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賴國

鎖定
賴國,中國周代分封的諸侯國,國君為姬姓,子爵。周文王之子姬穎被封在賴地(今河南省禹州市),後遷都於今河南息縣,故又稱賴叔穎。《左傳·昭公四年》記載公元前538年賴國亡於楚國楚靈王 [1-2]  【遂以諸侯滅賴。賴子面縛銜璧,士袒,輿櫬從之,造於中軍。王問諸椒(伍)舉,對曰:”成王克許,許僖公如是,王親釋其縛,受其璧,焚其櫬。“王從之。遷賴於鄢。楚子欲遷許於賴,使鬥韋龜與公子棄疾城之而還。】
中文名
賴國
外文名
the Lai state
國    姓
姬姓賴氏
興亡年代
公元前1046-公元前538年
滅亡原因
為楚靈王所滅
史書記載
《左傳·魯昭公四年》
國    都
賴(河南省禹州市,後遷都河南息縣包信鎮)
開國國君
姬穎(周文王第十九子)
亡國國君
賴添伯

賴國賴國滅亡

《左傳·昭公》記載:“遂以諸侯滅賴。賴子面縛銜璧。士袒輿櫬。從之。造於中軍。王問諸椒舉。對 曰。成王克許。許僖公如是。王親釋其縛。受其璧。焚其櫬。王從之。遷賴於鄢。楚子欲遷許於賴。使鬥韋龜與公子棄疾。城之而還。申無宇曰。楚禍之首。將在此矣。召諸侯而來。伐國而克。城竟莫校。王心不違。民其居乎。民之不處。其誰堪之。不堪王命。乃禍亂也。”

賴國賴姓起源

賴國是先秦時期的割據國家之一,也是傳説中賴姓的受姓淵源所在。由於這一國家過於弱小,加上史書記載頗多歧異,故為後人的研究帶來諸多不便。今天,在人們開始重視對賴姓研究的同時,認真探討一下賴國的歷史,弄清其它望族所在和與賴姓之間的關係,對於整個賴姓歷史的研究將是不無裨益的。本文定名為“關於賴國與賴姓的幾個問題”,便是要解決與二者有關的一些問題。

賴國賴國國君先祖世系

軒轅黃帝——玄囂——嶠極——高辛(帝嚳)——后稷——不窟——鞠——公劉——慶節——皇樸——差弗——毀渝——公非——高圉——亞圉——公族婁——太王亶父——季歷——

賴國賴厲關係

賴字在古代的讀音與厲字相通,根據古漢語同音通假的規則,常常與厲字混淆在一起,賴國也因此被稱為厲國。如在《<春秋>三傳》中,同樣記載昭公四年楚滅賴國一件事,【遂以諸侯滅賴。賴子面縛銜璧,士袒,輿櫬從之,造於中軍。王問諸椒(伍)舉,對曰:”成王克許,許僖公如是,王親釋其縛,受其璧,焚其櫬。“王從之。遷賴於鄢。楚子欲遷許於賴,使鬥韋龜與公子棄疾城之而還。】在《左傳》中作“賴”,在《穀梁傳》、《公羊傳》中都作“厲“。故而有人認為,古代的賴國就是厲國。但事實上把所有的賴國”以為即厲非也“。特別是歷史上並不僅有一個賴(厲)國,更使賴國的歷史顯得撲朔迷離。僅在賴國地望問題上,就存在以下六種説法:

賴國説法一

賴國在湖北隨州。主張這一説法的人,最有代表性的是西晉人杜預。他在《左傳·桓公十三年》”楚子使賴人追之不及“注中説:”賴國在義陽隨縣。“這裏所説的義陽即義陽郡,當時郡治今湖北桑陽東南。隨縣即今湖北隨州東北殷店(舊稱殷家店)一帶。由於賴、厲通假,這裏的賴國也稱厲國,賴國滅亡後的地方也稱厲鄉或古厲鄉。如《漢書·地理志》南陽郡隨縣注曰:”厲鄉,故厲國也。“顏師古注:”厲,讀曰賴。“又在《西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一書中,收錄有一首中鯽銘文,其中有”王錫中馬自隘侯四騄“等字,有人認為其中的”隘“即厲字,説明在西周初年的湖北隨州一帶就有一個厲國。但大多數人認為,這一厲國也僅是厲國,與賴國無關,杜預所説的在隨州的賴國實際是厲國之誤。

