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謝勁松

(哲學家)

鎖定
謝勁松,男,1964年12月出生於湖南桃江,現為華中科技大學政教系副教授,湖北美學學會理事,在職攻讀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博士研究生。近十年發表現代西方哲學、中西思想與文化等方面的論文40篇,出版著作兩本,參編一本,承擔並完成教育部青年基金課題一項。
中文名
謝勁松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64年12月
職    業
哲學家
代表作品
《生活世界的多層含義》
性    別
出生地
湖南桃江

謝勁松簡介

哲學家謝勁松,男,1964年12月出生於湖南桃江,現為華中科技大學政教系副教授,湖北美學學會理事,在職攻讀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博士研究生。近十年發表現代西方哲學、中西思想與文化等方面的論文40篇,出版著作兩本,參編一本,承擔並完成教育部青年基金課題一項。論文在加拿大《文化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開放時代》、《人文雜誌》《原道》、《佛學研究》等刊物發表;其中《生活世界的多層含義》收入2005年《中國學術年鑑》。《什麼是文化轉型》收入《新華文摘》1998年第4期“論點摘編”,《中華讀書報》1998年6月17日轉摘論點。正承擔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年《20世紀西方哲學》的寫作,人民出版社06年至10年完成的《黑格爾全集》之《美學》卷50萬字的德文版翻譯。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哲學、現代西方哲學、美學、中西思想與文化

謝勁松著作

1、《愛智慧與愛的智慧》,編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版,28萬字。
2、《胡塞爾傳》,獨著,長江文藝出版社 2002年版,18萬字。
3、《美學》,彭富春主編,獨立寫作其中第二篇8萬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10月。
課題
2001年教育部青年項目:人文主義與公司文明
校研究生校改基金一般項目:研究生人文經典教學研究

