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村修二

(美籍日裔材料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教授)

鎖定
中村修二(日文平假名:なかむら しゅうじ,英文名:Shuji Nakamura),1954年5月22日出生於日本愛媛縣,美籍日裔材料學家,“藍光LED”之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教授。 [1-2]  [5] 
中村修二於1977年被德島大學授予電子工程學士學位;1979年被德島大學授予電子工程碩士學位。同年加入德島日亞化學工業株式會社;1988年作為訪問研究員在佛羅里達大學學習;1994年被德島大學授予工程學博士學位;1999年離開日亞化學工業株式會社;2000年加入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材料系擔任教授;2001年被任命為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固態照明和顯示中心Cree講席教授;2003年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2014年因發明藍色發光二極管(LED)的貢獻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 [1-2] 
中村修二致力於高效藍色發光二極管和藍色激光二極管的研究。 [1] 
中文名
中村修二
外文名
なかむら しゅうじ
Shuji Nakamura
國    籍
美國
出生地
日本愛媛縣伊方町
出生日期
1954年5月22日
畢業院校
德島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03年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2014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學    歷
研究生
學    位
博士

中村修二人物經歷

1954年5月22日,中村修二出生於日本愛媛縣伊方町 [1] 
1977年,被德島大學授予電子工程學士學位。
1979年,被德島大學授予電子工程碩士學位。同年,加入德島一家小公司日亞化學工業株式會社(Nichia Chemical),最初從事生長用於LED的磷化鎵和砷化鎵晶體的工作。 [1-2] 
1988年,向日亞化學工業株式會社時任CEO小川信夫申請超過300萬美元的資金,並要求在蓋恩斯維爾的佛羅里達大學學習一年,以學習用於生產藍色LED半導體的金屬有機化學氣相沉積技術,得到了小川信夫同意。同年,作為訪問研究員在佛羅里達大學學習。 [1-2] 
1994年,被德島大學授予工程學博士學位。同年,開始致力於使用氮化鎵生產藍色激光二極管。
1999年,離開日亞化學工業株式會社。 [1] 
2000年,加入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材料系擔任教授。
2001年,被任命為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固態照明和顯示中心Cree講席教授(Cree公司贊助)。
2003年,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1-2] 
2008年,與人共同創辦Soraa公司,該公司在加州硅谷和聖塔芭芭拉設有一體化的製造設施。 [2] 
2013年,與Steven DenBaars教授、James Raring博士和Paul Rudy博士共同創辦SLD Laser公司,致力於藍色激光和激光照明產品。SLD Laser於2021年初被京瓷公司收購。 [1]  [3] 
2014年,因發明藍色發光二極管(LED)而與日本材料科學家赤崎勇天野浩共享諾貝爾物理學獎。 [1] 

中村修二主要成就

中村修二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中村修二自1989年開始了基於III族氮化物材料的藍光LED研究。1990年,他開發了一種新型的MOCVD系統用於氮化鎵(GaN)的生長,該系統被命名為雙流MOCVD。利用這一系統,他成功生長出了最高晶體質量的GaN基材料。 [3] 
1991年,他首次通過熱退火法獲得了p型GaN薄膜,並首次澄清了氫鈍化作為空穴補償機制的現象。自1960年代許多研究者開始GaN研究以來,這種氫鈍化現象一直阻礙着p型GaN薄膜的獲得。 [3] 
1992年,他成功生長出第一批顯示出室温下帶-帶發射的InGaN單晶層。這些InGaN層被用作所有藍光/綠光/白光LED以及所有紫光/藍光/綠光半導體激光器的發光層。InGaN層的發明對藍光/綠光/白光LED以及紫光/藍光/綠光半導體激光二極管至關重要。 [3] 
在1993年和1995年,他開發出了第一批基於III族氮化物的高亮度藍光/綠光LED。1995年,他還開發出了第一批基於III族氮化物的紫光激光二極管(LD)。1996年,他曾經供職的公司日亞化學工業株式會社開始銷售基於他發明的藍光LED的白光LED。這些白光LED被用於各種照明應用,以節約能源消耗。1999年,日亞化學工業株式會社開始銷售用於藍光DVD的紫光激光二極管。 [3] 
  • 學術論文
截至2019年6月,中村修二發表論文691篇。 [6] 
發表時間
文章標題
刊物名稱
1989年
Transient-mode liquid phase epitaxial growth of GaAs on GaAs-coated Si substrates prepared by migration-enhanced molecular beam epitaxy
《晶體生長雜誌》(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
1990年
High-power and high-efficiency P-GaAlAs/N-GaAs: Si single heterostructure infrared emitting diodes
《日本應用物理學雜誌》(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1991年
Novel 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system for GaN growth
《應用物理快報》(Applied Physics Letters)
1991年
Analysis of real-time monitoring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日本應用物理學雜誌》(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1991年
In situ monitoring of GaN growth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日本應用物理學雜誌》(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1991年
GaN growth using GaN buffer layer
《日本應用物理學雜誌》(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1991年
Highly P-typed Mg-doped GaN films grown with GaN buffer layers
《日本應用物理學雜誌》(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1991年
High-power GaN P-N junction blue-light-emitting diodes
《日本應用物理學雜誌》(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1992年
Thermal annealing effects on P-type Mg-doped GaN films
《日本應用物理學雜誌》(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1992年
Hole compensation mechanism of P-type GaN films
《日本應用物理學雜誌》(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1992年
In situ monitoring and hall measurements of GaN growth with GaN buffer layers
《應用物理雜誌》(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1992年
Si- and Ge-doped GaN films grown with GaN buffer layers
《日本應用物理學雜誌》(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參考資料: [6] 
  • 授權專利
截至2019年1月,中村修二擁有200多項美國專利和175多項日本專利。 [3]  [6] 
  • 科研獎勵
中村修二曾獲2008年日本應用物理學會傑出論文獎。 [6] 