賴國説法二

賴國在河南鹿邑。主張這一説法的人,以明清之際的王夫之為代表。他在《春秋裨疏》一書中,不贊成杜預對《春秋·僖公十五年》”齊師、曹師伐厲“一句對厲國地望的註釋,認為厲國不可能像杜預所説的那樣是”楚與國,義陽隨縣北有厲鄉“,而應在鹿邑老子所生的苦縣厲鄉。《史記·老子列傳》也記載:”老子,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注:”正義曰:厲,音賴。“《普太康地記》:”苦縣東有賴鄉村,老子所生地。“《魏書·地形志》:”武平有賴鄉 城。“上述所指都是一處。此外,近人楊伯駿也在《春秋左傳注》中支持王夫之的説法,認為”以地理考之,齊移救徐之師以伐厲,《裨疏》之説較合“。事實上,當時齊、曹兩國的軍隊討伐厲國,是因為楚國軍隊入侵徐國,伐厲的原因是為了救徐。從方位上看,假設杜預所説的厲國在湖北隨州符合事實,但徐國在今安徽泗縣一帶,與厲國相去甚遠,中間又有其它國家相阻隔,齊、曹顯然不可能用兵於千里之外。況且從齊曹兩國的力量看,在齊國最為強盛的齊桓公時期,曾聯合宋、陳、衞、鄭、許、曹六國軍隊與楚國作戰,但也僅得以進軍到遠離楚國腹地的楚國邊境陘(今河南方城一帶)。更何況這時的齊國已經衰落,又缺乏當年七國聯軍的聲勢,僅以齊、曹兩國綿薄之力,斷然不可能進軍到楚國腹心之地的厲。所以,這裏所説厲國顯然不是遠在湖北隨州的厲國,而只能是距徐國最近的鹿邑一帶的厲國;

賴國説法三

賴國在河南息縣。主張這一説法的人,以西晉的司馬彪為代表。他在《後漢書·郡國志》中注汝南褒信(今息縣東北包信鎮)曰:”褒信,侯國,有賴亭,故國。“此後,宋朝人鄭樵、羅泌、元朝人馬端臨等都贊同這種説法。如鄭樵在《通志·氏族略》中説:”賴,子爵,今蔡州褒信有賴亭,即其地也,昭四年為楚所滅。“羅泌《路史·國名紀》、馬端臨《文獻通考》中有也有同樣説法。清朝人顧棟高着《春秋大事表》,兩次提到賴國在息縣東北。其中在《楚疆域表》中説:”昭四年滅賴,今河南光州息縣東北為賴國地。“又在《列國地形犬牙相錯》中説:”賴在息縣東北。“另外,在嘉慶年間編修的《息縣誌》中,也説”褒信在息縣東北七十里,……後廢為集。古賴國,今賴亭是“。上述主張賴國在息縣東北的人都是不同時期歷史地理學界的人物,言之鑿鑿,且記載聯貫,具在較大的可信性。況旦從魯昭公四年的歷史事實考察,當時的楚國軍隊一直在淮河流域活動,其滅賴是在東伐吳、取朱方、殺慶封之後、取山東之曾之前的一次行動,既沒有時間也沒有必要象杜預所説的那樣去滅掉早已歸屬楚國並遠在楚國心腹之地的隨州之厲,而只能在回到自己邊邑地區稍作休整時滅掉息縣之賴。關於這點,從楚國滅賴後對賴國後事的處理上也可看出一些端倪。如據《左傳》記載,楚滅賴後,欲遷許於此,並使鬥韋龜、公子棄疾城之,而楚大夫申無宇卻説:”城竟莫校。“杜預注:”謂築城於外竟,諸侯無與爭。“楊伯駿注:”築城於邊境。“這些實際上都是在告訴我們,楚國滅賴後要築城的地方是在楚國邊境,由於這裏是賴國故地,因此賴國也只能是在淮河流域的息縣之賴,而不可能是別的地方的賴國;

