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詠柳

(北宋曾鞏詩作)

鎖定
《詠柳》是北宋文學家曾鞏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詠物詩通過描繪楊柳在東風相助之下,柳枝狂飄亂舞,柳絮遮天蔽日的猖狂得志的形象,提出警告:秋天清霜降臨後,正是柳葉凋零之時。此詩借詠物寓理,對政治上倚仗權貴得意忘形的小人進行辛辣的諷刺和嚴正的指斥,指出他們雖然能猖狂一時,最終必歸於失敗。全詩比喻形象,狀物與哲理交融,諷剌明顯而不淺薄直露,寓意深刻,引人深思。
作品名稱
詠柳
作    者
曾鞏
創作年代
北宋
出    處
元豐類稿
作品體裁
七言絕句

詠柳作品原文

詠柳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 

詠柳註釋譯文

詠柳詞語註釋

⑴亂條:雜亂的枝條。指柳枝,含貶義。初黃:柳枝剛抽芽時的顏色。
⑵倚:仗恃,依靠。狂:猖狂。形容柳枝在春風吹拂下搖擺舞動,十分得意。
⑶解:知道,懂得。飛花:飄舞的柳絮。蒙日月:遮天蔽日。日月,常喻指帝后。語本《禮記·昏義》:“故天子之與後,猶日之與月”。
⑷天地有清霜:意謂此一時彼一時。清霜,用秋天凋零草木的肅殺之氣,比喻懲惡的正義力量。 [3-7] 

詠柳白話譯文

柳枝還未發芽,便倚仗着春風狂飛亂舞起來。
楊柳只懂得讓柳絮滿天飛揚,遮蔽日月,卻不知道天地間還有清霜降落、柳葉飄落的時候。 [8] 

詠柳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春,當時曾鞏在齊州(今山東濟南)任知州。與歐陽修王安石不同,曾鞏對宋代現狀是相當滿意的,認為宋興以來,“世世治安,三代所不及”(《移滄州過闕上殿札子》),因此沒有提出什麼改革主張。他與王安石交誼深厚,對熙寧變法也沒有表示過具體意見。他寫此詩的目的只是諷刺驟然得勢的小人。 [9-10] 

詠柳作品鑑賞

詠柳文學賞析

歷代的詠柳詩,或愛其柔條拂古堤的婀娜身姿,或感其藤蔓系離情的纏綿意緒。曾鞏面對倚風狂舞的春柳而文思萌動,看着漫空飛灑的柳絮而觸緒成章。他筆下的柳獨異諸家,稱得上“文不按古,匠心獨妙”,意新句奇。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柳芽新吐,其色淡黃。紛披凌亂的枝條還未改變淡黃的顏色,但依仗着東風的勢力,它楊枝甩條,張狂已極。這兩句含蓄藴藉。春到人間,千花百草都承恩於春風春雨。四季更替,萬物枯榮,本來是正常的自然現象,但在詩人筆下,卻為其注入人的感情色彩。詩人並非借柳直抒胸臆,而是託物擬人。這裏的一“亂”一“狂”,平平常常的兩個字,便把詩人對柳的貶抑之意和盤托出,為全詩的詠柳喻人定下基調。“亂”“狂”二字可謂陳字見新,凡字見奇。它們一反歷代詠物詩對其柔絲扶風的輕盈多姿體態的描摹,一洗人們記憶中對柳“嫩於金色軟於絲”的美好印象。在曾鞏的筆下,那牽絲弱柳當其“亂條”拂風之際,正是得志猖狂之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逐層深入,寫其得志忘形之態。柳樹只懂得飄花揚絮,成團成片的白花狂飛亂舞,鋪天蓋地,遮天蔽日。在得志之時,它不會想到,待春夏過去,秋風送爽,嚴霜降臨時,它便葉萎枝枯了。
這首小詩,從“亂條”寫到“飛花”,明為詠柳,實則喻人。詩人採用白描手法,層層設喻,層層揭示其本質。“倚得東風勢便狂”的柳,“解把飛花蒙日月”的柳,“不知天地有清霜”的柳,正是一幅一旦得勢便不可一世、欺上瞞下的勢利小人的畫像。“亂條猶未變初黃”,暗喻這些人能力低下,初黃未變,竟倚勢凌人。只會飛花蒙日月,勢利之徒的本質,揭露無遺。詩人的筆鋒直刺生活中的小人,但也旁掃了有權者。如果沒有為他們撐腰的“東風”,那些小人也未必敢興風作浪。“日月”,暗喻高高在上的上層人物。他們不辨是非,偏聽偏信,也正為小人們創造了投機的條件。結尾一句既是對得志小人得意忘形、不計後果行為的刻畫,又是錚錚有聲的警告。詩人義正辭嚴地警告那些依靠權貴的小人不要不知天高地厚,為非作歹,儘管可以矇混一時,一旦失去憑藉的勢力,終究難逃懲罰。
全詩意旨嚴正,比喻形象,寓意深刻,富於哲理。詩人以“不知”和“解把”對比來寫,更加突出它(他)們的猖狂和愚蠢。寫“柳條”,但情調奇特;亦寫“飛花”,而意味全殊,是一首別具一格的詠物詩。 [11-12] 

