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言人人殊

鎖定
言人人殊(拼音:yán rén rén shū)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西漢·司馬遷史記·曹相國世家》。 [1] 
言人人殊(殊:不同)指每個人的説法都不相同,各有各的看法。緊縮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賓語、定語。 [4-5] 
中文名
言人人殊
拼    音
yán rén rén shū
近義詞
莫衷一是
反義詞
異口同聲眾口一詞
出    處
史記·曹相國世家
注音字母
ㄧㄢˊ ㄖㄣˊ ㄖㄣˊ ㄕㄨ
語法結構
緊縮式
語法屬性
作賓語、定語

言人人殊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曹相國世家》:“參盡召長老諸生,問所以安集百姓,如齊故諸儒以百數,言人人殊。參未知所定。”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言人人殊”。 [1] 

言人人殊成語故事

曹參,沛縣(今江蘇徐州西北)人,秦始皇時曾主管沛縣監獄,是蕭何的同事,與劉邦是同鄉。 [2] 
曹參既能衝鋒陷陣,又善於指揮作戰,是個文而兼武的全才。劉邦起義時,曹參為部將,統率人馬攻克胡陵、方與,然後揮軍東進攻取薛地。方與城曾一度失守,被魏軍襲取,曹參回軍重新收復。秦將司馬夷在碭山阻擊義軍,義軍將領非常恐慌,震懾司馬夷的勇猛威名,打算後退。曹參單獨引軍作戰,陣斬司馬夷曹參聲名大震。項羽人咸陽後,自封為西楚霸王,封劉邦為漢王。劉邦入川,封曹參為將軍,韓信被劉邦拜為大將時,曹參受韓信派遣攻取三秦、下辯、故道、好峙等地,功勞卓著。 [2] 
劉邦做皇帝時,分封他的兒子為諸侯國王。曹參出任齊王劉肥的相國。劉邦死後,惠帝繼位,當年重新頒佈諸侯國相國的職資條令。曹參意識到責任重大,開始着手研究治理齊國的方針政策。 [2] 
由武轉文,由軍到民,曹參深感力不從心,當下召集齊國有威望的老人及知識分子開會,會上曹參很誠懇地説:“今天請來諸位是想請你們介紹一下齊國的風俗人情,然後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治理齊國的方針大汁。今天在座的老人經驗豐富,年輕人學問淵博,請大家不必客氣,暢所欲言,不要忌諱。”當時與會的有百十餘人,他們見曹參的態度誠懇,便開誠佈公地説出各自的想法。會是開得十分熱烈,但各人説法不一,曹參不知究竟哪種意見切實可行(言人人殊,參未知所定)。 [2] 
後來聽説嵺西住着一位蓋公,據傳,他對黃帝、老子的思想很有研究。曹參立即派人帶上一筆鉅款,禮聘蓋公來商議治國大法。二人一見面,蓋公很坦誠地説:“老子説過‘治大國就像煎小魚一樣(治大國若烹小鮮)’,不能亂翻動,那樣會將魚煎碎了。同樣,治國不要亂生事,擾亂人們固有的安靜。百姓安定了,國家自然安定。” [2] 
曹參聽了,認為非常有道理,當下將自己的房屋讓給蓋公,並採用蓋公的思想治理齊國。曹參在齊國當了9年丞相,齊國一直富足安定。 [2] 

言人人殊成語寓意

在《淮南子》中曾説:“親生母親為兒子治頭瘡,血流到耳朵上,別人就説這是疼愛兒子的緣故。如果是後母為兒子治頭瘡,也是這種情形的話,就會有人説後母殘酷。”在盤子裏放上水,去看自己的倒影,有時是圓臉,有時則不圓。自己的臉型並無改變,但影像時圓時不圓,這是因為照時的角度不同所致。對同樣的事物,因為人們站在不同的角度,就會有不同的想法,就會有不同的結論,自然會出現言人人殊的情況,因此,在生活中判斷事物時,不可偏聽、偏信,要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才能獲得最準確的信息。 [2]  [3] 

言人人殊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言人人殊”指每個人的説法都不相同,各有各的看法。緊縮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賓語、定語。 [4]  [5] 
  • 運用示例
元·脱脱宋史·李公麟傳》:“紹聖末,朝廷得玉璽,下禮官諸儒議,言人人殊。” [4] 
清·藍鼎元《鹿洲初集·史學考》:“古之為史者有專官,班、馬皆世其業,故其書出一人之手,成一家之言。自唐太宗命廷臣共為之,後世因為成例,意見錯出,言人人殊,而其書躊駁不可問矣。” [4] 
郁達夫《龍門山路》:“而聖帝的名姓,和在世時的籍貫時代,卻言人人殊,終於沒有一個定論。” [4] 
參考資料
  • 1.    王濤等編著. 中國成語大辭典 新一版·辭海版[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7.03:1259
  • 2.    風梧,德軍,華東,紀華主編. 成語故事 2[M]. 烏魯木齊: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005.01:143-144
  • 3.    (唐)趙蕤. 反經[M]. 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8.09:190
  • 4.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 新華成語大詞典[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3.01:1742
  • 5.    言人人殊的解釋|言人人殊的意思|漢典“言人人殊”詞語的解釋  .漢典[引用日期2024-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