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許錫良

鎖定
許錫良,男,1966年12月生。江西黎川人。教育學碩士副教授。曾經發表過《執行程序中如何實施以物抵債》、《試論對第三人債權的保全及其與執行程序的銜接》等多篇論文。現供職於廣東第二師範學院
中文名
許錫良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66年12月
出生地
江西省黎川縣
代表作品
《試論對第三人債權的保全及其與執行程序的銜接》
職    稱
副教授

許錫良簡介

現任職於廣東第二師範學院(前廣東教育學院)教育學院。
2007年在韓國濟洲島 2007年在韓國濟洲島
長期教授公共《教育學》、《兒童文學》、《邏輯學》、《教育哲學》及“教育改革專題”和“傳統文與教育專題”課。研究領域十分廣泛,內容豐富,思想深刻,能夠打通思想理論與教育現實之間的通道,從細小入微處見大精神,有着細緻入微的文化、教育與社會的洞察力。

許錫良改革文章

近幾年來,不斷地在國內許多著名教育報刊雜誌上發表大量教育思想與教育改革方面的文章,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特別是受到來自教育一線的廣大中小學校長與教師的熱切關注。
先後在廣東省校長培訓班、海南省教育廳培訓院、廣州市海關、深圳市律師協會、寶安區司法局、福州格致中學、東莞中學、東莞南城中學、中山大學附中、中山大學永博明研究院、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附屬外語學校、華南師大附中、華南師大附小、南海石門實驗中學、南海實驗小學等教育與研究機構為廣州海關科級以上幹部、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律師、校長、德育主任、教導主任、教師作過多場演講,產生了熱烈的反響。

許錫良演講論題

演講的論題分別有:“享受教育,潤澤生命__如何做一個幸福快樂的教師”、“網絡時代的教師專業成長”、“培訓者如何培訓?”、“反思新課程改革”、“班主任新概念”、“博客文化與教師專業發展”、“傳統文化與教育”、“重新理解教育的關鍵詞”、“教師如何閲讀、思考與寫作”、“日本教育的啓示”、“開放、改革與教育的現代化”、“重新理解教育”、“教育改革的問題與對策”、“中國歷史文化、政治與經濟的形勢及律師的社會責任”等等。均產生了強烈的反響。

許錫良深刻印象

常常給聽眾耳目一新的感受。其演講風格,富有激情而不張揚,質樸卻富有靈氣。視野開闊,卻又主題鮮明,收放自如。個性鮮明。語言通俗、風趣、幽默,喜歡當場即興與聽眾現場交流與對話,常常妙語連珠,於平常處有驚人的發現。
語出驚人,卻又字字推敲,絲絲入扣,邏輯嚴密,以理服人。常常能夠從人們容易忽視的地方發現不平凡的道理。演講之後,常常給聽眾留下深刻的印象。是中國教育學研究領域中青年學者中,少有的寫作迅速、思維敏捷、視野開闊,能夠將閲讀、思考、寫作、演講很好地融入教師生活的人。能夠從一個普通的教師生活中體驗到教師的幸福、快樂與職業尊嚴的學者。
2008年其精心指導的本科生高質量的畢業論文分別全文公開發表在北京:《教育科學研究》、南京:《江蘇教育研究》等學術期刊上。
許錫良 許錫良
其在教育部新思考網、1+1教育網上開通的博客“子實的教育世界”在社會上,特別是在中小學教師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2009年10月22日在鳳凰網上開通“許錫良的博客”,僅20天,點擊量即達50餘萬。其影響遍及國內外,直達歐美日等國。2007年被《教育時報》等一些教育媒體評為全國十大教育博客之一,在國內外有着廣泛的影響。
“子實的教育世界”博客特色是:讀中國經典與讀西方經典並舉。浪蕩在中西方思想與文化的海洋裏。品出哲理的人生與生命的智慧。走進大師的思想與智慧的世界。聽大師演講。與大師對話。學大師思考。與大師辯論。想大事,做小事,是其教育信條;“不放過每一個靈光閃現的想法”,是其日常思考狀態,隨時密切關注中國基礎教育的新動態,尋找問題的根源,為中小學教師提供教育思想資源與思維範本,為中國的教育事業發展提供來自民間與草根的視角及思想智慧。

