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託達人

鎖定
印度南部尼爾吉里(Nilgiri)山區的遊牧民族。1960年代初人數只有800左右,由於健康條件的改善,人數增加很快。託達語屬達羅毗荼語系,但其中畸變最大。託達人一貫向其他尼爾吉里民族銷售牛奶產品和籐竹品,換取巴達加人(Badaga)的穀物和布,科塔人(Kota)的工具和陶器。託達人專門崇拜水牛,認為這是重要的宗教信仰。一妻多夫制普遍。兄弟數人可共有一妻。
中文名
託達人
外文名
Toda
所在地
印度南部尼爾吉里
類    別
遊牧民族
語    系
達羅毗荼語系

託達人人口

根據十年一次的印度人口普查結果顯示,託達人的人口數量從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下半葉分別是:1871年(693人),1881年(675人),1891年(739人),1901年(807人),1911年(676人),1951年(879人),1961年(758人),1971年(812人)。有學者認為,託達人的人口通常維持在700人至800人左右,人口的變化通常由兩個原因造成,一個原因是疫情災害和之後的人口緩慢恢復(如1921年640人,1931年597人,1941年630人),另一個原因則是在進行人口普查時過量的重複統計(如1901年和1911年,1951年亦存在此可能)。關於人口統計的另一個不確定之處,則在於一些統計聲明或未聲明是否包括克里斯蒂安多達人。因此,700人至800人可能是比較貼近實際的數字,隨着社會的發展,公共衞生的進步,人們曾經預測其人口增長率會得到提高,早期關於人口會下降的預測顯得過於悲觀,可能永遠不會實現。

託達人基因

有學者認為,託達人和科塔人擁有共同的基因,並以此將其與尼裏格利丘陵的其他部落區別開來,同時,他們與希族塞人的基因非常相近。

託達人社會文化

託達人服飾

託達人的服飾是由單獨的一塊布組成,類似於蘇格蘭高地彩色格子式服飾。

託達人經濟

託達人唯一的工作就是牧牛和做乳製品。

託達人婚姻

託達人曾經實行一妻多夫制,但現在已不再實行此婚姻制度。託達人的一妻多夫制是非常典型的一妻多夫制,一個女子嫁給一個男子後,那麼此男子的所有兄弟或者一半的兄弟會共同享有這名女子。一妻多夫制的習俗在託達人中已經存在數百年之外,女子結婚時,她就會自動嫁給丈夫的兄弟。1869年,肖特博士曾經如此描述託達人的一妻多夫制:“一個家庭中如果有四五個兄弟,那麼其中一人長大結婚後,他的妻子就會把他的兄弟視為自己的丈夫,等他們長大成人後,便會依次與他們圓房。如果這名女子還有幾個妹妹,那麼她們如果到達結婚年齡,就會自動成為姐夫的妻子……不過,因為該部落女性非常稀少,更多的情況是一女同嫁數男,甚至最多的可以同時嫁給六名男子。”
託達人認為家務勞動是神聖而不可侵犯的,因此婦女無權過問。 [1] 

託達人住所

託達人的房子被稱為“多格來斯”(英語:dogles)。

託達人食物

託達人屬於素食主義者,不吃肉類、能孵化的雞蛋、魚,但也有部分託達人可以吃魚。他們的食物通常包括水牛奶黃油酸奶奶酪和純牛奶,而大米則屬於主食,並經常與乳製品、咖喱同時吃。

託達人宗教

根據當地的傳説,女神忒基爾莎(英語:Teikirshy)和她的兄弟最早創造了神聖的水牛,之後又創造出最早的託達男子,而託達女子則是由託達男子的右側肋骨所創造。按宗教規定,在渡過一條河流時,禁止從橋上走過,只能步行涉水或游泳通過。
託達寺廟建立在圓形凹處,並用石頭壘成,外觀與託達木屋非常相似。
弗雷澤於1922年寫成的《金枝》一説中,有以下記載:
在印度南部的託達人中,神聖的擠奶工擔任着神聖奶場的僧侶,在其任職期間,必須要遵從讓人感覺厭煩的複雜的限制,如:只能住在神聖奶場而不能回家,不能訪問任何凡人的村莊,必須保持獨身狀態,哪怕已經結婚了,也必須要與妻子分開,任何凡人均不得接觸這名僧侶和他的神聖奶場,否則,就會褻瀆了他的權威,他將不能再擔任神聖奶場的僧侶。一般的凡人通常只有在星期一和星期四才能接近他,其他時候,如果有事情需要找這名僧侶,那麼必須站在遠處(有人説要站在250米以外的地方)向他喊話。另外,僧侶在職期間,也不能理髮、修剪頭髮,不能從橋上過河,只能步行涉水或游泳通過,如果他的部落中有人死去,他也不能參加任何葬禮,除非他肯辭去神聖奶場的僧侶這一神聖職位。事實上,在過去的時候,只要部落內有人死去,那麼他就必須辭去該神職。然而,上面的這些複雜的禁制,只是適用於最高級別的神聖擠奶工。

託達人語言

託達語屬於達羅毗荼語系,結構畸變較大,發音等比較複雜。現在的共識是,託達語(及其附近的科塔語)均屬於達羅毗荼語系在印度南部的一個分支,其分離於達羅毗荼語系的時間,晚於卡納達語泰盧固語,而早於馬拉雅拉姆語。在現代語言學研究中,託達語有着其他達羅毗荼語系所沒有的大量的語法和時態結構。

託達人住宅與生活方式

託達人住在非常小的村落裏,並將其命名為“蒙德斯”(英語:munds)。託達人的木屋是橢圓形的,通常有3米高,5.5米長,2.7米寬,建造方式則用藤條和竹子固定住茅草,並且每一間木屋,而前牆和後牆則是用石頭(通常為花崗岩)建成。木屋的門口非常小,只有0.9米寬,0.9米高,之所以將門口建造的如此小,通常認為是為了防止野生動物的進入。在木屋的前牆,會用岩石壁畫等藝術形式來裝飾,拱形的頂部則主要用較粗的竹杆來支撐,用平行的細竹杆彼此捆綁來維持框架,頂部的其他部分則是由茅草構成。
託達人的生活方式在現代文明的影響下,已經發生了很多變化:過去託達人只有從事牧業,而現在卻開始從事農業和其他職業;過去託達人屬於素食主義,但現在部分託達人開始吃非素食的食物;現在的許多託達人也放棄了過去一直居住的小木屋,而改建混凝土建築。現在在當地有致力於打造傳統的半桶狀木屋的運動,在過去的十年裏,已經建成了40座木屋,並且許多神聖牧場也被重新裝修。
參考資料
  • 1.    瑪格麗特·米德.三個原始部落的性別與氣質.中國: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