中村修二人才培養

  • 寄語學生
中村修二建議學生和年輕研究者要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領域,併為之努力工作。他認為,這種熱情和專注是取得重大發明和突破的關鍵。 [4] 

中村修二榮譽表彰

獲獎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95年
櫻井獎
1996年
西田紀念獎
西田紀念財團
1996年
IEEE激光與電光學學會工程成就獎
IEEE激光與電光學學會
1996年
信息顯示學會特別表彰獎
信息顯示學會
1997年
大河內紀念獎
大河內紀念基金會
1997年
材料研究學會獎章
材料研究學會
1998年
實材創新獎
日本應用物理學會
1998年
C&C獎
日本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計算與通信(NEC C&C)基金會
1998年
IEEE傑克·A·莫頓獎
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
1998年
英國蘭克獎
英國蘭克基金會
1999年
尤利烏斯-斯普林格應用物理獎
施普林格出版社
2000年
高柳獎
日本真空學會
2000年
卡爾·蔡司研究獎
卡爾·蔡司基金會
2000年
本田獎
本田財團
2000年
晶體生長與晶體技術獎
晶體生長協會
2001年
朝日獎
2001年
OSA尼克·霍洛尼亞克獎
光學學會
2001年
LEOS傑出講師獎
IEEE激光與電光學學會
2002年
IEEE/LEOS量子電子學獎
IEEE激光與電光學學會
2002年
富蘭克林研究所本傑明·富蘭克林工程獎章
富蘭克林研究所
2002年
武田獎
武田科學基金會
2002年
經濟學人創新獎
2002年
世界技術獎
世界技術網絡
2003年
複合半導體先鋒獎
複合半導體協會
2003年
國家工程院院士
美國國家工程院
2003年
藍光譜先鋒獎
藍光譜基金會
2004年
信息顯示學會卡爾·費迪南德·布勞恩獎
信息顯示學會
2006年
千禧技術獎基金會
2007年
聖巴巴拉地區商會年度創新者獎
聖巴巴拉地區商會
2007年
喬治·克佐赫拉斯基獎
歐洲材料研究學會
2008年
阿斯圖里亞斯親王技術科學研究獎
阿斯圖里亞斯親王基金會
2009年
哈維獎
2011年
技術與工程艾美獎
美國電視藝術與科學學院
2012年
硅谷知識產權法協會年度發明家獎
硅谷知識產權法協會
2013年
LED先鋒獎
國際LED協會
2013年
LUX年度人物獎
LUX研究公司
2013年
國際固態照明聯盟全球SSL發展傑出成就獎
國際固態照明聯盟
2014年
諾貝爾物理學獎
2014年
日本文化勳章
日本政府
2014年
戈萊塔商會特別表彰
戈萊塔商會
2015年
查爾斯·斯塔克·德雷珀工程獎
美國國家工程院
2015年
日本應用物理學會名譽會員
日本應用物理學會
2015年
日本物理學會名譽會員
日本物理學會
2015年
南海岸商業與技術獎先鋒獎
聖巴巴拉獎學金基金會
2015年
全球能源獎
全球能源協會
2015年
亞洲創新領袖獎
2015年
世界之鷹獎
世界之鷹基金會
2015年
日本照明工程學會名譽會員
日本照明工程學會
2015年
日本電子信息學會名譽會員
日本電子信息學會
2015年
日本電氣電子工程學會名譽會員
日本電氣電子工程學會
2015年
洛杉磯傑出科學與技術獎
亞裔美國工程師協會
2015年
波蘭弗羅茨瓦夫大學榮譽博士
2016年
亞洲獎/科學與技術傑出成就獎
亞洲獎基金會
2016年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納爾遜·W·泰勒主旨獎
2016年
亞太裔美國人傑出貢獻獎
加州薩克拉門託政府
2016年
聖毛裏齊奧和拉扎羅勳章
意大利政府
2017年
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2017年
英國工程與技術學會蒙巴頓獎章
英國工程與技術學會
2017年
亞太品牌基金會傳奇獎
亞太品牌基金會
2017年
波蘭華沙大學榮譽博士
2017年
香港浸會大學榮譽院士
香港浸會大學
2017年
西班牙梅嫩德斯·佩拉約國際大學榮譽博士
西班牙梅嫩德斯·佩拉約國際大學
2018年
馬薩諸塞大學洛厄爾分校榮譽博士學位
2018年
日本第十屆巖城獎
巖谷直治紀念財團
2018年
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工程科學榮譽博士學位
2019年
馬來西亞理科大學榮譽博士
2020年
美國國家科學院工業應用科學獎
美國國家科學院
參考資料: [6] 