賴國説法四

賴在山東聊城西。主張這一説法的人,以東漢人服虔為代表。他曾着有《春秋左氏傳解》一書,提出這一觀點。後來,唐朝人裴捆為《史記·齊太公世家》”晉趙鞅伐齊,至賴而去“集解,又引他的話説:”賴,齊邑。“此後,清朝人江永着《春秋地理考實》,也認為《左傳·哀公十年》”毀高唐之郭,侵及賴而還“中的賴”地近東昌府高唐也“。這裏所説的高唐便指今聊城西部一帶。

賴國説法五

賴在山東章丘西北(或歷城東)。主張這種説法的人主要是近代的一些地理學家。他們認為,《左傳·哀公六年》所記”齊侯陽生使胡姬以安孺子如賴“之賴所指即此,並引《後漢書·郡國志》曰:”菅縣有賴亭。“菅縣即今章丘西北一帶。

賴國説法六

賴國在河南商城南。主張這一説法的人,以明末清初人顧祖禹為代表。他在《讀史方輿紀要·河南汝寧府光州商城縣》注中説:”賴亭,在縣南,春秋時賴國也。昭四年,楚滅賴,楚子欲遷許於賴即此。“此後,顧棟高在《春秋大事表·存滅表》中也主此説,認為”今河南光州商城南有賴亭“。但當代研究者認為,這種説法”與較早的文獻記載不合“,是”清初《讀史方輿紀要》以來的誤記“,因而不足取信。
上述六種説法,基本上包括了古今關於賴國地望的主要觀點。其中隨州、鹿邑之賴多稱厲國,聊城、章丘之賴一般認為是邑名,商城之説形成較晚,只有河南息縣賴國被較多的人認為是《左傳·昭公四年》所記被楚國滅掉的賴國。也正因如此,《通志·氏族略》才説這一賴國在”魯昭四年為楚所滅,子孫以國為氏“,成為賴姓人得姓的淵源之地。
《賴氏起源研討會會議紀要》
由河南省僑辦、省僑聯和息縣賴氏研究會聯合發起,於1995年12月26日至27日在河南息縣召開了“賴氏起源學術研討會”。來自西安、鄭州、開封、信陽等地的有關領導和專家學者共30餘人出席了會議。經過現場考察和學術論證,對如下問題取得了共識:
1、 與會學者列舉大量古代文獻資料,認為今息縣包信鎮古稱褒信,乃古代賴國故地。賴於公元前538年為楚所滅,其後以國為氏,稱為賴氏。
2、 息縣包信鎮東南2公里的閭河之濱,有一座古代城址,與會專家學者考察認為該城址即是周代賴國故城。
3、 與會學者經對賴氏起源全面深入分析,一致認為,賴氏祖根在息縣包信鎮。
4、 為了進一步對賴氏起源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建議有關部門對賴國故城進行全面勘察發掘,加強對賴國文物的蒐集和研究,並將賴國故城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賴國史料記載

