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央研究院

鎖定
中央研究院(Academia Sinica),簡稱“中研院”,是中華民國時期學術研究最高機關。1927年4月17日,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前夕,在南京舉行的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第74次會議中,李石曾首次提出設立中央研究院案,決議推李石曾蔡元培、張人傑共同起草中研院組織法,隨後展開籌備工作。1928年4月,國民政府任命蔡元培為中央研究院首任院長。同年6月9日,在上海東亞酒樓召開中央研究院第1次院務會議,標誌中央研究院正式成立。 [8] 
抗日戰爭爆發前,中研院先後成立了10個研究所,分設南京、上海兩地。抗戰爆發後,西遷至昆明桂林重慶等地。戰後,研究所陸續復員,東還寧、滬。1949年,中央研究院隨國民黨政府遷至中國台灣省,撤遷的包括歷史語言與數學兩個研究所,圖書文物則暫時存放在楊梅火車站倉庫。在朱家驊代院長多方奔走下,於1954年在南港現址營建院區。到台後,復經胡適王世傑錢思亮吳大猷李遠哲翁啓惠等院長之戮力經營,始有今日之規模。 [8] 
台灣省“中央研究院”現任院長為廖俊智,接任於2016年6月21日;副院長為周美吟、劉扶東、黃進興三院士,襄助院長處理院務。 [8] 
中文名
中央研究院
外文名
Academia Sinica
成立時間
1928年6月9日
機構地址
台灣省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管部門
中國台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室
別    名
中研院
創辦地點
南京
現任院長
廖俊智

中央研究院歷史沿革

中央研究院初創

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合影 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合影
1927年4月17日,中國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第七十四次會議在首都南京舉行,李石曾提出設立中央研究院案,決議推李石曾(煜瀛)、蔡元培(孑民)、張人傑(靜江)共同起草中研院組織法。同年5月9日中央政治會議第九十次會議議決設立中研院籌備處,並推定蔡元培李煜瀛、張人傑、褚民誼許崇清、金湘帆為籌備委員。
1927年7月4日《中華民國大學院組織條例》公佈,改列籌設中的中央研究院為中華民國大學院的附屬機關之一。10月,大學院成立。11月9日《中央研究院組織法》公佈,明定“國立中央研究院直隸於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為中華民國最高學術研究機關”,設立:物理、化學、工程、地質、天文、氣象、歷史語言、國文學、考古學、心理學、教育、社會科學、動物、植物等十四個研究所。
11月20日,大學院院長蔡元培聘請學術界人士王季同、張乃燕楊杏佛等30人在南京的大學院召開中研院籌備會及各專門委員會聯合成立大會,討論中研院組織大綱及籌備會進行方法。議決先籌設各研究單位,計有:理化實業研究所、地質調查所、社會科學研究所、觀象台四個研究機構,並推定各所常務籌備委員,積極展開籌備工作,並通過《中華民國大學院中央研究院組織條例》。
1928年4月10日,頒佈《修正國立中央研究院組織條例》,規定國立中央研究院“中華民國最高科學研究機關”。宗旨為“實行科學研究,並指導、聯絡、獎勵全國研究事業,以謀科學之進步,人類之光明”。
蔡元培任院長的委任狀 蔡元培任院長的委任狀
研究範圍包括數學、天文學與氣象學、物理學、化學、地質與地理學、生物科學、人類學與考古學、社會科學、工程學、農林學、醫學等11組科學。條例還對組織、基金、名譽會員等作了規定。中研院改為不屬於大學院的獨立機關。4月20日,國民政府委員會第五十六次會議任命蔡元培為院長。4月23日,特任蔡元培為院長。5月,啓用印信。
1928年6月9日,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務會議在上海東亞酒樓召開,蔡元培主持宣告該機構正式成立。創辦中央研究院的主要成員是中國科學社社員,中央研究院成立後接收了中國科學社在國際上作為中國科學界官方代表的地位。11月,國民政府公佈《國立中央研究院組織法》11條。規定:中央研究院直隸國民政府,為全國最高學術研究機關。主要職責為實行科學研究,指導、聯絡、獎勵學術研究。行政管理機構總辦事處設在南京,由兩個組(秘書組、總務組)、三個室(會計室、統計室、診療室)組成;在上海設駐滬辦事處。
在首任院長蔡元培任內,中央研究院陸續在南京、上海等地設立十個研究所,系由理化實業、社會科學、歷史語言三研究所,以及地質調查所、觀象台與自然歷史博物館演展而來。抗戰期間中央研究院西遷湖南、廣西、雲南、四川時,設過長沙工作站及南嶽分站,在桂林昆明、重慶設過辦事處或總辦事處,各研究所分設於重慶、北碚、李莊、昆明四區,抗戰勝利後方復還寧、滬。 [1-3] 
1940年3月5日蔡元培去世,9月18日蔣介石最終頒令朱家驊代理院長。 [4] 
中央研究院設有學術評議會,為民國最高學術評議機構。1948年3月25日至27日第二屆評議會第五屆年會中 [5]  ,選出中央研究院院士,共81人。9月23日第一次院士會議舉行,中研院之體制始告完成。

