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費聚

鎖定
費聚(1326-1390 [28]  ),字子英,五河(今安徽五河)人,明朝開國名將,淮西二十四將之一。
費聚早年便跟隨朱元璋,歷任承信校尉、永興翼副元帥、永興衞指揮使、西安衞指揮使、都督府僉事等職,先後隨明軍平定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陳友定等割據勢力,於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為平涼侯。後又隨軍平定雲南,討平蠻族叛亂,鎮守貴州、雲南等地。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費聚因胡惟庸案被殺,爵位廢除。
子英
所處時代
元末明初
民族族羣
漢人
出生地
五河
出生日期
1326年 [28] 
逝世日期
1390年
主要成就
屢敗張士誠
本    名
費聚
爵    位
平涼侯

費聚人物生平

費聚早年經歷

費聚年輕時精通武藝,後在濠州(今安徽鳳陽)參加紅巾軍。他相貌偉岸,受到朱元璋的器重,遂與其結交。 [1] 
至正十三年(1353年),費聚隨朱元璋前往定遠張家堡,招降堡中民兵。朱元璋給民兵三天時間進行休整,並將費聚留在堡中等候,自己先行返回濠州。但費聚卻發現民兵首領有意反悔,便趕回濠州,報告給朱元璋。朱元璋與費聚帶着三百士卒,再次前往張家堡,用計抓住民兵首領,成功收編三千餘人。後來,費聚又招降豁鼻山秦把頭八百餘人,並隨軍奪取靈璧泗州滁州和州等地,被授為承信校尉 [2] 

費聚隨軍征戰

至正十七年(1357年),耿炳文攻克長興(在今浙江)。朱元璋遂設立永興翼元帥府,以耿炳文為都元帥,並任命費聚為副元帥。不久,張士誠進犯長興,結果被費聚擊敗。朱元璋將費聚召回,讓他統領宿衞。此後,費聚多次隨朱元璋征戰,參與了援救安豐、兩定江西、攻克武昌的戰役。 [3]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撤銷永興翼元帥府,改設永興衞指揮使司。費聚被任命為永興衞指揮同知,仍舊擔任耿炳文的副將。張士誠當時已建立吳國(東吳),再次派遣軍隊進犯長興。費聚擒獲吳軍元帥宋興祖,大敗吳軍。吳軍鋭氣大挫,從此不敢窺視長興。 [4]  後來,費聚又隨徵淮安、湖州。 [5]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費聚參與平江之戰,隨徐達攻破平江(今江蘇蘇州),滅亡吳國,因功進拜永興衞指揮使 [5]  同年末,費聚率水軍從海路出擊,配合湯和征討方國珍,平定浙東地區,隨即又從海路進取福州,征討福建軍閥陳友定 [6]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是為明太祖。費聚攻破延平(今福建南平),而後回軍昌國(今浙江定海),並在蘭秀山(在今浙江岱山)剿平葉、陳二姓海寇。次年(1369年),費聚隨徐達攻取西安,改任西安衞指揮使,後進拜都督府僉事,鎮守平涼 [7] 

費聚封侯鎮邊

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大封功臣。費聚被授為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榮祿大夫柱國,封平涼侯,食祿一千五百石,子孫世襲,並獲賜鐵券 [8-9]  他在明太祖欽定的三十四位功臣中排名第十八。 [10] 
洪武十年(1377年),費聚又總理陳州軍務。不久,明太祖派遣十八位公侯分祀嶽鎮海瀆,其中費聚祭祀中鎮霍山 [11] 
洪武十四年(1381年),費聚隨傅友德征討雲南殘元勢力,在白石江戰役中擒獲元朝平章達裏麻。 [12] 
洪武十五年(1382年),費聚隨沐英攻取大理,不久又被任命為副總兵,與吳復分兵攻打關索嶺、阿咱寨,平定雲南地區的蠻族叛亂。後來,明太祖設置貴州都指揮使司,命費聚署理都司事務。 [13] 
洪武十八年(1385年),費聚擔任總兵官,率領指揮丁忠征討廣南。他生擒火立達,俘獲士卒萬餘人,而後還鎮雲南。 [14] 

