎勇主要成就

赤崎勇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赤崎勇及其團隊在氮化物半導體領域取得的科學成就被廣泛應用於氮化鎵(GaN)基發光二極管(LED)的生產,這些LED已逐漸被用於全球的通用照明應用中。 [3] 
赤崎勇在1970年代中期開始氮化物半導體的研究。經過多次嘗試後,赤崎勇於1979年決定採用有機金屬化學氣相沉積(OMVPE/MOVPE/MOCVD)方法,這在當時被認為是一種非傳統的嘗試。為了克服GaN外延層與藍寶石基板之間的巨大晶格失配問題,他在約500°C的低温下引入了一層薄的緩衝層,然後在約1000°C的高温下生長GaN。1986年,他成功生長出高質量的GaN外延層。 [3] 
1989年,他發現了通過鎂摻雜和後處理實現的p型GaN的導電性,並推翻了此前研究人員普遍認為p型GaN在理論上是不可能實現的觀點。同年,他展示了世界上第一個p-n結藍色LED。1990年,他的團隊在室温下實現了GaN的紫外受激發射,這對於激光二極管的發展至關重要,並在同年實現了n型GaN的導電性控制。 [3] 
自此之後,赤崎勇繼續在氮化物半導體研究中發揮領導作用,並在材料科學領域作出了進一步的貢獻,包括驗證量子尺寸效應、闡明壓電極化機制以及進一步提高氮化物合金的晶體質量。這些科學和技術成就已成為氮化物基器件生產的全球標準。 [3] 
1993年,一家日本公司宣佈首次生產基於氮化物的藍色LED。這一成功建立在赤崎勇的研究成果基礎上。通過藍色LED、白色LED、藍色激光二極管和高頻晶體管的商業化應用,他的研究成果得到了進一步的認可。 [3] 
  • 學術論文
截至2014年7月,赤崎勇已發表700多篇期刊和會議論文。 [3] 
日本學士院精選出版物
發表時間
文章標題
刊物名稱
1967年
Infrared lattice vibration of vapour-grown AlN
《固態通信》(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s)
1981年
Fabrication and properties of a practical blue-emitting GaN m-i-s diode
《物理學會會議系列》(Institute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
1986年
Metalorganic vapor phase epitaxial growth of a high quality GaN film using an AlN buffer layer
《應用物理快報》(Applied Physics Letters)
1989年
Effects of AlN buffer layer on crystallographic structure and on electrical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GaN and Ga1-xAlxN (0<x≦0.4) films grown on sapphire substrate by MOVPE
《晶體生長雜誌》(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
1989年
P-type conduction in Mg-doped GaN treated with low-energy electron beam irradiation (LEEBI)
《日本應用物理學雜誌》(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1990年
Stimulated emission near ultraviolet at room temperature from a GaN film grown on sapphire by MOVPE using an AlN buffer layer
《日本應用物理學雜誌》(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1991年
Photoluminescence of Mg doped p-type GaN and electroluminescence of GaN p-n junction LED
《晶體生長雜誌》(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
1991年
Growth of Si-doped AlxGa1-xN on (0001) sapphire substrate by metalorganic vapor phase epitaxy
《晶體生長雜誌》(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
1994年
MOVPE growth of high quality AlxGa1-xN/GayIn1-yN (x>0, y<1) heterostructures for short wavelength light emitter
《材料研究學會會議論文集》(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 Symposium Proceedings)
1995年
p-type conduction in Mg-doped Ga0.91In0.09N grown by metalorganic vapor-phase epitaxy
《應用物理快報》(Applied Physics Letters)
1995年
Stimulated emission by current injection from an AlGaN/GaN/GaInN quantum well device
《日本應用物理學雜誌》(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1996年
Shortest wavelength semiconductor laser diode
《電子快報》(Electronics Letters)
1997年
Quantum-confined stark effect due to piezoelectric fields in GaInN strained quantum wells
《日本應用物理學雜誌》(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2000年
Theoretical study of orientation dependence of piezoelectric effects in wurtzite strained GaInN/GaN heterostructures and quantum wells
《日本應用物理學雜誌》(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2000年
Solar-blind UV photodetectors based on GaN/AlGaN p-i-n photodiodes
《日本應用物理學雜誌》(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2006年
High On/Off ratio in enhancement-mode AlxGa1-xN/GaN junction heterostructure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p-type GaN gate contact
《日本應用物理學雜誌》(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2012年
White light-emitting diode based on fluorescent SiC
《薄膜固態薄膜》(Thin Solid Films)
2012年
Correlation between device performance and defects in GaInN-based solar cells
《應用物理快報》(Applied Physics Express)
2013年
Nitride-based hetero-field-effect transistor-type photosensors with extremely high photosensitivity
《物理狀態固體》(Physica Status Solidi RRL)
2013年
GaInN-based tunnel junctions in n–p–n light emitting diodes
《日本應用物理學雜誌》(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參考資料: [3] 

