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謝金鑾

鎖定
謝金鑾(1757~1820),字巨廷,又字退谷,晚年改名灝,福建侯官縣(今閩侯縣)人,他少年孤貧,卻事母至孝。乾隆五十三年(1788),鄉試中舉;嘉慶六年(1801),會試落第,朝廷根據其年齡、能力和才華進行“大挑”,選拔他出任邵武教諭,後歷任南靖、安溪、南平等縣教諭,著有《教諭語》倡學。
巨廷,退谷
所處時代
清朝
民族族羣
漢人
出生日期
1757年
逝世日期
1820年
主要作品
《蛤仔難紀略》《台灣縣誌》
本    名
謝金鑾
字    號
巨廷
籍    貫
閩侯縣

謝金鑾愛好讀書

少年時代,他就很喜歡讀有關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朱熹五字語錄、故事編成的《宋儒言行錄》、《五子近思錄》等入門德育課本。
他常説:“士以忠孝好學為立志,倫常日用為力行。空言存誠、慎獨、主敬、存養,而不讀書有體,則失之偏。”意思是説,讀書人應以忠孝、好學來確立自己的志向,並在倫理綱常、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空口白話説心存誠信、謹慎獨清、主張尊重他人、保持涵養,而又不認真讀書,則會失之偏頗。

謝金鑾治理台灣

嘉慶十年(1805年),調任台灣嘉義縣教諭,高山族散處之地蛤仔難(也叫噶瑪蘭,現宜蘭的舊稱),是台灣富饒之區,而清廷卻未劃入版圖。
當時蔡牽作亂,不僅在海上劫略,還攻陷鳳山,使得南北各地為此實行戒嚴。嘉義知縣曾屈尊向他諮詢,以籌備防禦之策,謝金鑾對他説:“此間士民曾遭林爽文之亂,造柵鑿濠,治兵習炮,皆有成法,可召而謀之。”知縣根據他的意思辦,果然民眾自動彙集。他還陪同視察縣城四門,謀劃指揮,分地把守,深夜漏三更,部署略定。堅持到總兵武隆阿統領軍隊到達後,蔡牽無奈全部撤離而去。當武隆阿知道他的才幹後,親自到學署看望他,當看見牆壁上的“教士條約”,不由讚歎説,你真是一代通儒,從此更是敬禮有加。
起初,蔡牽準備謀佔踞“蛤仔難”為巢穴,而朱濆亦屢屢窺視“蘇澳”。“蛤仔難”,又名甲子蘭,地處台灣淡水的北東方向,背山面海,土地廣漠,溪流交錯,地控全局,謝金鑾認為若為敵軍佔有,則禍害很大,且從此地方不得安寧。於是遂步考察進軍途徑,並掌握形勢變化始末
謝金鑾認為蛤仔難問題是台灣海防鞏固的關鍵,遂編著《蛤仔難紀略》6篇,紀述詳實,説理明晰。其書由樑上國上報朝廷,被清廷接受,嘉慶十七年(1812年)八月,蛤仔難正式設立噶瑪蘭廳。 [1] 

謝金鑾提拔人才

回閩後,在閩南當過3任學官,又任安徽教諭。他還先後到過南平、彰化、安溪等地任教諭,大力提拔人才。謝金鑾“所至以興學為任,士論歸之”,説他所到之處均以振興教育為已任,因此,儒學士人一説起都表示很佩服。
在安溪任上,因年老體弱,他準備引退,卻引起諸生齊聲呼籲以挽留。但是,天命所限,沒多久就患病在身,只好回到家鄉,嘉慶二十五年溘然逝世,時年六十有三。
他以學識和操行著稱,一直受人禮遇和尊敬,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他與鄭兼才同被公舉,閩浙總督趙慎畛上疏請準,得以享祀於“鄉賢祠”,其“義烈”為朝廷所表彰,以茲振奮民風民俗。

謝金鑾個人著作

他所編著的《教諭語錄》,風行海內。著述有《大學古本論》、《二勿齋文集》、《春樹暮雲篇》、《泉漳治法論》傳世;並總纂《台灣縣誌》 [2] 
當時泉州漳州兩地械鬥嚴重,謝金鑾曾作《泉漳治法論》以上呈。

謝金鑾後人評價

《清史稿》列傳一百六十六載:“侯官謝金鑾、德化鄭兼才皆以學行著,素所敬禮,歿而舉祀鄉賢。又旌表義烈,以振風俗”。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