費聚坐黨誅死

此前,費聚曾奉旨安撫蘇州軍民,但卻沉溺酒色,無所作為,後到西北招降蒙古殘部,又無功而返,多次受到明太祖的斥責。吉安侯陸仲亨也因擅乘驛車,受到太祖訓斥。丞相胡惟庸暗中對二人威逼利誘。費聚二人見胡惟庸正專權用事,便與他秘密往來,成為胡黨的重要成員。胡惟庸讓二人在外召集兵馬,但尚未來得及謀反,便因擅權植黨被明太祖誅殺。胡惟庸死時,逆謀尚未全部暴露,費聚等人也未受到牽連。 [15]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費聚被召回京師。 [16]  不久,胡惟庸“謀反”、“通倭”、“通虜”等罪狀逐漸暴露,明太祖開始大肆清算胡惟庸逆黨。陸仲亨的家奴封貼木向朝廷自首揭發,稱陸仲亨、費聚、延安侯唐勝宗、南雄侯趙庸曾與胡惟庸共謀不軌。 [17-18]  明太祖將費聚四人賜死,並廢除其世襲爵位。 [19] 
洪武三十一年(1398),獲平反昭雪,御賜“費氏聚公忠烈千秋”匾額一塊。 [28] 

費聚主要成就

費聚是明初淮西二十四將之一,幫助朱元璋成功收編張家堡民兵,使得朱元璋的勢力得以擴充。他參加了朱元璋早期立足江南的戰爭,後又先後隨大軍平定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陳友定等割據勢力,為明王朝的建立、統一作出了貢獻。明朝建立後,費聚隨傅友德平定雲南、大理,討平當地蠻族叛亂,又統兵平定廣南,並鎮守雲南、貴州等地,為明朝邊疆的穩定作出了貢獻。 [20] 

費聚人物評價

朱元璋:“朕聞歷代之君,肇興王業,賢能之士,多出鄉里,所以佐成大業,而親同骨肉也。諮爾費聚,與朕同郡,自列戎伍,從取滁、和、儀真,初授武校,渡江之後,收句容溧水,定建業、京口、廣德、長興,進居帥職,繼戍長興,同知衞事。浙西之兵侵境,戰敗之,乃從大將,下吳興,克姑蘇,升掌本衞,又從徵四明,由海道而南取三山延平,還軍討昌國餘冠,皆預有功。既又從大將平中原,守關陝,其績尤著,朕念爾初起之舊,十有九年之間,勤勞為多。”(《平涼侯鐵券》) [21] 
張廷玉:“諸將當草昧之際,上觀天命,委心明主,戰勝攻取,克建殊勳,皆一時之智勇也。及海內寧謐,乃名隸黨籍,或追論,或身坐,鮮有能自全者。圭裳之錫固足酬功,而礪帶之盟不克再世,亦可慨矣夫。” [20] 

費聚家庭成員

  • 父親:費德興,曾為遊徼卒。 [22] 
  • 兒子:費超,征討方國珍時戰死。 [23] 

費聚史籍記載

  • 明史·卷一百三十一·列傳十九》 [20] 
  • 明史紀事本末·卷一·太祖起兵》 [24] 
  • 《明史紀事本末·卷四·太祖平吳》 [25] 
  • 《明史紀事本末·卷十二·太祖平滇》 [26] 
  • 《明史紀事本末·卷十三·胡藍之獄》 [27] 

