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贛州南北詞

鎖定
贛州南北詞是江西省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江西南康等縣,相鄰的廣東北部和福建西南部的一些縣份也有流傳,主要是在親友婚娶壽誕之期,於庭院、廳堂中作業餘娛樂性演出,沒有專業藝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得到了新的發展。
中文名
贛州南北詞添加概述
流行區域
江西南康等縣
場    合
親友婚娶壽誕之期

目錄

贛州南北詞簡介

贛州南北詞歸屬清音一類,於清道光中葉,分別由南昌和江浙傳入。是流行於江西南康、大餘、興國、贛縣、信豐、于都、安遠、瑞金、會昌等縣的一種曲藝形式,相鄰的廣東北部和福建西南部的一些縣份也有流傳 [1]  。大多在婚娶壽誕及節日時演出。

贛州南北詞淵源

贛州南北詞(圖2) 贛州南北詞(圖2)
約在清乾隆年間揚州南詞傳入江西,結合湖北黃梅傳來的文曲,形成南北詞。至道光年間南北詞由新建縣的藝人傳入贛州,此後曲目、曲調及演唱形式都有較大發展,形成具有地方色彩的贛州南北詞。長期以來,贛州南北詞主要是手工業者、店員、公職人員等在親友婚娶壽誕之期,於庭院、廳堂中作業餘娛樂性演出,沒有專業藝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培養了一批男女青年演員,使這一曲種得到了新的發展 [1] 
清道光初(公元1821年以後),由於東河戲、宜黃戲、吉安戲等“大班”風靡一時,客觀形勢要求三角班突破固有形式,上演較繁難的劇目。道光中葉(約公無1835年前後),寧都三角班已能演出《落馬橋》、《青龍山》、 《山伯訪友》、《山伯送友》等採茶形式不能勝任的劇目。班社規模起了變化,處於大型劇種與小型劇種、大班與三角班的中間狀態,羣眾稱之為“半班”。
贛州南北詞(圖3) 贛州南北詞(圖3)
半班藝人從清末到解放前夕(早期的無法查考),有三個師承系統:一于都,一寧都,一永豐他們相互聯繫,又有一定的獨立性。較有影響的藝人,有于都的劉禮和、劉禮鳳、江發家、王昌福、劉鳳朱;寧都的謝滿秀子、童生子、柴梗子(鄧振福)、礱勾咀(吳家珍)、曾開祿;永豐的海青、吳老泊、金裁縫(羅家林)等。
清光緒中葉(約公元1890年前後),在寧都境內,有兩個祁劇班社與半班“合流”,開始時,兩個劇種同台演出,繼而兩個劇種的藝人相互配合演出,然後發展到半班藝人能獨自演出許多“大班”劇目,祁劇展出人與半班藝人合作演出,形成了獨特的“半整雜”形式。到民國十年(公元1921年)前後,“半整雜”的祁劇展出人,列的死,走的走,“大班”許多劇目逐漸無法演出,“半整雜”形式終於瓦解,仍回到“七緊八松九逍遙”的半班規模。
民國十六年(1927),兒戲園演同逐漸長大,改名為“興國青年演出團”,並吸收覺民社(興國縣的另一個科班1920—1926)散班後部分演員入團,全團演員擴充到二十人。上演劇目除原有東河、祁劇者外,尚有京劇《空城計》、《硃砂痣》,崑曲《琴挑》;南北詞、簧劇止,僅有《花園定計》等折。這個團多次增聘演員,日漸壯大,抗拒騷擾迫害,頑強屹立。民國二十七年(1938)已積累劇目二百多個;培養出了自己的著名演員李明經(花臉)、肖以璜(鬚生)、張榮楷(小丑)、孫世貴(文武小生)、呂繼鉅(旦)等多人。在於都銀坑和祁劇老舞台唱對台戲達十五天之久,民國三十五年(1946),全部衣箱及演出用具,被第六教養院強行借去,終未歸還。演出團兩手空空,無法演出,被迫停辦。興國地方戲劇的滾滾長河,從此暫時中斷。直至建國以後,七易其名的興國贛劇團(南北詞)崛起,繼續延綿。

