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屯堡

鎖定
安順屯堡文化系明代從江南隨軍或經商到滇、黔的軍士、商人及其家眷生活方式的遺存。隨着歲月的變遷,安順一帶的屯堡人仍奇蹟般地保存着600年前江南人的生活習俗,其民居、服飾、飲食、民間信仰、娛樂方式無不具有600年前的文化因子 [1]  。在貴州省安順西秀區以及平壩區、鎮寧縣一帶,居住着20餘萬特殊的人羣;在這裏,文化古韻任然完整的保留着,六百年大明帝國軍魂仍在,六百年石頭古堡猶存,這就是屯堡。
中文名
屯堡
地    點
貴州安順西秀區
人口數量
約 20 萬

屯堡歷史淵源

屯堡 屯堡
屯堡源於明初朱元璋調北征南事件。明洪武十三年,雲南梁王巴扎刺瓦爾密反叛,第二年,朱元璋派大將傅友德沐英率30萬大軍徵南,經過3個月的戰爭,平定了梁王的反叛。經過這次事件,朱元璋認識到了西南穩定的重要性,於是命30萬大軍就地屯軍。這一屯,屯出了悠悠600年的“明代歷史活化石”。《安順府志 —— 風俗志》載:“屯軍堡子,皆奉洪武敕調北征南……散處屯堡各鄉,家人隨之至黔”。“屯堡人即明代屯軍之裔嗣也”。在今天的安順,許多大家族的族譜,記載均與史料相同。《葉氏家譜》載:“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初年被派遣南征……。平服世亂之後……令屯軍為民、墾田為生”。在漫長的歲月中,徵南大軍及家口帶來的各自的文化與當地文化融合,經過六百多年的傳承、發展和演變,“屯堡文化”因此而形。

屯堡文化傳承

明朝遺風
屯堡 屯堡
屯堡文化既有自己獨立發展、不斷豐富的歷程,也有中原文化江南文化的遺存,既有地域文化特點,又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一方面,他們執著地保留着其先民們的文化個性,一方面,在長期的耕戰耕讀生活中,他們又創造了自己的地域文化:屯堡人的語言經數百年變遷而未被周圍方言同化,至今仍保存着北方語音的特點,屯堡婦女古舊的裝束沿襲了明清江南漢民族服飾的特徵,屯堡人易於長久儲存和收藏的食品有着便於長期征戰給養的特性,屯堡人的信仰與中國漢民族的多神信仰一脈相承,屯堡人的花燈曲調帶有江南小曲的韻味,原始粗獷的屯堡地戲被人譽為“戲劇活化石”,屯堡人以石頭營造的防禦式民居構成安順特有的地方民居風格。
屯堡服飾
屯堡人的服飾,主要表現在婦女身上,她們的裝束通常是寬衣大袖,大衣袍長及膝下。領口、袖口、前襟邊緣皆鑲有流繡花紋,腰間以兩端垂於膝彎部的織錦絲帶系扎。長髮挽成圓髻網罩挽於腦後,圓髻上插有玉簪、銀鏈等首飾。婦女裝束中往往還配有耳墜、手鐲、戒指、手籠、長圓裙以及用繡、補、鏤、鑲、滾等方法制作的高幫單勾鳳頭布鞋。現在,其他地方只能在戲台上看到的這種穿着打扮,在屯堡卻是日常生活便裝,其盛裝、婚喪嫁娶裝和節日盛裝更有獨特的魁力。
屯堡
屯堡(5張)