1、《左傳》。在卷十《昭公四年》中詳細地記載了楚滅賴的情形:“遂以諸侯滅賴,賴子面縛銜璧,士袒,輿櫬從之,造於中軍。王問諸椒舉。對日:‘成王克許,許僖公如是。王親釋其縛,受其璧,焚其櫬’。王從之,遷賴於鄢。”
2、《後漢書·郡國志》載:汝南郡,“褒信侯國,有賴亭,故國。”
3、《通志·氏族略》中《周不得姓之國》載:“賴氏,子爵,今蔡州褒信有賴亭,即其地也。”
4、宋代羅泌著《路史》載:“賴,子爵,蔡之褒信有賴亭,楚滅之。”
5、元代史學家馬端臨著《文獻通考》載:“賴姓,子爵,國在……今蔡州褒信縣”。
6、清代顧棟高編《春秋大事表》卷四載:昭四年滅賴。今河南光州息縣東北為賴國地。卷六載:“息縣西南七里有息城,賴在息縣東北。”
7、清初高士奇著《春秋地名考略》卷十三載:“昭四年……(楚)執齊慶封殺之,遂滅賴。……《後漢志》褒信有賴亭,故賴國。”
8、《文獻通考》雲:“賴國在褒信縣。漢褒信縣劉宋改苞信,元省為包信鎮,今在息縣東北,其賴亭則在。”
9、清代學者張澍編《姓氏尋源》載:“賴氏《風俗通》雲:春秋時有賴國,其後以國氏。澍按:司馬彪日:汝南褒信縣有賴亭,故賴國。楚滅之,子孫以國為氏……賴古作厲,世以為即厲,非也。《晉志》雲:厲、賴二國。”
10、清代史學家沈欽韓《春秋左傳地名補註》載:“汝南褒信侯國有賴亭。”
11、清順治年間《息縣誌》載:“賴子未詳始封姓氏,子爵,武王十有三年已卯建國,至景王七年癸亥秋七月楚子以諸侯伐吳,遂滅賴。賴子面縛銜璧,士袒,輿櫬從之,造於中軍。王問諸椒舉,對日:‘成王克許,許僖公如是。王親釋其縛,受其璧,焚其櫬’楚子從之,遷賴於鄢。遂亡。傳國曆五百八十五年。”
12、清成豐年間桂文燦編繪的《春秋列國圖》標誌賴國於息縣東北處。
13、近代學者童書業著《春秋史》載:“楚靈王……用諸侯的兵攻滅賴國(約在今河南東部,與安徽接界處),把賴民遷到鄢地。”
14、現代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等編繪的《中國歷史地圖集》也同樣標誌賴國於息縣東北。

賴國先祖傳説

賴國是炎帝后裔所建的國家。這種説法起源較早,一般認為在魏晉時就已經出現。如在西晉人皇甫謐所撰的《帝王世紀》中,就認為湖北隨州一帶的賴(厲)國與炎帝神農氏有關,説“神農氏起於列山,謂列山氏,今隨厲鄉是也”。至唐代,李泰撰<括地誌>,也贊同這一説法,認為這一賴國以境內的厲山而得名,其山“在隨州隨縣北百里,山東有石穴。昔神農氏生於厲山,所謂列山氏也。春秋時為厲國”。此後,<太平寰宇記>、<路史。國名記>、<讀史方輿紀要>、<大清一統志>等都襲此説。另外,在宋人編撰的<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書辯證>等書裏,也認為賴國是“三代諸侯賴子之國”,或“周不得姓之國”,主張其血緣另有所出。清朝人顧棟高撰<春秋大事表>,更進一步指出厲國是炎帝本國,姜姓。上述這些都告訴我們,在湖北隨州一帶的厲國是一個姜姓國家,血緣先祖是炎帝。此外,當代學界也有人根據古代厲、賴、列等字相通的事實,指出炎帝及其後代最早活動在山西汾水流域,後約在商代東遷河南鹿邑的厲鄉。也就是説,在鹿邑一帶的厲國也是炎帝的後裔所建的國家,血緣出自炎帝系統。