贛州南北詞南北詞特點

贛州南北詞的唱腔為板式變化體。南詞的曲調輕柔優美,抑揚婉轉,旋律性強,字少腔多;北詞的曲調奔放明朗,節奏緊湊,字多腔少。在一個曲目中,南、北詞很少兼用,但可插用一些小調。小調多為揚州小曲,如[疊斷橋] 、[剪剪花] 、[銀紐絲] 、[照花台] 、[鮮花調] 等。由於吸收了一些崑腔、高腔、皮簧戲的劇目,南北詞中也保留了部分崑腔、高腔、吹腔、二簧腔的音樂。
[1] 

贛州南北詞曲目

贛州南北詞傳統曲目有反映歷史故事和移植戲曲劇目的正曲及反映人民生活細節的小曲兩種。正曲有《春香鬧學》、《陳姑趕船》、《岳母刺字》等;小曲有《王婆罵雞》《姑娘算命》等 [1] 

贛州南北詞樂器

贛州南北詞揚琴

揚琴 揚琴
擊絃樂器。又稱洋琴、打琴、銅絲琴、扇面琴、蝙蝠琴、蝴蝶琴。揚琴是中國民族樂隊中必不可少的樂器。無論用於獨奏、伴奏還是合奏,揚琴的音色特點都可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揚琴是中國常用的一種擊絃樂器,與鋼琴同宗,音色具有鮮明的特點,音量宏大,剛柔並濟;但個性又不是很強,因此容易與其他樂器融合。慢奏時音色如叮咚的山泉,快奏時音色又如潺潺流水。它的音色清脆明亮,表現力極為豐富,可以獨奏、合奏或為琴書、説唱和戲曲伴奏,在民間器樂合奏和民族樂隊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贛州南北詞北琵琶

北琵琶是由“頭”與“身”構成,頭部包括弦槽、絃軸、山口等。身部包括相位、品位、音箱、覆手等部分。
北琵琶的頭部,由“弦槽”、四隻“軫子(絃軸)”、“山口”等組成。
北琵琶的身部,上端又稱“頸”部,即“相位”之處,頸的上端疊出部稱“枕”中與中下部是“品位”,相與品古代都稱作“柱”,是一種音位裝置。身部的中下部分呈上狹下闊,底呈半圓,中空,即音箱;品位粘在用梧桐板製成的“面板”上,四條弦系在下端“覆手”的四個小孔內,在覆手中央處的面板上,開有一個小孔,稱作“納音”或“出音孔”。身部背面,稱作“琵琶背”,背的上端與頭相接,背的中下部與面板相粘接,腹內另有二條橫檔和幾個音柱,安置在一定的部位處;背料用紫檀、黑料、老紅木花梨木、香紅木等製成的是上品,用白木製成的是普及品,因為紫檀紅木等木料善於在彈奏中發出自然泛音來。
北琵琶由六個相、二十五個品構成了音域寬廣的十二平均律。其一弦為鋼絲,二三、四弦為鋼繩尼龍纏弦。琵琶發聲十分特殊,它的泛音在古今中外的各類樂器中居首位,不但音量大,而且音質清脆明亮。同時,琵琶發出的基音中又伴有豐富的泛音,這種泛音能使琴聲在傳播中衰減小,具有較強的穿透力,在平靜的空曠地彈奏時,用它演奏重強音時的琴聲能傳到二、三里地以外。

贛州南北詞三絃

三絃 三絃
三絃:又稱“弦子”,中國傳統彈撥樂器。柄很長,音箱方形,兩面蒙皮,弦三根,側抱於懷演奏。音色粗獷、豪放。可以獨奏、合奏或伴奏,普遍用於民族器樂、戲曲音樂説唱音樂