初進屯堡,你就會發現,來來往往的屯堡婦女們皆穿着一身寬衣大袖的右開襟長袍,寶藍色的,開襟上繡着雜色的滾邊。長袍外面又穿着較短的碼裙,腰間繫着色彩斑斕的絲綢腰帶,腰帶在身後結着墜子,微風拂過,飄逸翻飛,極有韻味。婦女們的的頭上全都包着或青或白的帕子,帕子上再覆着一張色彩迥然的頭巾。悄悄的露出的髮型顯得很是獨特,頭的兩鬢梳了兩綹在在耳畔,成鳳頭狀,向額前微展發綹,重心則向後傾斜,頭頂分兩道發路,中間又再梳成獨立的一綹。
屯堡婦女的頭飾和服飾在婚前和婚後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婚前,姑娘梳着獨獨的一條辮子,頭上不包帕子。而衣服的上衣則是小袖的素色長袍,並以布為腰帶。婚後,婦女頭上挽着髮髻,並用銀做的細練簪繞髻一圈。包青色或白色的頭帕。並且必須穿大袖長袍,前襟點綴着花邊,腰帶改用絲綢腰帶,後面打着結。江南的絲綢工藝在屯堡婦女的絲綢腰帶上得到了較為突出的體現。這條絲綢腰帶是屯堡婦女最莊重,最昂貴的裝飾品,任何人都不能隨意地觸摸。結婚的時候,新娘子還要剪眉,扯臉,也就是將臉部的汗毛和前額的毛髮一齊剪掉,並把眉毛剃成細柳狀。
屯堡婦女的服裝顏色主要以藍、綠、藏青、藕荷色為主,卻絕少有紅色的。只有在結婚的時候,新娘才穿一次鮮紅的嫁衣,而這紅嫁衣的風采也就成了屯堡婦女一生種記憶深處的經典風景,那是她們一生種的幸福極致。
屯堡 屯堡
主要是以歷史上有關軍事方面的人物以及漢族所普遍崇拜的諸般信仰。如崇拜關羽、道士、巫婆、陰陽端公、山神等。
每逢農曆五月十三日,屯堡人便要舉行一次大規模的“迎菩薩”活動。彼時,各個村寨的屯堡人都舉着用木頭雕刻的“關聖帝”塑像,遊場串壩,以供人瞻仰。在屯堡。幾乎每個村寨的大姓家族都設有祠堂、祭廟。而每家的堂屋正壁上均設有神龕,神龕下面又設置有神壇。神龕中,屯堡人供奉的神位顯得豐富而又複雜。既有佛教人物,又有壇神趙侯,還有祖先牌位以及有關諸神。
在屯堡,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廟宇。為了表達他們對佛祖的虔誠,有的屯堡婦女竟然跋涉了兩百多里的路,從安順徒步到貴陽黔靈山弘福寺燒香叩拜。而且,她們還規定,朝山拜佛的婦女得從不再生孩子時候開始,倘若朝山拜佛後,又再生孩子的話,那麼一切都得從頭再來。因為,她們認為,只有身子乾淨了,才能表示對佛祖的虔誠,佛祖的惠澤才會垂青於你,顛沛的心靈才會得到神靈的慰藉。
屯堡人設立的神壇是一種小型的瓦罐,裏面盛着香火和黃色的草子。而祭壇的方式則是採取跳神和跳花兩種。據《安平縣誌》記載:“正月元旦至十五,擊鼓以唱神歌,裝扮儺神,沿村逐疫,所至之寨,比款以酒食,九月祀五顯神,遠近鹹集,戲舞終日,至暮乃歌。”而今,這樣的祭祀活動除了按照上述日子和規矩舉行外,還在其它節日裏舉行。
建築遺風
八字四合院
屯堡 屯堡
居民的建築成四合院,既有江南四合院的特點,又有華東四合院的佈局,但最突出的特點是全封閉的格局。居民建築分朝門、正房、廂房,朝門成雄偉大“八 ”字形,兩邊巨石勾壘,支撐着精雕的門頭,門頭上雕有垂花柱或面具等裝飾品。正房高大雄偉,在木製的窗欞門簪上雕刻着許多象徵吉祥如意的圖案。廂房緊依正房兩邊而建,前面為倒座,形成四合,中間為天井,天井是用一尺厚的石頭拼成,四周有雕刻着“古老錢”的水漏
石頭之城