中央研究院發展

理化實業研究所於1927年11月籌設,下有物理組、化學組、工程組。
1928年7月分立為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均在上海。
地質調查所於1927年11月籌設,1928年7月成立地質研究所,在上海。
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於1927年11月籌設,1928年5月正式成立,下有法制組、民族組、經濟組、社會組,前兩組在南京,後兩組在上海。1934年7月,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之北平社會調查所併入該所,1945年改稱社會研究所。
觀象台於1927年11月更名,下有天文組、氣象組。1928年2月分立為國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氣象研究所,均在南京。
中央研究院語言歷史研究所於1927年夏設於廣州國立中山大學,1928年3月在中山大學籌設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0月22日遷入廣州柏園正式成立,後遷北平體質人類學研究所於1944年由史語所第四組中抽出另設,抗戰勝利復員後因限於經費,又由史語所收回接辦。
國立中央研究院自然歷史博物館於1929年1月籌備,1930年1月成立於南京。為符合《國立中央研究院組織法》,自然歷史博物館於1934年7月1日更名為“動植物研究所”。1944年5月分立動物研究所、植物研究所。
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於1928年11月決定設立,1929年1月籌備,1929年5月正式成立,在北平。
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於1941年籌備,1947年正式成立,在上海。
醫學研究所於1944年籌備,初設重慶國立上海醫學院內。抗戰勝利後,醫學研究所籌備處遷到上海。 [6] 
近代物理(即原子能)研究所於1945年秋籌設,嗣因倉促遷台,未能完成。
南京中央研究院總辦事處大門(1945年攝) 南京中央研究院總辦事處大門(1945年攝)
1945年9月,中央研究院部分研究所遷滬,並接辦日本政府所設立的上海自然科學研究所(1931年4月成立)。 [7] 
1948年11月起,中央研究院部分人員設備遷往上海、廣州和台灣。