賴國賴羅傅

在台灣和新加坡等地的賴、羅、傅三姓人中,一向流行三姓聯宗之説,並因此成立了三姓宗親聯誼會。他們根據代代相傳的家族歷史和家譜上的記載確信,早在春秋時期的魯昭公四年楚滅賴時,“賴氏族人為避厲靈王之害,有改羅、傅二氏的,以國屬近鄰,兼有姻親關係,故有賴、羅、傅聯宗説法。”。事實上,三姓除賴姓出自叔穎之後外,大多數羅姓或傅姓的人另有自己的血統源流:

賴國首先

從姓氏來源看,賴姓出自古代的賴國,而羅姓則主要出自古代的羅國,相傳是祝融或顓頊的後代。另外,出自北魏鮮卑族的破多羅、叱羅等姓的人,以及唐代西突厥可汗斛琴羅的後代,清朝皇族愛新覺羅、貴族薩克達等也都有人改姓為羅;傅姓則主要尊奉商朝宰相傅説為祖先,或者自稱是周代受封於傅邑的大由的後代;

賴國其次

從郡望堂號上看,賴姓主要分為潁川、松陽、南康、河南四支,羅姓則有豫章、長沙、三龍、柏林等望,傅姓也有清河、北地、鉅鹿、茂陵、襄陽、廬州、慶陽、寧夏、鄴下、清州、尚儒、雙鳳、義渠、三德等支派,可見也不一致;

賴國再次

從家族文化和祠聯堂聯上看,賴姓稱“名噪秘書,志匡王室”,羅姓稱“鳥跡徵奇,藻思發琳琅之筆;錢江互瑞,倡言成吳越之功”,傳姓稱“尊儒尚學,崇位抑奢”,也不相同;
更為重要的是,三姓各有自己演變和播遷的歷史,有着較大的區別和本質的不同。
因此,我們在對賴姓進行研究的時候,儘管應首先着眼於它與羅、傅二姓之間在血緣上的共同之處,同時也應看到它們各自的特點,不應一味地認為它們全都尊奉叔穎為祖先。尤其是在羅、傅兩姓中,尊奉叔穎為祖先並認為與賴姓同宗的,其實只是一小部分人而已。我們不可以由於在台灣和新加坡等地有三姓同宗聯誼會的緣故,就一概地認為所有的三姓人都是如此。

賴國賴姓遷徙

關於賴姓發源以後的遷徙問題,是賴姓研究中的一個重要間題,也是更好地為尋根問祖服務的依據。如果要全面進行研究,顯然不可能在短時期內完成。這裏僅根據手中掌握的資料,重點探討一下賴姓人向南方各省和台灣的遷徙問題。
關於賴姓人向南方各省的遷徙活動,在海內外流傳較廣的<蕉嶺賴氏族譜>、台北<西盛賴氏族譜>、福建德化<侯卿賴氏族譜>等都有較為詳細的記載。

賴國<蕉嶺族譜>

<蕉嶺賴氏族譜>記載,賴姓在得姓以後,由於受姓之地在秦漢時期屬於潁川郡的管轄範圍,因此也多稱自己的郡望或堂號為潁川。後來,一部分人在賴莊的率領下由祖居地遷居松陽(原注今浙江松陽縣西,實則遂昌東南古市鎮),至其子賴遇時便落籍為當地人,形成賴姓忪陽郡望。後來,這支賴姓人中有一部分人在南朝劉宋元嘉末遷居南康郡揭陽(原注今江西寧都,實則廣東揭陽),開創了賴姓南康郡望。此後,這支賴姓中又有人遷居赤竹坪。至隋朝開皇十八年(公元五九八年),赤竹坪改虔化縣,他們也改稱虔化人。隋唐以後,這支賴姓人中叉有人相繼遷到潭州、汀州、清流、上杭、永定、寧化、永春、漳州、程鄉、鎮平、平遠等地,成為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等省賴姓的最大支派。