屯堡民居最大的特點是石頭的廣泛應用。一户民宅就是一座石頭的城堡,一個村莊就是一座純粹的石頭城,屯堡是一個防禦敵人的整體,而屯堡民居就是組成這個整體的每一個細胞,既可以各自為陣,又可以互相支援友鄰,既保證一宅一户私密性安全感,同時又維繫各家之間必要的聯繫。
屯堡建築把石頭工藝發揮到極至,從高向下放眼望去,白白的一片,錯落有致。走進屯堡村寨,所看到的是石頭的瓦蓋,石頭的房,石頭的街道,石頭的牆,石頭的碾子,石頭的磨,石頭的碓窩,石頭的缸,屯堡民居就是一個石頭世界。
軍事堡壘
石頭建築的屯堡居民,具有強烈的軍事色彩,村寨內部的巷子互相連接,縱橫交錯,巷子又直通寨中的街道,形成“點、線、面”結合的防禦體系。靠巷子的牆體,留着較小的窗户,既可以採光,又形成了遍佈於巷子中的深遂槍眼。低矮的石門,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軍事功能。這一切無不顯示當時戰爭所需的建築構式和屯軍備武的思想。現在屯堡村寨中,至今殘存着許多垛口、炮台。
“活化石”——地戲
屯堡 屯堡
地戲又稱“跳神”,是盛行於屯堡區域的一種民間戲曲。以其粗獷、奔放的藝術個性和深邃的文化內涵,很受屯堡人的歡迎。一個地戲隊跳一部書稱為一堂,據粗略統計,全省約有370多堂。主要分佈在以安順西秀區為中心,包括臨近的平壩普定、鎮寧、關嶺、紫雲清鎮、長順、廣順、貴陽等地的村寨中。安順市所屬的各區、縣有300堂,僅西秀區就有192堂。因為它活動在農村,又是以平地為戲台圍場演出,屬於農民稱謂的"吹地灰"之屬,故稱之為"地戲"。
地戲見諸於史料記載,最早應是明嘉靖年間的《徽州府志》記歙州一帶迎汪公時“設俳優、狄、胡舞、假面之戲”。這裏的“假面之戲”與安順一帶農村抬汪公時地戲隊參與活動應是一脈相承。屯堡地戲源於借“跳神戲之舉,藉以演習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於農”之初衷,而屯堡人懷鄉戀土的心理情愫,以及演武增威、神靈護佑的需要,將這一千年古禮傳承至今。
地戲以村寨為演出單位。一般是一個村寨演一堂戲,跳一部書。少數較大的村寨如詹官屯、吉昌屯、狗場屯、西屯、九溪等有兩堂乃至三堂戲。演員都是地道的農民。從他們的家譜上看,祖上都是徵南時的馬上將軍。他們都曾經為明王朝立下赫赫戰功,如今他們只能用地戲表演的征戰場面來緬懷祖先的戰績了。一堂戲的演員20餘人,由戲頭或稱“神頭”負責全部書的排演和指導。
地戲演出地點不在戲台。或村中空壩,或平整田土,就地圍場而演。演出時間一般為兩個節令。一是稻穀揚花時節。以農事為主的屯堡人為了祈求一年的辛勞能獲得好收成,也為了緬懷祭祀祖先,在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節期間開箱跳“米花神”,,時間約三至七天。另一個演出時間是一年一度的春節。為了歡慶一年的辛勞所獲得的豐收,為了祈禱求得來年風調雨順村寨平安家家康樂,在新春到來之際,地戲班就“鳴鑼擊鼓,以唱神歌”。全村男女老少在寒風中看得如醉如痴喜笑顏開。春節期間演出,從農曆正月初二開始,要跳半月乃至一月。為了增進村寨間的友誼或藝術上的交流,有的村寨會互請地戲隊去演出。