費聚影視形象

2006年電視劇《傳奇皇帝朱元璋》,李學軍飾演費聚。
參考資料
  • 1.    《明史·費聚傳》:聚少習技擊。太祖遇於濠,偉其貌,深相結納。
  • 2.    《明史·費聚傳》:定遠張家堡有民兵,無所屬,郭子興欲招之,念無可使者。太祖力疾請行,偕聚騎而往,步卒九人俱。……招諭已定,約三日。太祖先歸,留聚俟之。其帥欲他屬,聚還報。太祖復偕聚以三百人往,計縛其帥,收卒三千人。豁鼻山有秦把頭八百餘人,聚復招降之。遂從取靈璧,克泗、滁、和州。授承信校尉。
  • 3.    《明史·費聚傳》:既定江東,克長興,立永興翼元帥府,以聚副耿炳文為元帥。張士誠入寇,擊敗之。召領宿衞。援安豐,兩定江西,克武昌,皆從。
  • 4.    《明史·費聚傳》:改永興翼元帥府為永興親軍指揮司,仍副炳文為指揮同知。士誠復入寇,獲其帥宋興祖,再敗之。士誠奪氣,不敢復窺長興。
  • 5.    《明史·費聚傳》:隨徵淮安、湖州、平江,皆有功,進指揮使。
  • 6.    《明史·費聚傳》:湯和討方國珍,聚以舟師從海道邀擊。浙東平,復由海道取福州。
  • 7.    《明史·費聚傳》:破延平,歸次昌國,剿海寇葉、陳二姓於蘭秀山。洪武二年會大軍取西安,改西安衞指揮使,進都督府僉事。鎮守平涼。
  • 8.    《明史·費聚傳》:三年封平涼侯,歲祿千五百石,予世券。
  • 9.    《明太祖實錄·卷五十八》:丙申,大封功臣。……鎮國上將軍、僉大都督府事費聚,授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榮祿大夫、柱國,封平涼侯,食祿一千五百石。……俱令子孫世襲,並賜誥命、鐵券。
  • 10.    《明史·功臣世表》:平涼侯費聚,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十八,勳號同前,祿一千五百石。
  • 11.    《明太祖實錄·卷一百十三》:(洪武十年六月)丁卯,命平涼侯費聚往陳州理軍務。……是月,命大臣十八人分祀嶽鎮海瀆:韓國公李善長祀中嶽,魏國公徐達祀北嶽,……平涼侯費聚祀中鎮,……宣寧侯曹泰祀濟瀆。
  • 12.    《明史·費聚傳》:明年從傅友德徵雲南,大戰白石江,擒達裏麻。
  • 13.    《明史·費聚傳》:雲南平,進取大理。未幾,諸蠻復叛,命副安陸侯吳復為總兵。授以方略,分攻關索嶺及阿咱等寨,悉下之。蠻地始定。置貴州都指揮使司,以聚署司事。
  • 14.    《明史·費聚傳》:十八年命為總兵官,帥指揮丁忠等徵廣南,擒火立達,俘其眾萬人。還鎮雲南。
  • 15.    《明史·胡惟庸傳》:吉安侯陸仲亨自陝西歸,擅乘傳。帝怒責之。……平諒侯費聚奉命撫蘇州軍民,日嗜酒色。帝怒,責往西北招降蒙古,無功,又切責之。二人大懼。惟庸陰以權利脅誘二人,二人素戇勇,見惟庸用事,密相往來。嘗過惟庸家飲,酒酣,惟庸屏左右言:“吾等所為多不法,一旦事覺,如何?”二人益惶懼,惟庸乃告以己意,令在外收集軍馬。……惟庸既死,其反狀猶未盡露。
  • 16.    《明史·費聚傳》:二十三年召還。
  • 17.    《明史·胡惟庸傳》:二十三年五月,事發,捕績下吏,訊得其狀,逆謀益大著。會善長家奴盧仲謙首善長與惟庸往來狀,而陸仲亨家奴封帖木亦首仲亨及唐勝宗、費聚、趙庸三侯與惟庸共謀不軌。
  • 18.    《明史·陸仲亨傳》:二十三年,治胡惟庸逆黨,家奴封貼木告仲亨與勝宗、費聚、趙庸皆與通謀,下吏訊。
  • 19.    《明史·費聚傳》:竟坐黨死,爵除。
  • 20.    明史:列傳第十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6-11]
  • 21.    明朝小史:卷二  .古籍文獻網[引用日期2016-06-11]
  • 22.    《明史·費聚傳》:父德興,以材勇為遊徼卒。
  • 23.    《明史·費聚傳》:子超,徵方國珍,沒於陣。璿,以人材舉官江西參政。孫宏,從徵雲南,積功為右衞指揮使。
  • 24.    明史紀事本末:卷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6-12]
  • 25.    明史紀事本末:卷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6-12]
  • 26.    明史紀事本末:卷十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6-12]
  • 27.    明史紀事本末:卷十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6-12]
  • 28.    費聚  .中共蚌埠市委黨史和地方誌研究室[引用日期2024-04-14]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