賴國<西盛賴氏族譜>

台灣<西盛賴氏族譜:松陽七十二房考略>也記載,他們是在東晉安帝四年(公元四○○年)遷居潭州豐陸桴原(今湖南長沙一帶)的,此後不久又遷到虔州石城禮上裏秋溪,至宋代又遷居福建汀州府寧化縣田心裏石壁城,明洪武二年(一三六九)又遷漳州府平和縣葛竹社。此外叉有譜稱,東晉時,有位名叫賴忠誡的人任處州(今浙江麗水),太守,至其孫賴碩等人時西遷入江西,定居於虔州陽都,其後代便在當地發展繁衍。至唐末時,這支賴姓人又在賴由得率領下從寧都沿石城進入福進,定居於長汀,後又遷居上杭古田、清流、寧化、永定、連城等地,明清間又進一步遷到廣東大埔、梅州、興寧等地,也是賴姓在南方影響較大的一個支派。
另外,台中賴羅傅宗親會的數據也説,居住在松陽的賴姓人大約在南北朝後期的賴燦時因生有七個兒子的緣故而分為七支,其中有兩支留居松陽,另外五支全部遷往江西。留居松陽的人後來又有一些遷居福建,先後定居在汀州、寧化、上杭、永定、吉田、延平、永安、南靖、詔安、平和,以及廣東程鄉、大埔、饒平、揭陽等地。其中居於詔安的賴延顯生子五人,分別遷居平和心田、葛竹、安厚等鄉,或者留居當地,分別成為各有關地區的開基祖。
綜合以上各種家譜數據的記載,我們可知原生活在發祥地或潁川郡的賴姓人大約在東晉時開始向南方遷徙,定居在浙江松陽一帶,以後又進一步分衍出南康郡望,並以松陽、南康為中心向江西、福建、湖南、廣東等省發展,散居在許多縣鄉之中,遂使賴姓成為南方大姓之一。

賴國<台灣文化志>

此後,隨着清朝的統治在台灣的確立,又相繼有一些賴姓人由東南沿海遷居台灣。這些遷徙可考的約有十四次,分佈於康熙三十四年(一六九五)至道光十五年(一八三五)間,其中康熙時期三次,雍正時期一次,乾隆時期七次,嘉慶時期二次,道光時期一次。如據<新埔賴氏族譜>記載,在康熙六十年(一七二一)時,有漳州平和縣葛竹鄉人賴天經入遷台北板橋鎮,成為新埔賴氏開基祖。另據台中賴羅傅宗親會數據記載,乾隆年間,居住在平和縣心田鄉的賴雲從遷居台中三份埔,有子五人各具才能,人稱“心田五美”,後來發展成為台中一帶影響最大的賴姓支派。又據<台北縣志稿。開闢志>記載,雍正五年(一七二七)時,廣東人賴玉蒼與曹姓人一起遷居台北,倡建今陽明山區士林鎮市街。

賴國<雲林沿革志>

至於賴姓人向台灣的遷徙,大約開始於明清之際,是由鄭成功收復台灣一事引起的。據<台灣文化志>和<雲林沿革志>等書記載,早在南明永曆三十一年(一六七七)時,就有原鄭成功部將賴某與杜某合墾沙連堡社寮莊及山腳莊,另外還有一位賴姓人與林杞一起入墾台灣竹山鎮後埔社寮東埔蚋,成為第一批進入台灣島的賴姓人。

賴國<屏東縣古碑>

另據<屏東縣古碑文集>記載,乾隆四十二年(一七七八)時,有位名叫賴永漢的人遷居縣中坊寮街,從此也在當地發展繁衍。另外,據德化<侯卿賴氏族譜>載,該縣下湧東陽派的賴祖等八人,因前往台灣經簡而定居於彰化院務三佳春。總計由大陸沿海陸續遷往台灣的賴姓人以原居於福建南部的漳州、泉州各縣耆為最多,其次為廣東饒平、大埔、揭陽、福建寧化等地的人。其中來自福建南部的人在遷入台灣後多居住在沙鹿、鹿港、清水、台南、高雄等地,而來自廣東的賴姓人則定居在台灣的北部和中部,如新竹、苗栗、桃園、台中等地。