屯堡 屯堡
地戲演出時,跳神者首蒙青巾,腰圍戰裙,戴假面具於額前,手執戈矛刀戟之屬,隨口歌唱,應聲而舞。地戲的主要表演形式是唱和舞。唱,是無樂器伴奏的説唱,不分行當,只有男女角色之分,沒有男女聲腔之分,由劇中角色邊説邊唱邊交待劇情。其舞,實則為"打",是表現戰鬥場面的對打格鬥。地戲演員從古代戰爭的騎馬步戰的廝打格殺中,經衍化而形成略具程式的套路。又加之是農民的藝術,與農村生活緊密相連,在套路的叫法上極富有農家生活情趣。有的村寨還使用鐵質的真刀真槍搏殺,勇猛逼真,鏗鏘之聲不絕於耳,看得令人心驚膽戰。在“轉”和“旋”中戰裙飄舞,使慘烈的場面透着剛勁的美。伴唱者手執彩帕紙扇,邊伴唱邊手舞足蹈,動作雖簡單,卻使格殺掛上了一條美的綵帶。
由於地戲演出的場地有限,且農民的經濟實力不足,而搬演的故事又是千軍萬馬征戰的“大書”,以至在演出的時空轉換和表演手法上,多使用虛擬、寫意、象徵來表現實情實景。一個“二龍吐珠”送出兩隊人馬就代表了兩軍對壘的千軍萬馬;一個“龍出海”或“龍擺尾”繞場一週,就象徵着人馬行程了百里千里;一條板凳可以是雄兵據守的高關;一張桌子可以是巍峨的大山;一棵小樹可以是繁茂的樹林;一塊白布可以是滔滔的大河。《薛丁山徵西》中蘇錦蓮陳金定交戰後,蘇把面具摘下放在地上退出場,觀眾明白蘇錦蓮已被陳金定殺死;《三國》長板坡趙雲救阿斗一段戲中,演員將一雙鞋脱下,放在用兩對鐧拼擺成的一個“井”字旁後退下,觀眾就明白糜夫人不願拖累趙雲已跳井自殺。地戲表演中的虛擬性寫意性,讓人不能不佩服農民藝術家的聰明才智。難怪在1992年安順召開的國際軍儺研討會上,國內外專家看了地戲表演後,來自北京的一位研究京劇藝術的專家感慨説:“徽班進京兩百年,而地戲存在已幾百年,我從地戲身上看到了京劇的影子。”
一個地戲劇本就是一部書,就是講唱一個完整的征戰故事。不分場次,不分生旦淨末醜的行當,由劇中人物邊演邊打講唱完畢。由於它表現的內容是徵南而來的屯兵熟悉的軍旅生活,所表現的人物是屯堡村民所喜愛的薛家將、楊家將、岳家將、狄家將、三國英雄、瓦崗好漢、封神將軍等,故而幾百年來在屯堡村寨中傳承至今。
地戲劇本的內容比較單一。可以説是一部部屯堡人景仰、傾慕、效法的英雄人物的贊詩篇。既沒有談情説愛的才子佳人戲,也沒有抒臆心懷的清官公案戲;既沒有悱惻悲切的《竇娥冤》之類,也沒有妙趣橫生的《風箏誤》之屬。它只有與屯堡人生活緊密相關的反映軍旅生活的金戈鐵馬征戰戲,只有讚美忠義、頌揚報國的忠臣良將戲。在30來部劇目中,所反映的內容都是明清時代膾炙人口的演義説部,都是經過艱苦卓絕的奮鬥一舉成名光宗耀祖的家將書。如《三國演義》《説唐》《楊家將》、《嶽傳》等,卻沒有同為羣眾喜聞樂見的説妖道怪的《西遊記》和抗暴安良的《水滸傳》。
屯堡 屯堡
頭戴面具是地戲演出的重要特徵。關於面具的發展,在中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它是中國儺文化發展軌跡上不可忽視的一個光點。面具在古代先民的社會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功能作用。它掩容增威的威懾功能,溝通了人神之間的距離,在崇尚圖騰畏懼大自然風雨雷電不可知的摧毀力的古代先民心目中,是他們對生的希冀和對死的恐懼的膜拜物。