中村修二社會任職

任職時間
任職單位
擔任職務
1998年—2000年
應用物理學會(Applied Physics Society)
編輯委員會成員
2000年—
《複合半導體雜誌》(Compound Semiconductor Magazine)
編輯委員會成員
2001年—
材料研究學會會議(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 Conference Proceedings)
編輯
2002年—
客座教授
2004年—
客座教授
2004年—
客座教授
2007年—2020年10月
名譽訪問教授
2007年—
客座教授
2009年—2020年10月
上海固態照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顧問
2009年—2020年10月
顧問教授
參考資料: [6] 

中村修二個人生活

  • 專利維權
中村修二於1999年離開了日亞化學工業株式會社(由於藍色LED和激光的成功,該公司處境已不再困難),2000年成為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材料系教授。日亞化學要求中村修二簽署一份保密協議,規定他在幾年內不得從事LED相關工作。加州大學建議中村修二不要簽署,日亞化學因此以違反商業機密為由起訴他。中村修二在2001年反訴,要求藍色LED的200億日元(1.93億美元)專利費(在此之前,中村修二僅因其發明獲得了2萬日元[180美元]的獎勵)。2004年,他贏得了訴訟,但日亞化學提出上訴,和解金額在2005年被減少到8.4億日元(810萬美元)。中村修二對此結果並不滿意,但此案在日本知識產權法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 [1] 

中村修二人物評價

中村修二教授幫助開創了一場固態照明的科學革命,對信息和通信、能源和環境、醫療保健和生命科學等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通過使發展中國家能夠獲得負擔得起的節能LED照明,中村修二教授也對世界做出了巨大的人道主義貢獻(Dr. Nakamura has helped to pioneer a scientific revolution in solid-state lighting, with far-reaching impact on fields ranging from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o energy and the environment, to health care and life sciences. By making it possible to bring affordable, energy-efficient LED lighting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Professor Nakamura has also made a tremendous humanitarian contribution to our world.)。(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時任校長楊祖佑評) [3] 
中村修二博士在固態照明方面的成就繼續對照明和計算技術產生深遠影響。我們今天享受的LED燈泡、顯示器、移動設備和大型平板顯示器,都要感謝他開創性的研究(Dr. Nakamura’s achievements in solid-state lighting continue to have far-reaching impact on lighting and computing technology. We all have his pioneering research to thank for the LED light bulb, monitors, mobile devices, and large flat screen displays that we enjoy today)。(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工程學院時任院長Rod Alferness評) [3] 
(中村修二)因其在半導體氮化鎵方面的技術成就而聞名,他被廣泛認為是基於寬帶隙半導體氮化鎵(GaN)及其與鋁和銦合金的發光器件的世界先驅(Known for his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with semiconducting gallium nitrides, he is widely recognized as the world pioneer in light emitters based on the wide-bandgap semiconductor gallium nitride (GaN) and its alloys with aluminum and indium)。(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評)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