詠柳名家點評

原上海古籍出版社編審陳邦炎《説詩百篇》:這首詩以《詠柳》為題,通篇就柳寫柳、所醜化的是柳,所喻指的是像柳一樣“倚得東風勢便狂”而敢把“飛花蒙日月”之人。其諷刺、譴責的對象,就篇內的語句而言只是楊柳,就篇外的喻意而言只是得勢猖狂的羣小。
中國韻文學會常務理事蔡義江《絕句三百首》:這是一首借詠柳為題的寓言諷刺詩,對象是朝中擅權得勢一時的佞臣奸邪之徒。詩的成功在於將物的某些特點自然巧妙地與人聯繫起來,如柳條迎風飛舞、柳絮漫天飄浮,以及遇秋則枯黃零落等。詩着重寫春末夏初柳葉尚未衰黃時的景象。不用通常之稱“長條”而叫“亂條”,措辭的貶義已現。“東風”是它倚仗的勢力,就像小人有靠山後台。以柳之“狂”舞比喻小人得“勢”猖“狂”,也很貼切。柳絮隨風上天,一時間如能矇蔽日月,與詩中常用的“浮雲蔽白日”寓意相近。最後用“不知”來應和前面的“解”字,於“霜”前置一“清”字,強調了最終摧柳者乃天地之正氣的意思。寫來惟妙惟肖。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周興陸古詩講讀》:如果把這首詩與賀知章的《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相比較,兩詩恰好反映了唐、宋詩歌的特徵和差異。賀詩善於狀物態,擬人摹象,神韻悠揚;曾詩借詠物而寫人事,通篇是藉端發議論,詩中的柳樹,是那些裝腔拿勢、猖狂弄權的顯貴的象徵,詩人譏諷他們只知道諂媚獻諛矇蔽上層和皇帝,卻不知道天地間終有正義的審判。這是詩中的大議論,借詠物以出,婉曲而有味。 [7]  [13-14] 

詠柳作者簡介

曾鞏(1019—1083),字子固,南豐(今屬江西)人。少有文名,為歐陽修所賞識。嘗與王安石交遊。嘉祐進士。官至中書舍人。散文平易舒緩,長於敍事説理,講究章法結構,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亦能詩。有《元豐類稿》。 [2] 
參考資料
  • 1.    朱國富,謝若水整理. 曾鞏集[M]. 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1997:81.
  • 2.    繆鉞等著. 宋詩鑑賞辭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5:205.
  • 3.    金辛編注. 宋詩先讀二百首[M].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7:8.
  • 4.    鄧亞文編著. 五朝千家詩 宋元[M]. 北京: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 2017:43.
  • 5.    胡光舟,張明非主編. 新編千家詩[M].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8:1070.
  • 6.    谷鳴,季東主編. 小學生古詩欣賞辭典[M]. 寧波:寧波出版社, 1998:228-229.
  • 7.    蔡義江選注. 絕句三百首[M]. 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 2013:137.
  • 8.    汪振尚. 少年兒童讀本 古今詩歌選[M]. 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2016:108.
  • 9.    徐寒主編;湯一介,文懷沙學術顧問. 歷代古詩鑑賞 中 全新校勘珍藏版[M]. 北京:中國書店, 2011:551.
  • 10.    胡益民主編. 中外哲理名詩鑑賞辭典[M]. 北京:崑崙出版社, 1999:174-175.
  • 11.    張潔凱,全鳳榮著. 四季詠物詩賞析[M]. 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 1992:46-47.
  • 12.    施蟄存,馬祖熙選評. 中國哲理詩選[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162.
  • 13.    陳邦炎撰. 説詩百篇[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240.
  • 14.    周興陸著. 古詩講讀[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35-3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