地戲面具俗稱“臉子”。是用丁木和楊木刻制而成。用此兩種木料,一是取材容易,二是木質細疤結少,便於用刀。隨着人口激增山林減少,且獨具特色飽燻民俗特徵的面具隨旅遊發展而成為人們喜愛的工藝品,大量用材的需要。
一堂地戲面具的多少視劇中人物而定。少則幾十面,多則上百面。演出內容的單一化──只有金戈鐵馬的征戰故事,使人物角色的分類主要以"將"為主。粗分可為“正將”和“反將”(或稱“番將”)。由於地戲漢文化的一部分,在漢民族正統思想的支配下,總以漢人當政一方為正方,稱“正將”以番邦為反方,稱“反將”。
面具的用色比較講究人物的性格特徵。按雕刻藝人的話説“要跟書走”,書中對人物的描述是什麼性格,就要用藝人們心目中性格化的顏色來表示。以單色論,一般紅色代表忠勇(如薛仁貴),黑色代表剛烈(如張飛),藍色代表果敢(如單雄信),綠色代表穩沉(如尉遲寶林),白色代表英武(如馬超)。另外,書中對人物臉相的描述是什麼顏色,或者內涵情節因素,用色上也必須“跟書走”。如臉若重棗的關羽用紅色,性如烈火的黑炭頭尉遲恭用黑色,臉似金妝的餘化是金,,因與尉遲恭爭當徵東元帥舉石獅累得吐血而病倒的秦叔寶,自然就要用黃色代表了。若單色加上對稱的花紋,那就是反將了。
地戲,作為一種古老的民間戲劇,在其戲劇本體中就包含着諸多的祭祀因子。當劇中人物被罩上“神”的光暈後,崇尚多神信奉的屯堡人在把地戲看作娛人娛己的藝術樣式時,更把劇中人物賦予神性而視為自身命運的主宰者。稼禾的豐歉、村寨的平安、人畜的興旺等既靠科學技術,也依賴神靈的保佑。如此,祈福納吉的祭祀儀式就自然構成地戲演出中的一部分了。

屯堡明代遺風成因

其一,是安順所處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這裏雖位於貴州高原海拔1000米左右的地方,但峯林峽谷間都有大片的平坦盆地,加上充沛的水源,亞熱帶多雨温暖的氣候,地位優勢所帶來的相對發達的交通。在安順這片土地上,高度密集的屯堡羣落,成為西南一帶屯堡最集中的地方。隨着時間的推移,他們聚族而居世代相守,對屯堡文化的傳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二,實行屯田制以後,大批的屯田官兵集中連片,保持着軍隊的體制,平時以耕種為主,並負責保衞周邊的區域;一旦發生戰爭,則整裝開上前線。這種自成體系亦兵亦農的建制,不同於正規軍隊可以調動、換防。一份份“愚忠”換來了搬不走的土地和家園。這種命運的安排,面對周邊矛盾尖鋭的環境,同為"遠在異鄉為異客"的心理,一種大老鄉的文化認同感,就把這些來自安徽、江蘇、江西、河南、湖北等地的"老鄉們"緊密聯繫在一起,共同傳遞着同一文化信息同一表現形態。在相對固定的生活圈互動互助,共同塑造了屯堡文化的魂。