謝勁松出版圖書

謝勁松學術成果

著作論文目錄一、著作:
1、《20世紀的西方哲學》,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10月,31萬字。
2、《胡塞爾傳》,長江文藝出版社,2002年版,18.6萬字。
3、《愛智慧與愛的智慧》,編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版,28萬字。獲中南五省圖書獎。
4、《美學》,教材,彭富春主編,寫作第二篇8萬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
5、《禪宗心性美學研究》,博士論文,23萬字。
二、課題:
1、2000年校青年基金:哲學為何終結。
2、2000年研究生院校改基金課題:西方哲學經典著作的多語教學與研究生原創力的培養。
3、2001年教育部青年項目:人文主義與公司文明。項目批准號:01JD720006,結項批准號:2009JDXZ591
4、2003年校研究生校改基金一般項目:哲學與人文經典著作的教學研究(GR0410)。
5、2007年馬克思主義學院課題:德里達的馬克思。
6、2009年研究生院校改基金課題:文科研究生問題意識的培養。
三、獎勵
馬克思主義哲學課與大學生思想素質培養,校教學成果三等獎,2000年10月。
四、論文:
一般哲學
1、驚訝:理解哲學的一個維度,《華中理工大學學報》1997年第3期。
2、如何愛智慧,《華中理工大學學報》,2000年第1期。
3、哲學不是什麼?《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2年第6期。
4、人的規定與歸途,《人文雜誌》,2003年第2期。
現代西方哲學、後現代哲學
1、尼采思想的芳香,《德國哲學》(2007年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9月版。
2、胡塞爾的純粹學術立場,《自然辯證法研究》,2002年第6期。
3、胡塞爾生活世界的多層含義,《生活世界理論》,尹樹廣黃惠珍編,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版;《中國學術年鑑》2004年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9月。
4、胡塞爾的生活世界及其悖論,《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02年第5期;轉載於《生活世界理論》,尹樹廣 黃惠珍編,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版。
5、胡塞爾的信仰與信仰觀,《宗教比較與對話》,第四輯,卓新平主編,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6、沉思技術的本性,《德國哲學》(2008年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7、洞穴中的海德格爾,《開放時代》,2000年7/9月號。
8、譯文:海德格爾致布洛赫曼的信,《開放時代》2000年3/4月號。
9、隱喻與形而上學,《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9第3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9年第10期轉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9年第4期,第179頁摘要。
10、馬克思對德里達的召喚,《哲學家》,2008年,人民出版社。
11、我們何以能用語言認知?《華中理工大學學報》,1998年第2期。
科學與技術哲學
1、同一家園中的科學與哲學,《自然辯證法研究》,1998年第1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資料中心B2《科學技術哲學》1998年第3期轉載。
2、技術社會中的人性教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7年《華人地區之大學通識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鄭州大學學報》1997第5期發表。
3、對科學的哲學理解,《華中理工大學學報》,1995年第1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資料中心B2《自然辨證法》,1995年第5期轉載。
馬克思主義研究
1、論馬克思主義教育的通識化,毛澤東思想研究,2008年增刊第1期。
2、論馬克思的經濟事實,《德國哲學》(2009年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美學問題研究
1、論禪定與覺悟之美,《美學與藝術研究》(第1集),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
2、馬克思論勞動與美的創造,《湖北大學學報》,2009年第1期。
3、我們有感受美與苦難的能力嗎?廣州《東方文化》,2002年第1期。
4、作為哲學的美學——評彭富春《哲學與美學問題》,發表於《中國學術年鑑》,2006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5、“當代審美文化發展趨勢”學術研討會在湖北召開,哲學動態,2008年第六期,王俊 謝勁松
民族問題研究
1、論民族的本性及其邊界,《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07年第6期。
2、民族精神的社會認識,《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08年第3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8年第11期轉載。
佛教思想研究
1、佛法真義的現代理解,《佛學研究》(2002·總11期),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出版,CN11-3346/B。
2、佛法真義的當代話語,《原道》,第7輯,貴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2月版。
3、禪宗與中國式思維,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中心《文化中國》第13期(九七年六月號);《聞思》第1輯,華文出版社,1997年3月版。
基督教思想研究
1、基督的所為與所歸,《世界宗教文化》,1999年第3期。
2、禁果與羞恥,《天風》,2006年第7期。
3、愛是和諧,《天風》,2005年第6期。
4、心靈和諧與社會和諧,《天風》 2005年第4期 。
5、道就是神,《天風》,2004年第3期。
6、道何以成為肉身,《天風》,2003/2期。
7、真神為何也受難?,《天風》2003年第4期。
8、像耶酥那樣生活,《天風》2002年第9期。
9、服從神的旨意,《天風》2002年第5期。
10、跟從耶酥並理解他的道,《天風》2002年第6期。
11、揹負自身的十字架,《天風》2002年第7期。
12、甜蜜是神給的工價,《天風》,2003年第8期。
13、The Words of Jesus and the Traits of Christians,香港《中華學術論壇》(總第三期),2003年6月。
其它問題研究
1、人文經典的現代意義,《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7年第8期。
2、什麼是羞恥?《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8年第2期。
3、什麼是文化轉型?廣州《開放時代》,1997年11/12月號;《新華文摘》1998年第4期“論點摘編”;《中華讀書報》1998年6月17日轉摘論點。
4、轉型中知識分子形象、職責與價值關懷,《華中理工大學學報》,1996年第1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資料中心C4《社會學》,1996年第4期轉載。
5、創造力的培養與教育觀念的變革,《開放時代》,2001年7月號。
6、恐怖與反恐怖,河北:《社會科學論壇》,2007 年第7期(上)。
7、生存與生存意義,《天津社會科學》,2000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哲學原理》,2000年第8期轉載。
8、母語的“不可遺忘性”——外語教學的資源,教育研究與評論,2010年第1期。李智 謝勁松
一般文章:
1、天性至善 德性至真——悼念趙學田教授,《武漢大學校友通訊》,2000年第1期,《北京珞嘉》1999年第2期。
2、故鄉 母校 祖國,《校友之窗》2002年下,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3年6月版。
報紙文章
1、作為哲學家而死去的胡塞爾,《中華讀書報》,2002年12月26日
2、作為創造的批判,《中華讀書報》,2005年8月3日第23版。
3、樸實的智慧,《湖北日報》,2007年8月17日10版;《咸寧日報》,2007年8月3日3版。
4、走進馬克思主義課堂的大學校長——記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培根院士,2008年3月華中科技大學校報。
5、災難中的民族精神,人民網,2008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