許錫良正義直言

文章中表現出強烈的生命意識,以人為本,人文關懷,社會責任心與民族深處的憂思。
文字裏常有着廣闊的視野背景,敏鋭的思想意識,與前沿的問題意識,同時又有來自生活、來自教育一線的活生生的範例。
以當今最發達國家的教育實踐為參照系,以自己的傳統文化為立足點,以當下的教育現實為思考對象,將國際視野與本土思維,宏大敍事與草根探討,教育理想的追求,與教育現實的艱苦探索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力求還教育一個本來面目。他的許多文章,都表現了“一位有良知的學者的正義直言” [1] 
中國社會如果要安定,要發展,其希望所在之一,就在於讓中國女人回家,讓女人掌握家庭財務大權,同時擔負起相夫教子的重任,這樣中國男人包二奶就沒有色源,也沒有財力,貪官也會因為沒有太多的情人可養,因而會逐漸失去貪污的動力。中國的男性貪官十個有十個是有情人二奶的。當然,從人性化出發,實在要解決一些男人女人的性慾問題,可以允許極少數的紅燈區的合法存在。同時對他們規範管理,按章納税,定時檢查,做到安全第一。這才是理性的態度。讓女人回家,不要以為這是沒有出息的女人所做的事情,這才是在成就一個民族的千秋大業。社會財富,社會和諧必然增加。據説中國男人現在被女人搞得上班是思來想去,下班後是眉來眼去,去開房,是翻來覆去,回家後是騙來騙去。唉,這怎麼可能安心做好工作?又怎麼擔負家庭責任?紅顏不一定薄命,女人不一定是禍水。只要回家,天下則太平矣。 [1] 

許錫良前進動力

上海交通大學網絡學院曾有這樣一段來自讀者內心的感受:許錫良老師有着豐富的思維和犀利的批判語言,能從細微處發掘中國社會、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問題,他的思想給我了很大的影響,促發我也去思考。他的每一篇文章我幾乎都讀過,感覺在其中能汲取到前進的動力。

許錫良學術著作

許錫良學術論文

1、《評“怎麼都行”——教育“敍事研究”的理性思考》。發表於華中師大《教育研究與實驗》,2004年第1期。
2、《試論知識在我國教育中的命運》。發表於華中師大《教育研究與實驗》,2006年第1期。
3、《美國學生學雷鋒》。發表於湖南教育出版社編《書屋》,2004年第1期。
4、《制約“教育學”學科獨立性的因素分析》,發表於湖南師大主辦《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5年第4期。
5、《教育能夠對人的幸福做什麼》,發表於北京《教育科學研究》2008年第1期。
6、《道德虛偽的社會根源》,發表於南京師大道德教育研究所主編《道德教育研究》網絡版,2005年第3期。
7、《教育有規律嗎?》,發表於江西教育期刊社主辦《教師博覽》,2008年第9期。
8、《什麼人權?哪種公正?》,收錄於趙汀陽哲學研究網。

許錫良隨筆

1、《中小學教材迫切需要改革》,發表於《明日教育論壇》2009年6月,總47期
2、《名師與樣板戲》,發表於《福建論壇》,2009年第7期。
3、《教師的花苞心態》,發表於《師道》,2008年第10期。
4、《讓學生髮展自己的思想》,發表於《人民教育》,2008年第3期。
5、《創新為什麼重要》,發表於《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8年第1期。
6、《“教育自傳的”正效應》,發表於《中國教育報》,2008年4月30日第10版。
7、《保護兒童的好奇心與驚異感》,發表於《教育時報》,2009年3月11日。
8、《願意寫比怎樣寫更重要》,發表於廣州《信息時報》,2009年5月3日。
9、《學習理應充滿喜悦》,發表於廣州《信息時報》,2009年5月10日。
10、《教師的論文話語與思維缺陷》,發表於《教師博覽》原創版,2009年第2期。
11、《基礎教育的生命是平等》,發表於《湖北教育.時政新聞》,2008年第9期。
12、《讓孩子學會傾聽與專注》,發表於《福建論壇》,2008年第9期。
13、《讀經典的意義與方法》,發表於重慶《今日教育》,2007年第1期。
14、《教育必須重視知識觀的問題》,發表於《教育時報》,2007年3月28日。
15、《公民教育是愛國教育的基礎》,發表於《教育參考》,2007年第2期。
16、《把教育的文章直接寫在大地上》,發表於《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7年第10期。
17、《我們是怎樣誤解了鄉村教育》,發表於《青年教師》,2008年第5期。
18、《蘇格拉底與孔子__兩種教育的源頭》,發表於《新教育》,2008年第10期。
三、專著
1、《追尋教育的真諦》,西南師大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2、《教育良知守望》,湖南教育出版社,2010年11月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