其三,明代在安順推行屯田制,多是以一個家族或幾大姓來設屯建堡。明朝皇帝非常清楚傳統的宗法思想所產生的內聚合力和外在張力,能匯聚成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實施“填南”方略,以家族為主體來建構屯堡片區,無疑是最佳選擇。至今在眾多屯堡村寨中,仍以大姓為主體,他們聚族而居,建祠堂、修宗廟、上祖墳、續家譜,用傳承的宗法思想延續本族的光榮和發展。其結果是對屯堡文化的沉澱,加速了固化作用。
其四,傳統意義上的婚姻,是保證家族血緣得以延續的必須過程。在宗法思想支配下,過去的婚姻觀很講究“門當户對”。在這種婚姻理念支配下,他們擇親不但絕不會與周邊的其他民族通婚,也不是擇偶的對象,甚至形成“屯對屯”、“堡對堡”、“民屯對民屯”、“商屯對商屯”的婚姻圈。就是這種親對親、戚對戚的單向性婚姻,以世家通婚的姻親關係,形成了一種互助互動的人際網,把固有的信仰、民俗、習尚等文化具象相互影響相互聚合而保存下來。
其五,屯堡人都是來自經濟文化較為發達的中原和江南地區,其生產方式大大優於當地的夷人。屯堡人是明王朝開疆拓土的功臣。對當地少數民族,他們是征服者、佔領者。加之相對先進的經濟和文化,使他們之間自然產生了強烈的認同感,自為一脈,自成一體,在整體意識的驅動下,整合成一道厚厚的牆,不屑周邊少數民族文化的滲入。

屯堡四大屯堡

安順屯堡文化區有300多個屯堡村寨,目前屯堡文化保存較完整的旅遊點主要是安順市西秀區大西橋鎮九溪村七眼橋鎮“雲峯八寨”中的本寨、雲山屯平壩縣天龍鎮
“屯堡第一村”九溪
九溪村坐落在九溪匯流的河邊,是安順屯堡文化區最大的自然村寨,清朝時有“九溪是座城,只比安平(平壩縣城)少三人”之説,也是屯堡文化最為深厚的地方。九溪村外的小李山上留有城堡遺蹟。
九溪看上去不像村,倒像小鎮,有長長的商業主街,街上有屯堡風味餐飲店和銀器、鐵木等作坊,大多的小店、作坊都還保留着古老的石頭櫃台。屯堡古建築就分佈在主街兩側。九溪原有的寨牆已被拆除,但在主街兩側都有深深的門洞,門洞上的半邊式騎樓是守備點。街中段有口古井,井口石欄已被井繩磨出了缺口。穿過一個門洞,就進入曲折、仄狹的街巷,兩邊是片石砌成的高牆,牆上齊胸處留有十字形射擊孔,民房都是兩層樓,小小的窗户高高在上,完全是一種防禦式建築。馬家院、宋家院等較大的四合院另築有防守門洞。四合院的內部已顯得頗為破舊,石頭牆內包裹了徽派建築風格,一廳兩廂一照壁,鏤雕木格窗、刻花石柱礎、木雕雀替。九溪原有五座寺廟,現存三座,龍泉寺的花燈古戲台雕刻精緻。
小橋流水天龍屯
平壩縣天龍屯距貴陽市區50多公里,離320國道最近,是目前遊客最多的屯堡。天龍從元代起就是驛站和屯兵重地。從新建的牌樓進去,就進入天龍鎮,轉過彎,一處明代驛茶坊引人注目,一身“鳳陽漢裝”的婦女當爐烹茶,老式茶坊灶具和幾條方凳、粗陶碗,讓你領略真正的古茶坊韻味。茶坊後的演武堂裏傳來鑼鼓聲,是在為遊客演地戲。一條小溪貫穿古鎮,座座小橋,努力營造江南小橋流水人家的風韻。沿溪多為石砌櫃枱的商户人家,老人們三三兩兩坐在橋頭閒聊。
雖然整個鎮區新老建築雜陳,讓人覺得遺憾,但跨過小橋鑽入小巷還能看到軍事機關重重的民居建築概貌,其中的九道坎巷要穿過狹窄低矮、兩邊佈置槍眼的過街門洞。街盡頭是文物保護單位天龍小學,仍然保留着明末清初建築風格。鎮北殘存着一段古驛、一座古驛橋
