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面縛銜璧

鎖定
面縛銜璧,漢語成語,拼音是miàn fù xián bì,意思是指兩手反綁而面向前,口含碧玉以示不生。古人用以表示投降請罪。出自《左傳·僖公六年》。
中文名
面縛銜璧
拼    音
miàn fù xián bì
近義詞
面縛輿櫬 [1] 
注    音
ㄇㄧㄢˋ ㄈㄨˋ ㄒㄧㄢˊ ㄅㄧˋ
釋    義
兩手反綁而面向前,口含碧玉以示不生。古人用以表示投降請罪。

目錄

面縛銜璧釋義

兩手反綁而面向前,口含碧玉以示不生。古人用以表示投降請罪。

面縛銜璧出處

《左傳·僖公六年》:“許男面縛銜璧,大夫衰絰,士輿櫬。” [1] 
楊伯峻 注:“古人死多含珠玉,此所以示不生…… 楚王 受璧,以示其生。” [2] 

面縛銜璧例句

《左傳·僖公六年》:“ 許男 面縛銜璧…… 武王 親釋其縛,受其璧而祓之。” [2] 
《左傳·昭公四年》:“ 賴子 面縛銜璧,士袒,輿櫬從之,造於中軍。” [2] 
北齊 杜弼 《為東魏檄梁文》:“若 吳 之王孫、 蜀 之公子,順時以動,見機而作,面縛銜璧,肉袒牽羊,歸欵軍門,委命下吏。” [2] 
《東周列國志》第四三回:“許僖公見楚救不至,乃面縛銜璧,向晉軍中乞降,大出金帛犒軍。 ” [1] 

面縛銜璧成語用法

作謂語、賓語;用於戰爭投降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