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調北征南

鎖定
大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調派其正在北方與北元作戰的傅友德沐英等將領揮軍南下,與藍玉率領三十萬大軍征戰雲貴西南地區,意圖消滅元朝梁王把匝剌瓦爾密的勢力,奪取對西南的統治權。第二年,亦即洪武十五年(1382年)閏二月,佔領了雲貴。洪武十七年(1384年)三月,傅友德、藍玉奉詔班師回朝,沐英及數十萬明朝官兵留下駐守西南。之後的歲月裏,由於戰亂頻繁,明廷又陸續調派了大批明軍進入雲貴作戰。為了維持明朝對雲貴高原的統治,這些明朝不同時期調往雲貴作戰的漢族軍人大多便以軍屯的形式駐紮下來,留在了當地。這便是“調北征南”。
中文名
調北征南
作戰地點
貴州,雲南
徵南起始時間
1381年
戰爭結果
明朝奪得並鞏固了對西南的統治
駐屯地點
遍及雲貴

調北征南簡介

明洪武十四年,即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麾下大將傅友德、藍玉、沐英等,率領三十萬大軍南下進攻雲貴地區,意圖消滅當地的殘元勢力,統治雲貴。明洪武十五年,即公元1382年,在清除了元梁王把匝剌瓦爾密的勢力以及鎮壓了雲貴高原的起義後,為了避免這裏再次成為中央權力的真空地帶,朱元璋決定把足夠強大的軍隊留下,屯兵駐守,威懾四方。 [1]  來自江西、湖廣、江淮和中原的精鋭部隊便沿着橫貫雲貴高原的咽喉要道、壩子、重要城鎮次第佈防,建立衞所,按照明軍的編制駐紮下來。這一軍事行動被稱作“調北征南”。 [2] 

調北征南早期徵南戰爭大致經過

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初一日,朱元璋命潁川侯傅友德為徵南將軍,永昌侯藍玉為左副將軍,西平侯沐英為右副將軍,率軍30萬南征雲貴。
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二十六日,傅友德率軍抵達湖廣,兵分兩路,從東、北兩方面進攻雲貴。北路由都督郭英、胡海洋、陳桓等率兵5萬,由永寧(今四川敍永)趨烏撒(今貴州威寧)。烏撒位於貴州、雲南、四川三省交界處,是連通三省的咽喉要道,黔之門户,滇之屏障,地勢險惡,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的軍事要地。東路由傅友德等親率大軍由辰州(今湖南沅陵)、沅州(今湖南芷江)趨貴州,進攻普定(今貴州安順)、普安(今貴州盤縣)。
洪武十四年(1381年)十二月十六日,連佔普定、普安兩地的明軍乘大霧進抵曲靖(今屬雲南)東北之白石江。霧散天晴,元梁王把匝剌瓦爾密部將達裏麻隔江望見明軍勢眾,急遣精兵扼守江岸。傅友德採納沐英建議,督將士正面佯攻,另遣奇兵暗從下游渡江,繞至梁王軍陣後,在山谷間樹旗幟、鳴金鼓,守軍見勢驚亂。沐英乘勢率軍渡江,大敗守軍,俘達裏麻以下2萬餘人,大敗達裏麻所率10餘萬精兵,佔領了曲靖。曲靖為雲南東部門户,水陸交通要道,明軍佔領曲靖,扼住了雲南的噤喉。於是分東路軍為二,一部由藍玉、沐英率領,長驅深入雲南;一部由傅友德率領,北向烏撒,以策應北路軍。
洪武十四年(1381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梁王獲悉達裏麻失守曲靖,乃逃往晉寧州(今雲南晉寧晉城鎮)忽納砦,自縊而死。二十三日,藍玉、沐英率軍進逼昆明(今屬雲南)板橋鎮,元右丞觀甫保出降,明朝遂取得對雲貴的統治權。二十四日,藍玉、沐英整軍入昆明。 [3]  隨後藍玉分遣曹震、王弼、金朝興等率兵2萬人,向南攻佔臨安諸地(今雲南建水、石屏、華寧等地)。沐英分兵趨烏撒,接應傅友德。北路軍出永寧以後,被元右丞實卜阻於赤水河一帶,不得進。等到東路軍攻克曲靖,傅友德率軍直撲烏撒,擊敗守軍,進佔烏撒,實卜撤退,北路軍方得進。之後佔領七星關,打通了前往畢節(今屬貴州)的道路,東川(今雲南會澤)、烏蒙(今雲南昭通)、芒部(今雲南鎮雄)等地被迫嚮明軍投降,明軍設立烏撒衞。昆明、烏撒既佔,明軍遂移軍進攻大理(今屬雲南)。 [1] 
洪武十五年(1382年)閏二月,攻佔大理,段世就擒。繼佔鶴慶(今屬雲南)、麗江(今屬雲南)等地,至此佔領雲貴兩地。 [1] 
洪武十五年(1382年)七月,沐英率軍返回滇池,和傅友德合兵,分道鎮壓起義的烏撒東川、建昌(今四川西昌)、芒部諸部。
洪武十五年(1382年)九月,沐英和馮誠合兵防守昆明,鎮壓了起義的土官楊苴軍。
洪武十六年(1383年)三月,朱元璋下詔命傅友德及藍玉班師,留下沐英統治雲南。
洪武十七年(1384年)二月,設立畢節衞。
洪武十七年(1384年)三月,徵南將軍傅友德、左副將軍藍玉班師回朝。
洪武十七年(1384年),沐英鎮壓了曲靖土官的起義,並趁機鎮壓反抗的普定、廣南(今屬雲南)諸部,打通田州(今廣西田陽)糧道。
洪武十九年(1386年)九月,沐英上疏朱元璋,請求讓軍隊屯田開耕。朱元璋同意了沐英的建議。
洪武二十年(1387年),沐英鎮壓浪穹(今雲南洱源)土著,並奉詔自永寧至大理,每六十里設一堡壘,留下軍隊屯田。
洪武二十二年(1388年),沐英鎮壓麓川國主思倫發的反抗,並會合傅友德鎮壓了東川土著、越州(今屬曲靖)土官阿資及廣西阿赤部的起義。 [4] 