天龍屯周圍的山上留下了大量屯堡歷史遺存:古城牆圍繞天台山,從半山腰壘石建起的城堡式伍龍寺古剎羣下臨絕壁,現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建築大師張開濟贊為“”中國古代山地石頭建築的一組絕唱”,山背後有明朝軍隊的兵器加工場遺址;煙堆山有明代烽火台殘壘;清朝“鹹同之亂”時修建有垛口、炮台、瞭望哨的龍眼山屯殘垣尚存。
峽谷古城堡雲山屯
雲山屯是屯堡村落羣中最完整地保存着石砌屯門城樓、寨牆等古代軍屯防禦設施的村寨。雲山屯坐落在雲鷲山峽谷中,寨前古樹濃蔭,兩山夾峙,山勢險峻,僅有一條盤山石階可進入屯門,門洞深數十米,上有歇山頂箭樓高聳雄踞。屯門兩側依據山岩地勢砌成高六米、長十數里的石牆連接懸崖,並如長城般在兩側陡峭的高山上蜿蜒合圍。各顯要位置分佈十四個哨棚(碉堡)。一條東西向石頭主街縱貫全村,街兩側有高台戲樓、財神爺廟、祠堂以及老字號“德生昌”中藥鋪。數條彎曲的小巷巧妙地將各家各户串聯起來,住宅、碉樓等大部分建築依山勢的起伏呈階梯狀分佈於兩側山腰,整個村落佈局、道路設施和院落結構絕妙地完成了三重封閉性防禦體系。歷史上這裏曾商賈雲集,現在店鋪已不足百户,而且夾雜了不少新建築,影響了景觀的整體性
平地碉樓羣本寨
本寨背靠雲鷲峯,左右兩邊分別是姊妹頂山和青龍山,而寬敞清澈的三汊河,成為本寨正面的天然屏障。本寨雖不大,但屯堡建築格局保存最完整,現代建築最少。在寨外遠遠望去,就能看到一片石板瓦頂上高聳着七八座碉樓。本寨的四合院建築比九溪考究,因年代沒有九溪那麼久遠,因而內部結構都還比較完好。鑽進窄窄的巷道,穿過一户人家的過廳,天井對面突然聳起一座帶有圍牆的碉樓,碉樓的炮眼正對門廳。轉過圍牆是碉樓正門,垂花門樓,門樓上部還有美人靠。走進碉樓,是一個小小的下沉式天井,天井中用片石砌出八卦圖案,四周用青石築起半米多高的屋基,兩側是半圓形雕花台階,通主房的石級雕刻了精美的吉祥圖案,連石屋基的側面也刻有圖案,房主可謂費盡心機。主房和碉樓連成一體,樓梯在主房後部,無法進去。據估計,碉樓原為主人住宅,外圍的廂房是下人住房。碉樓後還留有一段高高的石頭寨牆。

屯堡文物保護

安順七眼橋鎮屯堡文化村落羣被列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2001年國務院將至今仍保存較為完整的屯堡村落雲山屯、本寨,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安順升級“大屯堡文化旅遊”
“才離開家一個學期,就感覺寨子裏增加了不少古樸的文化元素。”1月13日,家住天龍屯堡古寨的小智帶着一羣外地的大學同學參觀自己的家鄉,他告訴他的同學,天龍屯堡景區正在進行升級改造,準備恢復和保護古寨的建築風貌。
改造升級,對於在天龍屯堡景區土生土長的小智來説,不僅意味着能找回兒時的記憶,還能感覺到這裏的變化。“如今,景點的路網正在改造,四周的道路正在修通,接待中心和廣場也正在修建,景區環境正在不斷改善,原汁原味的屯堡古寨風貌也慢慢回來了。”