中央研究院遷台

1949年,國民黨當局遷台。12月,歷史語言研究所的全部以及數學研究所的部分共二千多箱重要圖書、文物、儀器、設備運往台灣,遷至台北台灣大學,暫存在桃園楊梅鎮(今桃園市楊梅區)火車站倉庫;其餘研究所皆留置於中國大陸,並發展為後來中國科學院之主體(中國科學院早期的外文譯名亦一直沿用Academia Sinica,現多采用英語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但仍有部分研究所沿用拉丁文譯法)。
由於多數院士及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會議所選出之第三屆評議員32人亦都留在大陸或留置國外,在台者僅有吳大猷朱家驊、凌鴻勳、李先聞吳敬恆胡適、傅斯年、李濟董作賓王世傑王寵惠等人,不足法定人數,兩會無法召集並行使職權,台“中研院”陷入半停頓狀態。
1954年,經朱家驊多方奔走,在台北市南港區現址營建院區。植物研究所在台“復所”。
1955年,成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及中央研究院近民族研究所籌備處。
1957年,多方討論出“以報到登記人數為實有全體人數”之辦法並呈奉台灣當局領導人令準,於4月2日在台舉行第二次院士會議,4月3日舉行第三屆評議會首次會議。同年12月,胡適朱家驊之後擔任院長,次年正式就職。化學研究所在台“復所”。
1958年,舉行第三次院士會議。
1959年,舉行第四次院士會議。同年動物研究所在台“復所”。
1962年,舉行第五次院士會議,王世傑擔任院長。成立“經濟研究所”籌備處,“物理研究所”在台“復所”。
1970年,錢思亮繼王世傑之後擔任院長。成立生物化學研究所。
1974年,舉行第十一次院士會議。成立美國文化研究所。
1975年,三民主義研究所成立。
1976年,成立地球研究所籌備處,次年成立資訊研究所籌備處。
1978年,舉行第十三次院士會議。
1980年,舉行第一次國際漢學會議。
1981年,成立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籌備處。
1983年,吳大猷接任院長。
1986年,舉行第二次國際漢學會議。
1989年,成立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1991年,ICSU在台首次學術研討會。成立歐美研究所。
1993年,成立天文研究所、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1994年,旅美科學家李遠哲赴台接任院長。
1995年,成立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
1997年,成立語言學研究所籌備處。
1998年,成立生物農業研究所籌備處。
2002年,成立政治學研究所籌備處。
2004年,成立“社會學研究所、 法律學研究所籌備處。
2005年,“動物研究所、植物研究所更名為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
2006年10月,翁啓惠接任院長。
2008年,舉行第二十八次院士會議。
2010年,舉行第二十九次院士會議。
2012年,舉行第三十次院士會議。
2014年,舉行第三十一次院士會議。
2016年,舉行第三十二次院士會議。
2018年,舉行第三十三次院士會議。

中央研究院領導集體

中央研究院現任領導

院長
副院長
周美吟
劉扶東
參考資料 [8] 

中央研究院歷任院長

時間
院長
1928年04月-1940年03月
1940年09月-1949年10月
1957年12月-1962年02月
1962年 [17]  -1970年4月 [16] 
1970年05月-1983年09月
1983年10月-1994年01月
1994年01月-2006年10月
2006年10月-2016年03月
2016年06月-

中央研究院機構設置

研究單位
數學研究所
物理研究所
資訊科學研究所
統計科學研究所
原子與分子科學院研究所
天文及天文物理所
植物研究所
動物研究所
生物化學研究所
分子生物研究所
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
民族學研究所
歐美研究所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中國文哲研究所
台灣史研究所
社會學研究所
法律學研究所
-
院本部
院長
院長會議
評議會
總辦事處
處長
副處長
秘書組
學術事務組
總務組
公共事務組
計算中心
儀器服務中心
會計室
人事室
政風室
國際事務辦公室
委員會
資訊安全委員會
人文社會科學館公共事務委員會
行政電腦化推動委員會
人權委員會
醫學研究倫理委員會
科學教育推動委員會
國際科學理事會中國台灣地區委員會
動物實驗管理小組
生物實驗安全委員會
該院出版委員會
學術交流及合作委員會
漢籍電子文獻協調委員會
資訊業務諮議委員會
該院與公私立大學及研究機構訂定學術合作辦法審查委員會
該院克隆植物實驗室管理委員會
數位典藏諮議委員會
該院台灣地震數位知識庫建置諮議委員會
院區環境美化推動委員會
院區交通管理委員會
宿舍管理委員會
嶺南美術館管理委員會
學術活動中心管理委員會
輻射防護管理委員會
中央研究院在台五十年專書編纂委員會
綜合體育館管理委員會
藝文活動推動委員會
週報編輯委員會
研究發展成果管理委員會
太平洋鄰里協會
國際研究生院推動委員會
温室管理委員會
-

中央研究院院士

中央研究院遴選辦法

院長遴選辦法規定,院長任期屆滿時,由院評議會就院士中選舉院長候選人三人,呈請台灣當局領導人遴選並任命。院長任期五年,連選得連任一次。

中央研究院院士職責

中央研究院院士僅為榮譽,平常並無任何職務或實質酬勞,而兩年一次的院士會議,則為院士需要出席的活動。雖然院士並不擔任“中研院”任何職務,但許多院士是在“中央研究院”擔任研究員時當選,或是當選後兼任研究員或通信研究員。所以院士同時擔任研究員的比率相當高。