賴國人口分佈

在當代,賴姓是在大陸百家大姓中排名第九十八位、在台灣排名第十五或十九位的著名姓氏,但其人口數量至今還沒有一個確切的統計數字。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則由於賴姓人口分佈過於廣泛,居住地區過於分散,給統計工作留下了較大難度;再則在過去全國性的人口普查中,所重視的多是各地人口的總體數量和職業構成等與現實生活關係較為密切的統計數字,而忽視了對姓氏使用情況的統計,因此也使我們無法得知賴姓人口的確切數量。不過,儘管如此,一些有心人還是利用這些統計的原始資料進行重新統計,或在一定範圍內對姓氏的使用情況進行抽樣調查,並且得出了頗能令人滿意的結論。今天,我們利用這些抽樣調查資料,便可推知賴姓人口的大致數量。
在2000年所進行的人口抽樣調查中,較為可信的資料是一些研究者根據一九八二年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所作的抽樣調查。在這次抽樣調查中,他們把全國分作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西北、西南等六大區,並分別從中抽出遼寧、北京、上海、福建、廣東、陝西、四川作為調查重點。他們共抽查一七四九○○人,發現其中有三六四人姓賴,占人口總數的○。二○八%並以此居全國百家大姓的第八十六位。這是一個非常可貴的數字。我們若以這一人口比例進行人口摧算,在當今大陸十二億人口中,賴姓人口約在二四○萬左右。若再加上台、港及海外的賴姓人口,賴姓的總人口應在二六○萬人上下。
如果更具體一些説,在對遼寧等地人口姓氏使用情況的抽樣調查中,共調查遼寧二五○二九人,其中賴姓有二人,佔被調查姓氏的二五六位;調查北京二四九四八人,其中有六人姓賴,佔被調查姓氏的二二三位;調查上海二五○九二人,其中賴姓僅一人,佔被調查姓氏的二八六位;調查福建二五二四四人,其中有賴姓三十六人,居被調查姓氏的六十位:調查廣東二五六四六人,其中有二四四人姓賴,居被調查姓氏的二十五位:調查陝西二三七九五人,其中有十四人姓賴,佔被調查姓氏的二四六位;調查四川二五二三九人,其中六十一人姓賴,佔被調查姓氏的七十五位。從這一調查結果可以看出,賴姓人在華東、華南、西南地區的人口比例比較高,在其它地區則相對低一些。
賴姓人在分佈上所以呈南多北少局面,與其歷史源流有密切關係。如歷史上的賴姓知名人物多集中在南方,北方較少,甚至幾乎沒有。如唐代的賴裴是雩都人,宋代的賴文俊是處州人,賴紱是清流人,賴良遂是長汀人,賴夢齡是福寧人,賴文政是荊南人;元代賴陸孫是寧化人,賴良是天台人;明代賴厚福是增城人,賴獻民是龍巖人,賴瑛是廣昌人,賴祖是南康人,賴鳳是泉州人,賴廷用是永定人,賴隆是河源人,賴嘉謨是永豐人,賴萬耀是英德人,賴道南是永安人,賴燧是平和人:清代賴華鍾是明溪人,賴文光是嘉應人,賴以邠是仁和人,賴鋭是城西人,賴餛生是會昌人,賴文鴻是廣西人;現當代賴和是彭化人,賴心輝是三台人,賴世璜是石城人,賴可可是廣東人,賴傳珠是贛縣人,賴汝樵是平江人,賴若愚是五台人,賴昌祚是瑞金人,賴經邦是吉安人,賴少其是普寧人,賴亞力是內江人,賴其芳是武平人,賴紹堯是汝城人,賴春風是寧岡人,賴祖武是福州人,賴愛光是惠陽人,等等。從上述這些賴姓名人的籍貫上,可以看出主要集中在福建、廣東、江西、湖南、四川等省,正符合賴姓人在分佈上南多北少的基本規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