小智眼裏的家鄉變化,源於安順全力打造大屯堡文化旅遊升級版、構建大屯堡文化旅遊圈的戰略發展。
恢復古色古香建築風格
1月13日,筆者來到天龍屯堡景區,看到古色古香的建築羣裏豎着許多施工腳手架,工人們正站在腳手架上忙得不可開交。
據貴州旅遊投資集團負責天龍屯堡旅遊改造項目的現場負責人姚星燦告訴筆者:“我們要竭力恢復古鎮的古樸風貌,把新建的現代建築進行重新修復,讓真正體現屯堡文化特質的元素添加進來,對尚未破壞的屯堡古建築則要毫無條件地進行保護。”
據瞭解,天龍屯堡景區目前需要改造的建築有140餘棟,目前已修復完成70餘棟。
“從去年10月以來,我們就開始將古鎮內含有現代元素外裝的房屋全部進行修繕,敲掉瓷磚,貼上薄石塊,磨上灰,恢復屯堡風格建築。房頂,窗户、門欄也更改為木質結構,使建築風格和諧,古樸有韻味。”姚星燦介紹説,不僅如此,他們還對古鎮內道路進行修復,鋪上青石塊,石塊之間的縫隙用泥沙填充,恢復古鎮600年前的風貌。
正在完善景區配套功能
“當然,為了滿足現代人的旅遊需求,提高品質服務,我們還將結合景區的佈局引入咖啡吧、修建小吃區,以完善景區的功能。”姚星燦補充説道,在古鎮外圍,不僅會有佈局暢通的交通,還將修建屯堡文化廣場、景區服務中心,同時,設置電瓶車道,提升酒店服務配套設施,從不同層面提升景區的旅遊服務品質
另外,在西秀區七眼橋雲峯屯堡景點,一條四公里長的環形電瓶車道也正在施工。道路寬7米,中間4米供電瓶車行駛,兩旁是3米的自行車道。據貴州旅遊投資集團負責雲峯屯堡項目的現場負責人潘翔説,現在5個工作組同時在牛蹄關節點施工,確保工程進度順利推進,建好後,車道將環繞整個景區。
據瞭解,除了雲峯屯堡景區的雲山村和本寨村,屯堡文化區的大西橋鎮鮑屯村、九溪村、吉昌村,舊州鎮舊州村也正在全面升級打造中。
“屯堡文化是安順文化特色,至今仍固守着明朝江南文化風俗和明朝屯軍文化遺風,有着豐富的旅遊資源,但多年來沒有形成品牌影響力,我們要緊抓舉辦第十屆旅發大會的機會,讓大屯堡文化旅遊景區全面升級,大力打造屯堡文化旅遊品牌。”市旅遊大會指揮部部長劉曾閩説。
預計5月底,各村鎮升級工程將改造完成
作為今年貴州省在安順召開的第十屆旅發大會主會場,預計今年5月底,雲峯屯堡要落實基礎設施、服務、業態三個方面的升級,重點建設景區道路及配套設施,進行污水處理及管網、三線入地改造,加快遊客服務中心建設,啓動智慧屯堡平台建設。
天龍屯堡古鎮屯堡文化區的大西橋鎮鮑屯村、九溪村、吉昌村,舊州鎮舊州村全面升級工程也將預計在5月底全部改造完成。
然而,大屯堡文化旅遊圈的升級與改造還不止如此。據瞭解,在旅發大會召開後未來的3到5年,屯堡文化區各景區將持續引入業態,屆時,將在景區中創建屯堡鄉村旅館,建設屯堡休閒度假酒店,並將屯堡地戲、花燈、山歌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景區進行展示,充分凸顯安順屯堡文化魅力。
“升級打造不單是升級屯堡文化區的單一景區,更在於屯堡文化品牌影響力和帶動性的升級。”劉曾閩説。(伍水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