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謝萬北征

鎖定
謝萬北征是南北朝劉義慶的《世説新語》其中一篇文章。謝萬北征前燕兵敗,因自命不俗、從不體恤將士。軍中的人想除掉他。因為哥哥謝安的人情,才得以倖免。
作品名稱
謝萬北征
作    者
劉義慶
創作年代
南北朝
作品出處
《世説新語》

謝萬北征文章閲讀

謝萬北征原文

謝萬北征,常以嘯詠自高,未嘗撫慰眾士。謝公甚器愛萬,而審其必敗,乃俱行,從容謂萬曰:" 汝為元帥,宜數喚諸將宴會,以説眾心。" 萬從之。因召集諸將,都無所説,直以如意指四坐雲:" 諸君皆是勁卒。" 諸將甚憤恨之。謝公欲深著恩信,自隊主將帥以下,無不身造,厚相遜謝。及萬事敗,軍中因欲除之。復雲:" 當為隱士。" 故幸而得免。 [1] 

謝萬北征註釋

1.《謝萬北征》:謝萬北征一事參看《方正》第55則注①。
2.勁卒:精鋭的兵。《資治通鑑·晉紀》胡三省注:“凡奮身行伍者,以兵與卒為諱;既為將矣,而稱之為卒,所以益恨也。”
3.隊主:一隊之主;隊長。古代軍隊的編制是一百人為一隊。
4.隱士:指謝安。按:謝萬北征時,謝安還隱居東山,未曾出來做官。所以能和謝萬俱行。謝萬被廢后謝安始有出仕志。
5.從容:隨口。
6.無所説:沒什麼話説。
7.勁卒:精壯的士兵。
8.隊主:某兵種的長官。
9.當為隱士:意謂應當想想謝安。謝安當時隱於會稽。
10.説:通“悦”取悦
11.審:明白
12.造:到,前往,引申為拜訪。

謝萬北征譯文

謝萬北征前燕時,常常以長嘯吟詠自命不俗,從不體恤全體將士。哥哥謝安器重愛護謝萬,但也明白他肯定要敗,就一起隨軍出征,他隨口對謝萬説:" 你作為元帥,應該經常召集將領們宴會,以便讓大家能心情愉快。"
謝萬聽從他的建議。於是就召集將領們聚會,他什麼也不説,只是用如意指着大家説:" 你們都是勇猛的士兵。" 眾將聽罷非常氣憤。謝公想在將士中加強恩德威信,自主帥以下的大小將領,他都親自去拜訪,誠懇地表示了道歉。
等謝萬兵敗,軍中的人想除掉他。謝安又説:" 這樣的人應該去作隱士。" 謝萬這才得以倖免。

謝萬北征人物簡介

謝萬北征文中人物

謝萬(321-361) 字萬石,謝安的弟弟。又稱中郎。父謝裒。妻王荃(揚州刺史太原王述之女)。341年,晉鹹康七年闢司徒府掾吏、遷右西曹屬;345年,興寧三年為會稽王撫軍大將軍司馬昱府從事中郎、吏部郎;?年,吏部郎;356年,永和十二年出為吳興太守;358年,昇平二年八月西中郎將、持節、督司豫冀並四州軍事、豫州刺史、領淮南太守;361年,隆和元年遷散騎常侍。
謝安(320年-385年),字安石,號東山,東晉政治家,軍事家,漢族,浙江紹興人,祖籍陳郡陽夏(今中國河南省太康)。歷任吳興太守、侍中兼吏部尚書兼中護軍、尚書僕射兼領吏部加後將軍、揚州刺史兼中書監兼錄尚書事、都督五州、幽州之燕國諸軍事兼假節、太保兼都督十五州軍事兼衞將軍等職,死後追封太傅兼廬陵郡公。世稱謝太傅、謝安石、謝相、謝公。

謝萬北征作者

劉義慶(403--444):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字季伯,南朝宋政權文學家。《宋書》本傳説他“性簡素,寡嗜慾”。愛好文學,廣招四方文學之士,聚於門下。劉宋宗室,襲封臨川王贈任荊州刺史等官職,在政8年,政績頗佳。後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貶官王義康而觸怒文帝,責調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和開府儀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於建康(今南京)。劉義慶自幼才華出眾,愛好文學。除《世説新語》外,還著有志怪小説《幽明錄》。

謝萬北征時代背景

北伐失敗 恆温獨大
謝萬才能和器量皆優異出眾,昇平二年(358年),任安西將軍、豫州刺史的哥哥謝奕去世,謝萬任西中郎將,持節監司、豫、冀、並四州諸軍事,兼任豫州刺史。肩負北伐大任,表現得高傲豪縱,毫不安撫士眾。謝安見此十分憂心。
昇平三年(359年),謝萬與北中郎將郗曇兵分兩路,北伐前燕潰敗,謝萬回時就被廢為庶人。滿朝文武害怕桓温一家獨大。桓温是當下最有權有勢的人,他不僅佔據着荊州這樣的軍事要地,掌控全國近一半地方的實權,而且還擁有強大的軍隊。
促成謝安東山再起
東晉部隊打了一個敗仗,損失了15000人,丟了幾座城池。其實,這對屢戰屢敗的東晉部隊來説,算不了什麼,但是總指揮謝萬不僅被革職,而且被貶為庶人,永遠不能再當官。雖然合情合理,但真是有點小題大做了。陳郡謝家面臨滅頂之災,這下滿朝文武不幹了,勸説的人絡繹不絕跑到謝家,要謝安出山。
在強勢的桓温面前,一直以來,朝廷依靠拱衞首都建康(今南京)的周邊大區揚州、西府豫州和北府徐州,與桓温維持恐怖平衡。特別是豫州,它是謝家經營十五年的領地,桓温用了許多手段,始終不能拿下。謝家在豫州受到重挫,唇亡齒寒,東晉皇室和名門大户人人自危,謝安不得不出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