赤崎勇人才培養

  • 培養成果
赤崎勇的學生天野浩,於1979年進入名古屋大學電氣工程系學習,並在赤崎勇的實驗室開始研究氮化鎵基藍光發光二極管(LED),他們通過在藍寶石基板上使用鋁氮化物層並生長高質量的氮化鎵晶體,首次成功製造出高質量的藍光LED。並於2014年與中村修二共享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6] 

赤崎勇榮譽表彰

獲獎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91年5月
中日文化獎
中日新聞社
1995年8月
海因裏希·威爾克獎章
國際化合物半導體研討會
1996年11月
IEEE/LEOS工程成就獎
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激光與電光學會
1997年11月
紫綬褒章
日本政府
1998年7月
井上春重獎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與豐田合成公司
1998年7月
勞迪斯獎
國際晶體生長組織
1998年11月
C&C獎
日本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計算與通信(NEC C&C)促進基金會
1998年12月
傑克·A·莫頓獎
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
1998年12月
蘭克獎
蘭克基金會
1999年1月
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
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
1999年5月
固態科學與技術獎
電化學學會
1999年7月
蒙彼利埃榮譽市民
法國蒙彼利埃市政府
1999年11月
蒙彼利埃大學名譽博士學位
2000年3月
東麗科學技術獎
東麗科學基金會
2001年1月
朝日獎
2001年5月
林雪平大學名譽博士學位
2002年3月
傑出成就獎
日本應用物理學會
2002年6月
藤原獎
藤原科學基金會
2002年11月
旭日中綬章
日本政府
2002年11月
武田獎
武田財團
2003年9月
SSDM獎
國際固態器件與材料會議
2004年11月
文化功勳者
日本政府
2006年3月
礦物、金屬與材料學會
2008年10月
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美國國家工程院
2009年11月
京都獎
稻盛財團
2011年8月
愛迪生獎
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
2011年9月
知識產權活動特別獎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
2011年11月
文化勳章
2012年12月
南九州市榮譽市民
2013年1月
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終身會士(IEEE Life Fellow)
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
2013年5月
卡爾·費迪南德·布勞恩獎
信息顯示學會
2014年5月
大川出版獎
大川基金會
2014年7月
恩賜獎及日本學士院獎
日本學士院
2014年12月
諾貝爾物理學獎
2014年12月
日本學士院院士
2015年2月
美國國家工程院
參考資料: [2] 

赤崎勇社會任職

任職時間
任職單位
擔任職務
1995年4月—1996年3月
北海道大學界面量子電子學研究中心
客座教授
2002年4月—2004年3月
理事
2003年4月—2006年3月
基於氮化物半導體的無線設備研發戰略委員會主席
參考資料: [2] 

赤崎勇人物評價

(赤崎勇)被認為是開發基於氮化鎵的藍色LED的先驅(a result of his recognition as a pioneer in developing the GaN-based blue LED)。(日本學士院評) [3] 
(赤崎勇是)藍光LED的先驅(the pioneer of the blue LED/pioneer of blue LEDs)。(諾貝爾基金會/美國國家工程院評) [4-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