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詞的倫理

鎖定
《詞的倫理》是2007年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一行。
中文名
詞的倫理
作    者
一行
出版社
上海書店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7年4月1日
頁    數
229 頁
定    價
24 元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806786697

詞的倫理內容詳介

這是一本當代詩學文集,對漢語新詩的文本閲讀和寫作經驗給予詩學意義上的鑑別與考量。作者從歐陽江河等當代詩人的多個典型文本出發,展現出當代漢語詩歌所達到的精神高度、技藝難度及經驗的複雜和精純程度。與此同時,也展現出當代詩歌的經驗是如何發生的,又是如何在詩人那裏轉換為語言,井在他的生命中不斷變形的。更讓人欣喜的是,作者對漢語詞語的敏感和關注、對方塊字所藴含的日常倫理意味的挖掘和解讀,形成了本書詩學批評的特色和基點。 [1] 
本書是對詩學文本的解讀。作者通過對漢語現代詩歌的閲讀和寫作體驗,從漢語的詞的獨特視角,用隱喻的方式迴歸中國的古典傳統。作者對漢詞語的敏感和關注,對詞語所藴含的政治與倫理意味的挖掘,是書中全部細讀、評論和書寫的立足點。
本書共分三輯。第一輯“論歐陽江河”以當代詩人歐陽江河為個案,試圖説明漢語現代詩歌在面對現代世界圖景時,所經歷的詩學理念和詩歌方法上的巨大轉換,以及這種轉換所包含的政治和倫理意義。通過細讀歐陽江河,這一輯將展示出當代詩歌所達到的精神高度、技藝難度以及經驗的複雜和精純程度。第二輯“經驗的上升”則主要包含了對其他一些詩人(穆旦、魯西西、孫磊等)的閲讀,其關注點在於詩歌中的經驗是如何發生,在詩人那裏又是如何轉換為語言並在他的生命中不斷變形的。此輯中論“口語詩”的文章,可以看作是對瀰漫當代的某種詩學意見的梳理和警示。第三輯“詞語”由詩學隨筆構成,它們共同致力於對來到作者身上的某些詞的領會。這些詞曾給作者帶來過某種性命攸關的激盪,如今它們帶着各自的光澤、質地、重量與音色,在閲讀和書寫中被人觸摸、彈奏和傾聽。

詞的倫理作者簡介

一行,本名王凌雲。1979年生,江西湖口人。2006年獲海南大學哲學碩士學位。現任教於雲南大學哲學系。譯有《黑暗時代的人們》(阿倫特著,2006年)、《設計論證: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合譯,吉爾丁著,2006年)。

詞的倫理圖書目錄

自序:詩歌中的技藝
第一輯:論歐陽江河
曖昧的時代的動物晚餐——論歐陽江河
傾聽《一夜肖邦》
歌聲的中止與歷史中的寂靜
深掩
裂隙
對未知的迷戀
第二輯:經驗的上升
經驗的上升
對暴力與苦難的沉思
口語詩:可能性及其限度
穆旦的“根”
變形及其終結——穆旦的《春》與《詩八首》
朗-誦,或顯現的聲音——試論孫磊的《朗誦》
觀看中的自由——評《柳樹的五種形式》
體-現——對魯西西《喜悦》的十五點評註
靜觀其變——蔣浩《小圓石》釋義
地道的詩歌與詩歌的地道——評彩虹《蛇》
第三輯:詞語
詞語
聲音
問題
河流
白骨
尋物啓示
燈的精神分析
積木
手跡
飲的精神分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