贛州南北詞二胡

二胡的構造比較簡單,由琴筒、琴桿、琴皮、絃軸、琴絃、弓杆、千斤、琴馬和弓毛等組成的。

贛州南北詞

笙
結構:主要由笙簧、笙苗(即笙體上的許多長短不一的竹管)和笙鬥(即連接吹口的笙底座)三部分構成。使用材質:笙簧,古代用竹製,現代多用響銅;笙苗,多用紫竹製作,每一竹管的下端嵌接有木製笙腳以裝簧片。

贛州南北詞

竹笛由一根竹管做成,裏面去節中空成內膛,外呈圓柱形,在管身上開有1個吹孔、1個膜孔、6個音孔、2個基音孔和2個助音孔。笛身由一根竹管做成,裏面去節中空成內膛。笛塞用軟木材製成的塞子,裝在吹孔上端管內一定的深度裏。吹孔:是笛身左端第一個孔。笛子能發音,就是通過吹孔把氣灌進笛管內,使笛膜和竹管內的竹簧產生振動。膜孔:是笛身左端第二個孔。主要用來貼笛膜。笛膜在這裏起着變化音色的作用。笛子沒膜孔,也能吹奏,但得不到有笛膜的那種獨特的音色。笛膜:一般是用蘆葦膜做成的,經揉紋後取一小方塊使用。經過氣流振動笛膜,便能發出清脆、明亮的聲音。音孔:(按指孔)共有六個,分別開閉這些音孔,就能發出高低不同的音。

贛州南北詞形式

贛州南北詞以坐唱形式演出,演唱者一般是7~13人,圍坐一張方桌,分飾角色,兼操樂器伴奏。行當區分不嚴。以唱為主,夾以説白。舊時沒有女演員,旦腳唱腔多由男演員以小嗓演唱。使用樂器有揚琴琵琶三絃二胡笛子鼓板等,有時可加小嗩吶洞簫七絃琴碰鈴等,多由主要演員操鼓板。傳統曲目有反映歷史故事和移植戲曲劇目的正曲及反映人民生活細節的小曲兩種。正曲有《春香鬧學》、《陳姑趕船》、《岳母刺字》等;小曲有《王婆罵雞》、《姑娘算命》等。

贛州南北詞現狀

被譽為與南音一樣古老的音樂活化石-贛州南北詞,消失30多年後,2003年在它的傳入地漳州起死回生。由一些民間老藝人自發組成的贛州南北詞古樂隊,通過對贛州南北詞古譜的搶救、發掘和演奏,使這種古老的民族音樂重新煥發了活力。
20世紀初,贛州南北詞第三代傳人、清末秀才楊瑞庵組建以文人雅士為主的專事贛州南北詞創作、演奏的“霞東鈞社”,使贛州南北詞發展進入昌盛時期;在民國初年,“霞東鈞社”的第二代掌門人顏榮諧曾組織以踩高蹺的形式表演贛州南北詞《秋江》、《活捉三郎》等,為贛州南北詞注入了新的活力。新中國成立後,南詞成為漳州獨有的戲曲藝術,一直廣為傳唱。1956年,南詞《秋江》、《文詞》、《關公圍城》、《水底魚》等由中國唱片公司錄製唱片並向海內外發行。
20世紀中後期,受種種因素的影響,贛州南北詞幾近失傳。1999年,在楊鎮江、蘇永泉、蔡錦波等老藝人的努力下,贛州南北詞又重新與觀眾見面了。
2001年,他們再度成立了“霞東鈞社”,將收藏百年的清代贛州南北詞古譜公諸於眾,並進行排練演出。老藝人們每週自發排練三天,所需費用全部自籌。贛州南北詞樂隊有成員30來人,年紀最大的73歲,最小的45歲。他們的演技日臻完美,並在漳州進行了多次專場演出,讓更多的人領略到古樂贛州南北詞的魅力。
漳州市正着手對贛州南北詞的音樂進行記錄、整理、研究和創作,幫助藝人們排練、恢復更多的贛州南北詞音樂,並從漳州藝校挑選了5名學生加入到贛州南北詞演奏隊伍中,使贛州南北詞這朵古老的民族音樂之花再現華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