調北征南駐屯

明代雲貴衞所分佈圖
明代雲貴衞所分佈圖(2張)
昔日人煙稀少的貴州山地,變成了一個龐大的軍營。20萬人的軍隊,供養成了大問題。靠賦税?靠徵調?都不現實。早在傅友德等率軍佔領雲貴的戰爭進行當中,就有一位大臣向朱元璋建議説:“備邊在足兵,足兵在屯田。”這一建議深受朱元璋賞識。最終,像歷史上許多開國之君一樣,朱元璋也選擇了屯田制——讓軍人自己養活自己。曾經鏗鏘作戰的漢族將士們開始拿起鋤頭,開墾田地。幾十萬明軍按三比七的比例,三成軍隊駐紮城市,七成軍隊屯耕農村。屯墾的明軍一邊開荒種地,自足軍糧;一邊操練軍事,以防戰亂。從貴州東部的鎮遠向西到貴陽,一支向西北到畢節、威寧、昭通,另一支繼續向西到安順,到曲靖,過昆明、楚雄直至景東,每六十里到一百里,明軍便建立一個屯軍寨子,開墾周圍的土地。昔日的不毛之地,在這些來自江西、湖廣、江淮和中原的漢族農家子弟手裏,變成了千里良田。這些屯軍寨子是按軍隊編制分佈的,它們是由各個衞所來管理。比如貴陽和盤州之間的屯軍寨子就由分佈在這兩地之間的衞來管理,被稱為“上六衞”,分別是:威清衞(今天的貴陽市清鎮市)、平壩衞(今天的安順市平壩區)、普定衞(今天的安順市西秀區)、安莊衞(今天的安順市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安南衞(今天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縣)和普安衞(今天的六盤水市盤縣)。從圖上能夠清楚地看到它們沿入滇通道依次排列,是明顯的軍事佈防。貴州的這六個衞就是今天貴陽以西六座城市和區的雛形。貴州不少城市也都源於漢族當年的屯軍營寨。像今天的畢節市黔西縣,就是普定等衞建城之後,明朝政府營建的郭張城。在雲貴高原這張偌大的棋盤上,他們根據全局的需要,選擇戰略要害,輕輕一放,無意間造就了今天的屯堡城鎮和村寨。

調北征南“調北征南”和“調北填南”的區別及別稱

明朝進軍貴州後,為了穩定軍心、保障固定名額的滿員,使漢族將士“有親屬相依之勢,有生理相安之心”,不至於逃散、脱籍,帝國法律規定“正軍”、“軍餘”必須攜帶妻室兒女,無妻室的,政府予以婚配。因此“調北征南”來的漢族人也被稱作“軍屯”來的。同時,明朝政府推行了“就寬鄉”的移民政策,即鼓勵漢族百姓由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遷移到經濟滯後的地區,由人口稠密、土地稀少的地區向地廣人稀的地區遷移。遷入的人口,按照給予的土地,劃分區域管理,稱為“民屯”,也被稱作“調北填南”。 [2] 

調北征南主要影響

遷入貴州的漢族軍民主要來自江西、湖廣、江淮和中原一帶。如據《安平縣(今平壩區)志》記載:明洪武年間,設“平壩衞”,因“地廣人稀”,便由湖廣的長沙等地,實行“三丁抽一”的辦法,遷移到平壩衞。偏僻遙遠的貴州迎來了她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有組織的漢族集團移民。這些漢族移民中,一部分是軍屯將士的家眷親屬,一部分是民屯的百姓子弟。除了軍屯、民屯,為彌補當地商品物資的不足,大明帝國甚至還徵集漢族商人進入貴州經商,有人稱其為“商屯”。他們的到來,一方面擴大了屯堡人佔有的土地和勢力範圍,穩定了軍心;另一方面,來自內地的先進文化伴隨軍事上的勝利,一下就衝進了相對落後的貴州,極大地帶動了貴州的發展。漢族的比例也在後來逐漸超過少數民族,成為貴州人口的主體。當年明軍駐防的地方,被冠以“衞”“所”“屯”“堡”“關”“旗”“哨”一類極富軍事色彩的名稱,這些軍事地名有很多一直沿用到今天。當年軍營,就是今日屯堡村寨的最早雛形。 [5] 
明初,政府只在貴州設立衞所。隨着“民屯”的展開,開始設置郡邑,“衞所治軍,郡邑治民”。對於鞏固明王朝的統治來説,朱元璋的“調北征南”只是權宜之計,而“調北填南”才是長久之計,是一種更為深謀遠慮的治國安邦的策略。
鄉音難改,六百多年的滄桑歲月裏,有多少個夜晚,在屯堡人的火塘邊,伴着鄉音流淌着的是故鄉的小橋流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