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異口同聲

(成語)

鎖定
異口同聲,漢語成語,讀音為:yì kǒu tóng shēng,意思是不同的人同時説同樣的話。形容意見一致。出自《宋書·庾炳之傳》。
中文名
異口同聲
拼    音
yì kǒu tóng shēng
繁    體
異口同聲
外文名
speak with [in] one voice
出    處
《宋書·庾炳之傳》
注    音
ㄧˋ ㄎㄡˇ ㄊㄨㄙˊ ㄕㄥ

異口同聲成語辨析

近義詞】有口皆碑、不約而同、眾口一詞
反義詞】眾説紛紜、大相徑庭 [1] 

異口同聲成語出處

《宋書·庾炳之傳》:“伏復深思,只有愚滯,今之事蹟,異口同聲,便是彰著,政未測得物之數耳。” [1] 

異口同聲成語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狀語;指大家説得都一樣
示例
1、浩然《豔陽天》第56章:“組織互助組那會兒,全院的人異口同聲:‘搞!’”
2、眾人~地叫着:“罰!罰!” ◎巴金《》十三 [1] 
參考資料