中央研究院選舉規則

“中央研究院”院士系由院士會議選舉選出,每二年選出一次,共分為數理科學、生命科學與人文及社會科學三組,每次新任院士名額至多30位,每組至多十位。院士候選人可以由各大學院校、學會、研究機關、“中研院”院士或評議員提名,之後經過評議會以通信方式無記名投票進入“初步名單”。之後評議會會再於會中投票,決定正式的院士候選人,並於院士會議中投票選舉。
“中央研究院”從1948年開始選舉中央研究院院士,第一屆選舉後,受到國共內戰的影響,“中央研究院”少部分院士至台灣,1958年選出第二任院士。第一任院士中,部分隨國民黨當局遷至台灣。

中央研究院首屆院士

1948年在南京公佈的“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名單中,隨便哪個名字,都是當時中國學術界的出色人才。而這份名單的最終確立,要歸功於那場耗時一年半的公開選舉。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共入選81人,其中數理組院士28人,生物組院士25人,人文組院士28人。 [3]  [9-11] 
“首屆評議員主要由學者組成,代表了當時學術界的最高水平,官僚在其間並不佔據重要位置,這樣他們的決策可以真正代表學術界,不至於僅僅成為政府的傳聲筒。”上海社會科學院張劍分析道。 [11] 
國立中央研究院成立第二十週年紀念會暨第一次院士會議 國立中央研究院成立第二十週年紀念會暨第一次院士會議
1948年9月23日上午10時,“國立中央研究院成立第二十週年紀念會暨第一次院士會議”在南京雞鳴寺中研院禮堂開幕,至少49名院士出席了開幕式。 [11] 
“中研院”曾經比較多地學習了西方學術建設的傳統,院士制度是其中的一個環節。如今,這批在戰火硝煙中產生的院士已經淡出人們的視野,但是回顧這次選舉,依然能感受到“我們至今仍該尊重和堅守的原則”。 [11] 
嚴格依章行事,尊重學術自主和學術自由,這是科學發展的普遍法則。 [11] 
1948年3月27日,“中研院”評議會已在南京先後五次投票選出了八十一位院士,因政見而為國民黨當局所不悦的郭沫若、馬寅初也在其中。後世對此頗有好評,也可見這次院士評選之公正、像樣。 [12] 

中央研究院現任院士

每兩年由院士會議從台灣學術界成績卓著人士中新選一批。台“中央研究院”院士為終身名譽職,分為數理科學、生命科學及 人文社會科學三組。職權如下:選舉院士及名譽院士;選舉評議員;籌議台灣地區學術研究方針;受台灣當局及有關單位之委託,辦理學術設計、調查、審查及研究事項。
台“中研院”現有院士計240人,其中數
理科學組100人、生命科學組75人、人文及社會科學組56人。

中央研究院重大事件

淹水事件
1977年9月,附近山洪暴發,台“中研院”各館大約有一半進水,其中包括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館,傅斯年圖書館胡適紀念館、近代史研究所等,但損失不大。 [13] 
1984年,六三水災造成四分溪(當時尚未命名)暴漲,導致台“中研院”院區嚴重淹水。台北市政府因而擬以“截彎取直”方式,整治四分溪。
2001年9月17日,納莉颱風所挾帶豪雨再次造成四分溪暴漲,台“中研院”鄰近四分溪之七個研究所地下樓層,首當其衝,直接遭受大水侵襲,粗估此次水患硬件受損新台幣二億元左右,多年來的研究成果損失無法估計。其損失項目,如地球科學研究所、生物化學研究所的昂貴儀器與稀有樣本,以及歐美研究所圖書館的部分藏書等。

中央研究院地理位置

通訊地址台灣台北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8] 

中央研究院罰款事件

2022年1月20日的新聞發佈會上,台灣衞生部門、台灣中央疫情指揮中心(CECC)的負責人陳時中宣佈,將對“中央研究院”處以15萬台幣的罰款,因為在2021年底,該機構基因組研究中心的一名研究助理在2021年底在實驗中感染了新冠。 [14-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