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賀蘭山繁縷

鎖定
賀蘭山繁縷(Stellaria alaschanica Y. Z. Zhao)是石竹科繁縷屬的植物,為我國的特有植物。產於寧夏(賀蘭山)、甘肅(天水)、青海(門源、祁連、烏蘭、玉樹、囊謙、雜多、斑瑪)。生長於海拔2 050-2 800 (-3 200) 米的山坡及雲杉林下。
中文名
賀蘭山繁縷
拉丁學名
Stellaria alaschanica Y. Z. Zhao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2] 
石竹目
石竹科
繁縷屬
賀蘭山繁縷
分佈區域
寧夏(賀蘭山)、甘肅(天水)、青海

賀蘭山繁縷形態特徵

植株
多年生草本,高1-5釐米。
莖葉
莖密叢生,細弱,多分枝,四稜形,沿稜被倒向柔毛。
葉片線形或披針狀線形,長5-20毫米,寬1-2.5毫米,頂端漸尖,基部漸狹,邊緣具緣毛,下面中脈凸起,葉腋常生不育短枝。
聚傘花序頂生,通常1-3花;苞片卵狀披針形,長1.5-3毫米,邊緣寬,膜質;花梗纖細,長7-15毫米,無毛;萼片5,卵狀披針形,長約3毫米,寬約1.2毫米,頂端漸尖,邊緣膜質,無毛,中脈明顯;花瓣5,白色,長約2毫米,短於萼片1/3,2深裂達基部,裂片長圓狀線形,頂端稍鈍,基部漸狹;雄蕊10,略長於花瓣;花柱3,長約1毫米。
蒴果長圓狀卵形,長約4毫米,比宿存萼長近1倍;種子多數,寬卵形或近圓形,微扁,長0.5-0.8毫米,近平滑。
花果期
花期7月,果期8月。 [1] 

賀蘭山繁縷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 050-2 800 (-3 200) 米的山坡及雲杉林下。

賀蘭山繁縷分佈範圍

產自寧夏(賀蘭山)、甘肅(天水)、青海(門源、祁連、烏蘭、玉樹、囊謙、雜多、斑瑪)。

賀蘭山繁縷主要價值

賀蘭山繁縷食用價值

頂部之嫩莖葉可供食用。

賀蘭山繁縷藥用價值

簡介
全草藥用,治乳癰、小兒風究、咳嗽,並有降壓作用。含糖類等成分。治陰虛陽亢、的煩躁不安、心悸、失眠症、頭暈目眩、耳鳴、高血壓、風濕痛。
根和全草(葉)入藥。性味:莖、葉:辛、苦、寒,有毒;果實:甘、温;有小毒。效用:全草:發汗通竅,散風袪濕,消炎鎮痛。莖、葉:袪風,解毒。莖、治頭風,瘡傷。果實:散風,止痛,殺蟲。治風寒頭痛風寒濕痹,疥癩;蒼耳子:治感冒頭痛,急、慢性鼻炎,瘧疾,風濕性關節炎。蒼耳草:治子宮出血,深部膿腫,麻風,皮膚濕疹。長期服用易致肝癌。根:風濕關節痛,感冒,瘧疾,腸炎,痢疾,小兒消化不良,淋證,帶下,月經不調,跌打腫痛,喉痹,乳癰,瘡癤,毒蛇咬傷。葉:外用治跌打損傷,骨折,毒蛇咬傷,乳腺炎。
臨牀應用
①治療麻風對改善症狀有較好作用,用藥後能使患者結節消失,恢復正常皮膚,或紅斑顏色變淡、範圍縮小,面部、耳垂浸潤性損害減輕,脹大的尺神經變細變軟,手足活動靈活,部分恢復知覺。
麻風桿菌也有減少趨勢。
病理浸潤亦稍有進步。
但上述療效多發生在用藥後3~4月之間,以後進步便不明顯,且有部分病人發生新生損害,少數病人繼續用藥至12~15個月又有不同程度的進步,但不及初期效果明顯。因此認為蒼耳草宜與碸類藥或氨硫脲同時服用或交替服用,以期收到較滿意的效果。
化學成份
葉浸劑能增加離體兔腸的運動;抑制蛙心的興奮傳導,導致心臟阻滯;在離體兔耳上,可使血管擴張;在蛙後肢灌流中,引起血管的先擴張後收縮。
葉的酊劑對貓靜脈注射,可引起短暫的血壓下降(20~40毫米汞柱),並抑制脊髓反射的興奮性。卷耳各部分都含相當量的碘。此植物據云能止血,人接觸蒼耳,可致皮炎;家畜(特別是豬)吃未生真葉之幼苗,可致中毒。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